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与CLSM组织分型及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倪亚杰 王平 +2 位作者 杜晓航 李伟 任金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组织分型及病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与治疗提供一种客观参考依据。方法:从不同病程的女性黄褐斑初诊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辨证分型标准的患者187例,采用...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组织分型及病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与治疗提供一种客观参考依据。方法:从不同病程的女性黄褐斑初诊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辨证分型标准的患者187例,采用非创伤性CLSM技术对其进行组织分型,分析女性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与CLSM组织分型及病程的关系。结果:18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中,CLSM组织分型分别包括表皮型122例(65.24%)和混合型65例(34.76%),无真皮型。表皮型患者以脾虚湿阻型最多(56.56%),显著高于混合型;混合型患者以肾阴不足型为主(38.46%),显著高于表皮型。所有患者平均病程为6.5年,<5年70例(37.43%),以肝气郁结型为主(68.57%);5~10年94例(50.27%),脾虚湿阻型最多(74.47%);>10年23例(12.30%),肾阴不足型最多(86.96%)。结论:女性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与CLSM组织分型及病程密切相关,呈一定的规律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证型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的中医证型与白斑分期以及病程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江玲 许爱娥 +1 位作者 陈惠英 刘晓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491-1492,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白癜风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期以及病程面积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55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现代医学分期以及病程长短、白斑面积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风血相搏型在... 目的:总结分析白癜风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分期以及病程面积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55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与现代医学分期以及病程长短、白斑面积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风血相搏型在进展期明显多于稳定期(P<0.05);在病程<5时明显多余5年以上者(P<0.05);肝肾不足型在病程<5年时明显少于5年以上者(P<0.05),在病程>5年时显著多于其它各型(P<0.05);在面积<5%时风血相搏型显著多于肝肾不足型(P<0.05),在>5%时显著低于肝肾不足型(P<0.05);风血相搏型在面积<5%时显著多于5%以上者(P<0.05),肝肾不足型刚好相反。结论:病程<5年或面积<5%或进展期患者侧重于祛风通络,调和气血;在病程>5年或面积>5%或稳定期中,则侧重丁补益肝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分期 病程:白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吴银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JVC)、股静脉置管(femoral vein catheter,FVC)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JVC)、股静脉置管(femoral vein catheter,FVC)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置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JVC组(n=108)、FVC组(n=63)和PICC组(n=156),比较三种静脉置管方法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患者舒适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FVC组和PICC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65%和93.59%,三种静脉置管方法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间最长,平均为(119.78±33.52)d(P<0.05);三种置管方法在误入动脉、气胸、导管堵塞、血肿、静脉炎和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ICC组患者舒适度最好(P<0.05)。结论 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米松、黄芩提取物联合用药对白癜风小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祝逸平 王遂泉 +1 位作者 卢良君 许爱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卤米松、黄芩提取物联合用药对莫诺苯宗(monobenzone)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模型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应用40%莫诺苯宗乳膏诱导C57BL/6小鼠脱色,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研究卤米松(halometasone)联合黄芩提取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目的探讨卤米松、黄芩提取物联合用药对莫诺苯宗(monobenzone)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模型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应用40%莫诺苯宗乳膏诱导C57BL/6小鼠脱色,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研究卤米松(halometasone)联合黄芩提取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用药对白癜风小鼠的脱色作用;通过肉眼观察小鼠的毛发脱色,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观察皮肤的黑色素和黑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8+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在用药部位及非用药部位有毛发脱色现象。黄芩组疗效不明显,卤米松组和卤米松联合黄芩组小鼠脱色减少,包括其发生率、出现时间和面积评分较模型组低;且局部CD8+T细胞浸润减少;卤米松联合黄芩组小鼠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减少明显。结论卤米松、黄芩提取物联合用药对白癜风小鼠有一定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卤米松组和黄芩组,可为临床白癜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米松 黄芩 白癜风 动物模型 CD8 +T细胞 IL-6 TNF-Α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白癜风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祝逸平 金嵘 +1 位作者 王遂泉 许爱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莫诺苯宗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模型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共40只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卤米松组及5%黄芩苷组,每组10只。应用40%莫诺苯宗乳膏诱导C57BL/6小鼠脱色,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进行5%...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莫诺苯宗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模型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共40只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卤米松组及5%黄芩苷组,每组10只。应用40%莫诺苯宗乳膏诱导C57BL/6小鼠脱色,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进行5%黄芩苷对白癜风小鼠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研究等;连续给药50 d,通过肉眼观察小鼠的毛发脱色,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CM)观察皮肤的黑色素和黑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_8^+T细胞。选取与白癜风相关的5个基因(CXCL9,CXCL10,CXCR3,RAB27A,PI3K)进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在用药部位及非用药部位有毛发脱色现象。卤米松组和5%黄芩苷组小鼠脱色减少,较模型组发生率明显降低、脱色出现时间明显延迟,脱色面积减小,且局部淋巴细胞和CD_8^+T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提示卤米松组和5%黄芩苷组CXCL9、CXCL10、CXCR3和RAB27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而PI3K则升高明显。卤米松组和5%黄芩苷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卤米松组用药30 d后,用药部位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结论:卤米松组和5%黄芩苷组均具有治疗效果,黄芩苷组更安全有效,可为临床白癜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莫诺苯宗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H_2O_2氧化损伤人黑素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祝逸平 金嵘 +3 位作者 林福全 周妙妮 王遂泉 许爱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H_2O_2氧化损伤正常人黑素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构建H_2O_2氧化损伤黑素细胞模型,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H_2O_2氧化损伤正常人黑素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黄芩苷对黑素细胞形态的影响;cell count...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H_2O_2氧化损伤正常人黑素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构建H_2O_2氧化损伤黑素细胞模型,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处理H_2O_2氧化损伤正常人黑素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黄芩苷对黑素细胞形态的影响;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黄芩苷对黑素细胞增殖活力作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黄芩苷对黑素细胞LDH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peroxidase 1,GPX1)m RNA表达情况,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黄芩苷和H_2O_2处理黑素细胞后分泌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结果:镜下观察黄芩苷给药后细胞较对照组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数增多;黄芩苷作用黑素细胞后增殖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黄芩苷明显抑制黑素细胞中LDH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黄芩苷能显著促进CAT和GPX1m RNA表达,且明显抑制HSP70分泌。结论:黄芩苷对H_2O_2氧化损伤的正常人黑素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为临床白癜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黑素细胞 氧化应激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黄褐斑124例中西医结合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倪亚杰 王平 杜晓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易感因素及中医症候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临床问卷调研方法,对医院皮肤科黄褐斑专病门诊确诊的124例女性黄褐斑初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以面上部型最多。易感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了解近年来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易感因素及中医症候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临床问卷调研方法,对医院皮肤科黄褐斑专病门诊确诊的124例女性黄褐斑初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以面上部型最多。易感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因素、紫外线、内分泌、遗传、劣质化妆品等因素与黄褐斑发病有关。中医证候分析结果显示,脾虚湿阻型患者最多。结论:此次调查临床及易感因素特点与以往调查结论相似,中医症候有其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易感因素 中医症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黄褐斑与皮肤生理功能测试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倪亚杰 王平 杜晓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44-346,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黄褐斑与皮肤生理功能测试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治疗与中医辨证提供一种客观参考依据。方法:从女性黄褐斑初诊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辨证分型标准的患者90例,对每例患者采用无创伤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检...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黄褐斑与皮肤生理功能测试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治疗与中医辨证提供一种客观参考依据。方法:从女性黄褐斑初诊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辨证分型标准的患者90例,对每例患者采用无创伤性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检测皮损部位及非皮损部位的油脂量、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TEWL)、黑色素量及血红蛋白量,分析皮损部位与非皮损部位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女性黄褐斑主要中医证型与皮损部位各指标的关系。结果:9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与非皮损部位各指标相比较,油脂量及血红蛋白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TEWL及黑色素量显著增高(P<0.05);各主要中医证型皮损部位各指标相比较,肾阴不足型含水量显著低于脾虚湿阻型、肝气郁结型(P<0.05),TEWL、黑色素量显著高于脾虚湿阻型、肝气郁结型(P<0.05)。结论:女性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肾阴不足型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证型 皮肤生理功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论治肺痨盗汗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建平 周敏 李凫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997-999,共3页
目的:从脾虚为本的角度分析李凫坚主任中医师治疗肺痨盗汗的经验,探索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的方法。方法:通过研究肺痨盗汗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辨治要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提出本病的中医病因为元气不足,病机为气阴两虚,病程久远者,还... 目的:从脾虚为本的角度分析李凫坚主任中医师治疗肺痨盗汗的经验,探索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的方法。方法:通过研究肺痨盗汗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辨治要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提出本病的中医病因为元气不足,病机为气阴两虚,病程久远者,还可见肺肾两虚,并为其所确立的益气健脾、滋水清金治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补气养阴敛汗法对于肺结核初治以及耐药结核复治的肺痨盗汗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盗汗是肺痨主症之一,以补虚培元、益气健脾、滋水清金为法,治疗各型肺痨盗汗均有良好效果,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肺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痨 盗汗 补虚培元 益气健脾 滋水清金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首祛风和血 补益肝肾治疗白癜风内服中药处方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江玲 许爱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44-345,共2页
白癜风为一种难治性的皮肤病,通过搜索多个医学数据库及查阅新旧文献,收集了共305个治疗白癜风的内服中药处方,对其治则进行了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补益肝肾,活血祛风",出现频次为68次,并对68个内服处方的辨证特点、组... 白癜风为一种难治性的皮肤病,通过搜索多个医学数据库及查阅新旧文献,收集了共305个治疗白癜风的内服中药处方,对其治则进行了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补益肝肾,活血祛风",出现频次为68次,并对68个内服处方的辨证特点、组方特点及用药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补益肝肾 活血祛风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痨药物导致胃肠道反应治疗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建平 周敏 李凫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49-851,共3页
目的:从脾虚湿阻、中焦气机失畅的角度探讨抗痨药物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的诊治要点以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思路。方法:胃肠道反应是抗痨药物导致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文章从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辨证要点以及疗效和预后出发,以益气... 目的:从脾虚湿阻、中焦气机失畅的角度探讨抗痨药物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的诊治要点以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思路。方法:胃肠道反应是抗痨药物导致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文章从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辨证要点以及疗效和预后出发,以益气健脾、化湿和胃为法,观察对腹胀、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疗效,确立本病以脾虚运化失常,胃失和降为其主要发病机理,从而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中药治疗对于治疗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良好的疗效。结论:本病以补气健脾、化湿和中为法治疗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顺利实施抗结核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痨 胃肠道反应 益气健脾 化湿和胃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斑病并发白癜风1例
12
作者 张春艳 许爱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61-561,共1页
患儿女,11岁。因左侧背部及腰部色素沉着性质硬斑9年,加重2-3年,伴颈部白斑1年,于2012年8月14日来我科就诊。患儿2岁时,父母发现其左侧背部有一硬币大质硬斑片,肤色,无其他异常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皮损渐增大,颜色加深,
关键词 硬斑病 白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癜风基因谱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聂慧琼 王平 +3 位作者 张小燕 侯秀丽 许文 邵琼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临床类型与基因表达差异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节段型白癜风(SV)、非节段型白癜风(NSV)和健康对照(HI)各4例,应用Phalanx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谱表达差异,并通过RTPCR进行验证。结果与HI相比,SV有... 目的探讨白癜风临床类型与基因表达差异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节段型白癜风(SV)、非节段型白癜风(NSV)和健康对照(HI)各4例,应用Phalanx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谱表达差异,并通过RTPCR进行验证。结果与HI相比,SV有239个上调基因和175个下调基因,主要涉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NSV有88个上调基因和560个下调基因,涉及先天性免疫、细胞自噬与凋亡、黑素细胞生物学、泛素介导的蛋白裂解与酪氨酸酶代谢。SV和NSV共同基因表达差异包括60个上调基因和60个下调基因;相对于SV,NSV表达223个上调基因和129个下调基因,主要包括嘌呤、嘧啶、鞘脂类代谢。结论 SV有不同于NSV的遗传背景与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节段型 白癜风 非节段型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