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叶启乐 陈智耶 +3 位作者 刘长宝 朱仁武 张益明 夏贝贝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8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选择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FTS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西医快速康复外科(FT...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选择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FTS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西医快速康复外科(FTS)组及传统方案组快(P〈0.01)。中西医FTS组的失眠、饥饿感、口渴感均较传统方案组轻(P〈0.01),但和西医FT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5);中西医FTS组的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均较西医FTS组及传统方案组轻(10〈0.05,10〈0.01)。3组间术后30d内再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中西医FTS组的血清白蛋白较西医FTS组及传统方案组高(10〈0.01)。中西医FTS纽满意度较传统方案纽高(P〈0.01),但与西医FTS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FTS技术可以有效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缓解患者术后症状以及增强营养支持,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腹腔镜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顾叶春 朱仁武 +3 位作者 姜阳贵 赵茂森 张益明 张煜程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377-1378,共2页
目的:探讨结合腹腔镜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FTS)在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周围脏器副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目的:探讨结合腹腔镜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FTS)在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周围脏器副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的IL-6和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饥饿感、口渴感、恶心呕吐及腹胀程度等均较对照组轻(P〈0.05或0.01)。观察组的夜间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及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合腹腔镜的FTS技术在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术后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 脾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文宗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临床经验
3
作者 赵圣 王钜为 +2 位作者 严凯雯 金睿汇 朱文宗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3期40-43,共4页
朱文宗教授认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病机根本在于肾虚髓亏,其病性以本虚为主。中医学认为此病属于“喑痱”“颤证”等范畴,多以肾、脑等立论,以益精填髓为首要治法,善于使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地黄饮子来补肾精充养脑髓,并随证加... 朱文宗教授认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病机根本在于肾虚髓亏,其病性以本虚为主。中医学认为此病属于“喑痱”“颤证”等范畴,多以肾、脑等立论,以益精填髓为首要治法,善于使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地黄饮子来补肾精充养脑髓,并随证加减,临床多有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地黄饮子 肾虚髓亏 名医经验 朱文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趋势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文黎 徐依 +2 位作者 姜聪聪 刘子雅 赵静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评估1990-2019年以来中国白内障疾病的负担变化趋势。方法:中国白内障相关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大型公共数据库—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利用GBD 2019的公开数据,提取中国白内障疾病负担的有关信息。根据GBD 2019的研究... 目的:评估1990-2019年以来中国白内障疾病的负担变化趋势。方法:中国白内障相关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大型公共数据库—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利用GBD 2019的公开数据,提取中国白内障疾病负担的有关信息。根据GBD 2019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白内障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探讨中国及其邻国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PR)和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ASDR)的变量特征。结果:1990年至2019年间,我国因白内障致盲和视力丧失患病人数增加223.54%,相应DALYs增加了142.14%。与男性群体相比,女性在过去30年中表现出更高的ASPR和DALYs。同时,65岁至84岁年龄段的人群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白内障。与周边国家相比,中国ASPR排名从1990年的第9位867.09(95%UI:761.36-975.42)/10万,上升到2019年的第11位991.56(95%UI:861.52-1131.04)/10万;同时ASDR从1990年的第9位65.85(95%UI:46.39-89.41)/10万,上升到2019年的第10位59.16(95%UI:41.70-80.15)/10万。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2019年中国白内障ASDR和ASPR仍保持较低水平。结论:从1990年到2019年,中国因白内障而导致失明和视力丧失的总人群患病率和DALYs呈总体上升趋势,需要加强早期白内障筛查,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和女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现状
5
作者 阮娉娉 叶祥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415-1417,共3页
脑卒中是因患者脑部血管破裂、堵塞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各项机能失调的疾病,其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1]。该病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躯体感觉异常、吞咽困难、言语含糊、认知障碍等。
关键词 机能失调 吞咽困难 言语含糊 脑部血管 运动功能障碍 高复发率 血液循环障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续命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叶益财 金睿汇 +1 位作者 林烜宇 朱文宗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1-84,共4页
小续命汤来源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现对小续命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小续命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周围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 小续命汤来源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现对小续命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小续命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周围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药理作用机制可能为调控线粒体的功能活动、抑制神经炎症、保护神经细胞、抗氧化应激、改善血脂代谢、抗阿尔茨海默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髓内与髓外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吴银生 许兵 +4 位作者 余作取 王萧枫 戴寿旺 李敏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 :观察股骨外侧壁的完整性对髓内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方法:采用成人尸体同侧股骨标本12具,均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外侧壁完整PFNA组、外侧壁完整PF-LCP组、... 目的 :观察股骨外侧壁的完整性对髓内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内固定方式。方法:采用成人尸体同侧股骨标本12具,均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外侧壁完整PFNA组、外侧壁完整PF-LCP组、外侧壁破损PFNA组、外侧壁破损PF-LCP组,每组3具,4组股骨标本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进行压缩载荷实验,观察股骨标本的最大载荷力,并用游标卡尺测量骨折断端的压缩前后的间隔位移及骨折远、近端沿粗隆间的滑动位移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外侧壁完整PFNA组的最大载荷力大于外侧壁完整PF-LCP组,并且外侧壁破损PFNA组的最大载荷力也大于外侧壁破损PF-LC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前4组股骨标本的骨折端间隔距离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后外侧壁完整PFNA组的骨折端间隔距离、压缩前后的骨折端位移及骨折远、近端的滑动位移与外侧壁完整PF-LCP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侧壁破损PFNA组的骨折端间隔距离、压缩前后的骨折端位移及骨折远、近端的滑动位移均小于外侧壁破损PFLC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强的载荷力,股骨外侧壁完整时髓内与髓外固定均有较强的稳固性,但股骨外侧壁破损时髓内固定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可见髓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外侧壁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勇 许兵 +4 位作者 余作取 于志华 戴寿旺 李峰 吴银生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980-985,共6页
目的:比较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9例,获得随访81例.甩肩疗法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62~84岁,平均(67.11±6.18)岁;... 目的:比较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甩肩疗法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9例,获得随访81例.甩肩疗法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62~84岁,平均(67.11±6.18)岁;骨折Neer分型:2部分骨折27例,3部分骨11例.手术内固定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60~80岁,平均(66.47±5.48)岁;骨折Neer分型:2部分骨折29例,3部分骨1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并采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8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18.3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甩肩组VAS评分(3.11±0.95)与手术内固定组(3.88±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3,P<0.05).甩肩疗法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79.53±3.73)与手术内固定组(77.98±4.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5);甩肩疗法组并发症发生率18.4%(7/38)与手术内固定组39.5%(17/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3,P<0.05).结论:甩肩疗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费用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而手术内固定疗效好,但手术并发症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近端 正骨手法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萧枫 许兵 +2 位作者 叶小雨 杨益宇 王冠华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8例(165椎)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组),每组46例,均采用PKP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8例(165椎)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组),每组46例,均采用PKP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钙剂配合骨化三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注治疗;综合组在治疗组方案基础上,督促患者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术后3 d、2周,1、6、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BMD检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其中对照组38例(45椎)、治疗组36例(44椎)、综合组40例(49椎)获得完整随访,各组患者的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各组术后不同时期的VAS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综合组在术后3 d、2周、1个月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各组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组的VAS评分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组的ODI评分呈持续下降(P<0.01);术后12个月,各组患者的BMD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升高(P<0.01),其中综合组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PKP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系统使用降钙素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PKP术后的短期疗效,而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能提高PKP的长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经典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许兵 金红婷 +2 位作者 王萧枫 肖鲁伟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补肾活血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补肾活...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补肾活血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溶液和生理盐水进行灌胃1周,按照药物含药血清制备方法得到补肾活血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含药血清。采用体外分离乳鼠颅骨按照酶消法培养细胞,通过瑞氏-姬姆萨(R-J)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进行成骨细胞的鉴定,鉴定成功后取第3代成骨细胞分为生理盐水含药血清组、正常培养基组及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加入含15%相应的含药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后检测成骨细胞的ALP含量及增殖率,观察各组的矿化结节的情况,采用RT-PCR检测β-catenin、Runx2、Osx m 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细胞经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胞浆有蓝色颗粒,细胞核呈紫褐色,有的可见1~3个核仁,呈现传代后的成骨细胞的形态,且ALP染色可见胞浆内含紫红色颗粒,表明培养的细胞是成骨细胞。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细胞的ALP含量为(6.272±0.131)金氏单位/100 ml,增殖率为(0.81±0.172)%,与生理盐水含药血清组比较能够明显增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活性(P〈0.01);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细胞经过茜素红染色可见4个不同大小的橘红色结节,最大1.0 cm×1.0 cm,能够明显的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功能;RT-PCR检测发现β-catenin、Runx2及Osx m RNA表达量分别为(1.782±0.944)、(1.935±0.994)、(1.610±0.81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P〈0.01),但与正常培养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肾活血含药血清能够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及矿化功能,并且推测激活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是补肾活血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血清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技术在骨质疏松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晓萍 许兵 +5 位作者 周艳艳 李若和 尤炯鸣 许虹波 顾叶春 陈伟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诊治的骨质疏松症(OP)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诊治的骨质疏松症(OP)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电话延续护理,实验组接受移动医疗延续护理。实施1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OP认知水平、OP自我效能、OP健康行为、骨密度(BMD)、骨折发生率、焦虑抑郁及满意度。结果实施12个月后,实验组的OP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OP自我效能总分[(82.60±10.51)分]高于对照组[(76.99±11.18)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食物钙每日摄入量[(709.17±135.20)mg]高于对照组[(610.89±138.93)mg],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承重运动每日时间[(59.35±15.27)min]高于对照组[(52.26±13.67)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药坚持性及安全防范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的BMD变化率[6.30%(5.01%,8.75%)]高于对照组为H.43%(2.6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发生率比较(5.26%比9.43%),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35.21±7.16)分]低于对照组为[(38.12±7.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37.92±7.91)分]低于对照组[(41.31±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自评量表得分[(2.92±0.30)分]高于对照组[(2.41±0.31)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移动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延续护理中的应用通过积极影响OP患者的知信行,有效提高了OP患者的BMD,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获得了患者很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骨质疏松症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若和 周建丽 +2 位作者 郑秀霞 许兵 计靖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传统常规保守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情况制订因人而异、...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传统常规保守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情况制订因人而异、因痛而异的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方案,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及腰腿部活动功能。结果在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直腿抬高程度、腰部活动度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的疼痛、直腿抬高程度、腰部活动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加用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腰腿部活动功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热奄包 康复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国君 巫小燕 +2 位作者 施正贤 王艳 李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5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Nesfatin-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4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内分泌科、体检中心及睡眠监测室的25例OS...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Nesfatin-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4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内分泌科、体检中心及睡眠监测室的25例OSAHS患者(OSAHS组)、OSAHS合并T2DM患者(OSAHS合并T2DM组)和2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7h的多道睡眠图监测,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腰围、颈围、体质量指数(BMI),检测各组血清Nesfatin-1水平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结果各组性别、年龄、身高、腰围、颈围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和OSAHS合并T2DM组体重及B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合并T2DM组与OSAHS组FPG高于对照组,且OSAHS合并T2DM组高于OSAHS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SAHS合并T2DM组AHI高于OSAHS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SAHS合并T2DM组和OSAHS组血清Nesfatin-1含量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FPG、AHI与Nesfatin-1呈正相关。结论 OSAHS合并T2DM患者血清Nesfatin-1存在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糖尿病 2型 核组蛋白2 摄食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姜思思 庄小英 王苏宾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36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观护理,观察组按初始、转变、互助实施和评价4个阶段实施互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后术... 目的探讨互动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36例肠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观护理,观察组按初始、转变、互助实施和评价4个阶段实施互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互动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肠造口 互动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年龄和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冠华 王萧枫 +3 位作者 叶小雨 许兵 赵奔前 徐盛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4期550-552,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腰痛患者年龄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因腰痛就诊并行腰椎MRI和CT检查的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五组,比较五组患者在不同条件下LFJOA发病率的差异性,分析各组中... 目的 研究慢性腰痛患者年龄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因腰痛就诊并行腰椎MRI和CT检查的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五组,比较五组患者在不同条件下LFJOA发病率的差异性,分析各组中椎间盘退变和LFJOA的相关性.结果 460例患者中年龄<40岁占8.3%,40~49岁占17.2%,50~59岁占23.0%,60~69岁占29.3%,>70岁占22.2%,各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LFJOA的发病率在各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有椎间盘退变患者中LFJOA发病率在L3/4节段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4/5和L5/S1节段在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椎间盘退变和LFJOA之间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是LFJOA的危险因素,不受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骨性关节炎 腰椎关节突关节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甲基化水平与卵巢早衰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丽平 刘丹 +4 位作者 梁辉标 林乐静 蔡平生 许群 蓝晓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4个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甲基化水平及COMT基因mRNA表达与卵巢早衰(POF)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304例POF患者为POF组,另31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及RNA...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4个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甲基化水平及COMT基因mRNA表达与卵巢早衰(POF)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304例POF患者为POF组,另31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及RNA,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4个SNPs的基因型,MethylTarget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方法检测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COMT mRNA表达水平。结果 POF组rs4680位点AA基因型(OR=1.605, 95%CI=1.111~2.319,P=0.011)及A等位基因(OR=1.277,95%CI=1.022~1.596,P=0.03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F组CpG_8(t=-2.234,P=0.027)和CpG_10(t=-2.033,P=0.043)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F组COMT基因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t=2.071,P=0.041)。结论 COMT基因rs4680位点A等位基因及CpG_8和CpG_10甲基化水平的升高可能下调了COMT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PO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尤炯鸣 吴银生 王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比较基于3D打印技术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3D打印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的4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不同以及是否采... 目的:比较基于3D打印技术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3D打印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的4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不同以及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将40例患者分为3D打印微创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3D打印微创手术组(A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9~57 (37.2±9.3)岁;骨折Robinson分型,2A2型4例,2B1型9例,2B2型7例。常规手术组(B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7~54(35.1±9.5)岁;骨折Robinson分型,2A2型5例,2B1型8例,2B2型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12个月采用DASH评分及Constant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1±2.0)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A组愈合时间12~18(14.3±1.7)个月,B组11~18(14.4±1.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创口长度明显小于B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肩关节DASH评分及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并发症1例,B组出现并发症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3D打印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治疗可以有效解决微创手术中的一些难点,达到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似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同时切口更美观,手术时间更短,手术相关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 三维 锁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钢板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作取 许兵 +3 位作者 戴寿旺 王锋 童培建 李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PF—LCP)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采用成人尸体股骨标本9具.制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具,对照组制成股骨外侧壁损伤,观察1组行PF-...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PF—LCP)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采用成人尸体股骨标本9具.制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具,对照组制成股骨外侧壁损伤,观察1组行PF-LCP内固定并保留外侧壁完整,观察2组行PF—LCP内固定但制成外侧壁损伤,三组股骨标本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进行压缩承载试验,比较骨折断端压缩时的间隔位移情况及骨折远、近端沿粗隆间的滑动位移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三组股骨标本的最大承载力。结果在压缩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断端间隔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1组大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骨折端的间距压缩位移显著小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骨折远、近端滑动位移均小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l组小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最大载荷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PF—LCP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式,具有较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并且保留股骨粗隆外侧壁的完整能够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提高固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外侧壁 钢板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曲骨穴解除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邓影雪 许兵 叶小雨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0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以心理护理、提供相... 目的观察艾灸曲骨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以心理护理、提供相对隐蔽的排尿环境及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肌注新斯的明针1mg;观察组30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艾灸曲骨穴5~15min。观察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排尿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艾灸曲骨穴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解除尿潴留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总体排尿时间平均为(30.16±3.60)min,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曲骨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具有较好的疗效,解除尿潴留的时间较短,能够明显的改善尿潴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曲骨穴 骨科 尿潴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R1-Akt信号转导通路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微微 唐华 魏颖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研究Ⅰ型胶原-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FB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复制大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AAC),比较正常组(Blank)、假手术组(Sham)、AAC组以及自发... 目的研究Ⅰ型胶原-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FB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复制大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AAC),比较正常组(Blank)、假手术组(Sham)、AAC组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体质量、尾动脉收缩压(SBP)以及左心室体质量指数(LVMI);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DDR1、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分析DDR1磷酸化水平与SBP及LVMI的相关性。通过Ⅰ型胶原刺激诱导SHR大鼠原代MFBs中DDR1磷酸化表达,采用DDR1抑制剂D-IN-1进行干预;BrdU掺入标记实验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DDR1及Akt的表达及磷酸化。结果4组大鼠组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AAC组和SHR组SBP及LVMI明显增高,DDR1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DDR1磷酸化水平与SBP及LVMI均呈正相关。Ⅰ型胶原刺激能够加快MFBs增殖,促进DDR1和Akt磷酸化。结论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进程中存在Ⅰ型胶原-DDR1-Akt通路活化现象,DDR1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结构域受体1 蛋白激酶B 腹主动脉缩窄术 心肌纤维化 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