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施维群 杨育林 +1 位作者 陆增生 何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门静脉高压、内毒素血症、肝性脑病、腹水为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现代医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多。介绍了穴位敷贴、中药灌肠、穴位注射、肝病治疗仪肝区照射等常见中医外治法的概念、方法及用途。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门静脉高压、内毒素血症、肝性脑病、腹水为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现代医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多。介绍了穴位敷贴、中药灌肠、穴位注射、肝病治疗仪肝区照射等常见中医外治法的概念、方法及用途。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内毒素血症、肝硬化肝性脑病、肝硬化腹水甚至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等角度回顾近年来穴位敷贴、中药灌肠、穴位注射、肝病治疗仪肝区照射在各自领域的疗效、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肯定了中医外治法对肝硬化并发症治疗的积极作用和疗效,其简便易行、安全性好、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同时,对目前中药外治如何使用透皮促进剂来提高药物吸收度问题、对中医外治法的研究对照组设置等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内毒素血症 肝性脑病 腹水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针穴位注射治疗慢乙肝临床研究与中医外治理论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勤 杨育林 +1 位作者 杨小乐 施维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95-2697,共3页
目的:临床观察慢乙肝口服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并以此来探讨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即"经气学说",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新的疗法和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0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门诊及... 目的:临床观察慢乙肝口服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并以此来探讨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即"经气学说",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提供新的疗法和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0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18~5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分别于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乙肝三系定量(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与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黄芪针穴位(足三里)注射组较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更能显著提高患者HBeAg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气学说"是慢性肝病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脏腑-经络-皮部(腧穴)-经气-药气"是"经气学说"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穴位注射 黄芪 经气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