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推拿手法瞬态载荷下对腰椎结构的运动生物力学影响
1
作者 陈龙豪 周星辰 +3 位作者 田雨 夏琼 吕智桢 吕立江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3,共8页
腰椎推拿手法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法中占据重要地位。腰椎推拿手法是一种复合型手法,在操作瞬间包含众多的力学元素和运动特征。将手法瞬态加载过程的参数进行量化、客观化,归纳操作的技术特点,深入探讨手法的生物力学机制,有... 腰椎推拿手法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法中占据重要地位。腰椎推拿手法是一种复合型手法,在操作瞬间包含众多的力学元素和运动特征。将手法瞬态加载过程的参数进行量化、客观化,归纳操作的技术特点,深入探讨手法的生物力学机制,有利于推拿手法的教学考核和临床诊疗规范,使手法操作更加安全高效,进一步推动中医推拿手法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查阅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腰椎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论著,从手法瞬态载荷下对腰椎及其附属结构的运动生物力学作用、技术参数的测量以及手法操作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推拿手法 腰椎退行性疾病 瞬态载荷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后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汝宝 翁军 +2 位作者 李增图 张喜林 严隽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效应和途径。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2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正常组6只,手法治疗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在造模后第1、2、3...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效应和途径。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2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正常组6只,手法治疗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逐月各取1小组6只家兔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结果: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肌球蛋白重链MHC-Ⅱ亚型在1周、2周时明显升高,MHC-Ⅰ亚型在3周、1月、2月时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促进肌肉结构改建能力,促进骨骼肌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 骨骼肌萎缩 推拿手法 肌球蛋白重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手法对骨骼肌失神经后卫星细胞增殖与IGF-Ⅰ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汝宝 严隽陶 +1 位作者 张喜林 沈国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骨骼肌失神经后卫星细胞增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2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正常组6只,手法治疗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在...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骨骼肌失神经后卫星细胞增殖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2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正常组6只,手法治疗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逐月各取1小组6只家兔检测腓肠肌肌湿重、卫星细胞计数和IGF-I含量。结果:①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的腓肠肌肌湿重比均小于正常组,手法治疗组肌湿重比大于模型对照组,2月、4月、6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卫星细胞在1周、2周及4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IGF-I高于与模型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能促进卫星细胞的增殖和IGF-I的表达,延缓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 卫星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推拿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应晓明 袁相龙 胡静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麻醉下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腰... 目的:对比观察麻醉下正骨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麻醉下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直腿抬高试验(SLRT)与腰椎功能评定表。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RS、SLRT及腰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SLRT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腰椎功能评定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下正骨推拿术与常规推拿术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麻醉下正骨推拿术能更好的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下正骨推拿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 直腿抬高试验 腰椎功能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远青 许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四部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2020年1月—2022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试... 目的探讨四部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2020年1月—2022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门诊收治的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部推拿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 d。比较两组治疗3 d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3 d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炎性因子及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3 d后的总有效率较高[92.50%(37/40)vs 75.00%(30/40),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腹泻、腹胀、发热、大便性状异常消失及大便次数复常、恢复进食时间均较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d后,两组腹泻腹胀、呕吐、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口干评分及血清胃泌素17(G-17)、胃动素(MTL)、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2/40)vs 2.50%(1/40),P>0.05]。结论四部推拿法可明显改善腹泻患儿中医证候及胃肠功能,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四部推拿法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蒙脱石散 中医证候 胃肠功能 炎症反应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杠杆定位手法结合电磁经络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吕立江 包家立 +3 位作者 朱朝阳 王晓东 范炳华 应晓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55-3761,共7页
为比较杠杆定位扳法结合电磁经络通与电磁经络通单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以23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统计比较。被观察患者包括男127例、女106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39例;患者病症包括膨出型97例、突出... 为比较杠杆定位扳法结合电磁经络通与电磁经络通单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以23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统计比较。被观察患者包括男127例、女106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39例;患者病症包括膨出型97例、突出型85例、游离型51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118例)和对照组(115例)。结合组采用杠杆定位扳法结合电磁经络通仪中的频脉冲电场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磁经络通仪单独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指标积分,并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比较了2种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治疗1个疗程后,结合组的症状与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中P〈0.001)。因此采用杠杆定位扳法结合电磁经络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电磁经络通 正骨手法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