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木犀草素抗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汪雪峰 潘信芝 +3 位作者 曹宁 孙可一 RANA Dhar 汤慧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3-1591,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犀草素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木犀草素作用的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急性肺损伤相关靶点;以Venny 2.1绘制韦恩图...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木犀草素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木犀草素作用的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急性肺损伤相关靶点;以Venny 2.1绘制韦恩图,并得到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应用String在线平台建立蛋白互作网络(PPI),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将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其结果可视化;最后,通过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运用Pymol对分子结果进行可视化。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结果经筛选得到85个共同靶点,其中,核心靶点有AKT1、EGFR、SRC、MMP9、ESR1、PTGS2等。GO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265条,主要包括信号转导、蛋白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过程;细胞组成48条,主要包括质膜、细胞溶质、细胞质等;分子功能107条,主要包括ATP结合、蛋白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蛋白激酶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92条信号通路,主要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核心靶点AKT1、EGFR、SRC、MMP9、ESR1、PTGS2、MMP2、GSK3B、KDR、PARP1均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其中ERS1、GSK3B、MMP2结合能低于-5.0 kal·mol^(-1),与木犀草素之间的亲和力更强。肺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在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能够抑制炎症浸润,有较强的抗炎作用。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缓解炎症反应。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机制发挥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其中可能与抑制AKT的磷酸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木犀草素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离子对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建治 彭红艳 +1 位作者 王磊 石玉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在含氟模拟体液中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制备纯钛试件,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后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电化学实验溶液体系分为2组(n=4),分别为不含氟模拟体液组(A组)和加NaF模拟体液组(B组... 目的:研究在含氟模拟体液中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制备纯钛试件,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纯钛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后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电化学实验溶液体系分为2组(n=4),分别为不含氟模拟体液组(A组)和加NaF模拟体液组(B组)。结果:和不含氟模拟体液组比较,含氟组中微弧氧化处理后试样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和交流阻抗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离子可以降低纯钛微弧氧化后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耐腐蚀性 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葡甲胺缓释微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海茵 赵燕敏 +1 位作者 包强 陈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制备水飞蓟宾葡甲胺缓释微丸,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以收率及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考察载药微丸工艺。以Eudragit RS 30D/RL 30D水分散体混合物进行包衣,探讨包衣微丸的释药特征。... 目的制备水飞蓟宾葡甲胺缓释微丸,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离心造粒粉末层积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以收率及粒径分布为评价指标,考察载药微丸工艺。以Eudragit RS 30D/RL 30D水分散体混合物进行包衣,探讨包衣微丸的释药特征。结果水飞蓟宾葡甲胺缓释微丸的最佳处方与工艺条件为:黏合剂1%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溶液、黏度5 MPa·s,主机转速130 r·min-1,喷气压力0.3 MPa,浆泵转速6 r·min-1,抛光时间3 min,包衣增重7%,Eudragit RS/RL比例4∶1。体外释放接近一级释放模型,释药速度符合Fick's第一定律。结论离心造粒法制备水飞蓟宾葡甲胺缓释微丸工艺简单,具有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葡甲胺 缓释微丸 离心造粒法 体外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羟乙基淀粉对轻度失血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冰冰 柳浦青 陈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6-126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生产企业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对轻度失血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国产HES 200/0.5(H1组),进口HES 200/0.5(H2组);国产HES130/0.4(H3组),进口HES130/0.4(H4... 目的探讨不同生产企业6%羟乙基淀粉溶液(HES)对轻度失血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国产HES 200/0.5(H1组),进口HES 200/0.5(H2组);国产HES130/0.4(H3组),进口HES130/0.4(H4组)。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其余大鼠第1天眼眶放血20%,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羟乙基淀粉(模型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每隔24 h同前给药,连续7 d。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肾组织切片做病理学鉴定。结果同一相对分子质量的羟乙基淀粉200/0.5,H1组HES比H2组HES对肾功能及肾组织的损伤要大。而同一相对分子质量的羟乙基淀粉130/0.4,H3组HES比H4组的HES对肾功能及肾组织的损伤要大。同一企业生产的HES,H2组HES200/0.5相比H4组HES130/0.4对肾组织细胞的损伤程度要重。结论同一品种不同厂家生产的HES,其致肾损害的程度不同,这可能由于不同企业其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不同导致产品内在质量差异所致。HES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置换度越高,其致肾损害的不良反应也越大,这可能是高分子质量、高取代度的HES分子在肾组织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 失血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百令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80例
5
作者 杨晓红 石峻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联合百令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于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 目的探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联合百令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于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根据患者的血糖升高程度及对药物的敏感度调整用量,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厄贝沙坦150 mg,bi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每次2.0 g,tid,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空腹血糖及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晨尿尿白蛋白/肌酐(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晨尿A/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视力模糊分别为8例(10.00%)和2例(2.50%),对照组分别为6例(7.50%)和3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灵30R联合百令胶囊治疗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百令胶囊 高血压 糖尿病 2型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和激动剂在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雪峰 陈锋 +2 位作者 宋顺德 章哲文 汤慧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和激动剂(Forskolin)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模型组(L组)、地塞米松组(D组)、SQ22536组(SQ组)和Forskolin组(F组)... 目的探讨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和激动剂(Forskolin)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模型组(L组)、地塞米松组(D组)、SQ22536组(SQ组)和Forskolin组(F组),气道内滴入LPS制备ALI模型。6 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白蛋白含量,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c AMP含量。结果 Forskolin可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蛋白含量,MPO活性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c AMP含量升高;SQ22536与M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Forskolin对ALI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升高c AMP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黏附和趋化及降低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 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 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肿瘤坏死因子 环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莰醇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雪峰 陈茜茜 +4 位作者 崔金瑜 屠思怡 宋顺德 章哲文 汤慧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8-393,共6页
目的探讨莰醇(broneol)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 C57♂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莰醇组、地塞米松组,气道内滴入LPS制备ALI模型。LPS滴入后6、12、24 h,测定肺... 目的探讨莰醇(broneol)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作用。方法 C57♂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莰醇组、地塞米松组,气道内滴入LPS制备ALI模型。LPS滴入后6、12、24 h,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角化生长因子(KC)等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LPS刺激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和上皮细胞(MLE-12),1、3、6、9、12、24 h后,测定MHS中TNF-α、IL-6含量及MLE-12中KC值、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含量。结果莰醇可明显抑制TNF-α、KC、IL-1β的分泌,对IL-6的早期作用不明显,但用药后24 h有一定后期效应。莰醇在6、12 h时间点,可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莰醇对MHS细胞分泌TNF-α没有明显影响,对IL-6的分泌抑制作用后期更明显,对MLE-12细胞分泌KC和MIP2的抑制作用在LPS刺激后期均明显。结论莰醇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相关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莰醇 肺泡巨噬细胞 肺泡上皮细胞 脂多糖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莹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S0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开展心内科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对1例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并伴有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从初始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药物选择,用药方案的制定等方面,进行药物治疗监护,总结经...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开展心内科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对1例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并伴有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从初始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药物选择,用药方案的制定等方面,进行药物治疗监护,总结经验.结果该次药学监护取得明显效果,解决了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论建立完善用药监护要点,及时与医师沟通,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有利于药学监护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s标准评价住院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潜在不适当用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柳浦青 陈静文 寿张轩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388-4393,共6页
背景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逐渐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持续关注。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心内科住院老年心房颤动患者DOACs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促进临床DOAC... 背景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逐渐替代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持续关注。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心内科住院老年心房颤动患者DOACs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促进临床DOACs的合理使用。方法整合Beers标准、DOACs药品说明书及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相关指南,制订DOACs的PIM评价标准,包括DOACs用于心房颤动的适应证标准、DOACs剂量与肾功能水平匹配PIM评价标准、DOACs在不同肝功能水平患者中使用标准、DOACs药物相互作用PIM评价标准、年龄相关DOACs剂量PIM评价参考、体质量相关DOACs剂量PIM评价参考、出血风险相关DOACs剂量PIM评价参考。回顾性收集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S系统中在心血管内科住院且接受DOACs(包括利伐沙班片、艾多沙班片和达比加群酯胶囊)抗凝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目标人群并按照PIM评价标准逐一展开评价。结果共纳入89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平均年龄为(77.9±8.1)岁,PIM发生率为56.18%(50/89)。3种DOACs共计发生PIM 58例次,其中利伐沙班治疗者47例次(81.03%),艾多沙班治疗者6例次(10.35%),达比加群酯治疗者5例次(8.62%)。各类型PIM情况为:肾功能相关PIM 44例次(75.86%),药物相互作用相关PIM 9例次(15.52%),肝功能相关PIM 4例次(6.90%),体质量相关PIM 1例次(1.72%)。结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DOACs抗凝治疗存在不可忽视的PIM:利伐沙班治疗者PIM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艾多沙班者,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相关的PIM,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PIM以及肝功能相关的PIM。因此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需要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抗凝治疗方案,从而减少DOACs临床使用的P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 Beers标准 潜在不适当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