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
1
作者 蒋健 胡安福 +5 位作者 陈欢 田永峰 苏悦 夏倩 汪华文 韩书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9-696,共8页
按照题示方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DL-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乙酰丙酸和苯甲酸等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取0.1 g样品,加入0.05 mL 1 g·L^(−1)的苯甲酸-d5和丁二酸-d6混合同位素内标溶液和10 mL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 按照题示方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DL-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乙酰丙酸和苯甲酸等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取0.1 g样品,加入0.05 mL 1 g·L^(−1)的苯甲酸-d5和丁二酸-d6混合同位素内标溶液和10 mL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1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加盖密封,涡旋振荡20 min。用0.005 g·L^(−1)混合同位素内标溶液稀释20倍,用有机相滤膜过滤,滤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在Waters HSS T3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5 m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节其酸度至pH 2.5)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的混合溶液(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与内标的质量浓度比值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0.22 mg·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4%~106%,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0%~4.9%和1.5%~7.9%。方法用于30个实际样品的分析,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均有不同程度地检出,但是检出量均未超出GB 41700—2022的允许最大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电子烟烟液 非挥发性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主要内含物质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赵高坤 孔光辉 +7 位作者 姚恒 沈俊儒 王以慧 王学坚 杨志吉 张永俊 毛晏敏 张勇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91,共8页
为明确云南雪茄烟叶茄芯、茄衣品种在晾制过程中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钾和氯6种常规化学物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4种质体色素,绿原酸、莨菪酸、芸香苷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采用... 为明确云南雪茄烟叶茄芯、茄衣品种在晾制过程中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钾和氯6种常规化学物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4种质体色素,绿原酸、莨菪酸、芸香苷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采用晾制过程渐进取样法,对云南省主栽云雪38品种(茄衣品种)、云雪39品种(茄芯品种)的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进行取样测定,进行相关分析。随着晾制时间的进行,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芸香苷、绿原酸、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等物质在晾制的过程中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茄衣品种的各化学组分含量较茄芯品种更为适中和协调。内含物质受雪茄烟叶着生位置影响较大,质体色素受品种影响最大。随着晾制时间的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晾制0~5 d下降速率最快,质体色素在0~10 d下降速率最快。烟叶中质体色素对总糖、还原糖、钾、氯含量影响最大;多酚类物质对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含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雪茄 常规化学成分 质体色素 多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烟叶中不同溶解性硒蛋白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3
作者 韩丹 韩武龙 +5 位作者 张力 王卫民 郑宏斌 焦敬华 史久长 熊双莲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揭示富硒烟叶硒蛋白的抗氧化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开发天然硒蛋白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喷施和基施2种施硒方式对烟叶硒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并评价了清蛋白、球蛋白、醇蛋白、... 为揭示富硒烟叶硒蛋白的抗氧化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开发天然硒蛋白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喷施和基施2种施硒方式对烟叶硒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并评价了清蛋白、球蛋白、醇蛋白、谷蛋白4种溶解性硒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喷施处理烟叶总硒浓度是基施处理的4.86倍,基施处理的烟叶中清蛋白的硒浓度、总硒浓度最高,喷施处理的烟叶中谷蛋白硒浓度最高;4种硒蛋白中,谷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04μg/g,清蛋白的硒含量最高,为1019.31μg/g;4种硒蛋白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_(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清除能力为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蛋白,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部分硒蛋白组合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单独的蛋白质组分,表明不同硒蛋白之间可能存在抗氧化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烟叶 硒蛋白 抗氧化活性 羟基自由基(OH·) 超氧阴离子(O_(2)^(-)·) 协同效应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烟叶醇化过程中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4
作者 姚康康 李俊豪 +5 位作者 项波卡 余志扬 唐月 汪海燕 杨惠娟 杨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8-1698,共11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叶醇化过程中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与云南的两种片烟样品为研究材料,分别以0、3、6和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在28℃、相对湿度60%条件下储藏醇化(储藏时间分别为0、3、6个月),提取烟叶蛋白并进行理...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叶醇化过程中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与云南的两种片烟样品为研究材料,分别以0、3、6和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在28℃、相对湿度60%条件下储藏醇化(储藏时间分别为0、3、6个月),提取烟叶蛋白并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烟叶蛋白理化特性具有差异,河南烟叶蛋白3、6 kGy处理组粒径、电位相对0 kGy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而10 kGy蛋白粒径减小,电位绝对值升高;随着辐照剂量增加,云南烟叶蛋白粒径先增后减,电位绝对值先降后升,醇化期间,河南烟叶蛋白粒径呈增大趋势,而云南样品反之。荧光光谱显示,醇化0个月,蛋白荧光强度均随辐照剂量增加先降后增;醇化6个月,河南样品辐照组荧光强度均大于未辐照组,而云南样品荧光强度随剂量增加先增后降。红外光谱及电镜观察表明,与0个月未辐照组相比,辐照后蛋白二级结构和表观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增强。综上,电子束辐照处理引起了烟叶蛋白理化特性的差异,该差异在醇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表明电子束作用与醇化过程均影响烟叶蛋白理化特性,红外光谱未见差异则表明蛋白主要成分未受影响。本研究可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及烟叶品质变化机制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烟叶蛋白 醇化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结构对中支卷烟的燃烧特性及烟气香味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柴武君 郑闪闪 +4 位作者 游金清 李茂松 陆成飞 薛晶晶 杨靖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以中支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CRITIC法等综合评价不同烟丝结构对中支卷烟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GC-MS法测定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和聚类分析解析香味成分差异,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当卷烟整丝... 以中支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CRITIC法等综合评价不同烟丝结构对中支卷烟燃烧性能的影响,利用GC-MS法测定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和聚类分析解析香味成分差异,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当卷烟整丝率为84%、长丝率为68%时,卷烟CRITIC法综合得分最高,燃烧性能最佳;卷烟烟气中89种香味成分的总量随整丝率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整丝率为84%时达到最高值;不同类别香味成分变化趋势各异,随整丝率的增大,烯烃类物质含量增加,酸类、酚类及醛类物质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杂环类物质含量则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烟丝结构的卷烟烟气香味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整丝率为84%的卷烟样品综合品质最佳,与燃烧性能及香味物质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中支卷烟 燃烧特性 香味成分 CRITIC法 PLS-DA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模-份额”的中式卷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6
作者 王建飞 蔡晓红 郭正君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本文在全面分析2006年以来上市的卷烟产品发展轨迹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卷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规模-份额”的卷烟产品生命周期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各生命周期阶段卷烟产品销量规模变化、市场份... 本文在全面分析2006年以来上市的卷烟产品发展轨迹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卷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基于“规模-份额”的卷烟产品生命周期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各生命周期阶段卷烟产品销量规模变化、市场份额变化方面的突出特征,来判断卷烟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从而为卷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践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卷烟 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烟叶物质变化及青杂烟比例对烘烤工艺的响应
7
作者 菅攀锋 吴灵通 +5 位作者 彭东 郑天军 胡庆辉 李林达 张俊锋 邓小华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6期27-30,共4页
为探明不同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中部叶物质变化及青杂烟比例的影响,设置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传统烘烤工艺3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变化、分组状况和烘烤能耗。结果表明:与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传统... 为探明不同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中部叶物质变化及青杂烟比例的影响,设置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传统烘烤工艺3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变化、分组状况和烘烤能耗。结果表明:与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传统烘烤工艺相比,稳温降湿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淀粉降解率增加,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增加;烤后正组烟叶比例提高5.75%、12.00%,杂色烟叶比例较降低10.25%、4.00%,微带青烟叶比例降低2.75%、2.75%;烘烤成本减少5.90%、47.34%。综上,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可以促进色素和淀粉降解,提高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青杂烟比例,减少烘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烟叶 烘烤工艺 物质变化 青杂烟叶比例 烘烤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烤工艺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郭金平 李伟 +9 位作者 武钰存 徐学生 李林达 许佳丹 王卫民 许燕彪 叶性荣 徐程意 祖琼瑶 李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明确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中、上部烟叶为材料,研究改进烘烤工艺(变黄前期36℃稳温6 h)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进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及... [目的]明确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中、上部烟叶为材料,研究改进烘烤工艺(变黄前期36℃稳温6 h)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进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为常规烘烤工艺(直接升至38℃稳温变黄)较好。[结论]增加低温变黄时间(变黄前期36℃稳温6 h)有利于提升南平烟区云烟87中部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上部烟叶则以常规烘烤工艺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低温变黄 烘烤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亮 王硕立 +5 位作者 赵曦 王以慧 侯冰清 金一骁 王骏 时向东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巴西、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 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巴西、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茄衣烟叶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氮碱比显著低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巴西和多米尼加茄衣烟叶;国内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高于国外茄衣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与巴西、多米尼加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均较为接近,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国内外茄衣烟叶关键性差异指标共有16种,其中β-大马酮含量、愈创木酚含量等11种指标表现为国内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苯甲醛含量、总氮质量分数、氮碱比等5种指标表现为国外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16种指标中总氮质量分数和氮碱比与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2-乙酰基吡咯含量和苯甲醛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巨豆三烯酮2含量、β-大马酮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总糖、还原糖和烟碱质量分数与上述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则均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衣烟叶 常规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偏最小二法乘判别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指纹图谱分析在烟用香精香料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高燕 何歆滢 +7 位作者 张丽娜 刘崇盛 高阳 黄忠平 刘会君 吴兆明 章瑞潮 施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5-811,共7页
为保证烟用香精香料品质的一致性,采用离子色谱法对烟用香精香料样品中的9种有机酸及7种无机阴离子进行分析。1.0 g样品中加入10 mL去离子水,振荡萃取30 min后,水相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进一步采用RP前处理柱除去基质,经离子... 为保证烟用香精香料品质的一致性,采用离子色谱法对烟用香精香料样品中的9种有机酸及7种无机阴离子进行分析。1.0 g样品中加入10 mL去离子水,振荡萃取30 min后,水相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进一步采用RP前处理柱除去基质,经离子色谱仪分离测定。采用Dionex 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及淋洗液梯度洗脱,9种有机酸和7种常规无机阴离子标准工作溶液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01%~0.69%和1.34%~2.98%,日间RSD分别为0.03%~0.68%和3.54%~5.16%。同时对烟用香精香料标准样品A~D(各5个批次)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RSD进行考察,得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日内RSD分别为0.01%~0.71%和2.39%~3.22%,日间RSD分别0.05%~0.81%和3.61%~6.02%。建立了4种烟用香精香料(各5个批次)的指纹谱图库,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法对其他生产厂家样品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法能有效地从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中筛选出与标准样品质量最相近的样品;实际样品AY3、BY2、CY2及DY1与香精香料标准品性质最接近,品质较好。相似度分析可以对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进行更加具体、量化的评价,实际样品AY3、BY2、CY2及DY1与香精香料标准品的化学成分相似度值均大于97.7%,符合相似度评价要求。相较于超声辅助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对于个别特殊样品,离子色谱法能更有效地区分香精香料样品间的品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烟用香精香料 色谱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相似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香料中9种有机酸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晓水 苏燕 +5 位作者 汤晓东 蒋佳磊 张丽娜 朱书秀 许式强 刘崇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3-1039,共7页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定性定量检测烟用香精香料中苹果酸、柠檬酸、乳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酒石酸、己二酸、乙酰丙酸等9种有机酸。取0.1 g烟用香精香料样品,加入20 mL水,超声提取10 min。取上清液1 mL,...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定性定量检测烟用香精香料中苹果酸、柠檬酸、乳酸、丙二酸、琥珀酸、马来酸、酒石酸、己二酸、乙酰丙酸等9种有机酸。取0.1 g烟用香精香料样品,加入20 mL水,超声提取10 min。取上清液1 mL,过0.22μm水相滤膜后用水稀释10倍,按照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测定。在Synergi Hydro-RP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的混合液梯度洗脱分离各有机酸后,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MRM-IDA-EPI)模式扫描,MRM模式定量,保留时间结合EPI标准品二级质谱库定性。结果表明:9种有机酸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定量子离子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3~0.018 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3.3%~112%,日内(n=6)、日间(n=5)精密度试验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不大于10%和不大于15%;方法用于142种烟用香精香料样品的分析,检出率较高的4种有机酸为乳酸、苹果酸、琥珀酸和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香料 有机酸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法 多反应监测-信息依赖采集-增强子离子(MRM-IDA-EPI)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香香韵单体在壁式加热卷烟中转移行为分析研究
12
作者 李鹏 孙文倩 +5 位作者 何保江 胡安福 席辉 付英杰 汤晓东 尹洁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为量化表征果香单体香原料在壁式加热卷烟中的调香可用性,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嗅觉感官阈值测定,分别研究了果香单体香料在壁式加热卷烟中的转移分布、加香贡献度及逐口释放行为。通过研究发现:1)果香单体香原料的加香贡献度D值... 为量化表征果香单体香原料在壁式加热卷烟中的调香可用性,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嗅觉感官阈值测定,分别研究了果香单体香料在壁式加热卷烟中的转移分布、加香贡献度及逐口释放行为。通过研究发现:1)果香单体香原料的加香贡献度D值差距甚大,其中D值最大的γ-辛内酯(12485.0)是苯甲醇(0.1)的10万倍;2)果香单体香料的主流烟气转移率不高,约7%~37%,但高沸点香料损失主要原因是冷凝截留而低沸点香料损失主要原因是抽吸过程中空气散失;3)果香单体香料的逐口释放量随抽吸口序增加有两种趋势,一种呈逐口递减趋势,另一种呈先增后递减趋势。其中庚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酰丙酸乙酯和苯乙酸乙酯属递减,肉桂酸乙酯,γ-庚内酯,γ-辛内酯,γ-癸内酯等属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式加热卷烟 果香香韵单体 调香 转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中糖酯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13
作者 袁凯龙 朱俊臣 +6 位作者 谢越 刘化兵 金慧清 孙翠荣 张晓兵 冯鸿儒 潘远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385,I0003,共12页
烟草中糖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致香前体物,对烟叶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还未见关于白肋烟烟叶中糖酯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研究。本实验利用高分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n)技术,从白肋烟叶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4类蔗糖酯和2类葡萄糖酯... 烟草中糖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致香前体物,对烟叶的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还未见关于白肋烟烟叶中糖酯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研究。本实验利用高分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n)技术,从白肋烟叶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4类蔗糖酯和2类葡萄糖酯,每类均包含多种同系物。其中,4种蔗糖酯为首次发现,8种葡萄糖酯的结构鉴定在栽培烟草中为首次报道。本研究丰富了烟草中糖酯类化合物的种类,对烟草中不同类型蔗糖酯和葡萄糖酯的分析鉴定和代谢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蔗糖酯 葡萄糖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n)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烟用纸张中水分
14
作者 汤晓东 苏燕 +9 位作者 赵路灿 蒋佳磊 陈晓水 尹洁 杨洋 潘力 戴路 朱书秀 许式强 余斐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顶空-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烟用纸张中水分含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加热温度、滴定时间、样品形态和样品量等实验条件,以实现烟用纸张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烟用纸张水分的最佳条件为:干燥炉温度120℃,延迟时间终... 本研究建立了顶空-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烟用纸张中水分含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加热温度、滴定时间、样品形态和样品量等实验条件,以实现烟用纸张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烟用纸张水分的最佳条件为:干燥炉温度120℃,延迟时间终止模式,滴定时间10 min,试样质量0.06 g。在不同浓度水平下,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2.20%~103.61%,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86%。与烘箱法、卤素法和气相色谱热导检测(GC-TCD)法相比,测定结果接近,符合GB/T 462—2008的相关要求。顶空-卡尔费休库仑法对于水分的萃取更加充分,更能真实反应样品中水分含量。顶空-卡尔费休库仑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批量分析烟用纸张中的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纸张 水分 卡尔费休库仑法 干燥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属在烟叶发酵和醇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亮 琚绍煊 +5 位作者 时向东 丁松爽 金一骁 刘冰洋 陈一鑫 王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1-4,共4页
芽孢杆菌属在烟叶发酵和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烟叶发酵和醇化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研究进展,对芽孢杆菌属在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增加烟叶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烟叶感官质量、缩短发酵醇化时间和抑制烟叶霉变等方面的应用... 芽孢杆菌属在烟叶发酵和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烟叶发酵和醇化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研究进展,对芽孢杆菌属在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增加烟叶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烟叶感官质量、缩短发酵醇化时间和抑制烟叶霉变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芽孢杆菌属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研究方向及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应用芽孢杆菌菌剂提升国产雪茄烟叶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烟叶发酵 烟叶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君 朱丽云 +4 位作者 Lenka Langhansova 尹洁 黄芳芳 高永生 张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302-8304,共3页
卷烟调香、降焦减害是烟草行业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及开发已成为研究热点。从卷烟增香保润、降低危害2个角度,分别阐述了芳香植物挥发油和中草药生物活性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开发利用及其功效研究概况。
关键词 烟草 挥发油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质技术在卷烟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皓 刘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4期91-94,共4页
热裂解仪在有氧氛围下对卷烟进行热裂解,可较简单地实现对卷烟燃烧过程的模拟,同时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裂解产物进行在线分析。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用量少、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重... 热裂解仪在有氧氛围下对卷烟进行热裂解,可较简单地实现对卷烟燃烧过程的模拟,同时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裂解产物进行在线分析。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用量少、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在烟草研究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烟草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介绍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装置,总结了近十年来其在烟草行业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烟用材料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茬烤烟中部烟叶对热泵密集烤房稳温降湿烘烤工艺的响应
18
作者 王卫民 葛川 +3 位作者 潘飞龙 钟永健 陈昕杰 邓小华 《天津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探寻稻茬烤烟中部烟叶的热泵密集烤房稳温降湿烘烤工艺,采用云烟87中部烟叶作为烘烤试验材料,研究了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与四步式烘烤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四步式烘烤工艺相比,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可以增强烟叶的色度,增加烟叶单叶质量... 为探寻稻茬烤烟中部烟叶的热泵密集烤房稳温降湿烘烤工艺,采用云烟87中部烟叶作为烘烤试验材料,研究了稳温降湿烘烤工艺与四步式烘烤工艺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四步式烘烤工艺相比,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可以增强烟叶的色度,增加烟叶单叶质量、糖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正组烟叶比例提高3.61%,杂色烟叶比例降低1.38%,微带青烟叶比例降低3.04%,上等烟比例提高6.50%,外观质量指数和评吸质量总分为8.02%、2.24%,能耗总成本降低8.49%。因此,稻茬烤烟中部烟叶采用热泵密集烤房稳温降湿烘烤工艺,可以提高烤后烟叶品质,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烘烤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品质 中部烟叶 热泵密集烤房 稳温降湿烘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烟叶灰分及其钙、镁、硫、磷含量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及近红外模型研究
19
作者 付秋娟 郝贤伟 +2 位作者 杜咏梅 毕一鸣 孙婷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1-206,共6页
为明确灰分含量及其钙、镁、硫、磷含量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选取2020年全国12个省份27个产烟区111份代表性烤烟样品(等级为B2F),比较灰分及钙、镁、硫、磷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外观质量下的含量差异及其与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感... 为明确灰分含量及其钙、镁、硫、磷含量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选取2020年全国12个省份27个产烟区111份代表性烤烟样品(等级为B2F),比较灰分及钙、镁、硫、磷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外观质量下的含量差异及其与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评吸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近红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域灰分、钙、镁、硫、磷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成分在不同种植区域含量分布规律不一致;上部烟叶不同外观质量对灰分、钙、镁、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颜色的影响最小;4项物理指标与硫和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宽、叶片结构与钙和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灰分与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灰分、钙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烟碱含量除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是灰分含量与总糖、还原糖等含量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达0.674 4、0.644 6;灰分含量与感官质量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灰分含量升高,其细腻感、清晰度、香气量、杂气、润感、刺激性、余味等评分及评吸总分越低,灰分含量大于9.5%,样品评分显著降低;灰分含量与钙、镁、硫含量均建立了较好的近红外数学模型,校正模型及交叉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可以用于上部烟叶灰分及钙、镁、硫含量的快速检测。综上,灰分含量是影响上部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外观质量 物理指标 感官质量评分 近红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组合算法的卷烟牌号在线分类识别研究
20
作者 李石头 廖付 +8 位作者 吴继忠 张军 徐梦瑶 丁伟 李永生 李淑彪 何文苗 王辉 毕一鸣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0,共7页
为探究烟丝在线近红外光谱与卷烟牌号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Xt18-CNN-LightGBM混合模型的卷烟牌号分类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烟丝样本在线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ResNeXt18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初次特征提取。然后... 为探究烟丝在线近红外光谱与卷烟牌号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Xt18-CNN-LightGBM混合模型的卷烟牌号分类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烟丝样本在线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ResNeXt18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初次特征提取。然后将提取后的特征输入自定义的3层卷积神经(CNN)网络模型中,进行二次特征提取。最后将CNN提取的特征代入LightGBM分类器进行牌号分类训练。结果表明,ResNeXt18-CNN-LightGBM模型中烟丝牌号分类的准确率达97%。相较于传统的单个化学计量学算法,该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组合算法的卷烟牌号分类识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卷烟工业生产中卷烟牌号的在线识别,对卷烟品牌管理、生产质量评价及卷烟质量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近红外光谱 卷烟牌号 ResNeXt18 LightGBM 分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