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吴佩颖 蒋灿灿 曹树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08-211,共4页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此病发作频繁,易反复,病程迁延,影响着患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多从补充维生素、口服免疫调节剂等着手治疗。中医则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正...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此病发作频繁,易反复,病程迁延,影响着患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多从补充维生素、口服免疫调节剂等着手治疗。中医则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正虚邪侵,多予中药补脾益肾,扶正祛邪。研究表明,西药不良反应多,长久使用疗效不明显,甚至损伤患儿脾胃。中药亦有服药周期长,须定期调方,患儿依从性不高等问题。而中医外治法操作过程中可控性强,几乎无不良反应,易于被患儿接受,且疗效明显,使用率逐年上升。对近年来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外治法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出包括针灸、穴位贴敷、推拿、香囊疗法、中药熏蒸等疗法的选穴、用药和疗效评估标准与指标,实验结果等,证实中医外治法的疗效。同时浅谈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望有助于指导临床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理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月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自理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护理教育。结果观察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 目的探讨自理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护理教育。结果观察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Ⅰ期压疮的发生率分别为10.0%、7.5%、2.5%和1.2%,对照组分别为76.2%、65.0%、26.2%和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理教育能使患者自主翻身,从而减少协助患者翻身的次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自理教育 褥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中组织蛋白酶K靶向性抗骨质疏松化学成分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丹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目的对仙灵骨葆胶囊中靶向组织蛋白酶K的抗骨质疏松生物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方法基于活性和别构双重结合位点的蛋白-配体复合物结构,采用分子对接和药效团模型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由处方中每个单味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 目的对仙灵骨葆胶囊中靶向组织蛋白酶K的抗骨质疏松生物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方法基于活性和别构双重结合位点的蛋白-配体复合物结构,采用分子对接和药效团模型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由处方中每个单味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整合虚拟筛选。结果从该复方化合物库中筛选出综合排名靠前,以苯丙素、黄酮、环烯醚萜苷和三萜结构骨架类型为主的9个代表性小分子;推测其可能通过与靶点蛋白不同位点的相互结合以抑制其结构功能,从而在整体上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论分子模拟技术应用于发现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思路和方法切实可行,本文为仙灵骨葆胶囊中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组织蛋白酶K 分子对接 药效团模型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糖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IL-1β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傅晓骏 赵延栋 张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105-1107,共3页
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肾糖颗粒组、洛汀新组、肾糖加洛汀新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及血清IL-1β含量,采用对硝基酚比色法测定N... 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肾糖颗粒组、洛汀新组、肾糖加洛汀新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及血清IL-1β含量,采用对硝基酚比色法测定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结果:显示肾糖颗粒可降低模型大鼠IL-1β含量,并且减少大鼠尿中的ALB、α1-MG、NAG来改善肾功能。结论:肾糖颗粒可通过降低血清IL-1β含量,进而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糖尿病肾病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回血方法对透析管路残余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淑媛 金丽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回血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管路残余血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在金华市中医院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透析治疗结束后,对照组采取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回血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管路残余血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在金华市中医院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透析治疗结束后,对照组采取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观察组患者采取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回血,比较两组患者透析管路中的残余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透析器揉搓法回血,在透析管路中肉眼可见少量残血,残余血量为(2.583±0.394)ml;观察组患者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肉眼观察管壁无黏附血液,管路透明,残余血量为(1.752±0.23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7,P<0.05)。结论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进行回血操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流失,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回血方法 残余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佐证 被引量:8
6
作者 蔡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252-1253,共2页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元气之根本,调理脾胃,既可治好脾胃病,更为重要的能治好各种脾胃以外的疾病,所以有“久病不愈,治脾以安五脏”的说法。通过5则病案的分析对此理论加以讨论。
关键词 久病不愈 治脾以安五脏 临床应用佐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施思思 郑宏飞 张玉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进行分组,即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干预(设为对照组),2019年1... 目的分析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进行分组,即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干预(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应用加减正容汤方联合电针穴位疗法(设为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较对照组(73.33%,22/30)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OD水平明显高、MDA水平明显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P<0.05)。结论加减正容汤联合电针穴位疗法明显缓解了后天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改善了机体状态,促进了预后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穴位疗法 正容汤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毒宁方对痛风性肾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董艺 周华虹 傅晓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肾毒宁方对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风湿科收治的80例痛风性肾病(G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 目的观察肾毒宁方对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风湿科收治的80例痛风性肾病(G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肾毒宁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酸(UA)、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a、尿微量白蛋白(尿MA)、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3、5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χ^(2)=4.588,P<0.05)。治疗后两组UA、SCR、尿β2-MG、尿a、尿MA、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明显增高,而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关节肿痛、肢体困重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治疗后1、3、5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毒宁方治疗GN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和中医证候,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肾病 肾毒宁方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