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心怡 郭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7-280,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数据库有关中医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方剂68首,最常用的前5味中药为麦冬、甘草...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数据库有关中医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文献,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方剂68首,最常用的前5味中药为麦冬、甘草、生地黄、玄参、白及,性味以甘、寒为主,主要归肺胃经。麦冬⁃连翘、麦冬⁃北沙参是置信度最高的药对,麦冬⁃玄参⁃生地黄⁃金银花是置信度最高的药组,功效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结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食管炎以清、补法为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益气消肿、凉血祛瘀、收敛止血为基本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放射性食管炎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2
作者 米元元 刘猛 +11 位作者 吴白女 蔡喆燚 向成林 朱丽群 包磊 田飞 黄培培 张艳红 徐芸 杨婷婷 孙亮 黄海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9-104,共6页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 肠内营养 营养中断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温经汤联合芬吗通治疗化疗源性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华娣 邵一峰 +4 位作者 单双双 李慧 陆申奕 王幸儿 吴燕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观察金匮温经汤联合芬吗通治疗化疗源性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化疗源性卵巢早衰的非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女性,经中医辨证属虚寒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按序口服芬吗通联合金匮温经汤;对照组仅口服芬吗... 目的观察金匮温经汤联合芬吗通治疗化疗源性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化疗源性卵巢早衰的非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女性,经中医辨证属虚寒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按序口服芬吗通联合金匮温经汤;对照组仅口服芬吗通。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代管激素(AMH)、血清雌激素(E2)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SH、LH较治疗前下降(P<0.05),E2、AMH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金匮温经汤联合芬吗通治疗化疗源性卵巢早衰,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芬吗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金匮温经汤 芬吗通 化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经验拾萃 被引量:7
4
作者 嵇冰 周维顺 +1 位作者 张峰 姚丽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9-641,共3页
总结了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周维顺教授在治疗肺癌中善于将中西医相互融合借鉴,在辨病论治的同时强调辨证论治,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调理五脏,平衡阴阳,抓住肺癌疾病的本质,标本兼治,从而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将... 总结了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周维顺教授在治疗肺癌中善于将中西医相互融合借鉴,在辨病论治的同时强调辨证论治,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调理五脏,平衡阴阳,抓住肺癌疾病的本质,标本兼治,从而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将药物治疗和情志、生活调护共同应用到肺癌的治疗当中,以达到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周维顺 名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移植瘤增殖及其血清IFN-γ、IL-2和IL-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培丰 高聚伟 潘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799-1802,共4页
目的:观察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及其外周血清IFN-γ、IL-2和IL-4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进行不同剂量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内抑瘤实验,观察抑瘤率;ELI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IFN-γ、IL-2和I... 目的:观察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及其外周血清IFN-γ、IL-2和IL-4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进行不同剂量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内抑瘤实验,观察抑瘤率;ELISA法测定荷瘤小鼠血清IFN-γ、IL-2和IL-4的含量。结果:经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用药的荷瘤小鼠,其平均瘤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荷瘤空白对照组瘤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氯仿中剂量组和正丁醇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8.93%和32.14%。不同剂量的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组可升高荷瘤小鼠血清IFN-γ、IL-2水平,降低IL-4水平,与荷瘤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龙葵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和氯仿提取物中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与该两种提取物的抑瘤作用有一致性。结论:龙葵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能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并可能使荷瘤小鼠Th1/Th2平衡向Th1偏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荷瘤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氯仿及正丁醇提取物 抑瘤 调节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良良 梁华 黄建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荷lewis肺癌小鼠,分别腹腔注射5种不同浓度(5,10,20,40,80g/kg)的丹参注射液、环磷酰胺(CTX)、生理盐水,检测小...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荷lewis肺癌小鼠,分别腹腔注射5种不同浓度(5,10,20,40,80g/kg)的丹参注射液、环磷酰胺(CTX)、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的移植瘤的体积、重量和肺部转移灶数及MMP-9、VEGF的值。结果:①丹参1组(5g/kg)对荷瘤小鼠瘤重和体积均有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丹参各剂量组的肺转移灶数目均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丹参2组、丹参3组(10g/kg,20g/kg)MMP-9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丹参各剂量组VEGF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极低浓度的丹参对荷瘤小鼠的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对肺部转移无抑制或促进作用,中低浓度的丹参能降低MMP-9的表达,对VEGF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LEWIS肺癌 生长 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消积方对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表达VEGF、bFGF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培丰 金莹祺 潘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36-1838,共3页
目的:研究清热消积方对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表达VEGF、bFGF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清热消积方药液干预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目的:研究清热消积方对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表达VEGF、bFGF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清热消积方药液干预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HUVEC内皮细胞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两种细胞上清液中VEGF、bFGF的表达量。结果:经清热消积方药液干预后,该两种细胞的VEGF、bFGF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清热消积方抑制SPC-A-1肺癌细胞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bFGF,可能是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消积方 SPC—A-1 HUVEC V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9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姜贻乾 郭庆敏 +6 位作者 谷建钟 徐小平 安素红 苏芳 鲍艳红 黄常新 管晓翔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6,共8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29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构建miRNA-29b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miRNA-29b转染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提纯慢病毒颗粒感染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肿瘤细胞比例...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NA)-29b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构建miRNA-29b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miRNA-29b转染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提纯慢病毒颗粒感染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肿瘤细胞比例来验证转染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miRNA-29b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NA-29b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iRNA-29b调控的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和筛选,使用双荧光素酶检测、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进行验证。对筛选出的miRNA-29b调控的下游靶基因RTKN通过siRNA-RTKN验证其对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miRNA-29b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乳腺癌细胞MCF-7后,lenti-miRNA-29b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分别有90%和60%左右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lenti-miRNA-29 b组miRNA-29 b表达量较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较空载体转染组显著减弱(均P<0.05)。RTKN的基因编码3'UTR区中具有miRNA-29b的结合位点;野生型RTKN-WT-3'UTR报告基因载体与lenti-miRNA-29b共转染MCF-7细胞后可使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转染siRNA-RTKN后,MCF-7细胞中RTKN蛋白的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减弱(均P<0.05)。结论:miRNA-29b能够通过抑制RTKN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 慢病毒属 转染 聚合酶链反应 胞增殖 肿瘤转移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霞 李妍 +3 位作者 崔一怡 沈莹莹 谷建钟 郭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1,共3页
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非常罕见。本文报道一例50岁女性患者,因全身肌肉疼痛3个月余、发现右乳癌术后脑转移1个月而入院,临床诊断为乳腺癌术后脑转移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针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最... 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非常罕见。本文报道一例50岁女性患者,因全身肌肉疼痛3个月余、发现右乳癌术后脑转移1个月而入院,临床诊断为乳腺癌术后脑转移合并纤维肌痛综合征。针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最终死于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并发症 纤维肌痛/病因学 综合征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对K56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潇苓 赵燕娜 +3 位作者 尹利明 高瑞兰 潘磊 杜文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探讨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SLG)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SLG处理K562细胞,同时加入ERK信号通路阻滞剂PD98059。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化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 目的:探讨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SLG)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SLG处理K562细胞,同时加入ERK信号通路阻滞剂PD98059。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化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LG 50、100、200 mg/L能够降低K562细胞的增殖活力,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9997)。SLG能够提高细胞凋亡率及分化相关抗原CD11b、CD14和CD42b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同时能够上调p-ERK1/2的表达。PD98059可部分逆转SLG促凋亡和分化的作用。结论:SLG通过ERK信号通路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六谷 白血病 ERK信号通路 凋亡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心怡 李妍 +1 位作者 徐至理 郭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5-451,共7页
乳腺癌患者好发骨、肝和肺转移,预后往往较差。根据Paget提出的“种子与土壤”学说,不同的组织微环境对癌细胞存在不同的吸引。研究表明,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可提前在乳腺癌转移部位募集,并在乳腺癌细胞多个转移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乳腺癌患者好发骨、肝和肺转移,预后往往较差。根据Paget提出的“种子与土壤”学说,不同的组织微环境对癌细胞存在不同的吸引。研究表明,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可提前在乳腺癌转移部位募集,并在乳腺癌细胞多个转移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乳腺癌原发灶之外促进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MDSCs的生物学特性、参与乳腺癌转移的多个环节,包括在外周循环、转移前微环境和转移灶中的促转移机制,以及靶向MDSCs治疗乳腺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乳腺癌 转移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信号通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芝娴 陈江锋 郭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7-865,共9页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以铂为基础的化疗一直是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预后不良。针对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的...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以铂为基础的化疗一直是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预后不良。针对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耐受的安全性和长期持久的反应性,开创了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回顾PD-1/PD-L1及CTLA-4信号通路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关系,综述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抗PD-1/PD-L1及CTLA-4治疗的临床试验,重点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阶段中的使用和最佳组合策略的临床研究,以期改进免疫抑制剂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使用,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膀胱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并前列腺癌1例
13
作者 姚翔 陈良良 张东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73-773,共1页
患者,男性,67岁,因“左乳肿块40余年,增大2年”就诊。PE:左侧乳晕下可及直径约3cm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差,表面皮温不高,乳头无溢乳,无橘皮征;查乳腺B超示:左乳头下方探及2.4cm×1.4cm低回声团块,于2009年5月29自... 患者,男性,67岁,因“左乳肿块40余年,增大2年”就诊。PE:左侧乳晕下可及直径约3cm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差,表面皮温不高,乳头无溢乳,无橘皮征;查乳腺B超示:左乳头下方探及2.4cm×1.4cm低回声团块,于2009年5月29自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示:左乳浸润性癌。遂改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部分区域浸润性微乳头癌,送检腋下淋巴结1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前列腺癌 多原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