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糖胞苷金属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动力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洁 刘文洪 +1 位作者 何利民 陈丽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08-2312,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阿糖胞苷卟啉衍生物(AHP),并通过金属插入反应获得了4种金属卟啉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光动力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含药浓度为25μmol/L的ZnAHP经光照30 ... 设计并合成了阿糖胞苷卟啉衍生物(AHP),并通过金属插入反应获得了4种金属卟啉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光动力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含药浓度为25μmol/L的ZnAHP经光照30 min后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光动力杀伤率平均达(45.86±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金属卟啉 光动力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振洪 余勤 万海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59-62,70,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穿透性强、免疫源性低、低成本生产的优点,并且可与毒素、放射性核素、酶、细胞因子等结合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穿透性强、免疫源性低、低成本生产的优点,并且可与毒素、放射性核素、酶、细胞因子等结合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基因工程小分子抗体近几年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小分子 抗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不同地区实验兔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伟春 徐孝平 +3 位作者 李莉 王德军 喻琦 陈民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06-513,共8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不同产地实验兔血液蛋白的多态性,了解各地实验兔的遗传背景,指导优良品系的选育。方法选择兰溪、农科院、上虞和余姚等地生产的实验兔的11个血液蛋白位点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分析基因频率、Hardy-weinb... 目的研究浙江省不同产地实验兔血液蛋白的多态性,了解各地实验兔的遗传背景,指导优良品系的选育。方法选择兰溪、农科院、上虞和余姚等地生产的实验兔的11个血液蛋白位点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分析基因频率、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遗传变异程度和遗传相似性。结果 Pr、Ptf、Hbα、Hbβ和Alb在所有实验兔中表现为单态,其余蛋白位点呈多态。各蛋白位点的变异程度Prt1>Sag>Tf1>Po>Tf2>Prt2。各地实验兔蛋白位点平均杂合度为兰溪>农科院>上虞>余姚。农科院与余姚实验兔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上虞与兰溪实验兔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938和0.7687。结论血液蛋白多态性反映了浙江省不同地区生产的实验兔的遗传背景,为实验兔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蛋白多态性 基因频率 杂合度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粉对断奶实验兔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益生菌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建敏 刘月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7,共6页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对断奶早期实验兔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益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选择40日龄断奶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饲以乳清粉添加水平为0%、2%、5%和10%的饲粮。饲喂30 d后,每组...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对断奶早期实验兔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益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选择40日龄断奶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饲以乳清粉添加水平为0%、2%、5%和10%的饲粮。饲喂30 d后,每组随机取8只兔,麻醉处死,取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首先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兔盲肠微生物区系多样性,进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法定量检测盲肠细菌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结果 (1)实验兔盲肠细菌DGGE各分析参数随乳清粉添加量的提高逐渐上升,添加不同水平乳清粉均可显著增加DGGE条带数(P<0.05,P<0.01)。2%和5%乳清粉添加水平组的DGGE条带数和香农指数均极显著(P<0.01)高于未添加组,但以上2项指标在乳清粉各添加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GGE均匀度指数在各实验组间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2)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可提高实验兔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其中各乳清粉处理组(2%,5%和10%)的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0%添加组(P<0.05),10%乳清粉添加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但与其他2个乳清粉添加组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1)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可显著提高实验兔盲肠细菌菌群的多样性。(2)在实验兔饲粮中添加乳清粉可有效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兔 乳清粉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中医辨证疗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霞波 张利棕 +5 位作者 龚文波 周卫民 周开 张业 寿旗扬 陈民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观察4种中医辨证疗法的方药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STZ诱导DN大鼠72只,按GLU和U-ALB排泄率均匀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养阴组、滋补肝肾组、补气养血组、温肾健脾组和阳性对照(缬纱坦)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4种中医辨证疗法的方药对DN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STZ诱导DN大鼠72只,按GLU和U-ALB排泄率均匀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养阴组、滋补肝肾组、补气养血组、温肾健脾组和阳性对照(缬纱坦)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连续给药4周对DN大鼠的一般症状、肾功能、蛋白水平和尿蛋白排泄的影响。结果:给予4种中医辨证疗法的方药可不同程度的提高DN大鼠TP、ALB,降低BUN和U-TP、U-ALB排泄率、U-ALB/U-CREA比值;其中,温肾健脾组降低BUN、U-TP排泄率和补气养血组降低U-ALB排泄率、U-ALB/U-CREA比值的作用最强。结论:4种中医辨证疗法可改善DN大鼠肾功能紊乱,减少尿蛋白排泄,其作用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中,温肾健脾法和补气养血法的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疗法 大鼠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贾春霞 徐清照 +1 位作者 杜月光 张宇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585-258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共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 目的:观察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共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理气活血解郁方加减辨证治疗合心理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百忧解片20 mg/d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接受治疗后第10、30、60 d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表现评分、临床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结果:1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组及对照组接收治疗后第10 d均有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2从中医整体症候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开始10 d后,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缓解老年PSD患者中医临床伴随症状方面,更优于百忧解片;3以HAMD减分率统计数据,治疗组有效率为50%,显效率为18.3%,总有效率达68.3%;对照组有效率为48.3%,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65.0%,两者有效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治疗老年PSD患者抑郁症状方面,与百忧解片效果相当。4入组时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5治疗组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经中医药治疗第10 d的变化值与HAMD抑郁量表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运用理气活血解郁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且还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血液的高黏滞状态,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BE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PRFr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俊杰 陈民利 +4 位作者 朱科燕 江劲翱 张静惠 蒋超 潘永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目的采用内侧副韧带和部分髌韧带切除术建立WHBE兔KOA模型并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释放液(PRFr)干预,探讨WHBE兔KOA模型软骨损伤和炎症的机制以及PRFr干预疗效。方法取WHBE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NC)组(n=6)、模型(KOA)组(n=12)和治疗(... 目的采用内侧副韧带和部分髌韧带切除术建立WHBE兔KOA模型并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释放液(PRFr)干预,探讨WHBE兔KOA模型软骨损伤和炎症的机制以及PRFr干预疗效。方法取WHBE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NC)组(n=6)、模型(KOA)组(n=12)和治疗(PRFr)组(n=6);其中KOA组和PRFr组分别于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时向两侧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和PRFr 0.5 mL。造模4、8周时,各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X线影像学观察,并取血清进行ELISA检测IL-1β、TNF-α、MMP-13水平,4周时KOA组处理6只,8周时处理各组剩余动物,取兔双侧膝关节,进行大体评分,脱钙后行病理切片制作,然后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以及TGF-β、BMP3和NF-κB免疫组化表达检测。结果与NC组比,造模后WHBE兔Lequesne MG行为学评分,Mankin’s评分,Pelletier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可见膝关节肿胀明显、关节疼痛刺激和活动受限明显,且X光显示软组织呈高密度阴影,关节积液较多,解剖观察显示关节面粗糙,病理观察显示软骨表面缺损,软骨细胞丢失或部分丢失,表明WHBE兔KOA模型成立。与KOA组比较,PRFr干预治疗后血清炎症水平(IL-1β、TNF-α、MMP-13)均显著降低(P<0.05,P<0.01),软骨表面粗糙程度低,大部分软骨细胞分布整齐;同时TGF-β、BMP3和NF-κB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WHBE兔KOA模型,且PRFr可通过TGF-β/BMP和NF-κB途径改善WHBE兔KOA模型软骨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BE兔 膝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释放液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胆管结扎致胆汁淤积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屠海烨 包方奇 +5 位作者 张利棕 蒋琛 温思思 赵梓宇 方明笋 陈民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0-629,共10页
目的 观察不同结扎位点和禁食方法对部分胆管结扎(partial bile duct ligation, pBDL)致胆汁淤积C57BL/6J小鼠模型的影响,研究成模率高、症状典型、稳定性好的pBDL造模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选择性结扎左肝胆管(L-pBDL法)和左侧与正中胆... 目的 观察不同结扎位点和禁食方法对部分胆管结扎(partial bile duct ligation, pBDL)致胆汁淤积C57BL/6J小鼠模型的影响,研究成模率高、症状典型、稳定性好的pBDL造模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选择性结扎左肝胆管(L-pBDL法)和左侧与正中胆管汇合处(ML-pBDL法)进行造模,观察不同pBDL结扎法对C57BL/6J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前分别禁食12 h和禁食16 h、术后均禁食禁水4 h,观察不同禁食方法对ML-pBDL模型体症和肝损伤的影响。结果 (1)ML-pBDL组黄疸出现率52.94%、术后3周内存活率64.71%,而L-pBDL组黄疸出现率11.76%、术后3周内存活率82.35%;与假手术组比较,L-pBDL组和ML-pBDL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且ML-pBDL组ALP活性明显高于L-pBDL组(P<0.05);相对于L-pBDL组,ML-pBDL组术后3周的肝纤维化更严重(P<0.01);(2)禁食16 h组黄疸出现率93.33%、术后3周内存活率73.77%,而禁食12 h组黄疸出现率42.86%、术后3周内存活率71.42%;与假手术组比较,禁食16 h组和禁食12 h组ALP活性、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总胆汁酸水平与胶原纤维面积占比均显著升高(P<0.05)。禁食16 h组各观察指标均高于禁食12 h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禁食12 h和禁食16 h组均出现明显的胆管增生与肝纤维化(P<0.01),且禁食16 h组纤维化更严重(P<0.01)。结论 L-pBDL和ML-pBDL结扎法均可建立小鼠胆汁淤积模型,但L-pBDL模型症状仅表现为一过性的损伤特征,而ML-pBDL模型的肝病变典型、症状稳定,且适当延长术前禁食时间可提高ML-pBDL模型的成模率和稳定性,且病理症状更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部分胆管结扎 胆汁淤积模型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恒 潘永明 +5 位作者 黄俊杰 张辉 郁晨 陈民利 徐庆丰 郑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共10页
目的评估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简称:科瑞达治疗仪)对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成年雄性Beagle犬28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3只、试验组15只和同类对照组10只;其中试验组又分为120 W/50 W、150 W/50 W、160 W/50 W的汽化切... 目的评估147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简称:科瑞达治疗仪)对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成年雄性Beagle犬28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3只、试验组15只和同类对照组10只;其中试验组又分为120 W/50 W、150 W/50 W、160 W/50 W的汽化切割/凝固止血3个小组;同类对照组又分为120 W/50 W、150 W/50 W的汽化切割/凝固止血2个小组;每小组各5只。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均在电切镜下经膀胱颈入口行犬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观察产品的操作适配性和有效性;术后观察犬的一般体征,以及在术前、术后即刻、3 d、7 d、28 d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和血液学指标;分别在术后1 h、4周时,行超声和电切镜下观察尿道前列腺部情况,并取前列腺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术后1 h的凝固层厚度和4周尿道上皮修复情况。结果术中,试验品和同类对照品进行犬前列腺切除术的操作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汽化切割和凝固止血性能;术后对犬的一般体征、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影响;且超声显示术后即刻均可见尿道扩张,尿道上皮回声略有增强;4周时,可见前列腺组织实质为略低回声,内部为均匀分布细小点状回声,包膜呈线状高回声,与假手术组一致。测量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汽化切割前列腺组织重量约为0.91~1.33 g,切除比例达17.11%~20.27%;且随汽化切割功率的增加,激光发射时间逐渐减少,而汽化切割速度和效能均有所增加;但试验组与同类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电切镜下可见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在术后1 h时前列腺尿道部创面呈烧灼样改变,创面和正常尿路上皮分界明显;4周时,前列腺部尿路上皮已修复平整,周围正常尿路上皮分界较模糊。同样,病理观察也显示,术后1 h时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均可见前列腺尿道口损伤明显,创面表面有少量碳化和凝固性坏死,少量炎性细胞聚集,凝固层厚度约在0.4 mm左右;术后4周时,假手术组前列腺尿道部形态未见异常,试验组和同类对照组均可见新生上皮基本覆盖创面,厚度较均匀,无凝固性坏死组织附在创面上,周围仍有轻度炎性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周围前列腺可见间质和上皮细胞增生,部分可见鳞状化发生;前列腺包膜完好,周围神经血管形态未见异常。结论科瑞达治疗仪对Beagle犬前列腺切除术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汽化切割和凝固止血性能,且术后的各项生理指标较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1470 nm激光波长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诱导高尿酸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芪苓颗粒的干预作用研究
10
作者 张倩 屠海烨 +6 位作者 朱科燕 郁晨 蔡月琴 戎亦骊 张利棕 陈民利 方明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9,共10页
目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腺嘌呤加酵母饲料饲喂”的多因素诱导法建立高尿酸肾病(HN)大鼠模型,并观察芪苓颗粒(QLG)的干预作用。方法取5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大鼠作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其余大鼠采用多因素诱导法建立H... 目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腺嘌呤加酵母饲料饲喂”的多因素诱导法建立高尿酸肾病(HN)大鼠模型,并观察芪苓颗粒(QLG)的干预作用。方法取5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取10只大鼠作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其余大鼠采用多因素诱导法建立HN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颌下取血检测血清UA、CREA、BUN、TG和TC,筛选出血清UA和体重接近均值的HN大鼠40只,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模型对照(Model,M)组、QLG低剂量(Qiling granules low dose,QLG-L)组、QLG高剂量(Qiling granules high dose,QLG-H)组和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PC)组,每组10只。各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颌下采血检测血清UA、CREA、BUN、TG和TC,行安死术,取肝组织检测XOD、ADA活性,取肾组织进行HE、Gomori六胺银染色,并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肾GLUT9、OAT1、VCAM-1和TGF-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M组血清UA、CREA、BUN、TC、TG水平和肝XOD、ADA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变明显,肾小管尿酸盐含量和肾GLUT9、VCAM-1、TGF-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0.05)、OAT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M组比,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清UA水平和肝XOD、ADA活性以及肾VCAM-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P<0.05),QLG-L组大鼠的血清CREA、BUN水平和肾TGF-β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P<0.05,P<0.01),QLG-H组大鼠的血清CREA、BUN水平和肾GLUT9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P<0.01,P<0.05),各给药组大鼠的尿酸盐沉积及其引发的肾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大鼠酵母饲料饲喂的同时给予氧嗪酸钾与腺嘌呤联合灌胃可诱导建立稳定的HN大鼠模型;QLG可通过改善HN模型大鼠UA代谢紊乱、减轻肾炎症和尿酸盐沉积及其引发的肾损伤来有效治疗HN,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UA、CREA、BUN、TG水平和肝XOD、ADA活性以及肾GLUT9、OAT1、VCAM-1、TGF-β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性肾病 高尿酸肾病 肾损伤 芪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 被引量:13
11
作者 凌云 屠珏 +3 位作者 蔡兆伟 蔡月琴 褚燕青 陈民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考察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的自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实验考察黄芩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4T1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给药剂量。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25、50和100μmol/L)及联合自噬抑制剂3-MA作用下,MCF-7细胞和4T... 目的:考察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的自噬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实验考察黄芩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4T1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给药剂量。Western blot检测黄芩素(25、50和100μmol/L)及联合自噬抑制剂3-MA作用下,MCF-7细胞和4T1细胞中自噬特征蛋白LC3-Ⅱ和LC3-Ⅰ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3-MA对黄芩素诱导MCF-7细胞和4T1细胞凋亡的影响,确认黄芩素诱导自噬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考察自噬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mTOR、mTOR、p-AKT和AKT的蛋白水平,结合AKT-mTOR激活剂EGF明确AKT-mTOR通路在黄芩素诱导乳腺癌自噬中的作用。结果:50μmol/L及其以上剂量的黄芩素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和4T1细胞的活力,其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效和量效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50和100μmol/L黄芩素作用下MCF-7细胞和4T1细胞的LC3-Ⅱ/LC3-Ⅰ比例显著增强,3-MA加入后又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相比黄芩素单用组,联合自噬抑制剂可促进MCF-7细胞的坏死和凋亡。通路蛋白研究表明mTOR和AKT总量不变,其活化蛋白水平在黄芩素作用下显著降低,而加入EGF后又再次增加。结论:黄芩素可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和4T1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乳腺癌细胞 自噬 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实验兔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吕建敏 程鉴冰 +3 位作者 屠珏 张利棕 徐剑钦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断奶至3月龄)实验兔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950±90)g的40日龄断奶实验兔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2%(Ⅰ组)、14%(Ⅱ组)、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断奶至3月龄)实验兔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950±90)g的40日龄断奶实验兔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2%(Ⅰ组)、14%(Ⅱ组)、16%(Ⅲ组)、18%(Ⅳ组)和20%(Ⅴ组)的等消化能(10.0 MJ/kg)等粗纤维(12%)日粮,进行6周饲养试验,并测定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学指标和相关血液指标。结果表明:幼兔日增重(y)与粗蛋白质水平(x)间存在二次回归关系(y=-0.233x2+7.637x-40.335,r=0.79,P<0.01),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6.4%时,动物日增重最大。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以Ⅲ组和Ⅳ组较高,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实验兔的自然杀伤细胞活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以Ⅴ组最高,且Ⅴ组在以上3项指标上分别相应地与Ⅰ组、Ⅰ组和Ⅱ组差异显著(P<0.05)。脂多糖刺激指数以Ⅳ组较高,且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Ⅲ组刀豆素蛋白刺激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或P<0.01)。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Ⅳ组的白介素-1β的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Ⅲ组和Ⅳ组为高,与Ⅰ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而丙二醛含量则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相反。由此可知,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6.4%时可满足生长期实验兔最大生长需要,该水平略低于实验兔维持最佳免疫状态对日粮粗蛋白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兔 粗蛋白质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海洋副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对高脂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蒋立勤 余陈欢 +5 位作者 余勤 裘姗姗 沈晨 张湖燕 顾小燕 邹建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1,共4页
研究从海洋水产加工后的副产品中提取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并探讨其对肥胖小鼠的减肥功效。用Folch法从鲭鱼头和鱿鱼内脏中提取油脂,采用GC-MS法分别测定两者的脂肪酸组成,分别用两种油脂对高脂小鼠灌胃,观察它们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观... 研究从海洋水产加工后的副产品中提取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并探讨其对肥胖小鼠的减肥功效。用Folch法从鲭鱼头和鱿鱼内脏中提取油脂,采用GC-MS法分别测定两者的脂肪酸组成,分别用两种油脂对高脂小鼠灌胃,观察它们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及测试指标包括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增长率、脂肪堆积率、脏器指数等。两种油脂中含有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于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小鼠,该油脂具有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抑制脂肪堆积、促使小鼠生长发育正常的功能。两种深海鱼油脂均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对海洋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油脂 GC—MS 脂肪酸组成 肥胖小鼠 体重 脏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轴通过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余勤 林洁 +6 位作者 刘丽珍 王艳 宣晓波 王标 单威 周丽萍 刘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24-14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轴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轴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修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经缺氧培养不同时点(0h、6h、12h、24h、48h、72h)或SDF-1α(10μg/L)孵育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CXCR4表达的变化;建立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造模后不同时点(1d、3d、5d、7d、14d、21d)大鼠脑部海马组织中SDF-1α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情况;用AMD3100(CXCR4拮抗剂)拮抗rMSCs表面CXCR4后,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MSCs诱导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等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阳性率及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低氧培养6 h及12 h的rMSCs 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常氧培养组明显增加(P<0.01),10μg/L SDF-1α孵育后rMSCs的CXCR4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大鼠脑内SDF-1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5 mg/L AMD3100处理后的rMSCs在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中NSE和GFAP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微小剂量的SDF-1α可诱导低氧培养的rMSCs表面CXCR4的表达,而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大鼠脑内SDF-1α表达增加,从而使SDF-1/CXCR4轴的生物学效应得以增强;CXCR4拮抗的rMSCs在分化中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SE和GFAP的表达降低,表明SDF-1/CXCR4轴在rMSCs定向神经分化修复缺血缺氧脑损伤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光华 赵伟春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93-1303,共11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体外DNA分子PCR复制过程中每个循环的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DNA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特异...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体外DNA分子PCR复制过程中每个循环的扩增产物,从而实现对DNA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在动植物基因工程、动植物检疫、微生物鉴定与分类、食品安全检测和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近年来新的荧光探针的原理、类型进行了评述,并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探针 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联合鞘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勤 李佩佩 +6 位作者 周丽萍 宣晓波 盛丽先 郭莹 林洁 董晖 王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鞘内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修复的影响。方法:11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PBS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rMSCs治疗组和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造模后3天治疗组鞘内注射rMSCs,或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或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造模后24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移植后1、4、7、14、21、28天分别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经5-溴-2-脱氧嘧啶(BrdU)标记rMSCs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rMSCs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第3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rMSCs治疗组(P<0.05)。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rMSCs加黄芪治疗组较rMSCs治疗组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减轻更明显。双标免疫组化显示rMSCs移植后1天就出现在脑组织,并表达NSE与GFAP。rMSCs加黄芪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多于rMSCs治疗组(P<0.05),NSE阳性率移植后1、7、14天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GFAP阳性率除移植后14天外均显著高于rMSCs治疗组(P<0.05)。结论:鞘内移植rMSCs是治疗大鼠HIBD的有效方法;黄芪注射液在体内有诱导r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有协同rMSCs促进大鼠HIBD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鞘内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鞘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志华 余勤 +7 位作者 白月双 宣晓波 盛丽先 李佩佩 王标 单威 周丽萍 刘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726-2729,I0029,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鞘内注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PBS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简称中药组)、鞘内注射rMSCs组(简称移植组)和补阳...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鞘内注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r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假手术组、PBS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简称中药组)、鞘内注射rMSCs组(简称移植组)和补阳还五汤联合鞘内注射rMSCs组(简称联合组)。造模后3天,对照组鞘内注射PBS液,中药组予以补阳还五汤灌胃30天,移植组鞘内注射rMSCs,联合组鞘内注射rMSCs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30天。治疗后第7、14、21、28天分别行BBB分级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HE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病理改变和修复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rdU标记的rMSCs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制作了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移植组和联合组BBB分级法检测平均得分较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有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在不同时间点的BBB平均得分都高于移植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联合组较移植组组织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更明显,胶质细胞增生更加活跃。双标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的rMSCs可迁移到宿主脊髓损伤处并存活,从第7天开始即有NSE和GFAP表达。联合组中GFAP、NSE阳性细胞数目均较移植组多(P<0.05)。结论:鞘内注射移植r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有利于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徐孝平 潘永明 +5 位作者 刘瑞敏 寿旗扬 贾临超 周卫民 朱科燕 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即多因素组(MF)、多因素干预组(MFT)、热水游泳组(WS)、睡眠不足组(SD)、单纯束缚组(PC)和正常对照组(C),每组6只。分别采用热水游...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的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Wistar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即多因素组(MF)、多因素干预组(MFT)、热水游泳组(WS)、睡眠不足组(SD)、单纯束缚组(PC)和正常对照组(C),每组6只。分别采用热水游泳、饮食限制、睡眠剥夺、束缚等方式建立亚健康大鼠模型,多因素干预组每日经口给予300 mg/kg的抗衰老片,在造模5 d后处理动物,并取大鼠血,分别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甲状腺激素T3和T4、睾酮(T)、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介素IL-1β、IL-2、IL-6、IL-8和IFN-γ含量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取脾脏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①造模结束后多因素组大鼠血清5-HT明显降低(P<0.05),而热水游泳组和单纯束缚组5-HT含量却升高显著(P<0.01),且睡眠不足组和单纯束缚组血清DA含量降低显著(P<0.05);同时各亚健康模型大鼠的血清T3、T4、CORT和ACT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C比值降低显著(P<0.01),且睡眠不足组血清T降低明显(P<0.05);②造模结束后多因素组的大鼠IL-8含量降低显著(P<0.01),而热水游泳组和单纯束缚组IL-1β、IL-2、IL-6、IL-8和IFN-γ含量以及睡眠不足组IL-1β、IL-2、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同时显著降低各亚健康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P<0.05,P<0.01)。(2)与多因素组比,抗衰老片干预后多因素干预组大鼠血清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能显著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目和CD4+/CD8+比值(P<0.01),降低血清CORT含量。结论亚健康状态能引起大鼠HPA轴反应性失衡,皮质醇释放过度,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并能引起淋巴细胞功能降低,出现明显机体免疫抑制现象;而抗衰老片具有抗应激,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情绪和内分泌紊乱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体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免疫 内分泌 亚健康 淋巴细胞亚群 抗衰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Dunkin Hartley豚鼠封闭群的遗传背景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亮 蔡月琴 +3 位作者 屠珏 应华忠 徐剑钦 陈民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检测我国现有Dunkin Hartley豚鼠封闭的遗传背景,分析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离情况,为建立标准化的豚鼠封闭群监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筛选获得的8个微卫星位点,从一个数量为1000的豚鼠封闭群中随机选择72个个体,通过... 目的检测我国现有Dunkin Hartley豚鼠封闭的遗传背景,分析评估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离情况,为建立标准化的豚鼠封闭群监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筛选获得的8个微卫星位点,从一个数量为1000的豚鼠封闭群中随机选择72个个体,通过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等位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评估了该豚鼠封闭群的遗传现状。结果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191~3.4422,平均2.309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294。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在0.3154~0.6545之间,平均值为0.4687。有5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豚鼠封闭群的遗传多态性处于中等水平,遗传平衡检测结果提示种群的繁殖过程未能实现完全随机交配,近交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豚鼠封闭群遗传监测方法和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封闭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模型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亮 潘永明 +4 位作者 徐孝平 何欢 朱科燕 杨玉伟 陈民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模型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血脂异常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和与昼夜的关系。方法利用高脂饮食诱发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造模后,每2周一次测定小型猪TG、TC、HDL-C和LDL-C和监测动态心电图,并进... 目的观察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模型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血脂异常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和与昼夜的关系。方法利用高脂饮食诱发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造模后,每2周一次测定小型猪TG、TC、HDL-C和LDL-C和监测动态心电图,并进行24 h和昼夜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以评估小型猪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结果高脂饮食2周后五指山小型猪血清TC、HDL-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G水平亦在高脂饮食后6周显著升高(P<0.05),其中,TC、LDL-C在高脂饮食0~4周时呈快速上升,在4~6周达到高峰,8~10周基本稳定并维持在一定水平;HDL-C在高脂饮食0~2周迅速上升并达到高峰,2~10周基本稳定。HRV参数分析结果,时域指标(RRI、SDNN、RMSDD、SDANN、PNN50、SDANN index、STV、LTV)和频域指标(VLF、LF、HF和TP)均渐进性显著降低(P<0.05,P<0.01),LF/HF升高(P<0.05),夜间HRV参数变化程度均高于白天;相关分析显示HRV各参数与TC、LDL-C、TC/HDL-C、LDL-C/HDL-C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DNN与TC、LDL-C、TC/HDL-C、LDL-C/HDL-C比值的相关性依次为0.673、0.672、0.665、0.681。结论高脂饮食诱发五指山小型猪高脂血症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下降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程度与高血脂状态的持续时间有关;血脂异常所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夜间高于白天;HRV降低与TC、LDL-C、TC/HDL-C和LDL-C/HDL-C比值升高呈一定的依赖性,SDNN降低可作为预测高脂血症引发心血管病风险的独立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高脂血症 心率变异 自主神经功能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