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例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倪永华 董飞侠 +3 位作者 赵燕云 王建敏 程志文 周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02-2203,共2页
目的:为了解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判体质。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平和体质为调查对象的3.5%;气虚体质22.5%;阴虚体质10%;阳虚体质10.5%;痰... 目的:为了解温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为进一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评判体质。结果:调查结果发现平和体质为调查对象的3.5%;气虚体质22.5%;阴虚体质10%;阳虚体质10.5%;痰湿体质6.5%;湿热体质18%;瘀血体质10.5%;气郁体质17%;特禀体质1.5%;两种以上的兼夹体质为调查对象的40%。结论:温州人体质偏颇多为气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或者两者以上的兼夹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温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凌 陈克龙 +2 位作者 曾妙麟 张妤婷 胡万华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老年期痴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138例AD病人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通过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如血清清蛋...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老年期痴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138例AD病人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同时通过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如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肌酐等)评估AD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在138例AD病人中,各证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肾虚髓减证43例(31.16%),有54例(39.13%)的AD病人存在营养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中肾虚髓减证出现营养不良的比例最高,与其他证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病人中医证型分布与营养状况有一定相关性,肾虚髓减证的AD病人营养状况可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营养不良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慢性肾脏病运用代谢学学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婷 程锦国 +1 位作者 董飞侠 姜晨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48-2951,共4页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肾脏具有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代谢组学用于肾病研究具有潜在的优势及特点。并且,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和思...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肾脏具有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代谢组学用于肾病研究具有潜在的优势及特点。并且,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和思路与中医药"整体观"、"辨证论治"、"司外揣内"的思想相一致。因此,将代谢组学和中医肾脏病的研究相结合,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中医肾脏病证候动物模型、临床病人以及中药药效评价中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 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素与WOMAC特征及影像学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江涛 赵依娜 +2 位作者 刘献祥 陈俊 吴广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37-2940,共4页
目的:探索骨性关节炎中医证素分布及与WOMAC特征及影像学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纳入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中医症候要素、中医证素、WOMAC疼痛问卷、X线、MRI资料进行统计。采... 目的:探索骨性关节炎中医证素分布及与WOMAC特征及影像学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纳入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中医症候要素、中医证素、WOMAC疼痛问卷、X线、MRI资料进行统计。采用频数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膝骨性关节炎高频次证素为肾190例,肝178例,脾、胃均为80例;风192例、瘀188例、湿172例、寒139例、阳虚125例;WOMAC疼痛问卷积分与中医证素相关分析中,肝、肾、寒、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Kelgren和Lawrence法分级与中医证素相关分析中,肾、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软骨损伤Recht标准分级与中医证素相关分析中,肾、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证素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可综合评价研究膝骨性关节炎,可以为更全面进行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证素 WOMAC特征 X线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补气祛瘀汤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5
作者 吴梦婷 刘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针法联合补气祛瘀汤在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接受基础疗法,对照组予以补气祛瘀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针法联合补气祛瘀汤在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接受基础疗法,对照组予以补气祛瘀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子午流注针法。对比两组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变化、洼田俊夫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吞咽X线荧光透视造影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下颏下肌群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下颏下肌群RMS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ST检查情况降低,且试验组WST检查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SA评分降低,SWAL-QOL评分、VFSS评分升高,且试验组SSA评分更低,SWAL-QOL、VFSS评分更高(P<0.05)。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患者补气祛瘀汤联合子午流注针法的治疗措施,疗效佳,具有改善吞咽功能的优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祛瘀汤 子午流注针法 卒中后环咽肌失弛型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木菁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地诺孕素治疗组)与B组(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治疗组),... 目的探讨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地诺孕素治疗组)与B组(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治疗组),各45例。A组给予地诺孕素治疗,B组给予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血清指标。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月经周期、经量、经行腹痛、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舌紫黯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消瘕汤结合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有利于减缓子宫腺肌症疾病进展,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瘕汤 地诺孕素 子宫腺肌症 性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针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炎症的影响
7
作者 叶孙送 陈铭 +1 位作者 周慧慧 王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炎症指标变化研究。方法 收治2022年8月—2023年8月该院肛肠科的6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术后换药,予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抗感染治疗...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炎症指标变化研究。方法 收治2022年8月—2023年8月该院肛肠科的6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术后换药,予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抗感染治疗3 d及高锰酸钾薰洗,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换药及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进行治疗,两个组均接受治疗持续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周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疼痛程度、创面水肿、出血、渗液、肉芽生长方面的积分评估以及观察CRP、ESR、IL-6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而对照组为79.41%,两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两周内,治疗组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渗液以及肉芽生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的CRP、ESR、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熏蒸可明显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的症状,促进愈合时间,减轻炎症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 中药熏蒸 混合痔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脾汤结合耳穴埋豆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娜 胡万华 +3 位作者 吴志敏 吴旭杰 周荣 张慧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38-3040,共3页
目的:研究归脾汤结合耳穴埋豆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比较... 目的:研究归脾汤结合耳穴埋豆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减)+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为71.43%(2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评分方面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试验组上升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SQI评分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性;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归脾汤结合耳穴埋豆能明显提高卒中后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更好地调节血清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眠 归脾汤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血清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和失眠者药物干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费英俊 赵忠新 +3 位作者 范伟女 陈凌 张鹏 李雁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及治疗后2周对睡眠障碍患者中的57例失眠者(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43例)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在226例患者中,99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出血性卒中患者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不同形式的失眠居多。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早期经药物干预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急性期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恢复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睡眠障碍:危险因素: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朱文宗 郑国庆 +6 位作者 金永喜 刘伟 周龙寿 潘蓉蓉 蒋玉燕 张爱国 黄建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吞咽训练与电刺激);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地黄止痉汤治疗;于治疗... 目的:探讨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吞咽训练与电刺激);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地黄止痉汤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吞咽困难的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12%,对照组为54.8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在吞咽困难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困难 地黄止痉汤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纤维化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飞侠 张新志 +2 位作者 吴锋 黄迪 何立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7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抗纤灵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12只行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UUOG)和抗纤灵组(KXLG),另外6只为假手术组。UUO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抗纤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抗纤灵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12只行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UUOG)和抗纤灵组(KXLG),另外6只为假手术组。UUO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抗纤灵组给予抗纤灵灌胃。所有大鼠均在14天处死留取左肾组织。运用定制芯片检测基因变化结果。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TGF-β1、smad2、smad3基因显著上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上调超过1.5倍,P<0.01,Smad7基因显著下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下调超过1.5倍,P<0.01。而抗纤灵组TGF-β1、smad2、smad3基因显著下调,和UUO组比较下调超过1.5倍,P<0.01,Smad7基因显著上调,和UUO组比较上调超过1.5倍,P<0.01。结论:发现抗纤灵能显著降低组织内TGF-β1、Smad2、Smad3基因水平,免疫组化结果也表明抗纤灵能明显降低TGF-β1/Smads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结果提示抗纤灵能抑制性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O动物模型 抗纤灵 定制基因芯片 免疫组化 TGF-β1/Smads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四逆温胆汤对中风后疲劳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疲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炳 万菁 +2 位作者 张垣 杨堃 吴登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四逆温胆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疲劳的临床实践,观察疲劳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为选择最佳的中风后疲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条件的90例中风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四逆温胆汤...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四逆温胆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疲劳的临床实践,观察疲劳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为选择最佳的中风后疲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条件的90例中风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四逆温胆汤组、复方四逆温胆汤+康复训练组,分别治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及治疗前后疲劳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后3组的SS—QOL、FSS、VAS评分均下降,但复方四逆温胆汤+康复训练组下降最明显(P〈0.05);②3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因子水平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3组血清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复方四逆温胆汤+康复训练组下降最明显,变化趋势和疲劳程度基本一致;③疲劳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330~0.5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四逆温胆汤治疗中风后疲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疲劳感觉,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佳,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四逆温胆汤 中风后疲劳 康复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炳 黄建平 +4 位作者 陈建飞 宋丰军 张垣 杨堃 吴登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120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如意金黄膏外治法,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性、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120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如意金黄膏外治法,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病人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SPSS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病人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整体疗效方面,对照组有效率71.6%,实验组有效率95%,经卡方检验χ2=11.760,P=0.001,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金黄膏 中风 肩痛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苦苷对IL-1β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戴兵 徐俐 +5 位作者 金海东 蔡宁宇 陈辉 李斌 蔡建武 潘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7-1672,共6页
目的:研究橄榄苦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两步顺序消化法消化SD大鼠关节软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 目的:研究橄榄苦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两步顺序消化法消化SD大鼠关节软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橄榄苦苷对软骨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实验进行评估。取第3代软骨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50或100μmol/L的橄榄苦苷预先处理,随后用IL-1β刺激细胞24 h,所生成的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量分别用格里斯重氮化反应和酶联反应吸附实验进行评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活化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培养24 h后,其生存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橄榄苦苷可以显著降低IL-1β刺激下软骨细胞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及NO、PGE2的生成。橄榄苦苷通过减少IκB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IL-1β介导的NF-κB通路的活化。结论:橄榄苦苷可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炎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橄榄苦苷对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苦苷 白细胞介素1Β 一氧化氮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冲剂调控基因与蛋白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新志 董飞侠 +4 位作者 钱玲 吴锋 黄迪 高建东 何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从MMP-9调节COL4α3基因及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角度,研究抗纤灵冲剂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成功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另24只大... 目的从MMP-9调节COL4α3基因及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角度,研究抗纤灵冲剂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成功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灵组、氯沙坦组。另24只大鼠,制备假手术模型。药物干预后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Ⅳ型胶原(Col-Ⅳ)蛋白在肾间质的阳性表达;采用PCR Array法,检测肾组织COL4α3基因的表达。结果UUO假手术组大鼠MMP-9表达极微;在模型组大鼠其阳性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组4个时间点MMP-9的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加;氯沙坦组各时间点MMP-9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14d、28d时MMP-9阳性表达抗纤灵组显著高于氯沙坦组。各时间点模型组COL4α3基因水平分别较假手术组上调10.37倍、10.27倍及14.34倍。各时间点抗纤灵组COL4α3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较模型组下调1.5倍、1.52倍和1.48倍。假手术组大鼠Col-Ⅳ只有极少量表达;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及肾间质表达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抗纤灵组及氯沙坦组各时间点阳性表达均显著减少;与氯沙坦组比较,7 d,14 d,28 d时间点Col-Ⅳ蛋白阳性表达,抗纤灵组均显著减低;21d阳性表达也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结论抗纤灵冲剂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是通过MMP-9下调COL4α3基因及Col-Ⅳ蛋白在肾间质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冲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OL4α3基因 Ⅳ型胶原 定制基因芯片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强 吴春明 陈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8-2770,I0007,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CYP2E1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乙醇灌胃的方法造模,而对照组应则采用蒸馏水。治疗组在4周时灌胃酒2 ...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CYP2E1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乙醇灌胃的方法造模,而对照组应则采用蒸馏水。治疗组在4周时灌胃酒2 h前灌胃加味四逆散1 m L/100 g,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共计12周。观察各组ALT、AST及肝组织SOD、MDA及CYP2E1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肝组织CYP2E1和TNF-α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减少(P<0.05),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疗效,通过抑制CYP2E1和TNF-α的表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其作用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逆散 酒精性脂肪肝 CYP2E1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P调节UUO再通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飞侠 张新志 +2 位作者 吴锋 黄迪 何立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45-248,I0003,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对肾间质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抑制性调节。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6只行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6只植入弹性管脂肪垫加压梗...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Carboxyl terminus of Hsc70-interacting protein(CHIP)对肾间质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抑制性调节。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6只行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模型,6只植入弹性管脂肪垫加压梗阻,7天后再通定为reverse of 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RUUO)组,6只UUO在7天处死留取左肾组织,另外6只为假手术组。6只RUUO大鼠在再通7天后处死,留取左侧肾组织,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CHIP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α-SMA、CD68的阳性表达面积,定制芯片研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基因变化。结果:UUO组TGF-β1、smad2、smad3、COL1a2、JunB基因显著上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上调超过1.5倍,肾组织中的α-SMA、CD68表达面积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RUUO组CHIP表达量较UUO组更是显著增强P<0.01,TGF-β1、smad2、smad3、COL1a2、JunB基因显著下调,和UUO组比较下调超过1.5倍,肾组织中的α-SMA、CD68表达面积减小和UUO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现CHIP的过量表达能显著降低细胞内,TGF-β1、Smad2/3、COL1a2、JunB基因水平,Western blot结果也表明CHIP蛋白表达能明显降低Smads介导的基因转录活性,进一步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CHIP蛋白能明显下调TGF-β1所诱导的下游基因JunB的表达。结果提示CHIP蛋白能抑制性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O动物模型 RUUO动物模型 CHIP CD68 TGF-β1/Smads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莪术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文文 程锦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44-146,I0006,共4页
目的:研究温莪术油对单侧输尿管(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莪术组和氯沙坦组。对模型组和治疗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14 d处死大... 目的:研究温莪术油对单侧输尿管(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莪术组和氯沙坦组。对模型组和治疗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14 d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组织观察病理损害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TGF-β1、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最明显,药物干预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TGF-β1、CTGF表达明显增加;药物干预后TGF-β1、CTGF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温莪术组与氯沙坦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莪术可能是通过减少TGF-β1的表达来抑制CTGF的分泌,进而减轻由此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强 方承康 黄国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抑制NF-kappa Bp65的表达在四氧化碳(CCl4)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中肝细胞损伤的意义。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生化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抑制NF-kappa Bp65的表达在四氧化碳(CCl4)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中肝细胞损伤的意义。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生化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肝细胞NF-kappa Bp65和ICAM-1表达并分析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大鼠的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病理分级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水平与模型组比较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轻肝组织的损伤及其纤维化程度,通过抑制NF-kappa Bp65的表达,进一步减弱了ICAM-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银杏叶提取物 NF—kappa BP65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验方归芪增血合剂对肺腺癌患者培美曲赛化疗后骨髓抑制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济周 邵琪琦 +1 位作者 周斌 陈光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利用归芪增血合剂治疗肺腺癌培美曲赛化疗后患者,观察治疗后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情况及化疗期间中医症候的变化,判断归芪增血合剂对肺腺癌培美曲赛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是否有干预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归芪增血... 目的:利用归芪增血合剂治疗肺腺癌培美曲赛化疗后患者,观察治疗后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情况及化疗期间中医症候的变化,判断归芪增血合剂对肺腺癌培美曲赛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是否有干预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运用酶联免疫法及临床常规检查,观察各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机率及中医症候的改变,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归芪增血合剂治疗组对可明显的降低肺腺癌培美曲赛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改善中医症候,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芪增血合剂通过刺激骨髓造血降低肺腺癌培关曲赛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使患者血象维持在较高水平,生活质量高,对肺腺癌培美曲幕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有干预作用.可不同程度的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芪增血合剂 骨髓抑制 培美曲赛 肺腺癌 干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