-
题名《繁花》:食、色、音交响的当代“清明上河图”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永涛
陈旭光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体系及创新发展”(编号:23ZD07)前期成果。
-
文摘
《繁花》绽放,俨然一阙致敬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上海的年代绝唱;《繁花》谢幕,不啻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海派食味”文化盛筵。直观而言,《繁花》的导演王家卫以高度作者性、风格化、电影化的语言,以及诗意化表现性场景,非情节剧化的叙事结构,讲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革中的上海和上海人。但对于导演王家卫而言,或许只有两个时代令其念念不忘地反复呈现,繁复雕凿:一个是20世纪60年代,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
-
关键词
王家卫
情节剧
清明上河图
《繁花》
电影化
诗意化
当代中国改革
风格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中学语文地名注释教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美娟
项菁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浙江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
文摘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名注释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出现的,它在文化上的意义往往被教学所忽视。地名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是非常丰富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现代地名学的开拓者之一谭其骧先生曾说:“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战争、疾病、浩劫与磨难;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
-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地名学
教学
注释
历史地理学家
文化信息
人类活动
学习工具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阿Q革命在《阿Q正传》中的能指与所指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俊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9,共5页
-
-
关键词
《阿Q正传》
辛亥革命
能指
鲁迅思想
本质问题
中国社会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头发的美学和意识形态特性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拥军
-
机构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艺苑》
2010年第6期60-65,共6页
-
文摘
在身体美学和身体政治的时代,头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也被无限地阐释。头发因头而贵,在原始巫术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少头发禁忌;作为个人的美学宣言,头发凭借形式的长短、曲直、散束、颜色而传情达意;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争夺战场,头发的长短、去留、颜色又成了政治符号,甚至关乎性命。开放时代,作为个人身体的附属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自己的发式,这也是一种真正自由的体现。
-
关键词
头发
美学特性
意识形态特性
-
分类号
B561.2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