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每周评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国存 刘维荣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 《每周评论》是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媒介。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环境,《每周评论》逐步认可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广泛报道十月革命和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抨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关注劳农阶级,鼓励工人阶级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周评论》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以来我国中医药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从整合到嵌入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彗闻 王延隆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2009年新医改以来我国中医药政策特征,为政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医改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药政策文件47份,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两个维度,运用嵌入理论,探究我国中医药政策从整合到嵌入的演变历程。结果:我国中医... 目的:研究2009年新医改以来我国中医药政策特征,为政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医改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药政策文件47份,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两个维度,运用嵌入理论,探究我国中医药政策从整合到嵌入的演变历程。结果:我国中医药政策的嵌入层次以宏观嵌入为主,供给型政策工具过溢(41.97%),环境型政策工具次之(32.45%),需求型政策工具不足(25.58%);嵌入逻辑在制度、关系和结构方面呈现阶段性特征。结论:以制度嵌入为着力点,加大中医药政策执行力度;以关系嵌入为结合点,促进中医药主体协同运作;以结构嵌入为支撑点,强化中医药长效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政策 政策工具 嵌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瑛 谢汉卿 +1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71,共5页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和谐、社会“和合”的实践理念与文明进步、人体“和合”的医学探索与健康保障以及医患“和合”的审美准则与和谐医疗。融入自然,实现和谐养生;注重实践,培养审美情操;调和阴阳,实现身心健康;提升医德,构建医患关系,为中医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中医事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学 中医哲学 “和合”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腰腹裹物的形制及称名考察
4
作者 叶娇 徐叶秾 徐凯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7,136,137,共11页
宋人衣外腰腹处的裹物式样繁多,特色鲜明,学界多有关注,却人言人殊。我们从文献出发,结合宋画、文物等形象资料,按形制对其进行分类,明确指出环绕腰腹包裹系结的是“抱肚”,自后向前加系革带的是“扞腰”,自后向前直接系缚的是“搭膊”... 宋人衣外腰腹处的裹物式样繁多,特色鲜明,学界多有关注,却人言人殊。我们从文献出发,结合宋画、文物等形象资料,按形制对其进行分类,明确指出环绕腰腹包裹系结的是“抱肚”,自后向前加系革带的是“扞腰”,自后向前直接系缚的是“搭膊”,左右各一悬垂腰侧的为“义襕”,自前向后打结系缚的称“围裙”。本文称之以宋人时名是为更好地区分各裹物的异同,并规范其称名。裹物形制的多样,离不开多政权共存下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而名称的丰富易混淆,则和同义语素的替换、语言的模糊性及异名同指和同名异指现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腹 裹物 形制 称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机器人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优势、伦理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量:8
5
作者 巫灵爱 钱国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AI机器人作为风靡世界充满朝气的力量,自诞生以来即在医学教育领域展现出不俗的影响力,并通过医学理论在线辅助教学、影像资料解读、临床技能实践等形式持续参与到医学教育,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AI技术在变革教育领域的同... AI机器人作为风靡世界充满朝气的力量,自诞生以来即在医学教育领域展现出不俗的影响力,并通过医学理论在线辅助教学、影像资料解读、临床技能实践等形式持续参与到医学教育,给医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AI技术在变革教育领域的同时,也因受制于技术逻辑而衍生出算法歧视、技术依赖、数据隐私泄露、教学主体情感交流危机和权力边界模糊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在借鉴西方伦理原则的同时,保持清醒的本土问题意识,关注儒家生命伦理与中国医学教育的现实关系,重视仁爱原则在破解身心风险中的价值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在“成事”中成人;以生命价值原则为引领完善制度建设,抵御教育AI技术风险,实现技术向善;以人本性原则为遵循防范教育AI发展风险,构建和谐人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机器人 医学生教育 伦理困境 技术异化 儒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的生育支持政策的多维审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策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凯淇 徐硕 王延隆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1,2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育支持政策文本进行政策工具分析,为生育支持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推动生育支持政策配套衔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方法: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通过借助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政策风格二维分析框架... 目的: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育支持政策文本进行政策工具分析,为生育支持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推动生育支持政策配套衔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方法: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通过借助政策工具理论,构建政策工具-政策风格二维分析框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9份生育支持政策展开分析。结果:生育支持政策的发布共涉及27个部门,多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统领,各部门主题相互协同。其中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占比最高,为58.4%。三种政策风格相对协调,各占30%左右。结论:我国生育支持政策制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引领,多部门协同联动,引导激励较为充分。但存在政策工具应用比例及其内部工具使用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供给,完善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构建完备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多元主体服务供给,推动政策配套衔接,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 生育支持政策 政策工具 生育友好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健康伦理思想的宏观视域研究
7
作者 李萌 陈默 +1 位作者 李恩昌 刁传秀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6-720,共5页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 本文从宏观视野对儒家健康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在人与自身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身心统一,强调“心”对“身”的主导作用和自身道德对健康的重要性;倡导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强调不断自省,促进自身精神健康;重视逆境中的自强奋斗,为健康创造必要条件。在人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儒家主张践行“忠恕之道”,为生命健康创造良好的伦理情境;实施节欲,以良好的行为方式促进人伦关系而有利于健康。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儒家贯彻“仁义”精神,为生命健康构筑公平融洽的伦理关系;向往“天下大同”,为健康创造公正理想的社会环境。这些思想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伦理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健康伦理学 孔子 孟子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龙友“心正意诚”的医学人文思想研究
8
作者 徐夏雨 黄羚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34,40,共4页
通过深入研究萧龙友医学人文思想,揭示其核心内涵为“心正意诚”,“心正”由《大学》“正心”演化而来,是医者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医术上追求卓越,在诊疗中精益求精是“意诚”的诠释,也是儒家“诚者天之道”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萧... 通过深入研究萧龙友医学人文思想,揭示其核心内涵为“心正意诚”,“心正”由《大学》“正心”演化而来,是医者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医术上追求卓越,在诊疗中精益求精是“意诚”的诠释,也是儒家“诚者天之道”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践。萧龙友以“心正意诚”诠释医德修养、医匠精神,以“心正”守护中医价值,以“意诚”推动临床创新,为中医振兴指明了方向。萧龙友的医学人文思想兼具历史深度与现代意义,为中医伦理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龙友 医学人文思想 中医伦理思想 心正 意诚 儒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集体记忆:中国共产党政党纪念的现实逻辑与功能彰显
9
作者 王延隆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政党纪念作为强化集体记忆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历史共识、建构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做好政党纪念有利于增强党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自信,以纪念符号唤醒党的辉煌发展历程,以隐喻话语提升党强大的历史自信,以中国精神凸显党坚定的价... 政党纪念作为强化集体记忆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历史共识、建构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做好政党纪念有利于增强党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自信,以纪念符号唤醒党的辉煌发展历程,以隐喻话语提升党强大的历史自信,以中国精神凸显党坚定的价值主张。从符号、价值和文化三重维度入手,探寻在强化集体记忆实践中挖掘中国共产党政党纪念符号资源、讲好中国共产党奋斗故事、增强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等把握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的实践进路,进而激发中国共产党政党纪念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纪念 集体记忆 精神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延隆 范宏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0,共6页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折射”,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交织的特殊场域,网络空间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体现为政治凝聚力、精神凝聚力和发展凝聚力。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需要树立...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折射”,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交织的特殊场域,网络空间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体现为政治凝聚力、精神凝聚力和发展凝聚力。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需要树立符号性、交互性、价值性和主体性四种思维,把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理论生产与实践生产、个体自由与价值共识、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四个方面的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凝聚力 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逻辑与引领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延隆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4,共8页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折射”,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交织的特殊场域,网络空间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三个层次的逻辑关系:一是处于核心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思维;二是表现在中间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折射”,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交织的特殊场域,网络空间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三个层次的逻辑关系:一是处于核心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思维;二是表现在中间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认知;三是体现在技术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同行动。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体现为政治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和发展凝聚力。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把握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理论生产与实践生产、个体自由与价值共识、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四个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凝聚力 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法律教育及其体系的现代化——评《大学生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教育培养研究》
12
作者 张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F0003-F0003,共1页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完备的专业知识,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还需要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然而,当前,髙校法律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需要对法律课程及其内容进行改革,还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法律教育体... 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完备的专业知识,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还需要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然而,当前,髙校法律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需要对法律课程及其内容进行改革,还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法律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能够获取必要的法律知识,才能痕证高校法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知识 法律教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培养 现代化 中国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中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展开
13
作者 汪小明 王延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6-29,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新的舆论传播场域。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发展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加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力、凝聚力和引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新的舆论传播场域。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发展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加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力、凝聚力和引领力。要从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力量、“整体智治”、话语权、文化内涵四个维度入手,增强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理论逻辑 实践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集体记忆: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构的重要维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文菁 王延隆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政党形象是一种政党在执政实践中践行理念与宗旨、展示自身性质,塑造出的政党本质的外化形象。中国共产党重视政党形象,不断塑造全新的良好政党形象。集体记忆是建构政党形象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包含符号象征、故事文本、集... 政党形象是一种政党在执政实践中践行理念与宗旨、展示自身性质,塑造出的政党本质的外化形象。中国共产党重视政党形象,不断塑造全新的良好政党形象。集体记忆是建构政党形象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包含符号象征、故事文本、集体仪式和文化传承四个要素,在自身建设与执政绩效、政党记忆宣传、政党纪念仪式、新技术条件迭代与传播形态变化等方面面临潜在的风险挑战。从强化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建构中国共产党良好政党形象,应从符号维度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设计,从媒介维度优化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传播,从仪式维度实现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认同,从文化维度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形象 集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评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奥林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目的/意义]科学研判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有助于准确把握德国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观念倾向和政策走向,为贯彻实施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提供重要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德国8家权威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9份具... [目的/意义]科学研判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有助于准确把握德国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观念倾向和政策走向,为贯彻实施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提供重要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德国8家权威智库作为分析样本,对其发布的19份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分析不同智库专家的观点立场和价值导向。[结果/结论]德国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趋于负面和消极,反映出德国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靠拢美国、极力维持欧盟的现实利益考量。德国智库持有的负面和消极态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也影响欧盟成员国乃至其他国家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国际关系 德国 中国 数字经济 数字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思政教育中农耕文化的融合——以“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政工作2023年会”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5-I0006,共2页
农业院校承载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传承农业文化的双重使命。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重视,将丰富的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内涵与当代思政教育的核心... 农业院校承载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传承农业文化的双重使命。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重视,将丰富的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内涵与当代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深化他们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解与关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探讨农耕文化在农业院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农业科学教育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农耕文化 教育策略 农业院校 农业科技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 农林院校 思政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医学定义中的哲学悖论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芦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1,共5页
“疼痛悖论”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关于疼痛问题的研究焦点之一。这一悖论指称的是疼痛经验同时所具有的物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构成疼痛概念的内在不一致性。通过分析疼痛的医学定义,将发现这一悖论不仅是一个哲学议题,也同样存在于医学对疼... “疼痛悖论”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关于疼痛问题的研究焦点之一。这一悖论指称的是疼痛经验同时所具有的物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构成疼痛概念的内在不一致性。通过分析疼痛的医学定义,将发现这一悖论不仅是一个哲学议题,也同样存在于医学对疼痛的理解中。1979年的国际疼痛学会经典版疼痛定义蕴含疼痛的哲学悖论,2020年修订版也并未消解这一悖论。医学定义是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而一个合理的疼痛医学定义需要探讨并化解其中潜在的悖论,以形成关于疼痛本质的逻辑一致的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定义 疼痛悖论 心理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分析框架:复杂性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建新 杨华 +2 位作者 徐小琴 卢东民 吴素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11,共5页
将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作用的交互性、关系的交叉性、目标的困难性,以及“反馈回路”的互嵌性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基于供需双方适合度的医疗服务系统复杂性要素、综合保障系统、地理和环境因素、组... 将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作用的交互性、关系的交叉性、目标的困难性,以及“反馈回路”的互嵌性充分融合,进而形成了基于供需双方适合度的医疗服务系统复杂性要素、综合保障系统、地理和环境因素、组织和个人因素、经济和社会因素、技术和生物因素以及健康与幸福概念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关系。这些动态关系是复杂性在医疗服务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可及性的分析框架建构必须基于内部要素组合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关系评价,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可及性分析框架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历程、特征与展望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延隆 谢婷婷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4,共7页
运用文本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提出新时代展望。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百年实践探索可以划分为以体育军事化为主导的“体育救国”时期(1921—1949年)、以体育教育化为主导的“体育兴国”时... 运用文本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提出新时代展望。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百年实践探索可以划分为以体育军事化为主导的“体育救国”时期(1921—1949年)、以体育教育化为主导的“体育兴国”时期(1949—1978年)、“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体育强国”时期(1978年至今)三个阶段。具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循序渐进、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系统思维等特征。新时代展望:推进青少年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同;推进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同;推进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加强中长期规划与短期政策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青少年体育 历程 特征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法思维视域下网络意见领袖治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延隆 陆宣宏 孟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137,共4页
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中的"关键少数"。网络空间的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根据网络空间的特点,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探索软法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存在问题的网络意见领袖,从政治、... 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中的"关键少数"。网络空间的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根据网络空间的特点,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探索软法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存在问题的网络意见领袖,从政治、统战和社会三个维度阐释网络意见领袖治理的价值,从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和软硬法的治理比较,建立网络意见领袖治理的软法适用性分析框架,从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建立软法体系、构建管理体制、探索软法治理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法思维 网络意见领袖 治理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