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的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综合防控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方锐 杨勇 +4 位作者 谢乐 杨燕 周月 徐文峰 葛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7-1877,共11页
目的建立具有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的、可行的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Elderly Hypertension with Early Renal Damage,EH-ERD)中医防控方案。方法基于文献研究与证据评价,建立EH-ERD中医综合防控方案的适宜技术及其具体处方或操作... 目的建立具有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的、可行的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Elderly Hypertension with Early Renal Damage,EH-ERD)中医防控方案。方法基于文献研究与证据评价,建立EH-ERD中医综合防控方案的适宜技术及其具体处方或操作方法的条目池。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咨询全国40位高级职称专家展开2轮问卷,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Cr)、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等;并根据意见对EH-ERD中医综合防控方案具体条目进行修正。结果遴选证据等级为Ⅰ-Ⅱ类,推荐级别为A-B级的适宜干预技术,建立了EH-ERD中医防控方案条目池。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92.5%,97.14%;总体Cr>0.70,协调系数<0.25;积极系数较好、Cr较高、意见集中与协调较为统一,形成了包含复方中药制剂、针灸与推拿、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药膳食疗、中医养生保健操与“足浴方”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EH-ERD中医综合防控方案。结论本研究构建的EH-ERD中医综合防控方案,可为进一步形成专家共识或指南提供依据,并为EH-ERD中医药全流程健康管理提供策略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中医学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张亮 王虎 +3 位作者 傅晓婷 王翠娟 朱杭 乐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灸组60例采用针灸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可调式三点膝...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新型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装置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针灸组60例采用针灸治疗,牵引组60例采用可调式三点膝关节牵引治疗,联合组60例采用针灸联合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疼痛情况、关节功能、炎症因子以及膝间距和胫股角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远高于针灸组的80.0%(48/60)、牵引组的81.67%(49/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腰膝酸软4项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Lequesne髋膝关节功能评分(LequesneMG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针灸组、牵引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胫股角大于针灸组、牵引组,膝间距小于针灸组、牵引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利用纠正膝关节内外翻情况,减轻炎症因子水平,下调hs-CRP、IL-1β、IL-6表达,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 针灸 可调三点式膝关节牵引 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慢性肾脏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袁祎 张红梅 +2 位作者 常立阳 田荣荣 龙治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简述了人工智能在慢性肾脏病膳食摄入评估、营养决策支持、营养相关风险预测以及结合移动通信技术进行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存在的挑战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以期为医疗工作者对慢性肾脏病病人进行智能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慢性肾脏病 营养管理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致产后腰背痛1例报道
4
作者 孟亚轲 汪煌 +5 位作者 缪智敏 胡劲涛 黄灿伟 姚军 张伟 潘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1-333,共3页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生于绝经前女性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见于妊娠晚期、哺乳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腰背痛、身材变矮、脆性骨折(主要是脊柱)等。早期文献报道...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pregnancy and lactationassociated osteoporosis,PLO)是发生于绝经前女性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见于妊娠晚期、哺乳早期,表现为严重的腰背痛、身材变矮、脆性骨折(主要是脊柱)等。早期文献报道PLO的发病率约为4/1000000~8/1000000(孕妇),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1]),最新的研究发现PLO的发病率约为460/1000000(分娩女性)~([2]),远高于早期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腰背痛 妊娠哺乳相关性骨质疏松症 PL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康静雯 王婷 +1 位作者 朱星瑜 黄春香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5-109,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和指南网中关于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相关协会网站和指南网中关于预防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推荐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1月16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分级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决策及2篇证据总结。从评估、置管、日常护理、教育培训、质量改进5个方面,共汇总20条最佳证据。结论成人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从而实现最佳证据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处感染 隧道感染 评估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ADS v2.1双参数MRI联合PSA-AV预测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价值
6
作者 徐辉景 颜丹 +3 位作者 李志平 张永胜 杨丽勤 崔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年龄-体积(PSA-AV)对PSA灰区(4~10ng/mL)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3年1...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双参数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年龄-体积(PSA-AV)对PSA灰区(4~10ng/mL)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3年12月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PSA灰区前列腺疾病患者155例,分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组(n=44例)和非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组(n=11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PI-RADS v2.1评分标准进行双参数MRI评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子,绘制ROC曲线,评估PI-RADS v2.1评分、PSA-AV及联合模型对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和PSA-AV是诊断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独立影响因子。当PI-RADS v2.1评分为1~2时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1%;当评分为3时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10.8%,联合PSA-AV>459.73,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0%;当评分为4~5时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71.7%,联合PSA-AV≤459.73,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6.8%。PI-RADS v2.1评分联合PSA-AV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AUC=0.94),明显高于PI-RADS v2.1评分(AUC=0.90)和PSA-AV(AUC=0.82)。结论:PI-RADS v2.1评分双参数MRI和PSA-AV的结合提高了对灰区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预测效能,能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自噬相关lncRNA预后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7
作者 胡巾帼 沈榕 +1 位作者 沈一杰 叶佳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6,共9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患者转录组数据,构建CMM患者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预后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提取CMM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从人类...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患者转录组数据,构建CMM患者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预后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提取CMM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从人类自噬相关数据库(HADb)中获取自噬相关基因,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自噬相关lncRNA。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CMM预后相关的自噬相关lncRNA并构建CMM患者的预后模型和列线图。通过CMM转录组数据,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自噬相关lncRNA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0个自噬相关lncRNA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P值均<0.001),其中9种lncRNA(AC012236.1、LINC00324、HCP5、THCAT158、LINC01943、AC242842.1、AC083799.1、HLA-DQB1-AS1和AL133371.2)属于保护性lncRNA,与CMM患者较好的预后有关,PCED1B-AS1属于风险性lncRNA,与较差的预后有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CMM患者总体生存率低。列线图结果显示,基于自噬相关lncRNA的风险评分是CMM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qRT-PCR结果提示自噬相关lncRNA AC012236.1、LINC00324、HCP5、AC242842.1、AC083799.1、HLA-DQB1-AS1、AL133371.2和PCED1B-AS1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系和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系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噬相关lncRNA可能与CMM预后有关,这些lncRNA为CMM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了线索,为CM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 自噬相关lnc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缺损对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玲 赵晨含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0,共8页
近二十年中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导致继发性不孕的剖宫产瘢痕缺损(CSD)患者增加,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解决再生育问题。CSD可显著降低ART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这与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瘢痕局部发生腺肌病及子宫... 近二十年中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导致继发性不孕的剖宫产瘢痕缺损(CSD)患者增加,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解决再生育问题。CSD可显著降低ART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这与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瘢痕局部发生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微环境紊乱、ART操作难度及妊娠并发症增加有关。除了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能改善妊娠结局,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是治疗CSD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妊娠率。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SD对采用ART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为CSD患者管理及改善ART妊娠结局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剖宫产瘢痕缺损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线束CT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增龄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萌 江莉婷 高益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测量分析上颌骨后牙区皮质骨厚度,以及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增龄性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患者锥形线束CT(cone-beam CT,CBCT)资料,其中青年组(18~30岁)4... 目的·测量分析上颌骨后牙区皮质骨厚度,以及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增龄性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种植患者锥形线束CT(cone-beam CT,CBCT)资料,其中青年组(18~30岁)40例、老年组(≥60岁)40例,男女比例为1∶1。应用i-Dixel软件分别对牙列整齐的一侧上颌后牙牙间3个区域(区域Ⅰ为上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间,区域Ⅱ为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区域Ⅲ为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的牙槽骨颊、腭侧皮质骨厚度,以及牙槽骨宽度和高度进行测量,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在区域Ⅲ,老年男性颊侧皮质骨厚度[(1.49±0.29)mm]显著大于青年男性[(1.11±0.34)mm](P<0.001);在区域Ⅰ、Ⅱ,老年女性腭侧皮质骨厚度[区域Ⅰ:(1.27±0.30)mm;区域Ⅱ:(1.28±0.27)mm]均显著小于青年女性[区域Ⅰ:(1.70±0.32)mm;区域Ⅱ:(1.58±0.61)mm](均P<0.05)。牙槽骨宽度在3个区域均呈现老年组小于青年组的趋势,但仅在区域Ⅱ、Ⅲ,老年男性[区域Ⅱ:(8.61±1.15)mm;区域Ⅲ:(11.06±2.40)mm]与青年男性[区域Ⅱ:(10.29±1.69)mm;区域Ⅲ:(13.39±1.59)mm]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牙槽骨高度在区域Ⅰ、Ⅱ,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分别显著大于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均P<0.05)。老年组中,男性颊侧皮质骨厚度在区域Ⅰ、Ⅲ均显著大于女性(均P<0.05)。结论·女性上颌后牙区腭侧皮质骨厚度随着年龄增加显著变薄;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宽度随着年龄增长都呈现缩窄趋势,老年男性变化尤为显著;老年人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的高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牙槽骨 锥形线束CT 老年人 皮质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天 陆云燕 郭秋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2,共5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难题之一。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其重要的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是探索新型抗癌疗法的天然宝库,具有很高的...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难题之一。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其重要的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是探索新型抗癌疗法的天然宝库,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清热解毒法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清热解毒类中草药重楼,其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足厥阴肝经,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效。重楼主要适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打损伤以及惊风抽搐等症。重楼皂苷Ⅰ是中草药重楼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其化学结构为C_(44)H_(70)O_(16)。大量实验表明,重楼皂苷V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自噬、逆转肿瘤耐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EMT、调节肿瘤微环境等途径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查阅国内外关于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重楼皂苷Ⅰ抗肿瘤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及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Ⅰ 抗肿瘤 凋亡 细胞周期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研究
11
作者 沈杰 黄亚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给予观察... 目的探究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温阳前列腺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变化情况及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性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88.33%vs9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性功能评分各项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性功能评分各项指标均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67%,1/60)同对照组(3.33%,2/60)比较,两组并发症率均较低,P>0.05。结论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极高,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温阳前列腺汤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氏养巢方通过ERβ/PCG1α/TFAM通路提高颗粒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以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被引量:3
12
作者 缪晨韵 赵颖 +5 位作者 陈赟 王如烨 任宁 刘青 窦晓兵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目的:探究何氏养巢方(简称“养巢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方法:取3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巢方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予环磷酰胺90 mg/kg单次腹腔注射以建立原发性卵巢功... 目的:探究何氏养巢方(简称“养巢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方法:取3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巢方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予环磷酰胺90 mg/kg单次腹腔注射以建立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后,分组灌胃21 d后处死。另取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造模后获取原代颗粒细胞,分为养巢方组、PHTPP(一种雌激素受体阻滞剂)组、养巢方+PHTPP组,分别予养巢方含药血清或PHTPP或同时给予两者干预培养24 h。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素酶法检测颗粒细胞腺苷三磷酸(ATP)水平;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过氧化物异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蛋白表达;qRT-PCR检测Erβ、Pgc1α、Tfam、Sod2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卵巢组织次级及三级卵泡较少,养巢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次级及三级卵泡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颗粒细胞ATP和mtDNA水平均下降(均P<0.01),线粒体嵴消失或空泡化结构异常比例增加,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下降(均P<0.01)。养巢方中、大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颗粒细胞内ATP生成增多、mtDNA拷贝数增加(P<0.05或P<0.01);颗粒细胞内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增加(P<0.05或P<0.01)。体外实验中,与PHTPP组比较,养巢方+PHTPP组线粒体结构正常比例更高,线粒体ATP含量增加(P<0.05或P<0.01),mtDNA拷贝数增加(P<0.05或P<0.01);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上升(P<0.05或P<0.01)。结论:养巢方可以通过ERβ/PGC1α/TFAM通路提高线粒体生物发生从而改善POI小鼠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何氏养巢方 线粒体 雌激素受体Β 过氧化物异酶体增殖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氏育麟方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颗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如烨 章勤 方晓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82-2389,共8页
目的探讨何氏育麟方含药血清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设置对照组1、模型组1[环磷酰胺(CTX)含药血清]、阳性组1(CTX含药血清+补佳乐含药血清)、育麟方组1(CT... 目的探讨何氏育麟方含药血清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设置对照组1、模型组1[环磷酰胺(CTX)含药血清]、阳性组1(CTX含药血清+补佳乐含药血清)、育麟方组1(CTX含药血清+育麟方含药血清)和对照组2(LY294002)、模型组2(LY294002+CTX含药血清)、阳性组2(LY294002+CTX含药血清+补佳乐含药血清)、育麟方组2(LY294002+CTX含药血清+育麟方含药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荧光探针、RT-qPCR、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以及ATP水平,PI3K、AktmRNA表达,PI3K、p-Akt/Akt、PIP2、PIP3、CytC、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育麟方组颗粒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ATP水平升高(P<0.01),凋亡率降低(P<0.01),PI3K、AktmRNA表达及p-Akt/Akt、PIP2、PIP3表达升高(P<0.05,P<0.01),同时伴随下游促凋亡蛋白CytC、Bax表达降低(P<0.05,P<0.01)及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P<0.01)。结论育麟方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依赖性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DO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氏育麟方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细胞凋亡 线粒体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安胎方可改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青 林芳萱 +4 位作者 缪晨韵 李超 闻国芬 张松英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2,共7页
目的:评价健脾安胎方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两枚冷冻优胚移植后的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移植期常规... 目的:评价健脾安胎方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两枚冷冻优胚移植后的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移植期常规用药+健脾安胎方,对照组仅予移植期常规用药。评估两组一般情况、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277例病例(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43例)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5.9%和68.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8%和56.7%)和活产率(分别为37.8%和50.7%)均升高(均P<0.05)。亚组分析发现,高龄患者(≥35岁)中,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抗米勒管激素<1.68 ng/mL)中,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基本生命体征均无异常;均无皮疹、腹泻等不良事件。结论:健脾安胎方能提高接受IVF-ET移植患者的胚胎着床率,降低移植胚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安胎方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体验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娇 常立阳 +1 位作者 田荣荣 张红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探索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为制订该人群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6月—10月选取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4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半结构... 目的:探索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为制订该人群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6月—10月选取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4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提炼为4个主题:社交逃避、自我封闭、自由受限、发现支持系统的力量。结论: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身体健康受损、心理状态不佳、社会支持不足等原因存在社会疏离,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症状管理和心理疏导,强化多维支持,以帮助其重返和适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青年患者 尿毒症 社会疏离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安胎一号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治疗IVF-ET术后先兆流产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丹红 徐秀玲 金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安胎一号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治疗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安胎一号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治疗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安胎一号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雌二醇(E_(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腰腹疼痛、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积分均低于对照组,E_(2)、P、β-H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安胎一号穴位贴敷联合黄体酮治疗IVF-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并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先兆流产 穴位贴敷 黄体酮 性激素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潜在类别分析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雨鹃 何璐晨 +3 位作者 骆芬霞 徐瑶 龙治巧 常立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325-4332,共8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病人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34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和肾脏疾...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病人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34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潜在类别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类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不同类别症状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按照其特征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睡眠障碍症状组(55.4%)、症状低发组(23.5%)、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组(10.6%)、皮肤问题症状组(10.6%)。4个症状类别人群的症状负担、肾脏疾病影响、肾脏疾病负担、身体成分、心理成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类别病人年龄、从业情况、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特征潜在类别分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可以分为睡眠障碍症状组、症状低发组、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组、皮肤问题症状组4个类别,尿毒症综合征症状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差,症状低发组病人生活质量最好,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且未婚/离异/丧偶的透析病人症状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潜在类别分析 生活质量 症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像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焕国 崔凤 张敏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脑血管疾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CSVD具有多种病理改变,在MRI上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标记物,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脑血管疾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CSVD具有多种病理改变,在MRI上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标记物,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灶、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和脑萎缩。在本综述中,我们从发病机制及影像学标记物方面讨论了CKD对CSVD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大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慢性共病状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治巧 常立阳 郑雨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6-661,共6页
就老年人慢性共病状态、老年慢性共病的原因、老年血液透析现状、老年血液透析病人常见慢性共病、老年血液透析慢性共病对病人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便临床工作人员关注老年血液透析病人慢性共病,探讨护理对策。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共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分娩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丽蓉 徐萌艳 蔡锋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在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1日至7月30日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高半卧位体位在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1日至7月30日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20例孕妇随机性的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体位用力,研究组在第二产程采用仰卧位体位用力30分钟,未见胎头拨露时改为高半卧位体位用力。比较不同分娩体位对硬膜外镇痛分娩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会阴损伤情况、分娩用力经验感受及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比较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宫口开全至胎头拨露时长、宫口开全至胎头着冠时长、第二产程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会阴切开率和会阴Ⅱ级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分娩体验感及分娩控制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1分钟Agpar评分与5分钟Agpar评分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下高半卧位体位的应用可以促进阴道自然分娩,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损伤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有较正向的分娩用力经验感受,可以增加分娩控制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体位 分娩 第二产程 分娩控制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