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魁杨梅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颜丽菊
戚行江
+3 位作者
任海英
骆定会
梁森苗
郑锡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5,共3页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东魁杨梅春梢为试材,于2014年5月26日进行嫩枝扦插试验,插穗先用0.1%硝酸银液浸泡,再用20%萘乙酸600倍液、98%吲哚乙酸2 500倍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东魁杨梅春梢为试材,于2014年5月26日进行嫩枝扦插试验,插穗先用0.1%硝酸银液浸泡,再用20%萘乙酸600倍液、98%吲哚乙酸2 500倍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5∶1,容器袋材料为无纺布)和黄泥苗床(黄心土∶珍珠岩=4∶1)扦插。结果表明,插穗药剂处理相同的情况下,以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成活率较高,达30.4%~57.8%,尤以0.1%硝酸银液浸泡12小时后,再浸到98%吲哚乙酸2 500倍液1h,成活率最高,达57.8%,黄泥苗床扦插成活率仅9.7%~17.9%,二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根长度〉2cm的根数以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为多,与黄泥苗床比较多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魁杨梅
轻基质无纺布容器
黄泥苗床
嫩枝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晓肖
李伟龙
+2 位作者
蒋芯
郭巧慧
江俊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9-263,278,共6页
2018年开展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试验,移栽后用5种药剂灌根处理。分别进行了5种药剂灌根次数试验、3种药剂灌根剂量试验和3种药剂灌根时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500 g/L氟啶胺SC是防治青花菜根肿病的最佳药剂,但使用不当会有药...
2018年开展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试验,移栽后用5种药剂灌根处理。分别进行了5种药剂灌根次数试验、3种药剂灌根剂量试验和3种药剂灌根时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500 g/L氟啶胺SC是防治青花菜根肿病的最佳药剂,但使用不当会有药害风险,移栽当天用2250 g/hm^2、移栽后3 d用3375 g/hm^2和4500 g/hm^2灌根,花球成熟期推迟,株高、最大叶面积均不同程度受抑制,尤其在苗期使用会明显抑制生长,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无法正常盘根。建议用2250 g/hm^2分别在移栽后3~7 d和移栽后30 d各灌根1次。其次采用100 g/L氰霜唑SC,338 g/hm^2在移栽后0~3 d和30 d灌根也可取得较好防效。75%百菌清WP 8440 g/hm^2与100 g/L氰霜唑SC 338 g/hm^2防效相当。20%噻唑锌SC防效较低,62.5 g/L精甲·咯菌腈FSC防效最差,不适宜用在根肿病防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根肿病
芸薹根肿菌
药剂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个果桑品种在临海的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15
3
作者
朱潇婷
朱敏华
+1 位作者
林健
蒋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1,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临海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十"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十"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
为筛选出适宜临海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十"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十"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十",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葚、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品种
引种
临海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被引量:
7
4
作者
颜丽菊
罗冬芳
朱建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
不同时间对杨梅园采用不同地膜覆盖处理,调查杨梅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变化及果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覆盖白黑反光膜可显著提高杨梅产量、品质和效益,覆盖地膜后果蝇发生量减少,可在生产上推广。杨梅园覆盖地膜以树冠郁闭度85%以...
不同时间对杨梅园采用不同地膜覆盖处理,调查杨梅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变化及果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覆盖白黑反光膜可显著提高杨梅产量、品质和效益,覆盖地膜后果蝇发生量减少,可在生产上推广。杨梅园覆盖地膜以树冠郁闭度85%以下,3月以后为宜,过早覆盖反光膜可能会推迟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地膜覆盖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园地生态调控技术试验
被引量:
4
5
作者
孙建敏
鲍雨林
+3 位作者
金国强
朱敏华
颜丽菊
程卫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杨梅是目前大宗农作物中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果树,同时具有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功能。由于杨梅具有诸多优点,政府重视,加上高效益拉动,该产业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杨梅大多为半野生栽培,因生态环境好,病虫害都由天敌控,
关键词
杨梅
技术试验
生态调控
园地
投入产出比
半野生栽培
绿化荒山
保持水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涌泉优质温州蜜柑生产技术小结
被引量:
3
6
作者
应明再
金国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3,共2页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为我国效益最好的柑桔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柑桔种植面积2 733hm^2,所产柑桔内质优、外观好,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极具竞争力。在相关科研与推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涌泉镇柑桔种植逐渐形成...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为我国效益最好的柑桔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柑桔种植面积2 733hm^2,所产柑桔内质优、外观好,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极具竞争力。在相关科研与推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涌泉镇柑桔种植逐渐形成了以弱势栽培和完熟采收等技术为核心的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
温州蜜柑
优质
栽培技术体系
种植面积
生产基地
国内市场
完熟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熟宫川温州蜜柑保鲜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恒锦
金国强
+2 位作者
李永杰
朱潇婷
尤建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了探索完熟温州蜜柑保鲜技术,根据"临海蜜桔"生产情况,以完熟宫川温州蜜柑为材料,对采前两个月果面喷施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或肉桂酸钾结合采后用咪鲜胺浸果后的冷藏(单果包装,温度3~5℃、空气相对湿度80%~85%冷库)效果进行...
为了探索完熟温州蜜柑保鲜技术,根据"临海蜜桔"生产情况,以完熟宫川温州蜜柑为材料,对采前两个月果面喷施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或肉桂酸钾结合采后用咪鲜胺浸果后的冷藏(单果包装,温度3~5℃、空气相对湿度80%~85%冷库)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前结合采后保鲜剂处理,在60 d的冷贮期内果实品质变化不大;不同保鲜处理均可以有效延长保鲜时间、延长货架期和减少运输损坏;采前果面喷施咪鲜胺结合采后咪鲜胺浸果的效果最稳定,冷藏60 d的腐烂率为2.53%,货架期最稳定,运输损坏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保鲜
货架期
完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晚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优质丰产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颜丽菊
朱建军
陈素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7,共2页
1高接换种情况及效果 2005年陈素兰承包了本村500株20年生中晚熟温州蜜柑,面积0.53hm2,位于东北坡的山脚,土质为沙质壤土,土壤肥力一般。承包前,由于管理粗放,加上是中晚熟品种,果实化渣性差,糖度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左右,多作为...
1高接换种情况及效果 2005年陈素兰承包了本村500株20年生中晚熟温州蜜柑,面积0.53hm2,位于东北坡的山脚,土质为沙质壤土,土壤肥力一般。承包前,由于管理粗放,加上是中晚熟品种,果实化渣性差,糖度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左右,多作为罐头原料出售,价格低,效益差,年收入仅约1.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熟品种
高接换种
温州蜜柑
优质丰产技术
可溶性固形物
土壤肥力
东北坡
承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海发现百年茶树群落
被引量:
2
9
作者
陈昌来
廖天宝
汪建华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0期32-33,共2页
临海产茶历史悠久,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据《临海县志》引抱朴子《园茗》记载:“盖竹山(今汛桥镇)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唐朝,临海产茶为浙江十州五十五县之一。明朝,临海茶叶广为栽种,品质优良,明洪武初年(1368)...
临海产茶历史悠久,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据《临海县志》引抱朴子《园茗》记载:“盖竹山(今汛桥镇)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唐朝,临海产茶为浙江十州五十五县之一。明朝,临海茶叶广为栽种,品质优良,明洪武初年(1368)芽茶已列为贡品,弘治年问(1488~1505),已生产贡芽茶9斤。在《浙江通志》记载:嘉靖年间(1522~1566),云峰茶已成为浙江名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临海
群落
浙江名茶
品质优良
历史
海产
芽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壳红茶加工技术总结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昌来
邱晓莹
《中国茶叶》
2015年第7期29-30,共2页
浙江省临海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但茶叶消费目标群体的多样化,不断推动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红茶是与绿茶有着质的差异的全发酵茶叶,它是以适制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了...
浙江省临海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但茶叶消费目标群体的多样化,不断推动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红茶是与绿茶有着质的差异的全发酵茶叶,它是以适制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成分,具有健脾胃、利尿解毒、抗幅射、延缓衰老和防癌等功效,颇受妇女、老年人和喝绿茶感到胃肠不适的消费者所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工艺精制
茶叶消费
揉捻机
茶红素
生产加工过程
健脾胃
鲜叶
茶黄素
叶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魁杨梅早丰优质栽培技术
11
作者
颜丽菊
邵宝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东魁杨梅
优质栽培生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
13
12
作者
任海英
李岗
+5 位作者
戚行江
韦继光
梁森苗
郑锡良
颜丽菊
朱潇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为了明确杨梅凋萎病的病原菌之一异色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对其3个代表菌株XJ27、XJ42、RA2-1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条件下的生长以及产孢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7种...
为了明确杨梅凋萎病的病原菌之一异色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对其3个代表菌株XJ27、XJ42、RA2-1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条件下的生长以及产孢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上25℃培养时,PDA和PSA最适合菌株气生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快而茂盛。杨梅汁(BFA)上菌丝生长较快,但是不茂盛。燕麦培养基(OMA)和查氏培养基(CDA)中等适合,杨梅叶煎汁( BLA)和杨梅枝干煎汁( BBA)不适合气生菌丝生长。10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以及硝酸钾、硝酸铵、尿素和8种测定的氨基酸作氮源的培养基上3个菌株都生长良好,但是木糖培养基上生长较差。菌株在25~28℃能很好地生长,20℃和30℃生长中等,但是在5℃和35℃不能生长。 pH 5~10菌丝生长较好,但是pH 11.0菌丝不能很好生长。光照条件下,XJ27和XJ42生长后10天,有光照的产孢量大大多于没有光照的,但是RA2-1产孢不受光照影响。总之,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具有广泛的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的适应性,光照对部分菌株产孢性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alotiopsisversicolor
不同培养基
碳源
氮源
温度
pH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被引量:
13
13
作者
任海英
梁森苗
+3 位作者
郑锡良
戚行江
朱潇婷
颜丽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为了制定有效的杨梅凋萎病防控措施,对凋萎病菌分生孢子侵染、传播、病害周年发生动态及病菌在树体内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0^1~2×10^6m L^-1浓度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溶液都能侵染杨梅致病,主要通过嫩枝的皮口及伤...
为了制定有效的杨梅凋萎病防控措施,对凋萎病菌分生孢子侵染、传播、病害周年发生动态及病菌在树体内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0^1~2×10^6m L^-1浓度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溶液都能侵染杨梅致病,主要通过嫩枝的皮口及伤口侵入,有2个侵染高峰期分别是5月和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凋萎病菌分生孢子周年均可捕捉到,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8月底至10月中旬为两个分生孢子捕捉高峰期。凋萎病周年都有新病枝出现,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至11月初,在果园内海拔低、流水冲刷严重的位置先发病。周年内发病杨梅树内拟盘多毛孢的分离菌株数及DNA拷贝数都是健康树的2~6倍。凋萎病菌可以周年寄生在杨梅的整个树体内,没有明显的菌量高峰期,嫩枝位置菌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凋萎病
异色拟盘多毛孢
小孢拟盘多毛孢
分生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溉对宫川温州蜜柑裂果的影响
被引量:
10
14
作者
朱潇婷
金国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连续2年在浙江临海以砂壤土和壤土宫川温州蜜柑园为对象,调查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桔园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连续降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后骤雨均会导致裂果加重;高温干旱时,灌溉供水不足反而加重裂果,充足的水分供应可有...
连续2年在浙江临海以砂壤土和壤土宫川温州蜜柑园为对象,调查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桔园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连续降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后骤雨均会导致裂果加重;高温干旱时,灌溉供水不足反而加重裂果,充足的水分供应可有效减轻裂果;微喷灌可有效减轻裂果,且最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川温州蜜柑
裂果
水分供应
微喷灌
临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
23
15
作者
颜丽菊
任海英
+3 位作者
戚行江
朱潇婷
朱建军
朱敏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8-402,共5页
为了明确防虫帐对杨梅果蝇发生以及产量品质、贮藏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浙江临海东魁杨梅进行防虫帐单株挂帐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挂防虫帐对防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95.2...
为了明确防虫帐对杨梅果蝇发生以及产量品质、贮藏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浙江临海东魁杨梅进行防虫帐单株挂帐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挂防虫帐对防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95.24个百分点。挂防虫帐杨梅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2.18 g,果实硬度提高了0.14 kg?cm-3,果实成熟期也分别比对照推迟3~4 d以上,贮藏期延长,色泽更亮丽。挂防虫帐处理单株产值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771.9元。防虫帐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防控措施,具有防虫效果好、显著延长贮存期、提高杨梅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具备在生产上规模化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防虫帐
果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棚栽培对“密斯蒂”蓝莓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16
作者
颜丽菊
蒋芯
+2 位作者
赵晨柠
孙崇德
王宝党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以“密斯蒂”蓝莓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比较分析其露地栽培、大棚栽培下果实成熟时间及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年大棚设施栽培棚内平均温度分别提高3.87和2.51℃,蓝莓果实成熟期分别提早19d和16d。大棚设施栽培蓝莓果实...
以“密斯蒂”蓝莓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比较分析其露地栽培、大棚栽培下果实成熟时间及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年大棚设施栽培棚内平均温度分别提高3.87和2.51℃,蓝莓果实成熟期分别提早19d和16d。大棚设施栽培蓝莓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总酚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滴定酸、柠檬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但对其单果质量和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影响。大棚栽培成熟期中后期采收的蓝莓果实的总花色苷和总酚含量较高,DPPH和FRAP抗氧化能力以及POD、PPO、SOD活性也均显著高于成熟期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密斯蒂
大棚栽培
成熟期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树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17
作者
颜丽菊
戚行江
+1 位作者
蒋芯
王宝党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2期84-87,共4页
以浙江省临海市13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枝修剪树冠高度下降最明显,为3.02 m,显著低于对照4.78 m;株产最高,为41.67 kg,显著高于对照株产量的15.67 kg;果实贮藏性最好,贮藏3天...
以浙江省临海市13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枝修剪树冠高度下降最明显,为3.02 m,显著低于对照4.78 m;株产最高,为41.67 kg,显著高于对照株产量的15.67 kg;果实贮藏性最好,贮藏3天腐烂率40%,显著低于对照的100%;其他树冠冠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硬度、色泽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修剪
树冠
产量
品质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湿性反光膜连年使用对“由良”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18
作者
高恒锦
吴韶辉
+3 位作者
闫树堂
金国强
李永杰
朱潇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8,共5页
为探讨桔园地面铺透湿性反光膜改良果实品质的效果,以“由良”温州蜜柑为材料,连续3年比较了铺透湿性反光膜区域与未铺膜区域树冠下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铺膜后树...
为探讨桔园地面铺透湿性反光膜改良果实品质的效果,以“由良”温州蜜柑为材料,连续3年比较了铺透湿性反光膜区域与未铺膜区域树冠下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铺膜后树冠下离地70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3.3~4.7倍。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保持土壤环境稳定,减少裂果;通过光照漫反射,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提高果实商品性。铺膜与对照相比,完熟后(10月20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1.03~1.47g/100 mL,固酸比平均增加13.08%~26.76%。在台州地区,铺透湿性反光膜可以提升“由良”的品质,可以连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良温州蜜柑
透湿性反光膜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颜丽菊
蒋芯
+2 位作者
何计龙
朱潇婷
林公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5-751,共7页
为探明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于201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进行了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于杨梅春梢(幼果)生长期,在树冠均匀喷施48%毒死蜱乳油800倍液1次的施药条件...
为探明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于201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进行了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于杨梅春梢(幼果)生长期,在树冠均匀喷施48%毒死蜱乳油800倍液1次的施药条件下,毒死蜱在‘东魁’和‘临海早大梅’2个品种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基本一致,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4.60-5.78 d,降解速度较快。综合3年试验结果,施药后23 d,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26-0.45 mg/kg,低于中国(苹果、梨、荔枝和龙眼)及日本(其他浆果)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1 mg/kg);施药后34 d,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074-0.28 mg/kg,低于香港草莓中MRL值(0.3 mg/kg);但施药后44 d,毒死蜱在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073-0.13 mg/kg,仍高于欧盟蓝莓及桑椹中毒死蜱的MRL值(0.05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23、27、34和44 d采收的杨梅果实中毒死蜱对2-6岁、7-14岁、18-30岁和60-70岁4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商值及急性膳食风险均较低,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杨梅
果实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镁对缺镁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8
20
作者
吴韶辉
温明霞
+3 位作者
王鹏
金国强
朱潇婷
石学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缺镁黄化温州蜜柑园,采用土施结合叶面喷施氧化镁的方法补镁,研究补镁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镁使缺镁温州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3.2~6.8μmol·m^-2·s^-1提高至6.5~10.6μmol·m^-2·s^-1,尤其是结果...
在缺镁黄化温州蜜柑园,采用土施结合叶面喷施氧化镁的方法补镁,研究补镁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镁使缺镁温州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3.2~6.8μmol·m^-2·s^-1提高至6.5~10.6μmol·m^-2·s^-1,尤其是结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8.9~10.6μmol·m^-2·s^-1,与正常值接近;补镁后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总体上也增加,胞间CO2浓度基本未变;补镁对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基本无影响。气孔限制不是缺镁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土施结合叶面喷施氧化镁有利于缓解温州蜜柑缺镁症状,恢复光合作用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缺镁
光合作用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魁杨梅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颜丽菊
戚行江
任海英
骆定会
梁森苗
郑锡良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浙江
省
临海市
林业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5,共3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杨梅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89)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杨梅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研究"(2012C12904)
浙江省临海市水果首席专家项目资助
文摘
以当年生半木质化东魁杨梅春梢为试材,于2014年5月26日进行嫩枝扦插试验,插穗先用0.1%硝酸银液浸泡,再用20%萘乙酸600倍液、98%吲哚乙酸2 500倍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5∶1,容器袋材料为无纺布)和黄泥苗床(黄心土∶珍珠岩=4∶1)扦插。结果表明,插穗药剂处理相同的情况下,以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成活率较高,达30.4%~57.8%,尤以0.1%硝酸银液浸泡12小时后,再浸到98%吲哚乙酸2 500倍液1h,成活率最高,达57.8%,黄泥苗床扦插成活率仅9.7%~17.9%,二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根长度〉2cm的根数以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扦插为多,与黄泥苗床比较多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东魁杨梅
轻基质无纺布容器
黄泥苗床
嫩枝扦插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周晓肖
李伟龙
蒋芯
郭巧慧
江俊起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浙江
省
临海市
农业
技术推广
中心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
临海市
气象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9-263,27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500,2017YFD0201000)。
文摘
2018年开展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试验,移栽后用5种药剂灌根处理。分别进行了5种药剂灌根次数试验、3种药剂灌根剂量试验和3种药剂灌根时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中500 g/L氟啶胺SC是防治青花菜根肿病的最佳药剂,但使用不当会有药害风险,移栽当天用2250 g/hm^2、移栽后3 d用3375 g/hm^2和4500 g/hm^2灌根,花球成熟期推迟,株高、最大叶面积均不同程度受抑制,尤其在苗期使用会明显抑制生长,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无法正常盘根。建议用2250 g/hm^2分别在移栽后3~7 d和移栽后30 d各灌根1次。其次采用100 g/L氰霜唑SC,338 g/hm^2在移栽后0~3 d和30 d灌根也可取得较好防效。75%百菌清WP 8440 g/hm^2与100 g/L氰霜唑SC 338 g/hm^2防效相当。20%噻唑锌SC防效较低,62.5 g/L精甲·咯菌腈FSC防效最差,不适宜用在根肿病防治上。
关键词
青花菜
根肿病
芸薹根肿菌
药剂
防治效果
安全性
Keywords
broccoli
clubroot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fungicide
control effect
safety
分类号
S436.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6个果桑品种在临海的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15
3
作者
朱潇婷
朱敏华
林健
蒋芯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
临海市
苗圃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临海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十"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十"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十",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葚、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关键词
果桑
品种
引种
临海
评价
分类号
S663.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被引量:
7
4
作者
颜丽菊
罗冬芳
朱建军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
临海市
白水洋镇林特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
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杨梅高品质生产技术示范及产业化推广"(2009r50033)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项目(200906)资助
文摘
不同时间对杨梅园采用不同地膜覆盖处理,调查杨梅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变化及果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覆盖白黑反光膜可显著提高杨梅产量、品质和效益,覆盖地膜后果蝇发生量减少,可在生产上推广。杨梅园覆盖地膜以树冠郁闭度85%以下,3月以后为宜,过早覆盖反光膜可能会推迟成熟期。
关键词
杨梅
地膜覆盖
试验示范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园地生态调控技术试验
被引量:
4
5
作者
孙建敏
鲍雨林
金国强
朱敏华
颜丽菊
程卫斌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林业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台州市环宇园艺
技术
有限公司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
临海市
括苍镇农业
技术
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文摘
杨梅是目前大宗农作物中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果树,同时具有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功能。由于杨梅具有诸多优点,政府重视,加上高效益拉动,该产业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杨梅大多为半野生栽培,因生态环境好,病虫害都由天敌控,
关键词
杨梅
技术试验
生态调控
园地
投入产出比
半野生栽培
绿化荒山
保持水土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涌泉优质温州蜜柑生产技术小结
被引量:
3
6
作者
应明再
金国强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涌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3,共2页
文摘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为我国效益最好的柑桔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柑桔种植面积2 733hm^2,所产柑桔内质优、外观好,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极具竞争力。在相关科研与推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涌泉镇柑桔种植逐渐形成了以弱势栽培和完熟采收等技术为核心的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关键词
生产技术
温州蜜柑
优质
栽培技术体系
种植面积
生产基地
国内市场
完熟采收
分类号
S6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熟宫川温州蜜柑保鲜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恒锦
金国强
李永杰
朱潇婷
尤建林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49,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D0202004)资助。
文摘
为了探索完熟温州蜜柑保鲜技术,根据"临海蜜桔"生产情况,以完熟宫川温州蜜柑为材料,对采前两个月果面喷施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或肉桂酸钾结合采后用咪鲜胺浸果后的冷藏(单果包装,温度3~5℃、空气相对湿度80%~85%冷库)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前结合采后保鲜剂处理,在60 d的冷贮期内果实品质变化不大;不同保鲜处理均可以有效延长保鲜时间、延长货架期和减少运输损坏;采前果面喷施咪鲜胺结合采后咪鲜胺浸果的效果最稳定,冷藏60 d的腐烂率为2.53%,货架期最稳定,运输损坏最少。
关键词
温州蜜柑
保鲜
货架期
完熟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晚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优质丰产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颜丽菊
朱建军
陈素兰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
临海市
白水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
省
临海市
涌泉镇如意蜜桔场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87,共2页
文摘
1高接换种情况及效果 2005年陈素兰承包了本村500株20年生中晚熟温州蜜柑,面积0.53hm2,位于东北坡的山脚,土质为沙质壤土,土壤肥力一般。承包前,由于管理粗放,加上是中晚熟品种,果实化渣性差,糖度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左右,多作为罐头原料出售,价格低,效益差,年收入仅约1.5万元。
关键词
中晚熟品种
高接换种
温州蜜柑
优质丰产技术
可溶性固形物
土壤肥力
东北坡
承包
分类号
S6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海发现百年茶树群落
被引量:
2
9
作者
陈昌来
廖天宝
汪建华
机构
浙江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
临海市
大山茶厂
出处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0期32-33,共2页
文摘
临海产茶历史悠久,至今有1800多年历史。据《临海县志》引抱朴子《园茗》记载:“盖竹山(今汛桥镇)有仙翁茶园,旧传葛玄植茗于此”。唐朝,临海产茶为浙江十州五十五县之一。明朝,临海茶叶广为栽种,品质优良,明洪武初年(1368)芽茶已列为贡品,弘治年问(1488~1505),已生产贡芽茶9斤。在《浙江通志》记载:嘉靖年间(1522~1566),云峰茶已成为浙江名茶。
关键词
茶树
临海
群落
浙江名茶
品质优良
历史
海产
芽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壳红茶加工技术总结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昌来
邱晓莹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5年第7期29-30,共2页
文摘
浙江省临海市是传统绿茶产区,但茶叶消费目标群体的多样化,不断推动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红茶是与绿茶有着质的差异的全发酵茶叶,它是以适制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成分,具有健脾胃、利尿解毒、抗幅射、延缓衰老和防癌等功效,颇受妇女、老年人和喝绿茶感到胃肠不适的消费者所青睐。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工艺精制
茶叶消费
揉捻机
茶红素
生产加工过程
健脾胃
鲜叶
茶黄素
叶底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魁杨梅早丰优质栽培技术
11
作者
颜丽菊
邵宝富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东魁杨梅
优质栽培生产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667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
13
12
作者
任海英
李岗
戚行江
韦继光
梁森苗
郑锡良
颜丽菊
朱潇婷
机构
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浙江
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农学院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基金
Prior Project Fund for Agriculture of Zhejiang Province(2012C12009-5
2009C12058)
+1 种基金
Special Fund for Agro-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1203089)
Project 30970022 supported by NSFC
文摘
为了明确杨梅凋萎病的病原菌之一异色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对其3个代表菌株XJ27、XJ42、RA2-1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条件下的生长以及产孢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上25℃培养时,PDA和PSA最适合菌株气生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速度快而茂盛。杨梅汁(BFA)上菌丝生长较快,但是不茂盛。燕麦培养基(OMA)和查氏培养基(CDA)中等适合,杨梅叶煎汁( BLA)和杨梅枝干煎汁( BBA)不适合气生菌丝生长。10种不同碳源培养基以及硝酸钾、硝酸铵、尿素和8种测定的氨基酸作氮源的培养基上3个菌株都生长良好,但是木糖培养基上生长较差。菌株在25~28℃能很好地生长,20℃和30℃生长中等,但是在5℃和35℃不能生长。 pH 5~10菌丝生长较好,但是pH 11.0菌丝不能很好生长。光照条件下,XJ27和XJ42生长后10天,有光照的产孢量大大多于没有光照的,但是RA2-1产孢不受光照影响。总之,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具有广泛的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的适应性,光照对部分菌株产孢性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Pestalotiopsisversicolor
不同培养基
碳源
氮源
温度
pH
光照
Keywords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
media
carbon sources
nitrogen sources
temperature
pH
light
分类号
S43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被引量:
13
13
作者
任海英
梁森苗
郑锡良
戚行江
朱潇婷
颜丽菊
机构
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资助(2012C12009-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201203089)
文摘
为了制定有效的杨梅凋萎病防控措施,对凋萎病菌分生孢子侵染、传播、病害周年发生动态及病菌在树体内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10^1~2×10^6m L^-1浓度范围内的分生孢子溶液都能侵染杨梅致病,主要通过嫩枝的皮口及伤口侵入,有2个侵染高峰期分别是5月和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凋萎病菌分生孢子周年均可捕捉到,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8月底至10月中旬为两个分生孢子捕捉高峰期。凋萎病周年都有新病枝出现,发病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至11月初,在果园内海拔低、流水冲刷严重的位置先发病。周年内发病杨梅树内拟盘多毛孢的分离菌株数及DNA拷贝数都是健康树的2~6倍。凋萎病菌可以周年寄生在杨梅的整个树体内,没有明显的菌量高峰期,嫩枝位置菌量最大。
关键词
杨梅凋萎病
异色拟盘多毛孢
小孢拟盘多毛孢
分生孢子
Keywords
twig blight disease on bayberry
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
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
conidia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溉对宫川温州蜜柑裂果的影响
被引量:
10
14
作者
朱潇婷
金国强
机构
浙江
大学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文摘
连续2年在浙江临海以砂壤土和壤土宫川温州蜜柑园为对象,调查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桔园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连续降雨或持续高温干旱后骤雨均会导致裂果加重;高温干旱时,灌溉供水不足反而加重裂果,充足的水分供应可有效减轻裂果;微喷灌可有效减轻裂果,且最节水。
关键词
宫川温州蜜柑
裂果
水分供应
微喷灌
临海市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
23
15
作者
颜丽菊
任海英
戚行江
朱潇婷
朱建军
朱敏华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浙江
省
临海市
白水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8-402,共5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89)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2C12904-3)
+2 种基金
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
浙江省临海市水果首席专家项目
浙江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
文摘
为了明确防虫帐对杨梅果蝇发生以及产量品质、贮藏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浙江临海东魁杨梅进行防虫帐单株挂帐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挂防虫帐对防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95.24个百分点。挂防虫帐杨梅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2.18 g,果实硬度提高了0.14 kg?cm-3,果实成熟期也分别比对照推迟3~4 d以上,贮藏期延长,色泽更亮丽。挂防虫帐处理单株产值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771.9元。防虫帐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防控措施,具有防虫效果好、显著延长贮存期、提高杨梅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具备在生产上规模化应用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杨梅
防虫帐
果蝇
经济效益
Keywords
bayberry
curtains
fruit flies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棚栽培对“密斯蒂”蓝莓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16
作者
颜丽菊
蒋芯
赵晨柠
孙崇德
王宝党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实验室/农业部园艺植物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浙江
省
临海市
林业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基金
浙江省临海市水果首席专家项目“蓝莓大棚设施栽培试验示范”(20140107)资助
文摘
以“密斯蒂”蓝莓为试验材料,连续2年比较分析其露地栽培、大棚栽培下果实成熟时间及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年大棚设施栽培棚内平均温度分别提高3.87和2.51℃,蓝莓果实成熟期分别提早19d和16d。大棚设施栽培蓝莓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总酚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滴定酸、柠檬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但对其单果质量和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影响。大棚栽培成熟期中后期采收的蓝莓果实的总花色苷和总酚含量较高,DPPH和FRAP抗氧化能力以及POD、PPO、SOD活性也均显著高于成熟期前期。
关键词
蓝莓
密斯蒂
大棚栽培
成熟期
果实品质
分类号
S663.9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28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树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17
作者
颜丽菊
戚行江
蒋芯
王宝党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
临海市
林业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2期84-87,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果品)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杨梅新品种选育"(2016C02052-2)
浙江省果品产业技术团队项目(区试站)"杨梅矮化优质栽培技术的熟化集成"(201691)
浙江省临海市水果首席专家项目"杨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2012126)
文摘
以浙江省临海市13年生东魁杨梅为试材,研究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枝修剪树冠高度下降最明显,为3.02 m,显著低于对照4.78 m;株产最高,为41.67 kg,显著高于对照株产量的15.67 kg;果实贮藏性最好,贮藏3天腐烂率40%,显著低于对照的100%;其他树冠冠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硬度、色泽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杨梅
修剪
树冠
产量
品质
光照
Keywords
Myrica rubra
Pruning
Crown
Yield
Quality
Light Intensity
分类号
S667.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湿性反光膜连年使用对“由良”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3
18
作者
高恒锦
吴韶辉
闫树堂
金国强
李永杰
朱潇婷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柑桔研究所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8,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2020XTTGGP03-02)
临海市柑桔协同创新项目(2019lhxc02)
台州市名师名家工作室(201928)资助。
文摘
为探讨桔园地面铺透湿性反光膜改良果实品质的效果,以“由良”温州蜜柑为材料,连续3年比较了铺透湿性反光膜区域与未铺膜区域树冠下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铺膜后树冠下离地70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3.3~4.7倍。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保持土壤环境稳定,减少裂果;通过光照漫反射,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提高果实商品性。铺膜与对照相比,完熟后(10月20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增加1.03~1.47g/100 mL,固酸比平均增加13.08%~26.76%。在台州地区,铺透湿性反光膜可以提升“由良”的品质,可以连年使用。
关键词
由良温州蜜柑
透湿性反光膜
品质提升
分类号
S6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
11
19
作者
颜丽菊
蒋芯
何计龙
朱潇婷
林公标
机构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浙江
省
临海市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浙江
省
临海市
白水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5-751,共7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89)
台州市科技项目(1501KY53)
浙江省临海市水果首席专家项目(2012126)
文摘
为探明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于2013–2015年在浙江省临海市进行了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于杨梅春梢(幼果)生长期,在树冠均匀喷施48%毒死蜱乳油800倍液1次的施药条件下,毒死蜱在‘东魁’和‘临海早大梅’2个品种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基本一致,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4.60-5.78 d,降解速度较快。综合3年试验结果,施药后23 d,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26-0.45 mg/kg,低于中国(苹果、梨、荔枝和龙眼)及日本(其他浆果)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1 mg/kg);施药后34 d,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074-0.28 mg/kg,低于香港草莓中MRL值(0.3 mg/kg);但施药后44 d,毒死蜱在果实中的残留量为0.073-0.13 mg/kg,仍高于欧盟蓝莓及桑椹中毒死蜱的MRL值(0.05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23、27、34和44 d采收的杨梅果实中毒死蜱对2-6岁、7-14岁、18-30岁和60-70岁4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商值及急性膳食风险均较低,处于安全水平。
关键词
毒死蜱
杨梅
果实
残留
消解动态
Keywords
chlorpyrifos
Myrica rubra
fruit
residue
dissipation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镁对缺镁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
8
20
作者
吴韶辉
温明霞
王鹏
金国强
朱潇婷
石学根
机构
浙江
省柑桔研究所
浙江
省
临海市
林业
特产
局
浙江
省
临海市
特产
技术推广
总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共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华东柑桔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在缺镁黄化温州蜜柑园,采用土施结合叶面喷施氧化镁的方法补镁,研究补镁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镁使缺镁温州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3.2~6.8μmol·m^-2·s^-1提高至6.5~10.6μmol·m^-2·s^-1,尤其是结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8.9~10.6μmol·m^-2·s^-1,与正常值接近;补镁后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总体上也增加,胞间CO2浓度基本未变;补镁对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基本无影响。气孔限制不是缺镁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土施结合叶面喷施氧化镁有利于缓解温州蜜柑缺镁症状,恢复光合作用机能。
关键词
温州蜜柑
缺镁
光合作用
氧化镁
分类号
S6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魁杨梅轻基质无纺布容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颜丽菊
戚行江
任海英
骆定会
梁森苗
郑锡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花菜根肿病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周晓肖
李伟龙
蒋芯
郭巧慧
江俊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6个果桑品种在临海的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朱潇婷
朱敏华
林健
蒋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杨梅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颜丽菊
罗冬芳
朱建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杨梅园地生态调控技术试验
孙建敏
鲍雨林
金国强
朱敏华
颜丽菊
程卫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涌泉优质温州蜜柑生产技术小结
应明再
金国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完熟宫川温州蜜柑保鲜技术初探
高恒锦
金国强
李永杰
朱潇婷
尤建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晚熟温州蜜柑高接换种优质丰产技术
颜丽菊
朱建军
陈素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临海发现百年茶树群落
陈昌来
廖天宝
汪建华
《中国茶叶》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绿壳红茶加工技术总结
陈昌来
邱晓莹
《中国茶叶》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东魁杨梅早丰优质栽培技术
颜丽菊
邵宝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任海英
李岗
戚行江
韦继光
梁森苗
郑锡良
颜丽菊
朱潇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
任海英
梁森苗
郑锡良
戚行江
朱潇婷
颜丽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灌溉对宫川温州蜜柑裂果的影响
朱潇婷
金国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
颜丽菊
任海英
戚行江
朱潇婷
朱建军
朱敏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大棚栽培对“密斯蒂”蓝莓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颜丽菊
蒋芯
赵晨柠
孙崇德
王宝党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不同修剪方式对杨梅树冠、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颜丽菊
戚行江
蒋芯
王宝党
《农学学报》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透湿性反光膜连年使用对“由良”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高恒锦
吴韶辉
闫树堂
金国强
李永杰
朱潇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毒死蜱在杨梅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颜丽菊
蒋芯
何计龙
朱潇婷
林公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补镁对缺镁温州蜜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吴韶辉
温明霞
王鹏
金国强
朱潇婷
石学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