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V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肺功能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泉明 宋天然 +2 位作者 姜晨宇 姚钦 陈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9-1803,共5页
目的构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无法执行肺通气功能测试的、或配合不佳的特殊人群提供接近实测值的FEV1计算参考值。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人群,其中建模样本813例,验证样本94例。收集其基本资料,肺通气功能测试... 目的构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无法执行肺通气功能测试的、或配合不佳的特殊人群提供接近实测值的FEV1计算参考值。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人群,其中建模样本813例,验证样本94例。收集其基本资料,肺通气功能测试测定FEV1、强迫振荡技术(FOT)法测定呼吸阻力(Rrs)。各因素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模型方程,配对t检验验证每个样本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差异等。结果FEV1与体质量指数(BMI)无明显相关关系(r=-0.026,P=0.457),与体质量相关性较差(r=0.382,P=0.000),与身高呈正相关关系(r=0.723,P=0.000),与Rrs呈负相关关系(r=-0.503,P=0.000),性别差异明显(t=18.517,P=0.000),年龄<25岁时FEV1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578,P=0.000),年龄>=25岁时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589,P=0.000)。建模与验证:年龄>=25岁时,纳入身高、性别、年龄和Rrs,实测值与计算值在建模样本(751例,t=1.293,P=0.196>0.05)、验证样本(83例,t=-1.736,P=0.086>0.05)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验证样本两值相关性好(r=0.891,P=0.000);年龄<25岁时,仅纳入身高,两值在建模样本(62例,t=-0.009,P=0.993>0.05)、验证样本(11例,t=-0.635,P=0.540>0.05)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验证样本两值相关性较好(r=0.795,P=0.00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FEV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多元线性回归 肺功能测试 FE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婷婷 徐志波 +4 位作者 刘贤忠 童卫泉 张丽婷 陈芳 王会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1-616,共6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是肺部真菌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临床并不罕见,但其诊断较难,容易误诊漏诊,且治疗效果不稳定,本文总结了其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中痰髓过氧化物酶、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宏宽 张艳 +4 位作者 张佳颖 潘俊杰 王芳 罗旭平 陈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COPD组及ACO组利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哮喘组及ACO组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进行哮喘控制评估。诱导痰检查留取痰液,行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痰MPO、ECP水平。结果 ACO组自我评估测试评分较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哮喘组减小(P<0.05)。ACO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较哮喘组减小(P<0.05),用力肺活量较COPD组增大(P<0.05)。ACO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哮喘患者增大(P<0.01),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COPD组增大(P<0.01)。ACO组痰MPO水平较哮喘组增高(P<0.05),痰ECP水平较哮喘组及COPD组均增高(P<0.05,P<0.01)。ACO组痰MPO水平与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358,P<0.01),与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无相关性(P>0.05)。ACO组痰ECP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66,P<0.05),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r=-0.4966,P<0.05;r=-0.4610,P<0.05)。结论 ACO患者气道炎症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及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痰ECP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及阻塞性气流受限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诱导痰检查 气道炎症 髓过氧化物酶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吸气量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芳 姜晨宇 +1 位作者 罗旭平 陈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4053-4057,共5页
背景 临床上大多将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其并不能鉴别所有的COPD和ACO.研究显示,深吸气量(IC)在反映严重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呼吸困难程度中具有良... 背景 临床上大多将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其并不能鉴别所有的COPD和ACO.研究显示,深吸气量(IC)在反映严重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呼吸困难程度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因此IC能否作为一个鉴别COPD和ACO患者肺功能的指标尚有待研究.目的 探究IC在鉴别COPD和AC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OPD患者20例(COPD组)、ACO患者21例(ACO组).患者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初次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 记为舒张前.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记为舒张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BMI、性别、年龄),肺通气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IC、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位气体的瞬间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舒张前、舒张后、舒张前后的绝对值变化(Δ)及改善率;分析ACO组患者及COPD组患者IC改善率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的相关性,IC改善率诊断ACO的价值.结果ACO组患者年龄小于COPD组(P<0.05).ACO组患者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I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高于COPD组(P<0.05).ACO组患者IC改善率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FVC改善率、ΔPEF、PEF改善率均无相关关系(P>0.05).COPD组患者IC改善率与FVC改善率呈正相关(rs=0.501,P=0.021),与ΔFEV1、FEV1改善率、ΔFVC、ΔPEF、PEF改善率无相关关系(P>0.05).IC改善率诊断AC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P=0.019),最佳截断值为13.11%,灵敏度为61.90%,特异度为85.00%.结论 IC在评价COPD患者对支气管舒张剂的反应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如FEV1.IC诊断ACO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其能否作为一个鉴别COPD和ACO的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深吸气量 支气管舒张试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Avax-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佳颖 朱磊 +1 位作者 杨宏宽 陈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正迅速发展,其中CIMAvax-EGF疫苗是一种古巴独立研制开发的治疗性肺癌疫苗,其机制是通过疫苗接种而形成抗表皮生长因子(EGF)抗体,从而阻断EGF与其受体的结合而发挥抗癌作用。目前Ⅱ期和Ⅲ期试验已经证明了该...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正迅速发展,其中CIMAvax-EGF疫苗是一种古巴独立研制开发的治疗性肺癌疫苗,其机制是通过疫苗接种而形成抗表皮生长因子(EGF)抗体,从而阻断EGF与其受体的结合而发挥抗癌作用。目前Ⅱ期和Ⅲ期试验已经证明了该疫苗的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新的Ⅲ期和Ⅳ期试验正在进行中。了解CIMAvax-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加速肺癌的免疫治疗进程,本文总结了CIMAvax-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Avax-EGF 疫苗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在流感患者问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芳 罗旭平 +1 位作者 张佳颖 陈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72-2475,共4页
背景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疼痛评价,但很少有试验将其用于描述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中医诊断学》问诊的相关内容来改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更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举措。目的探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在流感患者问诊中的应用效... 背景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疼痛评价,但很少有试验将其用于描述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中医诊断学》问诊的相关内容来改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更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举措。目的探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在流感患者问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01-30至2018-03-1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沙院区呼吸科普通门诊就诊行流感筛查的患者34例,根据流感病毒检测分为甲型流感患者24例,乙型流感患者10例,采用自拟《流感患者临床症状评估表》记录患者就诊时怕冷、疲惫、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打喷嚏、鼻咽痒、流鼻涕、口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出汗、胸闷气急、食欲不振、睡眠不佳、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体征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甲型流感患者年龄高于乙型流感(P<0.05)。甲型流感患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在3~5分的有怕冷、疲惫、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口干、咽痛、咳嗽、出汗、食欲不振;乙型流感患者症状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在3~5分的有咳嗽、咳痰,其他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均在0~2分。甲型流感与乙型流感患者怕冷、疲惫、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打喷嚏、鼻咽痒、流鼻涕、口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出汗、胸闷气急、胃口变差、睡眠变差、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流感患者咳痰视觉模拟评分高于甲型流感(P<0.05)。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患者年龄与咳痰视觉模拟评分无直线相关性(rs=0.200,P=0.373;rs=0.051,P=0.889)。结论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应用于流感患者的问诊是一种新型的研究流感患者主观症状的方法,但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流感 问诊 体征和症状 咳嗽 咳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哮喘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宏宽 张佳颖 +1 位作者 王芳 陈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807-3809,共3页
目的评价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8例哮喘患者及489例非哮喘患者,完成Astograph法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统计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寻找具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及临界值。结果两组Rrs cont、Grs c... 目的评价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8例哮喘患者及489例非哮喘患者,完成Astograph法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统计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寻找具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及临界值。结果两组Rrs cont、Grs cont均未见明显差异。与非哮喘组比较,哮喘组Dmin、Cmin、PD15均减小(P<0.01),SGrs、SGrs/Grs cont均增大(P<0.01)。哮喘组SGrs与Dmin、Cmin、PD15相关(P=0.000;r=0.685,r=0.657,r=0.639),SGrs/Grs cont与Dmin、Cmin、PD15相关(P=0.000,r=0.775;r=0.740;r=0.708)。以Dmin诊断哮喘,临界值2.71Unit,敏感性0.739,特异性0.551。以PD15诊断哮喘,临界值4.8565 Unit,敏感性0.693,特异性0.684。结论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诊断哮喘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以Dmin≤2.71 Unit或PD15≤4.8565 Unit为阳性标准,对诊断哮喘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Astograph法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高反应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