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代煎制剂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晓良 陈芳 阮伟峰 《中国医院》 2015年第2期65-66,共2页
医院代煎制剂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中药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本文针对医院代煎制剂现状,从煎煮加工前人员、设备、环境等硬件条件,加工过程中煎煮时间、次数、用水量等工艺参数及加工后质量控制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并提出看法... 医院代煎制剂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中药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本文针对医院代煎制剂现状,从煎煮加工前人员、设备、环境等硬件条件,加工过程中煎煮时间、次数、用水量等工艺参数及加工后质量控制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并提出看法,以求进一步确保医院代煎制剂质量稳定、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煎制剂 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糖尿病心肌病防治新方向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彦波 杜书琴 +1 位作者 潘琪宏 王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2,共7页
并发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心脏对能量的高需求意味着心肌细胞对线粒体的高要求和高依赖性。... 并发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心脏对能量的高需求意味着心肌细胞对线粒体的高要求和高依赖性。在糖尿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中可观察到线粒体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这提示靶向DCM中的线粒体治疗可能成为对抗DCM的新方向。因此,基于相关证据,探讨DCM期间线粒体氧化应激、基础代谢异常、线粒体Ca^(2+)调控紊乱、线粒体动力学及自噬改变和线粒体铁死亡变化,以期为DCM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线粒体 氧化应激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3
作者 高特生 张树保 +1 位作者 王寿根 朱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4,共2页
肩关节脱位以往大多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手法复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采用适当的麻醉方法下复位。以往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各自均... 肩关节脱位以往大多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手法复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采用适当的麻醉方法下复位。以往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各自均有优缺点。而对于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应谨慎。我们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复合静脉麻醉 肩关节脱位 麻醉选择 臂丛神经阻滞 手法复位 呼吸抑制 心脑血管疾病 阿片类μ受体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单药及与5种抗菌药物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佳慧 陈华乐 +4 位作者 张能华 周翠 张艺之 王冲 周铁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单用及与其他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单用及与其他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MBEC)。棋盘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分别联用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MIC值和MBEC值,并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和分级生物膜清除浓度指数(fractional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FECI)。结果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后,对CRAB的抑菌作用和生物被膜清除作用表现为协同或无关,均未发现拮抗现象。其中替加环素与阿米卡星联用后具有较高的协同抑菌率(47.6%,20/42),而替加环素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则具有较高的生物膜协同清除率(30.9%,13/42)。结论与单药相比,替加环素与5种药物分别联用,对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药物联用 微量肉汤稀释法 棋盘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罗开涛 杨喜兵 +2 位作者 范迪慧 沈志方 沈来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然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肢体运动功能变化、ADL能力变... 目的:探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然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肢体运动功能变化、ADL能力变化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早期介入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针刺治疗 康复训练 早期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朱波 王寿根 +2 位作者 张自强 陈蕾 马佳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镇静、镇痛及控制循环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表麻下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血压患者,ASA分级I-Ⅲ级,年龄65~8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镇静、镇痛及控制循环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表麻下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血压患者,ASA分级I-Ⅲ级,年龄65~8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D2组),每组25例。均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输注时间15 min。D1组负荷量右美托咪啶(以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 L)1μg/kg,D2组0.7μg/kg,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入室(T0)、手术开始时(T1)、白内障摘除时(T2)、手术结束时(T3)、出手术室时(T4)的5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VRS)。记录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焦虑评分(SAS),术中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及心血管药物使用例数。结果:共71例患者纳入该研究。C组13例患者需使用乌拉地尔降压,4例艾司洛尔降心率,D1、D2组术中血压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有2例使用阿托品升心率。与C组比较,D1组、D2组的T2、T3、T4时点的HR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1组HR下降更明显(P〈0.01)。D1组、D2组处于明显镇静状态,在T2、T3、T4时点,D1组较D2组镇静更为明显(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D1组、D2组明显增加(P〈0.05)。但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缓慢泵注0.7μg/kg负荷量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静及控制高血压、心率的效应,患者满意率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老年人 高血压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海军 何信众 +1 位作者 沈彬 肖卫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84-285,共2页
2003年1月~2011年4月,选择非急性发作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胆总管结石且无黄疸患者56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均获成功。并发胆漏3例(5%),其中2例引流2、4 d愈合,1例引流不畅,彩超引导下重新穿刺置管引流后... 2003年1月~2011年4月,选择非急性发作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胆总管结石且无黄疸患者56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均获成功。并发胆漏3例(5%),其中2例引流2、4 d愈合,1例引流不畅,彩超引导下重新穿刺置管引流后愈合。随访6~12个月,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肝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三廉泉”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罗开涛 钱立锋 +2 位作者 茅利玉 高峰 沈志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957-195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三廉泉"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然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 目的:探讨针刺"三廉泉"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然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病人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结论:运用针刺"三廉泉"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三廉泉 针刺治疗 VitalStim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骆秋龙 何增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6,共1页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较多见,占小儿肺炎病原体的10%~20%,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并可累及多个器官。本文作者在常规抗炎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MP,取得满意的...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也较多见,占小儿肺炎病原体的10%~20%,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并可累及多个器官。本文作者在常规抗炎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MP,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支原体肺炎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联合治疗 小儿肺炎 临床症状 疗效观察 PNEUMON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山病的MRI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卫军 计明珍 +4 位作者 窦娅芳 王省白 陆黎明 冯捷 徐中华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9期954-956,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平山病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肌电图证实为平山病的1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9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11例均有MRI上低位颈髓不同程度变扁、变细、萎缩,屈曲位均可见背侧硬脊... 目的:总结分析平山病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肌电图证实为平山病的1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9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11例均有MRI上低位颈髓不同程度变扁、变细、萎缩,屈曲位均可见背侧硬脊膜向前移位、后硬脊膜外间隙增宽及弧形或梭形T2WI异常高信号。结论:平山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低位颈髓的局限性萎缩、细扁改变、屈曲位后硬脊膜外间隙T2WI高信号及流空信号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无疾病 颈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经》水肿论治探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茂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422-1423,共2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基石。为探究水肿病论治规律,求本溯源,对《内经》中有关水肿的论述加以整理理、研究,发现后世诸多水肿治则、治法皆发端于《内经》,至今对现代临床仍具现实指导意义。《内经》已明...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基石。为探究水肿病论治规律,求本溯源,对《内经》中有关水肿的论述加以整理理、研究,发现后世诸多水肿治则、治法皆发端于《内经》,至今对现代临床仍具现实指导意义。《内经》已明确提出水肿成因有外感、内伤之分;水肿病机主要是阳气阻遏、气化失司、血脉瘀阻、聚水为肿;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则、治法,既包括药物、针刺治疗,又提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开拓了水肿食疗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水肿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水林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临床经验撷英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茂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60-961,共2页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方教授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综合防治,将糖耐量异常归属"消渴病"范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制定一...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方教授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综合防治,将糖耐量异常归属"消渴病"范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制定一套综合干预措施,从而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即"未病先防";方教授特别重视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认为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在糖尿病的早期,应着手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即"既病防变",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预防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柔弱”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单亮亮 邓小敏 +3 位作者 郭超峰 刘科 叶渊渊 梅小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951-953,共3页
2型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病,《内经》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糖尿病基本病机为"五脏柔弱",据此以脏腑辨证理论为指导,在与五味、五脏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对其药物组成、配伍意义、药性特点及前景展望... 2型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病,《内经》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糖尿病基本病机为"五脏柔弱",据此以脏腑辨证理论为指导,在与五味、五脏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对其药物组成、配伍意义、药性特点及前景展望等进行了阐述,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五脏柔弱 五味消渴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晓阳 孙亚锋 吴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48-2750,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经皮微创气管切开(PDT)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65例,根据发病后行PDT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PDT组34例(发病后5 d内)和对照组31例(发病后5 d后)。比较两组低氧血症发... 目的观察早期经皮微创气管切开(PDT)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12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65例,根据发病后行PDT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PDT组34例(发病后5 d内)和对照组31例(发病后5 d后)。比较两组低氧血症发生次数、镇静药物用量、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病死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早期PDT组低氧血症发生次数、H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镇静药物用量、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PDT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气管切开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淋巴结伴周围炎症与胸膜下微浸润性肺腺癌的CT鉴别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洪敏萍 王云华 +1 位作者 顾吾立 黎良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s,IPLNs)伴周围炎症与胸膜下微浸润性肺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在多层螺旋CT上的鉴别点,提高两者的CT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肺内淋巴...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s,IPLNs)伴周围炎症与胸膜下微浸润性肺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在多层螺旋CT上的鉴别点,提高两者的CT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肺内淋巴结伴周围炎症患者与31例胸膜下微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位置、实性成分占比、实性成分密度、尖角征、线状密度影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分析肺内淋巴结伴周围炎症在CT形态学表现如特殊的尖角征、线状密度影以及实性成分特征分析,有助于提高其与MIA鉴别,有效提示病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促通技术联合针刺对中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杨喜兵 杨帆 +4 位作者 陈忠强 罗开涛 钱立锋 钱华 顾芳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3983-3987,共5页
背景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55%~75%的患者中风后会出现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后遗症状。反复促通技术(川平法)是中风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新技术,对上肢功能的改善尤为明显,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 背景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55%~75%的患者中风后会出现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后遗症状。反复促通技术(川平法)是中风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新技术,对上肢功能的改善尤为明显,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反复促通技术(川平法)联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为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夯实基础。方法2018年6—1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n=25)采用内科常规基础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观察组(n=25)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反复促通技术(川平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对患者FMA评分、MBI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6.153,P<0.001;F交互=34.226,P<0.00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评分、M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M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期间两组不同时间的症状改善程度不同,反复促通技术(川平法)联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确切、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反复促通技术 针刺 上肢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干预Nrf2-ARE通路对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血管痉挛及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平 魏绪旺 钱晓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226,I0022,I0023,共6页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大鼠缓解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 CVS)及其对NQO-1、GSH、Nr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大鼠缓解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 CVS)及其对NQO-1、GSH、Nr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分别在1、3、5、7 d 4个时间点对其进行中药灌胃干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评估SAH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取SAH大鼠基底动脉行HE染色,通过图片分析软件测定基底动脉直径,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NQO-1、GSH、Nrf2蛋白表达。结果 术后3、5、7 d血府逐瘀汤组基底动脉直径大于假手术组、模型组(P<0.05),以5、7 d最明显(P<0.01);术后3、5、7 d血府逐瘀汤组NQO-1、GSH、Nrf2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组(P<0.05),以3、5 d蛋白表达最明显(P<0.01);术后5、7 d血府逐瘀汤组SAH大鼠Bederson评分较模型组改善明显(P<0.01),与假手术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以缓解SAH大鼠CVS,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激活了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靶向蛋白NQO-1、Nrf2、GSH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府逐瘀汤 神经功能 脑血管痉挛 Nrf2-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胞汤联合有效雌激素干预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甘丰妹 贺俊霞 +5 位作者 刘晓霞 马瑞芬 杨雅红 王华 姚娅丹 柯忠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究补胞汤联合有效雌激素干预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妊娠率得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间在医院接受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目的探究补胞汤联合有效雌激素干预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妊娠率得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间在医院接受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有效雌激素干预治疗,实验组行补胞汤联合有效雌激素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程度(AFS得分)、月经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一年妊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FS得分为(2.23±0.87)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AFS得分为(1.89±0.45)分;实验组患者月经恢复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对照组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为(7.78±0.72)mm,增厚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为28.95%,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50.0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胞汤联合有效雌激素干预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能加快患者术后月经节律恢复的同时大大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胞汤 雌激素 中重度宫腔粘连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艳艳 徐红 +2 位作者 朱仁杰 杨汝春 陈坚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921-3923,3928,共4页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的差异,为mi-croRNA在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选择部分差异表达...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的差异,为mi-croRNA在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选择部分差异表达的micro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已知microRNA共10种(P <0.05),其中1种表达上调,9种表达下调;并发现差异表达的新microRNA 2种(P <0.05),均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供参考,但仍需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结论高尿酸血症组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该差异表达的microRNA可能参与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诊断高尿酸血症的新型无创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子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晓良 张纯 +2 位作者 郭志丽 阮伟峰 方瑞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8-703,共6页
目的建立白芥子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除对白芥子散水分、总灰分进行测定外,采用显微及薄层色谱法(TLC)对白芥子散中的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进行定性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两种主要成分... 目的建立白芥子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除对白芥子散水分、总灰分进行测定外,采用显微及薄层色谱法(TLC)对白芥子散中的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进行定性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两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12批次白芥子散的水分含量为9.9%~14.8%;总灰分为2.5%~3.7%;粉末显微中各药材的组织特征明显;TLC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分别在4.99~498.82μg·mL^(-1)(r=0.9998)及3.951~395.14μg·m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8%,101.92%,RSD分别为1.17%,1.55%;12批白芥子散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细辛脂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51,0.77 mg·g^(-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芥子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散 显微 色谱法 薄层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