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川芎主要有效成分配伍的转运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惠芬 何昱 +3 位作者 张宇燕 万海同 戴柳玲 杨洁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川芎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川芎嗪、阿魏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正交配伍规律和吸收特性。方法:利用MTT实验研究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黄芪甲苷、川芎嗪、阿魏酸正交配伍后的转运情况,... 目的:研究黄芪川芎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川芎嗪、阿魏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正交配伍规律和吸收特性。方法:利用MTT实验研究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黄芪甲苷、川芎嗪、阿魏酸正交配伍后的转运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各有效成分的吸收转运Papp值皆〉1.0×10^-6cm·s^-1,推断它们配伍后皆为吸收良好的化合物。各有效成分的双向转运程度相近,这3个有效成分配伍后以被动扩散方式转运。3有效成分配伍后组2~8川芎嗪ER值和配伍后阿魏酸组4、6、7、9ER值〉2,川芎嗪与阿魏酸可能为P-gp的底物,组9川芎嗪和组2、8阿魏酸ER值介于1.5和2之间,要通过外加P-gp的抑制剂进行进一步的评价。结论:有效成分配伍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吸收转运方式,配伍给药后对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复杂的中药体系的活性物质配伍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川芎嗪 阿魏酸 配伍 CACO-2细胞模型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法优化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乾兴 李艳芳 +2 位作者 杨洁红 张宇燕 周惠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599-2601,共3页
目的:优化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芪中总皂苷工艺的实验研究。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树脂型号、吸附时间、最佳pH、上样流速、洗脱体积等条件考察,优化黄芪... 目的:优化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芪中总皂苷工艺的实验研究。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树脂型号、吸附时间、最佳pH、上样流速、洗脱体积等条件考察,优化黄芪皂苷的纯化工艺。结果: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较佳工艺是,DA-201型树脂,静态吸附8 h,上样样品pH5,上样流速0.5 mL/min,洗脱溶剂4BV的50%乙醇。结论:优化的黄芪总皂苷分离纯化工艺相对稳定,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含有黄芪的相关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皂苷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解毒方中葛根素渗漉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沙跃 李玄 +3 位作者 张宇燕 李金辉 袁平 万海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考察复方对葛根素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方中葛根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乙醇浓度、颗粒大小、浸泡时间均对提取率有显著性的影响。结论:益气通络解毒方中葛根素最佳提取工艺为24目,85%乙醇,浸泡48h。
关键词 益气通络解毒方 葛根素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中甘草苷的测定及与附子配伍前后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宇燕 杨洁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探讨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甘草苷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甘草单煎、及甘草与附子舍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苷在1.4~14μg/mL(r=0... 目的:建立甘草中甘草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探讨甘草与附子配伍前后甘草苷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甘草单煎、及甘草与附子舍煎液中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苷在1.4~14μg/mL(r=0.9993)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与附子配伍后舍煎比甘草单煎甘草苷的含量降低。结论:本实验中建立的方法操作方便、准确,为甘草生药及含甘草制荆中甘草苷含量测定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甘草与附子配伍,通过组分和舍降低附子的毒性,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苷 含量测定 附子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