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凌 陈克龙 +2 位作者 曾妙麟 张妤婷 胡万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老年期痴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138例AD病人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通过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如血清清蛋...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老年期痴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138例AD病人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通过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如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肌酐等)评估AD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在138例AD病人中,各证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肾虚髓减证43例(31.16%),有54例(39.13%)的AD病人存在营养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中肾虚髓减证出现营养不良的比例最高,与其他证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营养状况有一定相关性,肾虚髓减证的AD病人营养状况可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营养不良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和失眠者药物干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费英俊 赵忠新 +3 位作者 范伟女 陈凌 张鹏 李雁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及治疗后2周对睡眠障碍患者中的57例失眠者(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43例)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在226例患者中,99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出血性卒中患者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不同形式的失眠居多。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早期经药物干预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急性期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恢复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睡眠障碍:危险因素: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