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瑛 谢汉卿 +1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71,共5页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 中医美学蕴含着丰富的“和合”思想,研究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机制,追溯“和合”思想的哲学根源,凸显其在中医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多个维度剖析中医美学“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助力中医“和合”的美学底蕴与生态和谐、社会“和合”的实践理念与文明进步、人体“和合”的医学探索与健康保障以及医患“和合”的审美准则与和谐医疗。融入自然,实现和谐养生;注重实践,培养审美情操;调和阴阳,实现身心健康;提升医德,构建医患关系,为中医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中医事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美学 中医哲学 “和合”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不同证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蛋白质组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德赵 沃立科 +4 位作者 赵虹 楼丽华 沃兴德 唐利华 李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应用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组。方法:收集正常人及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后分别用Cy3或Cy5标记,每一对Cy3和Cy5标记样品都与一个Cy2标记的内标等量混合,上样于... 目的:应用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组。方法:收集正常人及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后分别用Cy3或Cy5标记,每一对Cy3和Cy5标记样品都与一个Cy2标记的内标等量混合,上样于同一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经不同光激发下扫描得到不同样品的蛋白质组图谱。所获得的图谱经DeCyder6.5软件进行分析,筛选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在乳腺增生患者血清中抗凝血酶lii、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HCCR结合蛋白2、结合珠蛋白2和转甲状腺蛋白及其变异体表达量增加。而SP40,40、Ras association and pleckstrin homology domains 1 iso-form3表达量下降。在不同证型乳腺增生患者血清中,抗凝血酶lii和SP40,40在肝郁气滞型表达量最高,痰瘀互结型次之,而冲任失调型表达量少;HCCRBP2在痰瘀互结型中表达量最高,在肝郁气滞型中表达量最低;转甲状腺素蛋白变异体在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和痰瘀互结型中表达依次降低。结论:这些蛋白质可能与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相关,可以作为乳腺增生病临床中医辨证论治的候选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蛋白质组 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 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酸通过抗炎促血管新生改善糖尿病下肢缺血作用研究
3
作者 黄运超 王益琼 +3 位作者 张婷 张鋆 李兰 张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906,共8页
目的:探究西红花酸对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后,采用股动脉结扎手术(femoral artery ligation,FAL),... 目的:探究西红花酸对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改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后,采用股动脉结扎手术(femoral artery ligation,FAL),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STZ注射14 d后采用西红花酸(3、6 mg/kg)灌胃治疗,持续21 d。FAL术后,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流恢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腓肠肌组织中血管新生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显著升高,下肢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CD31与α-SM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而TNF-α、IL-1β、IL-6及TGF-β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P<0.05,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红花酸治疗组血糖水平未见显著改变,但下肢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西红花酸高剂量治疗组能显著提升CD31与α-SMA表达(P<0.0001,P<0.05),并降低IL-1β、IL-6、TGF-β的表达水平(P<0.001,P<0.05,P<0.05)。结论:西红花酸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血管新生,发挥改善糖尿病下肢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酸 糖尿病下肢缺血 炎症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干腐病生防菌及有效杀菌剂筛选
4
作者 严紫焰 胡光锦 +3 位作者 赵可欣 黄垲焯 杨佳骏 赵伟春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2,共10页
干腐病是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镰刀属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本研究旨在从浙江省道地药材浙贝母植株中鉴定筛选潜在生防菌和化学药剂,为干腐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策略。通过核糖体... 干腐病是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镰刀属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本研究旨在从浙江省道地药材浙贝母植株中鉴定筛选潜在生防菌和化学药剂,为干腐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策略。通过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等6个DNA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结合GenBank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精确鉴定了3株潜在生防真菌: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稀释法评估三者与实验室现有潜在生防细菌水生拉恩氏菌(Chryseobacterium aquatic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对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接种5 d后,6种生防菌对尖孢镰刀菌平均抑菌率五点对峙试验分别为76.48%、50.17%、58.28%、48.88%、66.26%和23.86%;两点对峙试验分别为47.92%、50.72%、34.22%、21.07%、17.18%和13.16%。琼脂稀释法揭示,当无菌发酵滤液体积分数在1%~20%时,6种生防菌的抑制效果随浓度增加而提高,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2.91%、21.49%、23.61%、46.06%、3.93%和2.67%。化学药剂筛选结果显示,百菌清、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和咯菌腈抑制孢子萌发的EC_(50)值分别为1.14、4.92、0.15和0.25μg/mL,抑制菌丝生长的EC_(50)值分别为3.60、11.07、4.02和0.13μg/mL。研究结果表明,6种生防菌均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其中钩状木霉、产红青霉、白囊耙齿菌和水生拉恩氏菌展现出高效生防潜力,化学杀菌剂中咯菌腈抑菌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干腐病 尖孢镰刀菌 拮抗菌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浊通痹颗粒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降尿酸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阮熙 周俊祺 +2 位作者 李海昌 宋黎喆雄 胡轩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4-925,共12页
目的探讨祛浊通痹颗粒(QZTB)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小鼠降尿酸及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方法鉴定祛浊通痹颗粒(QZTB)成分。随机将64只C57BL/6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QZTB低剂量... 目的探讨祛浊通痹颗粒(QZTB)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小鼠降尿酸及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方法鉴定祛浊通痹颗粒(QZTB)成分。随机将64只C57BL/6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QZTB低剂量组、QZTB中剂量组、QZTB高剂量组、MCC950组、MCC950+QZTB中剂量组,每组8只。腺嘌呤(100 mg·kg-1)联合氧嗪酸钾(500 mg·kg-1)建立HUA小鼠模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先造模2周后给药4周。造模2周后采用小鼠眼底静脉丛取血检测血尿酸(SUA)水平,以SUA水平作为造模成功依据,持续给药4周后处死取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UA、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尿酸转运蛋白1(URAT1)、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PDZ蛋白激酶1(PDZK1)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尿酸转运体(URAT1、ABCG2、GLUT9、PDZK1)、核转录因子κB(NF-κB)总蛋白和磷酸化NF-κB(p-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蛋白(Pro-Caspase-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肾脏组织中尿酸转运体(URAT1、ABCG2、PDZK1、GLUT9)表达水平。结果在QZTB中鉴定了9种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造模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UA显著上升(P<0.0001);给药4周后,模型组血清SUA、BUN、Cr显著升高(P<0.0001),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1,P<0.001),肾组织ABCG2、PDZK1蛋白表达减少(P<0.01,P<0.001,P<0.0001),URAT1、GLUT9、NLRP3、p-NF-κB p65/NF-κB p65和Cleaved 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P<0.0001)。与模型组相比,苯溴马隆组和QZTB低、中、高剂量干预组SUA、BUN、Cr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P<0.001,P<0.0001),QZTB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P<0.05,P<0.01),提高肾组织ABCG2、PDZK1蛋白表达(P<0.05,P<0.01,P<0.0001),下调URAT1、GLUT9、NLRP3、p-NF-κB p65/NF-κB p65和Cleaved 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表达(P<0.05,P<0.01,P<0.001,P<0.0001)。与模型组相比,MCC950组下调NLRP3、p-NF-κB p65/NF-κB p65和Cleaved 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表达(P<0.01)。与MCC950组或QZTB组相比,MCC950+QZTB组下调NLRP3、p-NF-κB p65/NF-κB p65、Cleaved Caspase-1/Pro-Caspase-1蛋白表达(P<0.05,P<0.01,P<0.0001)。结论QZTB能够通过抑制NF-κB/NKRP3信号通路促进尿酸排泄,从而改善HU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浊通痹颗粒 高尿酸血症 尿酸转运体 NF-ΚB NLRP3炎症小体 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SCoT标记结合欧式距离聚类分析24份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
6
作者 叶夏雯 曹书禹 +2 位作者 吴延青 陈铌铍 金波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34,共10页
【目的】联合使用ISSR和SCoT分子标记技术,基于UPGMA和欧式距离法聚类分析,从分子水平综合分析不同产地的24份黄精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促进黄精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和SCoT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我... 【目的】联合使用ISSR和SCoT分子标记技术,基于UPGMA和欧式距离法聚类分析,从分子水平综合分析不同产地的24份黄精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促进黄精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和SCoT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11个省份的24份黄精属植物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分别从ISSR通用引物和SCoT通用引物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15条引物,扩增后分别获得229条和210条清晰条带的标记,平均多态性百分比分别为98.40%和98.10%。与SCoT标记结果相比,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获得更多的黄精遗传多态性位点。24份黄精Nei's基因分化系数(G_(st))为0.0474,表明95.26%的遗传变异是在种内进行,基因流N_(m)>1表明种内存在明显的基因流动。其中15份P.sibiricum Red.黄精种质的G_(st)为0.0471,表明95.29%的遗传变异在种内进行,N_(m)>1表明种内基因交流较多。对于ISSR、SCoT和ISSR-SCoT组合数据经UPGMA分析表明,三类数据的聚类结果各有异同。进一步将ISSR-SCoT组合数据运用欧式距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与UPGMA聚类算法结果一致的是,ZJ6和HN4具有最近的遗传距离,并且将24份黄精遗传系数进行聚类热图可视化后的结果与欧式距离算法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联合使用ISSR和SCoT分子标记,并综合运用UPGMA和欧式距离算法,可以获得更全面的黄精遗传多样性信息。不同产地的24份黄精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地理位置基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ISSR SCoT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sion of Dual-targeting Peptides with MAP30 Promotes the Apoptosis of MDA-MB-231 Breast Cancer Cells
7
作者 YANG Yi-Xuan WANG Xin-Yi +5 位作者 CHEN Wei-Wei GAN Li SUN Yu LIN Tong ZHAO Wei-Chun ZHU Zhen-Ho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 30 kD(MAP30)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with antibacterial,anti-HIV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but lacks the ability to target tumor cells.To increase its tumor-targeting ab...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 30 kD(MAP30)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with antibacterial,anti-HIV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but lacks the ability to target tumor cells.To increase its tumor-targeting ability,the arginine-glycine-aspartic(RGD)peptide an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terference(EGFRi)peptide were fused with MAP30,which was named ELRL-MAP30.The efficiency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 cells,which lack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gR)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is limited.In this study,w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ELRL-MAP30 on TNBC MDA-MB-231 cells.First,we discovered that ELRL-MAP30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DA-MB-231 cells and induced MDA-MB-231 cell apoptosis.Moreover,ELRL-MAP30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ax expression and a decrease in Bcl-2 expression.Furthermore,ELRL-MAP30 triggered apoptosis via the Fak/EGFR/Erk and Il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 addition,recombinant ELRL-MAP30 can inhibit chicken embryonic angiogenesis,and also inhibit the tube formation ability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umor angiogenesis.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LRL-MAP30 has significant tumor-targeting properties in MDA-MB-231 cancer cells and reveal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angiogenesis.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ELRL-MAP30 in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the TNBC cell line MDA-MB-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peptide(RG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terference peptide(EGFRi)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MAP30) MDA-MB-231 cell tumor targeting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BE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PRFr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俊杰 陈民利 +4 位作者 朱科燕 江劲翱 张静惠 蒋超 潘永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目的采用内侧副韧带和部分髌韧带切除术建立WHBE兔KOA模型并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释放液(PRFr)干预,探讨WHBE兔KOA模型软骨损伤和炎症的机制以及PRFr干预疗效。方法取WHBE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NC)组(n=6)、模型(KOA)组(n=12)和治疗(... 目的采用内侧副韧带和部分髌韧带切除术建立WHBE兔KOA模型并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释放液(PRFr)干预,探讨WHBE兔KOA模型软骨损伤和炎症的机制以及PRFr干预疗效。方法取WHBE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NC)组(n=6)、模型(KOA)组(n=12)和治疗(PRFr)组(n=6);其中KOA组和PRFr组分别于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时向两侧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和PRFr 0.5 mL。造模4、8周时,各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X线影像学观察,并取血清进行ELISA检测IL-1β、TNF-α、MMP-13水平,4周时KOA组处理6只,8周时处理各组剩余动物,取兔双侧膝关节,进行大体评分,脱钙后行病理切片制作,然后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以及TGF-β、BMP3和NF-κB免疫组化表达检测。结果与NC组比,造模后WHBE兔Lequesne MG行为学评分,Mankin’s评分,Pelletier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可见膝关节肿胀明显、关节疼痛刺激和活动受限明显,且X光显示软组织呈高密度阴影,关节积液较多,解剖观察显示关节面粗糙,病理观察显示软骨表面缺损,软骨细胞丢失或部分丢失,表明WHBE兔KOA模型成立。与KOA组比较,PRFr干预治疗后血清炎症水平(IL-1β、TNF-α、MMP-13)均显著降低(P<0.05,P<0.01),软骨表面粗糙程度低,大部分软骨细胞分布整齐;同时TGF-β、BMP3和NF-κB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WHBE兔KOA模型,且PRFr可通过TGF-β/BMP和NF-κB途径改善WHBE兔KOA模型软骨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BE兔 膝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释放液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氏养巢方通过ERβ/PCG1α/TFAM通路提高颗粒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以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被引量:3
9
作者 缪晨韵 赵颖 +5 位作者 陈赟 王如烨 任宁 刘青 窦晓兵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目的:探究何氏养巢方(简称“养巢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方法:取3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巢方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予环磷酰胺90 mg/kg单次腹腔注射以建立原发性卵巢功... 目的:探究何氏养巢方(简称“养巢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方法:取3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巢方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予环磷酰胺90 mg/kg单次腹腔注射以建立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后,分组灌胃21 d后处死。另取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造模后获取原代颗粒细胞,分为养巢方组、PHTPP(一种雌激素受体阻滞剂)组、养巢方+PHTPP组,分别予养巢方含药血清或PHTPP或同时给予两者干预培养24 h。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素酶法检测颗粒细胞腺苷三磷酸(ATP)水平;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过氧化物异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蛋白表达;qRT-PCR检测Erβ、Pgc1α、Tfam、Sod2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卵巢组织次级及三级卵泡较少,养巢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次级及三级卵泡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颗粒细胞ATP和mtDNA水平均下降(均P<0.01),线粒体嵴消失或空泡化结构异常比例增加,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下降(均P<0.01)。养巢方中、大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颗粒细胞内ATP生成增多、mtDNA拷贝数增加(P<0.05或P<0.01);颗粒细胞内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增加(P<0.05或P<0.01)。体外实验中,与PHTPP组比较,养巢方+PHTPP组线粒体结构正常比例更高,线粒体ATP含量增加(P<0.05或P<0.01),mtDNA拷贝数增加(P<0.05或P<0.01);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上升(P<0.05或P<0.01)。结论:养巢方可以通过ERβ/PGC1α/TFAM通路提高线粒体生物发生从而改善POI小鼠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何氏养巢方 线粒体 雌激素受体Β 过氧化物异酶体增殖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转录因子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煎煮、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雅静 何洁 +2 位作者 王羽程 黄舒伊 梁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2-555,共4页
目的 比较机器煎煮、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方法 16首汤剂分别采用高压机器煎煮、常压机器煎煮、传统煎煮(瓦锅)制备,采用AHP法考察指标成分君臣佐使的药效差异,熵权法考察每个方剂不同煎煮方法效果的离散度,AHP-熵权-TOPSIS法确... 目的 比较机器煎煮、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方法 16首汤剂分别采用高压机器煎煮、常压机器煎煮、传统煎煮(瓦锅)制备,采用AHP法考察指标成分君臣佐使的药效差异,熵权法考察每个方剂不同煎煮方法效果的离散度,AHP-熵权-TOPSIS法确定加权综合评分排序。结果 高压机器煎煮、常压机器煎煮、传统煎煮综合评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分别为0.09、0.57、0.63(P<0.05),常压机器煎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压机器煎煮与常压机器煎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常压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无明显差异,高压机器煎煮质量略低于常压机器煎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机器煎煮 传统煎煮 质量 AHP法 熵权法 AHP-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C基因对大肠埃希菌膜完整性及中药单体抗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正洁 刘身秦 +5 位作者 沈豪杰 陈栋民 徐沛秀 钟锶熠 陈铌铍 钱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8-1348,共11页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tolC基因缺失对大肠埃希菌膜完整性及中药单体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肠埃希菌MG1655和DH5α为研究对象,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tolC敲除菌株;利用N-苯基-1-萘胺(1-N-phenyl-naphtylamine,NPN)法测定大肠埃希菌细胞...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tolC基因缺失对大肠埃希菌膜完整性及中药单体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肠埃希菌MG1655和DH5α为研究对象,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tolC敲除菌株;利用N-苯基-1-萘胺(1-N-phenyl-naphtylamine,NPN)法测定大肠埃希菌细胞外膜通透性;通过流式细胞仪结合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和DiBAC4(3)考察tolC敲除对大肠埃希菌细胞质膜完整性及细胞膜电位的影响;药物敏感性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检测。结果成功构建大肠埃希菌MG1655和DH5α的tolC敲除及回补菌株;NPN检测显示tolC敲除显著增强大肠埃希菌外膜通透性,表明其结构受到严重损伤;PI和DiBAC4(3)检测结果表明tolC敲除不影响大肠埃希菌细胞质膜的完整性,但却降低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电位;药物敏感性比较分析发现tolC敲除显著升高大肠埃希菌对隐丹参酮、血根碱、盐酸小檗碱、百里酚和香芹酚等中药单体的敏感性;值得一提的是tolC敲除使大肠埃希菌对隐丹参酮的敏感性最高提升超过128倍,相反acrB敲除不显著影响大肠埃希菌对隐丹参酮的敏感性,表明TolC缺陷降低大肠埃希菌对隐丹参酮的敏感性可能和外排无关,而和外膜通透性增强有关;和该推测相一致的是,破坏外膜结构的透化剂能显著增强隐丹参酮对野生型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结论tolC基因缺失不仅影响AcrB等外排泵的外排功能,还增强大肠埃希菌外膜通透性并使膜电位去极化,从而显著提高大肠埃希菌对隐丹参酮等多种中药单体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C基因 大肠埃希菌 外膜 固有耐药性 隐丹参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机制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岳宇 黎晓梅 +5 位作者 陈曼 王霞 蒋福升 张春椿 陈海敏 李石清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944-2953,共10页
兰科植物大多花色艳丽极具观赏性,有些常作为药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药用价值。但其种子细小无胚乳,自然条件难以正常萌发生长,大多通过营养繁殖,或通过人工组培等技术实现快速繁育。不过在特殊情况下,部分兰科植物在自然条... 兰科植物大多花色艳丽极具观赏性,有些常作为药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药用价值。但其种子细小无胚乳,自然条件难以正常萌发生长,大多通过营养繁殖,或通过人工组培等技术实现快速繁育。不过在特殊情况下,部分兰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实现种子繁殖,即在内生菌的共生帮助下种子可正常成苗。而在这过程中,内生菌为种子提供了营养、激素和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等作用;科学促进这种良好协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快速、高效培育优质兰科植物种苗。因此,本文通过兰科植物与其内生菌互作方面的研究分析对其种子共生萌发机制进行综述,并以兰科植物天麻、白及和铁皮石斛为例,阐释共生萌发技术在产业化上的实际生产应用价值,实现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并促进其科学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兰科植物 共生萌发 产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XA9 DNA甲基化的两位点联合预测模型可用于脑膜瘤进展风险的早期筛查
13
作者 谭茹雪 包晓樟 +2 位作者 韩亮 李朝晖 田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10-2120,共11页
目的探讨同源异形盒基因(HOXs)在脑膜瘤中的甲基化模式,筛选对脑膜瘤复发风险分层有临床指导意义的HOXs基因,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下载脑膜瘤相关数据集。通过甲基化差异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筛选有预后评估价... 目的探讨同源异形盒基因(HOXs)在脑膜瘤中的甲基化模式,筛选对脑膜瘤复发风险分层有临床指导意义的HOXs基因,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下载脑膜瘤相关数据集。通过甲基化差异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筛选有预后评估价值的HOXs基因,再通过Cox回归分析、分子特征分析对特征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验证。进一步筛选差异CpG位点并评估其预测效能,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根据cut off值将患者分成高、低风险组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在细胞和组织水平验证差异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并纳入脑膜瘤组织样本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HOXA9甲基化水平在脑膜瘤中显著上调(P<0.001),且具有较高诊断效能(AUC=0.884)。验证分析表明HOXA9甲基化是影响脑膜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与脑膜瘤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正相关(P<0.05),且基于HOXA9甲基化水平的分组方法在预测患者复发和生存时间时比WHO分级精度更高。筛选出的CpG位点cg03217995和cg21001184对脑膜瘤诊断的AUC均大于0.8,预测脑膜瘤患者复发的AUC均大于0.6。构建的两位点联合预测模型cut off值为1.226,以此分组的患者临床特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且该模型预测评分是脑膜瘤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MS-PCR结果显示,位点cg03217995和cg21001184甲基化水平在脑膜瘤细胞中升高(P<0.0001),在不同WHO分级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临床样本分析表明联合模型有较高预测效能(AUC=0.857),预测状态与患者真实临床进展结果高度一致。结论HOXA9甲基化是脑膜瘤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指标,基于其CpG位点的联合预测模型有望成为恶性进展风险病例早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HOXA9 DNA甲基化 CpG位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多糖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贝贝 刘文洪 +1 位作者 李俊峰 叶志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其对高糖诱导的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体外培养HUVEC细胞,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糖组、高糖刺激组和...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其对高糖诱导的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糖的提取工艺;体外培养HUVEC细胞,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血糖组、高糖刺激组和不同铁皮石斛多糖浓度+高糖刺激组,分别作用24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的HUVEC凋亡的影响,用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为2.8次,液(m L)料比(g)15.75∶1,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理论计算提取率达到25.1%,实测提取率为24.9%,与模型高度拟合。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抑制细胞的生长,增强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在高糖诱导下,铁皮石斛多糖促进细胞生长,抑制Bax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得率高,提取效果好。铁皮石斛多糖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Bax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响应面优化 糖尿病 内皮细胞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 被引量:31
15
作者 贾林 陆金健 +2 位作者 周文雅 施佳杰 沃兴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研究桔梗多糖(PPS80)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桔梗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00,200,400mg/(kg.d))和盐酸左旋咪唑(LMS)阳性组。连续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d)... 研究桔梗多糖(PPS80)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桔梗多糖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00,200,400mg/(kg.d))和盐酸左旋咪唑(LMS)阳性组。连续3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d)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于给药治疗1周后利用称重法检测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表明,桔梗多糖能明显增加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提高血清中IL-2和TNF-α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桔梗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具有免疫增强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多糖 免疫增强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贾林 沃兴德 +2 位作者 陆金健 王蜜蜜 朱晓松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24,共4页
中药桔梗饮片经水浸提、乙醇分步沉淀,获得乙醇终浓度60%和80%的两个粗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PS60和PPS80。经Molish反应、Fehling试剂反应呈阳性,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说明PPS60和PPS80中均含有多糖和还原糖,但不含有淀粉。运用苯酚-硫... 中药桔梗饮片经水浸提、乙醇分步沉淀,获得乙醇终浓度60%和80%的两个粗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PS60和PPS80。经Molish反应、Fehling试剂反应呈阳性,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说明PPS60和PPS80中均含有多糖和还原糖,但不含有淀粉。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得PPS60和PPS80的总糖含量分别为82.25%和84.17%;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得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21%和8.05%。PPS60和PPS80经过Sevage法除蛋白、透析、浓缩和Sephrose 6B凝胶柱层析获得两个单一组分。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桔梗多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分步沉淀 Sephrose 6B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林伊利 李伟平 +4 位作者 马丹丹 何良艳 蒋福升 阎建国 丁志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336-339,I0002,共5页
目的:探索白及组培快繁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进一步完整建立白及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白及成熟蒴果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结果:白及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 目的:探索白及组培快繁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进一步完整建立白及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白及成熟蒴果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结果:白及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白及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MS+1.0mg/L BA+0.1mg/L NAA,1/2MS+1.0 mg/L NAA+7.5%香蕉汁有利于白及生根,MS+0.1mg/L NAA+1.0mg/L 6-BA+7.5%香蕉汁既可以促进白及球茎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促进白及的生根。结论:激素于白及组培快繁有显著影响,通过激素适当配比得到白及快繁的最佳培养体系,对白及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种子萌发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293细胞固醇调控报告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钱颖 范春雷 +2 位作者 窦晓兵 胡林峰 沃兴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830,共3页
目的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中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报告系统,通过姜黄素的干预培养,从基因调控水平上阐明姜黄素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构建在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元件的下游... 目的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中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报告系统,通过姜黄素的干预培养,从基因调控水平上阐明姜黄素降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构建在调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固醇调控元件的下游,经磷酸钙沉降法导入HEK-293细胞,在用含姜黄素的培养液中培养2 d后,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姜黄素诱导了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影响固醇调控元件的作用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肾细胞 固醇调控元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绿色荧光蛋白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HNE通过抑制TNF-α介导的NF-κB活化诱导酒精性肝损伤 被引量:17
19
作者 于晨辉 杜仲燕 +2 位作者 高佳 王伟茜 窦晓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6-1052,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及体内动物实验,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4-羟基壬烯酸(4-HNE)致敏肝细胞发生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肝细胞株HepG2及小鼠原代肝细胞为细胞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MTT比色法检测4-HNE对TNF-α...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及体内动物实验,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4-羟基壬烯酸(4-HNE)致敏肝细胞发生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肝细胞株HepG2及小鼠原代肝细胞为细胞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MTT比色法检测4-HNE对TNF-α诱导的肝细胞死亡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内4-HNE与蛋白质形成的加合物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技术检测细胞核内NF-κB(p65)的表达及其与DNA结合活性。以C57BL/6小鼠为动物模型,利用HE染色、ELISA、Western blotting及TUNEL等技术,检测长期摄入酒精前后动物肝组织形态、甘油三酯(TG)水平、4-HNE水平、TNF-α水平及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变化。结果:(1)4-HNE可以显著增加HepG2细胞及小鼠原代肝细胞对TNF-α杀伤作用的敏感性,从而使TNF-α诱导4-HNE致敏的肝细胞死亡。(2)4-HNE可显著提高HepG2细胞内4-HNE-蛋白质加合物的水平。(3)4-HNE抑制HepG2细胞内TNF-α介导的NF-κB活化。(4)长期摄入酒精导致小鼠肝细胞内4-HNE和TNF-α水平升高,引起肝细胞内TG水平升高,血浆ALT活性升高,肝细胞死亡增多。结论:长期摄入酒精使肝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其产物4-HNE可作为一种肝细胞致敏因子,通过抑制肝细胞内TNF-α介导的NF-κB抗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诱导酒精性肝损伤。这可能是一种新的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4-羟基壬烯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型肾阴虚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沃兴德 丁慧登 +4 位作者 卢德赵 龚文君 杨贞 李毅 唐利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469-2473,共5页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研究甲亢型肾阴虚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组,并从肝线粒体蛋白质组角度阐述肾阴虚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双向电泳分离正常大鼠和甲状腺素造成的肾阴虚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用银染方法染色,经扫描得到...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研究甲亢型肾阴虚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组,并从肝线粒体蛋白质组角度阐述肾阴虚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双向电泳分离正常大鼠和甲状腺素造成的肾阴虚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用银染方法染色,经扫描得到蛋白质组图谱,用ImageMaster 2D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作为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肾阴虚大鼠氨甲酰磷酸合酶Ⅰ、转甲状腺素蛋白D链表达量降低,短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线粒体分裂蛋白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u1、核有丝分裂器蛋白1、凋亡抑制蛋白3、热休克蛋白60、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1β亚单位、核转录因子-kB2、BNIP1 protein、鸟氨酸转氨酶表达量均增加。结论:肾阴虚大鼠能量代谢活跃,线粒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作用加强,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加速。肾阴虚大鼠存在以NF-kB过量表达为主的免疫炎性细胞因子紊乱和凋亡抑制状态。这些发现提示肾阴虚证的发病机理和能量代谢亢进、炎性细胞因子紊乱、凋亡抑制状态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阴虚 线粒体 蛋白质组 能量代谢 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