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炎性痛电针镇痛频率优选及其DRG TRPV1活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项璇儿 邵芳冰 +3 位作者 许颖龄 杜俊英 房军帆 方剑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349-1353,1362,共6页
目的:筛选电针干预慢性炎性痛的优势频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慢性炎性痛大鼠DRG p-TRPV1的干预情况,探讨优势频率电针的DRG p-TRPV1活化干预机制。方法:所有实验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和2/100 Hz电... 目的:筛选电针干预慢性炎性痛的优势频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慢性炎性痛大鼠DRG p-TRPV1的干预情况,探讨优势频率电针的DRG p-TRPV1活化干预机制。方法:所有实验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和2/100 Hz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CFA造模。电针组选用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0.5 mA^1.5 mA,30 min/次。采用Von Frey Hair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患侧PWT和PWL;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DRG p-TRPV1的表达。结果:100 Hz电针对CFA大鼠的PWT提升最为显著( P <0.05),100 Hz、2/100 Hz电针均能有效提高CFA大鼠的PWL( P <0.05, P <0.05);CFA模型大鼠L4-6 DRG p-TRPV1蛋白表达均有上调,其中L4水平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L5、L6水平上升较为显著( P <0.05),100 Hz电针能有效抑制CFA大鼠L5 DRG p-TRPV1蛋白的过表达( P <0.05),对L4、L6 DRG p-TRPV1蛋白的过表达虽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100 Hz电针对慢性炎性痛的镇痛效应最佳,这可能与其能有效下调CFA大鼠L5 DRG p-TRPV1蛋白的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频率 优选 炎性痛 镇痛 DRG TRPV1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效电针干预不同病理痛的脊髓P2X3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科展 何淑峥 +4 位作者 孙鑫 陈扬 朱雨鑫 杜俊英 方剑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观察优效电针干预对炎性痛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脊髓背角P2X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2部分:1)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CFA组、100Hz组和假电针组;2)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SNI组、SNI组、2Hz组和假电针... 目的:观察优效电针干预对炎性痛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脊髓背角P2X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2部分:1)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CFA组、100Hz组和假电针组;2)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SNI组、SNI组、2Hz组和假电针组。通过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炎性痛模型;通过结扎并切断左侧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后远端,保留腓肠神经的方法建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于造模后1d,100Hz或2Hz电针足三里、昆仑穴,持续干预3d。采用up and down方法检测机械缩足阈,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侧脊髓背角P2X3蛋白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FA组大鼠机械缩足阈造模后各个时间点都显著下降,CFA组大鼠脊髓背角P2X3蛋白表达增多;与CFA组比较,电针干预1次、3次均能显著提升机械缩足阈,电针干预3次能降低脊髓背角P2X3的蛋白表达,假电针无干预作用。2)与假SNI组比较,SNI组大鼠机械缩足阈造模后各个时间点都显著下降,SNI组大鼠脊髓背角P2X3蛋白表达增多;与SNI组比较,电针干预1次、3次均能显著提升机械缩足阈,电针干预3次能降低脊髓背角P2X3的蛋白表达,假电针无干预作用。结论:100Hz电针可有效干预慢性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阈,2Hz电针可有效干预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缩足阈;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P2X3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效电针 干预 炎性痛 神经病理痛 脊髓 P2X3 机制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