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分期辨治方案
1
作者 欧阳媛 施义贞 +3 位作者 过建春 楼衷晗 臧倩 包剑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810-812,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病位在肺脾,发病多与“寒、湿、热、毒、瘀”等多因素有关,但疾病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病因为感受疫疠之气,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病位在肺脾,发病多与“寒、湿、热、毒、瘀”等多因素有关,但疾病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不同,故需分期而论,分证而治。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对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分期辨证治疗,充分挖掘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中医证候 疫病 COVID-19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结节生长趋势
2
作者 韩静 丁忠祥 +3 位作者 张乐星 甄涛 郗玉珍 沈起钧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和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预测肺结节的生长趋势,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1例患者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按一年内肺结节直径增加≥2 mm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分别各由一位工作经验15年和10年胸部影...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和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联合模型预测肺结节的生长趋势,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1例患者胸部CT图像及临床资料,按一年内肺结节直径增加≥2 mm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分别各由一位工作经验15年和10年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对肺结节进展进行评估。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基于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取肺结节的影像组学特征并降维筛选出最优组学参数,得到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分数(Rad-score)。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Rad-score变量,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特征模型、临床组学联合模型,并分别绘制三个模型的ROC曲线及联合模型的列线图,以评估三个模型对肺结节生长的预测效能,并将联合模型与两位医师评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一级亲属肺癌病史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9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参数。临床特征模型、影像组学特征模型、联合模型训练组/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619/0.667、0.840/0.783、0.864/0.852。高、低年资医师训练组/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847/0.832、0.735/0.805,联合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值与高年资医师相仿,远高于低年资医师的预测值。结论基于临床特征和CT影像组学特征分数建立的联合模型优于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模型,预测效能与高年资医师相仿,远高于低年资医师,对预测肺结节的生长趋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生长 影像组学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唐敏 赵春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4,640,共8页
核医学显像具有从功能和代谢角度评估器官和病变组织状态的优势,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工具。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的重要治疗方法。准确评估肿瘤状态、识别获益人群是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化、个体化的前... 核医学显像具有从功能和代谢角度评估器官和病变组织状态的优势,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工具。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的重要治疗方法。准确评估肿瘤状态、识别获益人群是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化、个体化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对核医学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临床价值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核医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赵东 周诗涵 +3 位作者 曾龙欢 徐汉乔 廖实博 郑永科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应用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ICU PMV血流感染7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患...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长期机械通气(PMV)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应用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ICU PMV血流感染7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对列线图进行评估。结果71例患者血液中共培养出病原菌71株:革兰阳性菌55株(77.47%);革兰阴性菌15株(21.12%);真菌1株(1.41%);前3位病原菌为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为23.94%、15.49%、14.08%。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肾功能不全、压疮、气管切开对患者预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OR=7.942;95%CI:1.591~39.634;P=0.012)、压疮(OR=7.202;95%CI:2.582~56.869;P=0.025)、气管切开(OR=12.116;95%CI:1.275~40.699;P=0.002),是导致ICU PMV患者血流感染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死亡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校准曲线、DCA与CIC显示足够的拟合效应和理想的净效益。结论合并肾功能不全、压疮、气管切开是ICU PMV患者发生血流感染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革兰阳性菌为ICU PMV患者发生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基于肾功能不全、压疮、气管切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全因早期死亡和肿瘤特异性早期死亡预测中有较好预测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PMV 血流感染 死亡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苏萌 黄常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1期1689-1692,共4页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RC)在所有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3,病死率排名第2。在中国,最近十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增加[1]。CRC治疗方案的制定通常是基于NCCN、欧洲肿瘤医学学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RC)在所有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3,病死率排名第2。在中国,最近十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所增加[1]。CRC治疗方案的制定通常是基于NCCN、欧洲肿瘤医学学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生物学行为,患者对治疗的预期耐受性等综合考虑的。传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这些治疗各有利弊,手术并不能完全清除肿瘤细胞,放化疗易引起肿瘤细胞的耐受和复发,导致预后不良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疗法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延长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文将从结直肠癌的免疫抑制剂、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及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四方面阐述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治疗 晚期直肠癌 肿瘤医学 恶性肿瘤治疗 结直肠癌 预后不良 免疫疗法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影像组学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志鹏 赵春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428,共5页
影像组学可以从标准医学图像中提取和分析大量特征数据,量化描述肿瘤内部的结构异质性,并探索其与疗效及预后等的相关性,已在放射学领域深入应用。PET影像组学能够提取丰富的肿瘤代谢异质性信息,有助于推动肿瘤临床诊疗,日益得到广泛关... 影像组学可以从标准医学图像中提取和分析大量特征数据,量化描述肿瘤内部的结构异质性,并探索其与疗效及预后等的相关性,已在放射学领域深入应用。PET影像组学能够提取丰富的肿瘤代谢异质性信息,有助于推动肿瘤临床诊疗,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PET影像组学的概念、工作流程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代谢 异质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统四脏”辨治艾滋病 被引量:3
7
作者 黎柳 喻剑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2-15,共4页
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首先表现为脾胃受损,继而累及他脏气血阴阳。本文从脾胃升清降浊和主思藏意,以及脾胃与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等方面阐述“脾统四脏”与艾滋病肠道菌群调节的密切关系,认为“脾统四脏”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而... 临床上,艾滋病患者常首先表现为脾胃受损,继而累及他脏气血阴阳。本文从脾胃升清降浊和主思藏意,以及脾胃与肠道菌群的共同作用等方面阐述“脾统四脏”与艾滋病肠道菌群调节的密切关系,认为“脾统四脏”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而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其突破点,为此提出益气健脾等法、脾与他脏同治思路,可为临床治疗艾滋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统四脏 艾滋病 肠道菌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章越琪 王红萍 +3 位作者 徐利威 徐佳恩 项国谦 余道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35-737,共3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防控及临床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标本来源、患者年龄、病区分布及药敏实验等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病例分...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防控及临床规范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标本来源、患者年龄、病区分布及药敏实验等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检出率6.48%;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375例,占69.44%),其次为咽拭子(131例,占24.26%)。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71~90岁(266例,占49.26%),其次0~10岁(107例,占19.81%)。科室分布上,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162例,占30.00%)、呼吸内科(131例,占24.26%)和儿科(111例,占20.56%)。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头孢替坦耐药率高,接近10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从2018年6.59%升高至2022年20.16%,5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019年达到最高点,2020、2021、2022年耐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老年人、儿童的呼吸道标本,需重点监测本院ICU、呼吸内科和儿科,根据药敏结果规范应用抗菌药物,严格做好院感控制工作,可降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文斌 黄进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45岁的中老年人,共纳入12,464例,采用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交活跃度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按年龄、文化程度、居住...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45岁的中老年人,共纳入12,464例,采用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交活跃度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按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抑郁分层进一步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显示,社交活跃度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OR=0.979,95%CI:0.963~0.995)。按年龄、居住地区、学历、抑郁分层进一步分析,居住在农村(OR=0.977,95%CI:0.957~0.997)、学历为中学(OR=0.974,95%CI:0.949~0.999)、不存在抑郁状态(OR=0.974,95%CI:0.961~0.999)的中老年人其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未发现年龄差异在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的显著作用。结论 社交活跃度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这一发现拓宽了社交活动与高血压患病间关联的认识,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社交活跃度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学标志物甲胎蛋白、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诊断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红亮 王建国 +4 位作者 张会 吴勇锋 汪恺 王晓波 徐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 目的:探讨血清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三个数据库,收集2002年以来发表的AFP、PIVKA-Ⅱ和GPC-3单独或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利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QUADAS)检查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Meta DiSc软件、Review Manager 5.4软件和Stata 15.1软件对AFP、PIVKA-Ⅱ和GPC-3单用和联合使用诊断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AUC值最高,为0.88(95%CI:0.85~0.91),其次是GPC-3和AFP;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AUC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PIVKA-Ⅱ联合GPC-3诊断的AUC值最高,为0.90(95%CI:0.87~0.92)。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和GPC-3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分别为0.75和0.76),但GPC-3的特异度不如PIVKA-Ⅱ和AFP(AFP、PIVKA-Ⅱ和GPC-3分别为0.87、0.88和0.81);多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敏感度较单个标志物诊断时有所提高,但特异度无明显提高。单个标志物用于诊断肝癌时,PIVKA-Ⅱ的诊断比值比(DOR)最高,为22(95%CI:13~36),其次是GPC-3和AFP;两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的DOR均高于单个标志物,其中AFP联合GPC-3诊断的DOR最高,为25(95%CI:9~67);三个标志物联合用于诊断肝癌时的DOR明显降低,为10(95%CI:7~45)。结论:单个标志物用于肝癌诊断时,PIVKA-Ⅱ的诊断价值更高。两种标志物联合能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三种标志物联合未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实际,推荐AFP联合PIVKA-Ⅱ用于肝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清学标志物 甲胎蛋白 维生素K缺失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童宇晓 王娇莉 罗嫚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305-308,共4页
在2020年的全球肺癌新发病例中,约有37%来自中国,且在因肺癌死亡的病例中,中国病例达39.8%。放疗作为肺癌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照射到正常的肺组织,严重者可导致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al-... 在2020年的全球肺癌新发病例中,约有37%来自中国,且在因肺癌死亡的病例中,中国病例达39.8%。放疗作为肺癌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照射到正常的肺组织,严重者可导致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al-induced lung injury,RILI),其包括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根据不同的评估方法,胸部放疗后RILI的发病率可达5%~40%[1]。RILI常是不可逆的,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纤维化 肺癌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 后续治疗 胸部放疗 相关危险因素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接受PCI术的绝经后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陈森江 周亮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13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无M...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13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无MACE组和MACE组,根据TyG指数四分数分为T1、T2、T3、T4组,对各组进行比较,评估TyG指数对接受PCI术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不良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TyG各组之间的生存情况。结果在随访中位时间4年的随访期间,共112(35.8%)例患者出现MACE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HR=1.428,95%CI:1.031~1.979,P=0.032)。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分析显示不同TyG组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34),且随TyG指数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接受PCI术的绝经后妇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绝经后妇女 PCI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自杀未遂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杏仁核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
13
作者 吴云 黄佳玲 +5 位作者 林健 钱晓琪 龚浩冉 乔昌源 周琳琦 胡长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伴自杀未遂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双侧杏仁核与全脑功能连接特征。方法对36例自杀未遂青少年MDD(sMDD组)、36例无自杀未遂青少年MDD患者(nsMDD组)及35例健康者(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伴自杀未遂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双侧杏仁核与全脑功能连接特征。方法对36例自杀未遂青少年MDD(sMDD组)、36例无自杀未遂青少年MDD患者(nsMDD组)及35例健康者(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选取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计算其至全脑体素的时序相关性。分析三组间功能连接特征(rsFC)及其强度与临床量表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rsFC:左侧杏仁核-右侧颞中回;左侧杏仁核-右侧岛叶;右侧杏仁核-右侧额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在sMDD组中,右侧杏仁核-右侧额中回的rsFC强度与DERS评分呈负相关(r=-0.521,P=0.002)。结论青少年MDD患者杏仁核相关情绪调节回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潜在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障碍 自杀未遂 杏仁核 静息态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对老年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赵国滢 唐文斌 黄进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66例,根据入院时ALI最佳截断值分为两组,低ALI组120例,...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炎症指数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66例,根据入院时ALI最佳截断值分为两组,低ALI组120例,高ALI组246例。术后连续随访36个月。采用ROC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ALI对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ALI预测老年ACS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77~0.79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年龄(HR=0.959,95%CI:0.922~0.998,P=0.038)、ALI(HR=0.950,95%CI:0.903~0.998,P=0.042)和GRACE(HR=1.031,95%CI:1.023~1.039,P<0.001)是老年AC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ALI组老年ACS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于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LI与老年ACS患者的全因死亡存在相关性,老年ACS患者入院时的低ALI水平是PCI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I可能有助于评估老年ACS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晚期肺癌炎症指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述情障碍与面部情绪识别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丁宝玲 张开元 +3 位作者 崔婷婷 刘梦慧 唐蕊 施剑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述情障碍与面部情绪识别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患者的述情障碍水平;面部情绪识别测验评估患者面部情绪识别能力;社... 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述情障碍与面部情绪识别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估患者的述情障碍水平;面部情绪识别测验评估患者面部情绪识别能力;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患者社会功能。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面部情绪识别得分与TAS-20总分以及SDSS总分呈负相关(P<0.01),TAS-20总分与SDSS评分呈正相关(P<0.01)。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在述情障碍和社会功能间有一定的中介作用(β=-0.410,t=-4.006,P<0.01)。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与述情障碍及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密切相关。面部情绪识别在患者述情障碍与社会功能间存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情绪识别 述情障碍 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实验室检查进展
16
作者 秦品琼 武胜飞 +2 位作者 周思源 鲍千红 张伟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68-771,共4页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CFD)是一种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导致的出凝血类疾病。多年来,由于检测方法单一致使检出率较低。随着多种新型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对CFD实验室检测的认识相对滞后。该文围绕多种CFD实验室检测技术,着重综述P...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CFD)是一种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导致的出凝血类疾病。多年来,由于检测方法单一致使检出率较低。随着多种新型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对CFD实验室检测的认识相对滞后。该文围绕多种CFD实验室检测技术,着重综述PT-der法、VonClauss法、Fib基因检测等临床常用方法,为CFD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纤维蛋白原 基因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互作用及预后
17
作者 羊璐萍 施军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72-474,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与HCC又是全球[1]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感染影响着全球2.5~3.4亿人,其中亚洲人群占比最高。虽然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以及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NA)和干扰...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与HCC又是全球[1]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感染影响着全球2.5~3.4亿人,其中亚洲人群占比最高。虽然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以及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NA)和干扰素的应用,HBV感染患者的数量明显得到控制,但由于共价闭路环状DNA的存在,HBV病毒并不能完全被人体所清除,功能性治愈是目前可以实现[2]的最高治疗目标。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也逐渐成为全球较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肝病 抗病毒药物 乙肝疫苗 亚洲人群 核苷酸类似物 主要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宣伟玲 王秀娟 +3 位作者 张燕 周阳科 陈祖华 丁忠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 探讨HIV感染对脑白质高信号(WMH)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HIV感染并行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的患者266例为观察组;并收集行MRI检查非HIV感染者2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WMH发生情况、一般资料及各项指... 目的 探讨HIV感染对脑白质高信号(WMH)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为HIV感染并行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的患者266例为观察组;并收集行MRI检查非HIV感染者2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WMH发生情况、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WMH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HIV阳性患者发生WMH的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均高于无WMH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SII是HIV感染者发生WM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IV感染者可能更容易发生WMH,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SII是影响HIV感染者发生WM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核磁共振影像 脑白质高信号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宋棋梁 李继鹏 孙建良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观察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择期行胸腔镜胸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RISS阻滞组(R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各32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 目的观察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ISS)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择期行胸腔镜胸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RISS阻滞组(R组)和肋间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各32例。R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患侧RISS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40 mL。I组在关胸前行胸腔镜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每个目标肋间隙注射0.5%罗哌卡因5 mL。术毕均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R组患者在注射完成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148 h的恢复质量评分(QoR-15);记录拔管后15 min、出PACU时、术后4 h、6 h、24 h和48 h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术后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静脉给药镇痛补救次数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RISS阻滞范围头端至T3水平,尾端至T10水平,T3~T9水平前胸壁可达锁骨中线,后胸壁达肩胛线,T10水平前达腋前线,后至腋后线。R组术后24 h和48 h的QoR-15评分高于I组(P<0.05)。R组在拔管后5 min及出PACU时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4 h和6 h静息VAS评分均显著低于I组(P<0.05);其余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后PICA首次按压时间比I组更迟(P<0.05)。两组术后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静脉镇痛补救次数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肋间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可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息肉复发监测中价值
20
作者 刘方舟 方诗洁 +2 位作者 吕慧婕 王霞 吕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mSEPT9)在结直肠息肉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1月本院行结肠镜检查且病理提示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52例,根据mSEPT9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根据是否为进展期腺瘤分为进展期组及... 目的探究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mSEPT9)在结直肠息肉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1月本院行结肠镜检查且病理提示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52例,根据mSEPT9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根据是否为进展期腺瘤分为进展期组及非进展期组,回顾分析mSEPT9检测阳性的危险因素,观察息肉复发及腺瘤进展程度与血浆mSEPT9间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是外周血mSEPT9阳性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SEPT9阳性患者息肉复发率大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腺瘤患者外周血mSEPT9阳性率大于非进展期腺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SEPT9检测可用于结直肠息肉复发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tin9基因甲基化 结直肠息肉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