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的降水酸度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2-47,共6页
本文对1984年6月—1986年12月期间监测到的大气本底污染资料中的降水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区域性大气本底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逐年增加,酸雨频率逐年增大。本文还分析了酸雨形成与风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梅雨和非梅雨、雷... 本文对1984年6月—1986年12月期间监测到的大气本底污染资料中的降水部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区域性大气本底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逐年增加,酸雨频率逐年增大。本文还分析了酸雨形成与风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梅雨和非梅雨、雷雨和非雷雨的降水酸度差异。对本区降水的化学组分分析表明,大气中氯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本底污染 降水 酸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条件下大气透明度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0-14,共5页
对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条件下的大气透明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大气透明度变化特点大体相同,年变化中5、9两月的大气透明度较小,1、7、12叁月较大。各波长中以778nm大气透明度最高,368nm最低。在影响... 对华东地区大气本底污染条件下的大气透明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大气透明度变化特点大体相同,年变化中5、9两月的大气透明度较小,1、7、12叁月较大。各波长中以778nm大气透明度最高,368nm最低。在影响大气透明度的因素中,气溶胶粒子的衰减作用最大。三波长(368nm、5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大气透明度 太阳辐射 气溶胶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6,54,共4页
分析了1993年12月至1994年11月的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并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了大气臭氧总量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年变化中有双峰特征,它的日变化则以中午时较高,早晚较低;季节变... 分析了1993年12月至1994年11月的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并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了大气臭氧总量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总量的年变化中有双峰特征,它的日变化则以中午时较高,早晚较低;季节变化以春季高,冬季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臭氧总量 直射光 天顶光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的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洪盛茂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13,共5页
分析了1985—1991一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低;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 分析了1985—1991一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低;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分析降雪的化学组份发现,降雪中SO2-4含量越来越高,Cl-含量呈下降趋势。阳离子中以NH+4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雪 酸雨 酸度 电导率 化学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