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颖 章亦莹 +3 位作者 杨瑞文 金明兰 季聪华 黄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1266,共6页
背景中医体质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糖尿病的预测预警模型仅涵盖一般人口学资料、客观检查指标、生活方式等内容。在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中纳入中医体质辨识内容,对有针对性地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 背景中医体质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糖尿病的预测预警模型仅涵盖一般人口学资料、客观检查指标、生活方式等内容。在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中纳入中医体质辨识内容,对有针对性地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根据健康体检数据建立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糖尿病风险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以2014-2015年某省级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数据为训练集数据(n=30 951),对是否患糖尿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有意义的影响因素指标建立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以2016-2017年的健康体检数据作为测试集数据(n=24 06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集人群中,患有糖尿病者1 315例(4.25%),未患糖尿病者29 636例(95.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git(P)(糖尿病患病情况)=-4.632-0.198×(女)+0.864×(年龄45~59岁)+1.684×(年龄≥60岁)+0.635×(高血压)+0.149×(超重)+0.376×(肥胖)-0.531×(偏轻)-0.234×(淋巴细胞百分数偏高)+0.279×(淋巴细胞百分数偏低)+0.304×(红细胞计数异常)-0.430×(红细胞比容偏低)+0.72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异常)+0.532×(血小板分布宽度异常)+1.016×(癌胚抗原异常)-0.406×(尿酸异常)+1.341×(肌酐偏低)+0.488×(血尿素氮偏高)+0.473×(三酰甘油异常)+0.257×(总胆固醇偏高)+0.544×(高密度脂蛋白偏低)+0.290×(总蛋白异常)+0.39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0.362×(谷氨酰转肽酶异常)+0.993×(阴虚质)+1.016×(气虚质)+0.601×(痰湿质)。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95%CI为0.779~0.816(P<0.05),最佳截断值为0.405,灵敏度为0.771,特异度为0.690;测试集验证准确率达到95.69%,Kappa=0.636(P<0.001)。结论 初步构建了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且此模型具有较高诊断效应。中医体质辨识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纳入糖尿病发病风险评估的模型中来,可以提高其预测能力,为糖尿病的中医药早期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病机 体质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晓红 魏佳平 +1 位作者 范惠惠 袁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7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分别为痰湿型23例、气阴两虚型29例、肾虚型22例,另设正常男性对照组23例。测定骨密度、骨钙素、尿脱氧吡啶啉。结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7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分别为痰湿型23例、气阴两虚型29例、肾虚型22例,另设正常男性对照组23例。测定骨密度、骨钙素、尿脱氧吡啶啉。结果:肾虚型组骨密度、骨钙素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组、痰湿型组和健康人组;而尿脱氧吡啶啉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代谢异常,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到后期的肾虚型,骨代谢异常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晓 魏佳平 +1 位作者 倪海祥 冯晓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8期1896-1898,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甲功筛查,促进甲功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患者各30例,对照组30例,测定甲状腺功能,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甲功筛查,促进甲功异常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患者各30例,对照组30例,测定甲状腺功能,统计分析中医各证型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其中,阴阳两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于其余4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病情及中医证型演变,2型糖尿病尤其是阴阳两虚型患者,进行常规甲状腺功能尤其是FT3的检测,对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医证型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引导卡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雅娟 胡红燕 +2 位作者 罗燕 徐胥 付旭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63-65,共3页
目的设计个体化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引导卡,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门诊初始胰岛素注射10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5年1-6月)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 目的设计个体化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引导卡,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门诊初始胰岛素注射10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5年1-6月)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常规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引导卡进行自我注射。1年后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法方法正确率、皮肤并发症、注射疼痛和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自我注射胰岛素1年后,两组患者在轮换方法正确率、皮下出血、硬结、脂肪增生、注射部位疼痛和舒适程度比较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体化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引导卡的设计和应用能有效提高居家胰岛素注射患者的部位轮换正确率,改善注射体验,减少皮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注射 部位轮换 引导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报警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雅娟 朱锋 边雪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41-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例动态血糖监测报警记录和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患者中,发生报警35例,共发生报警52次,最多1例发生5次报警。所有报警中校准错误46次,占88.5%;...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报警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例动态血糖监测报警记录和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患者中,发生报警35例,共发生报警52次,最多1例发生5次报警。所有报警中校准错误46次,占88.5%;探头断开5次,占9.6%;其他原因1次,占1.9%。结论熟练掌握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操作程序,探头初始化前电信号的正确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报警是保证动态血糖监测过程顺利、数据完整准确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报警 指血血糖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IA-2抗体与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分析
6
作者 俞颖 朱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IA-2抗体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的作用。方法:测定173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体),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体质指数、谷氨酸... 目的:探讨IA-2抗体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的作用。方法:测定173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体),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体质指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指标在IA-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早期测定IA-2、GAD等相关抗体对诊断分型,早期采用保护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的治疗方法和对其预后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 IA-2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大鼠髓核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田文葭 李琰 倪海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大鼠髓核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4~6周龄的SD大鼠30只,分离与培养髓核细胞。分别用5、15、25 mmol/L的葡萄糖干预髓核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Weste...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大鼠髓核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4~6周龄的SD大鼠30只,分离与培养髓核细胞。分别用5、15、25 mmol/L的葡萄糖干预髓核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MP-3、MMP-13、ADAMTS-4、P38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TX-Ⅱ质量浓度,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25mmol/L组髓核细胞生长较5、15 mmol/L组减缓(P<0.001)。与其他两组比较,25 mmol/L组细胞Ⅱ型胶原、蛋白聚糖mRNA表达水平降低,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CTX-Ⅱ含量增加,MMP-3及MMP-13表达升高,P38磷酸化水平增加(P均<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抑制髓核细胞的生长,并通过诱导P38磷酸化,抑制基质合成,增加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髓核细胞 基质代谢 糖尿病 椎间盘退变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足癣的治疗护理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李冬姣 杨郁文 胡祝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5-48,共4页
糖尿病合并足癣是指糖尿病患者足跖部或趾间的皮肤发生癣菌感染[1].它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发生率较一般人高[2-3],这可能与患者免疫力低下、内分泌代谢紊乱、血糖控制不佳、滥用抗生素以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等使机体的防御... 糖尿病合并足癣是指糖尿病患者足跖部或趾间的皮肤发生癣菌感染[1].它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发生率较一般人高[2-3],这可能与患者免疫力低下、内分泌代谢紊乱、血糖控制不佳、滥用抗生素以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等使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以及掌跖部位角质层厚、潮湿多汗有关[4].糖尿病合并足癣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5].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合并足癣的治疗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癣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