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tleman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方蓉 倪桂宝 陈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8例Castleman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Castleman病中男3例,女5例,其中局限型6例,均为玻璃样血管型,多中心型2例,玻璃样血管型及浆细胞型各...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8例Castleman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Castleman病中男3例,女5例,其中局限型6例,均为玻璃样血管型,多中心型2例,玻璃样血管型及浆细胞型各1例。结论 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该病的诊断和分型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手术治疗是首选,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控制本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槐定碱通过Akt/Nrf2/HO-1和Akt/GSK3β信号通路对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文 张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992-998,共7页
目的探讨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给药组(I/R+OSR组)。I/R+OSR组预给药5 d[... 目的探讨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给药组(I/R+OSR组)。I/R+OSR组预给药5 d[250 mg/(kg·d),腹腔注射],sham组和I/R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5天给药后1 h开始利用左侧肾切除、右侧肾蒂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构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下腔静脉取血并离心取血清,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肌酐和尿素氮,试剂盒检测丙二醛的生成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HE染色法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半胱天冬酶-3(pro-caspase-3)、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肌酐、尿素氮、丙二醛、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P<0.05),SOD、CAT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p-Akt、Nrf2、HO-1、p-GSK3β、Bcl-2、pro-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OSR组小鼠肌酐、尿素氮、丙二醛、TNF-α和IL-1β显著降低(P<0.05),SOD、CAT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p-Akt、Nrf2、HO-1、p-GSK3β、Bcl-2、pro-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HE染色结果显示I/R组肾损伤显著加重,而给药后可显著改善急性肾损伤。结论 OSR通过Akt/Nrf2/HO-1和Akt/GSK3β信号通路及抗炎和抗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机制对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槐定碱 肾缺血再灌注 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 糖原合酶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