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西兰中医药全面立法的回顾解读与思考
1
作者 蓝静怡 叶晓 张宗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探讨新西兰中医药全面立法的过程和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益启示。方法:通过梳理新西兰中医药立法的过程,解读中医药立法条文,回顾中医药全面立法的过程;展示关于中医药教育以及中医从业者执业资格注册等方面的立法内容、特点和要求;... 目的:探讨新西兰中医药全面立法的过程和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益启示。方法:通过梳理新西兰中医药立法的过程,解读中医药立法条文,回顾中医药全面立法的过程;展示关于中医药教育以及中医从业者执业资格注册等方面的立法内容、特点和要求;参考新西兰国内外因素,对中医药获得全面立法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90—2021年全面完成中医药立法,历经32年。通过了在健康从业人员资质确保法案(2003,HPCA Act)下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的法律,正式将中医疗法纳入新西兰的卫生医疗专业,分为植物药疗法、中医针灸疗法和中医推拿疗法,并出台中医药教育和执业注册相关条例和要求。结论:中医药全面立法为中医药在新西兰的进一步传播提供思路,同时为中医药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中医药 针灸 立法 教育 医师执业 海外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中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一鸣 魏佳乐 +1 位作者 刘柳 李昌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3-710,共8页
慢性肾病(CK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肾细胞衰老是驱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CKD中细胞衰老的关键分子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DNA损伤反应、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及表观遗传调控的核心作用,并总结了中医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控炎症... 慢性肾病(CK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肾细胞衰老是驱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CKD中细胞衰老的关键分子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DNA损伤反应、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及表观遗传调控的核心作用,并总结了中医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控炎症和干预细胞周期停滞等多靶点途径延缓肾衰老的研究进展。现有证据表明,中药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PTEN诱导激酶1和Wnt/β连环蛋白等通路展现抗衰老潜力,但其临床转化仍受限于机制研究深度不足、剂量标准化困难及临床验证缺失等问题。未来研究需结合肾脏特异性转基因动物和单细胞组学解析衰老细胞异质性,并通过开发新型载体提高中药成分靶向性,为CKD的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疾病 细胞衰老 细胞周期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中医药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医指南与中医药指南: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耀龙 刘萧 +13 位作者 王燕平 张誉清 温成平 何东仪 费宇彤 谢雁鸣 史楠楠 李博 李慧 陈昊 杨书 马艳芳 商洪才 杨克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615-620,共6页
中西医并举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特色之一,西医指南和中医药指南在指导中国医疗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将对西医指南和中医药指南的发展现状、制订区别与联系及彼此需要或值得学习的内容展开讨论,并就如何促进西医和中医药... 中西医并举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特色之一,西医指南和中医药指南在指导中国医疗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将对西医指南和中医药指南的发展现状、制订区别与联系及彼此需要或值得学习的内容展开讨论,并就如何促进西医和中医药指南交流与合作,共同改进和提升指南质量提出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中医药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小鼠中医证型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茜尹 吴淑雅 +3 位作者 许婧余 张怡 张铭珈 敖海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 研究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小鼠在造模过程中的证型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方法制备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造模2周后在造模同时使用逍遥散(XYS组)和四逆散... 目的 研究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小鼠在造模过程中的证型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方法制备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造模2周后在造模同时使用逍遥散(XYS组)和四逆散(SNS组)治疗,比较造模小鼠(M4组和M6组)和给药2周(S4组和X4组)、4周(S6组和X6组)后慢性心理应激小鼠的一般情况、行为学和生化指标。结果 与M4组小鼠比较,S4组和X4组小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总路程和中央路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浓度、胃部Ghrelin表达均升高;S4组小鼠糖水偏好率、血清D-木糖浓度均升高;与X4组比较,S4组小鼠旷场实验总路程、血清D-木糖浓度均升高;与M6组小鼠比较,S6组和X6组小鼠体质量、血清NE浓度、血清D-木糖浓度、胃部Ghrelin表达均升高;X6组小鼠糖水偏好率、旷场实验总路程、穿梭箱实验主动逃避次数均升高,血清皮质酮(cortisol, CORT)浓度降低;与S6组相比,X6组小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总路程、血清D-木糖浓度、胃部Ghrelin表达均升高。结论 慢性心理应激小鼠造模过程中中医证型由肝郁气滞证演变为肝郁脾虚证,其证候变化生物学基础可能是血清CORT和NE浓度组合变化及胃中Ghrelin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情志致病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结合研究的概况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玉良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0,共4页
关于现象学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相结合的交融性研究,在国内已初具规模,主要为《周易》和先秦诸子各家哲学对中医思维的影响、中医思维的教学培养、现象学与中医“象思维”的结合探究几个方面,国外研究仅仅涉及到了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 关于现象学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相结合的交融性研究,在国内已初具规模,主要为《周易》和先秦诸子各家哲学对中医思维的影响、中医思维的教学培养、现象学与中医“象思维”的结合探究几个方面,国外研究仅仅涉及到了现象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今后研究应注意如何准确把握现象学理论实质,并且与中医学思维交融阐释、互补提炼,以及如何将二者高效结合,提炼中医思维理论,将其运用教学和临床,如此则有利于中医思维方式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及指导中医教学中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中医临床中中医思维方式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中医学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医学辨证察机综合思辨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玉良 李如辉 陶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8-661,共4页
辨证察机是中医临证的关键所在,对于临床疗效的提高至关重要。对辨证察机的思辨体系进行了详细阐释,包括纵向思辨:按照病证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思辨;横向思辨:围绕证候病机各要素进行同位思辨;纵横结合思辨补充:病证的各种影响因素辨析... 辨证察机是中医临证的关键所在,对于临床疗效的提高至关重要。对辨证察机的思辨体系进行了详细阐释,包括纵向思辨:按照病证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思辨;横向思辨:围绕证候病机各要素进行同位思辨;纵横结合思辨补充:病证的各种影响因素辨析;纵横结合思辨的依据:四诊信息的收集分析。提出复杂病机的动态整体关系思辨以及结合现代科学方法构建辨证察机的思辨模式。对中医学辨证理论和病机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辨证 察机 思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老年人中医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圣樱 吴夏秋 +3 位作者 曾传红 时珍 于琦 包利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浙江省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的使用情况,并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态、对中医的态度、健康知信行等角度分析老年人中医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层抽样设计,对浙江省辖区内55岁以上的老年人...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浙江省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的使用情况,并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态、对中医的态度、健康知信行等角度分析老年人中医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层抽样设计,对浙江省辖区内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养老模式、医疗保障情况、自评价经济水平;2健康状态:自评价健康水平、现患疾病情况;3对中医的态度:"您是否愿意接受中医健康服务?";4健康知信行:自制KAB问卷,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3个维度。结果:针对老年人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其中男性484例,女性461例。平均年龄为72.0±8.9岁。教育程度总体偏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8.3%)。仅50.11%老年人在过去1年内有中医就诊行为。总体而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养老模式、健康行为对中医就诊行为无明显影响,1年内有中医就诊行为的老年人具有对中医接受度相对较高、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健康水平较差、患病率较高、健康知识及态度较好等特征。结论:中医服务在浙江省老年人群中的利用率不高,原因可能在于老年人对中医的接受度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因此,应加大中医药服务宣传力度,拓宽中医药服务项目,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中医药服务使用率,使其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养老 就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管理角度探讨中医传承新模式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兴 杨正 +3 位作者 孙鹏程 白明华 方旖旎 王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中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角度,阐述了五种中医传承模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系统梳理了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创新性地将SECI知识管理模型引入中医传承研究中,构建中医知识传承创新模式... 中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角度,阐述了五种中医传承模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系统梳理了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创新性地将SECI知识管理模型引入中医传承研究中,构建中医知识传承创新模式,通过隐性知识社会化、隐性知识外部化、显性知识组合化、显性知识内部化4个方面提出中医知识传承的新思路。该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医传承中的显隐性知识循环转化,为中医传承事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中医药 传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习时间对医学命题认知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窦嘉乐 黄慧雯 +4 位作者 吴彤 刘庆华 贾春华 刘丹彤 李鹏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313-3317,3324,共6页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中医学习时间不同的医学生对医学命题加工的差异。方法:采用尾词范式与句义正确性判断任务,分别以中医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大二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并分析被试者在理解判断中医、西医命题时产生的行为学和脑...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中医学习时间不同的医学生对医学命题加工的差异。方法:采用尾词范式与句义正确性判断任务,分别以中医相关专业研究生和大二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并分析被试者在理解判断中医、西医命题时产生的行为学和脑电数据。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早期左前负成分(ELAN)、200 ms事件相关电位正波(P200)、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N400)、晚期正成分(LPC)时间窗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在N400时间窗,大二生比研究生诱发了更负的波幅,组别主效应呈边缘显著[F_((1,27))=4.01,P=0.06,η^(2)=0.13];在LPC时间窗,组别与命题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_((2,54))=3.57,P=0.04,η^(2)=0.12],大二生内,中医命题比西医命题诱发了更大的晚期正成分(P=0.01)。研究生内,中西医命题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27)。结论:拥有不同中医学习时间的学生对中西医命题的理解过程存在差异,随着知识水平的增高,中医学生可能不再关注中医学本身的隐喻特质,倾向于将中医抽象概念进行西医命题的具体化加工,促使中西医概念的理解呈现更多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西医理论 医学命题 知识水平 思维差异 隐喻认知 事件相关电位 400 ms事件相关电位负波 晚期正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珠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10
作者 董灿 齐熠炜 +1 位作者 邱萍 万凌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0-1187,共8页
目的:观察芪珠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并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的31例NAFLD脾虚湿热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江苏省... 目的:观察芪珠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湿热证的疗效,并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南京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的31例NAFLD脾虚湿热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江苏省中医院体检中心21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在饮食调整、运动、心理干预等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NAFLD患者口服芪珠方颗粒剂疗,每日1剂,疗程12周。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肝脏硬度(LSM)值、体质量指数(BMI),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疗效指数和血清代谢组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CAP、LSM、BMI、GPT、GOT、GGT、TC、TG比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HDL-C较治疗前上升(P<0.05),LDL-C和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患者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共鉴定出41个差异代谢物;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共鉴定出4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硬脂酸等10个代谢物表达下调,二十二碳六烯酸等22个代谢物表达上调。共鉴定出3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初级胆汁酸的合成、卟啉代谢。结论:芪珠方通过减轻肝脏脂肪沉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肝功能等有效治疗NAFLD脾虚湿热证患者,作用机制与调节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初级胆汁酸的合成、卟啉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珠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脾虚湿热证 代谢组学 血脂 肝功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海昌 温成平 +2 位作者 谢志军 韩春雯 汪梅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求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方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11年6月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85[1-82]篇,共涉及痛风间歇期、慢... 目的:探求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方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11年6月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85[1-82]篇,共涉及痛风间歇期、慢性期及慢性关节炎期患者累计4791例,主要中药(前15味)使用频率结果分别是:牛膝(36.11%)、桑寄生(31.48%)、薏苡仁(30.56%)、土茯苓(26.85%)、苍术(25.93%)、白术(25.93%)、白芥子(25.00%)、当归(24.07%)、黄柏(23.15%)、黄芪(22.22%)、防己(22.22%)、萆薢(20.37%)、威灵仙(20.37%)、赤芍(18.52%)、秦艽(16.67%)。结论:牛膝、桑寄生、苍白术、薏苡仁及黄芪健脾益肾,泄浊祛湿治病之本;当归、牛膝、苍白术、赤芍、黄柏、白芥子及威灵仙活血化瘀通络,燥湿化痰通痹治病之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间歇期 慢性期 中药治疗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造模方法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与评价
12
作者 薛茜尹 吴淑雅 +4 位作者 许婧余 刘步平 张怡 张铭珈 敖海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3-904,共12页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慢性心理应激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慢性心理应激属于中医的情志病因范畴,本文系统回顾了慢性心理应激相关病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并就未来慢性心理应激相...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慢性心理应激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慢性心理应激属于中医的情志病因范畴,本文系统回顾了慢性心理应激相关病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并就未来慢性心理应激相关病证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改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情志病因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物比类”在中医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的发生学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如辉 王荣平 郭淑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88-390,共3页
"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其中,"比类"说理为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表述工具;而"比类"推理又直接构建出诸多藏象理论。从发生学意义角度深入研究"援物比... "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其中,"比类"说理为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表述工具;而"比类"推理又直接构建出诸多藏象理论。从发生学意义角度深入研究"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作用,对于从本质上认识藏象学说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物比类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学说 发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梓 刘晓谷 郑小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初步探究"空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防治"空调病"提供线索。方法:通过分析空调环境的性质和研究中医理论,从"空调病"的临床表现追根溯源,总结病因特性,归纳发病过程。结果:"空调病"的病... 目的:初步探究"空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防治"空调病"提供线索。方法:通过分析空调环境的性质和研究中医理论,从"空调病"的临床表现追根溯源,总结病因特性,归纳发病过程。结果:"空调病"的病因包括风寒袭表、暑湿内闭、燥邪犯表以及疫疠之邪暴发。"空调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邪犯经络、邪入脏腑、正虚邪恋三个阶段。结论:本文基本阐释了"风、寒、暑、湿、燥、疫疠之邪"与"空调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空调病"的病机概要,并初步拟定治法用药,为空调病的系统性研究定下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病 风寒袭表 暑湿内闭 燥邪犯表 疫疠之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的中医实热“上火”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娟 徐莉 +4 位作者 谢冠群 周佳 谢志军 甘静 范永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897-2901,2907,共6页
目的:筛选实热"上火"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为实热"上火"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对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GO、STRING)筛选实热"上火"与正常... 目的:筛选实热"上火"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为实热"上火"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对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GO、STRING)筛选实热"上火"与正常非"上火"人群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热上火组血清筛选出49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的22个,下调的27个。载脂蛋白C3(Apo C3)、乳酸脱氢酶(LDH)和维生素K依赖蛋白S(PROS1)等显著上调,而载脂蛋白A4(Apo A4)、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显著下调。结论:观察组脂质代谢、糖酵解异常与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凝血功能下降,易造成出血,筛选的差异蛋白可为实热"上火"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热上火 ITRAQ 血清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阴虚体质病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沈翠珍 彭美慈 +1 位作者 邝惠容 程志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4期890-89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整高血压阴虚体质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在社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阴虚体质病人1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给...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整高血压阴虚体质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在社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阴虚体质病人1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给予健康宣教,干预时间4周。干预前后评价病人阴虚体质表现和血压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阴虚体质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其中舒张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可调整高血压病人阴虚体质,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食疗 高血压 阴虚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糖尿病病变机制的再探索 被引量:30
17
作者 夏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32-534,共3页
三焦气化理论在历史上为消渴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之形成的"三消辨证"说却长期禁锢了中医消渴病学术的发展。在消渴病证型古今迥异、对糖尿病(消渴病)自然病程认知的今天,藉三焦气化理论来演绎气、津... 三焦气化理论在历史上为消渴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之形成的"三消辨证"说却长期禁锢了中医消渴病学术的发展。在消渴病证型古今迥异、对糖尿病(消渴病)自然病程认知的今天,藉三焦气化理论来演绎气、津、精、血诸精微物质的体内代谢平衡的同时,对糖尿病病变机制再作探索。三焦气机"郁"、"滞",气、津、精流变障碍,构成了糖尿病前期的痰湿病理体质;三焦气郁化热、耗伤阴津,形成了"燥热"、"阴虚"的糖尿病基本病机;而三焦因"燥"致"虚"、"瘀",导致气、津、血流变异常,则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形成的病理基础。运用三焦气化理论对糖尿病自然病程进行动态病机演变规律的阐释,在拓展糖尿病传统中医病机的同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重新确立了三焦气化理论在糖尿病机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三焦气化理论 糖尿病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夏秋 胡镜清 +2 位作者 尹爱宁 艾亚婷 彭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运用本量表对859名中老年人进行了中医测评及唾液淀粉酶含量测定。结果:本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1,能较好的区别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群。"脾气虚"... 目的:评价《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的信效度。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运用本量表对859名中老年人进行了中医测评及唾液淀粉酶含量测定。结果:本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1,能较好的区别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群。"脾气虚"亚量表中的条目-亚量表相关系数均大于0.3,条目间相关系数小于0.25。以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含量值为参考指标,运用本量表辨识出的脾气虚人群的消化功能弱于阴阳平和组,提示本量表具有较可靠的"脾气虚"辨识效度。结论:本量表呈现较好的分半信度及区分效度,可作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工具,尤其是脾气虚型的辨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健康评估 量表 信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机制进展
19
作者 邱萍 黄朔 +5 位作者 骆启晗 马青 陈傅喆 单子怡 刘一鸣 李昌煜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6-820,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以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针对CKD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防治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CKD的发病及病程进...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以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针对CKD有效的治疗药物和防治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CKD的发病及病程进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针对坏死性凋亡途径的关键分子,如RIPK1、RIPK3和MLKL,开发小分子抑制剂已成为治疗CKD的新兴策略,已在多种体内外模型中展现出明显的保护肾脏和缓解肾纤维化潜力。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坏死性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坏死性凋亡在CKD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以及靶向该途径的治疗潜力,为未来CKD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RIPK1 小分子抑制剂 ML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土壅木郁”论胃癌瘀毒郁互结病机
20
作者 刘月颖 屈元果 +2 位作者 柳皖东 黄雪茹 张光霁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8,共4页
“土壅木郁”是胃土与肝木之间异常的病理状态,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胃癌的进展与转归中,瘀、毒、郁是三个重要病理因素,三者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其中胃土壅滞经久不祛则易蕴生瘀毒;胃土壅滞反侮肝木则肝木郁滞... “土壅木郁”是胃土与肝木之间异常的病理状态,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胃癌的进展与转归中,瘀、毒、郁是三个重要病理因素,三者常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其中胃土壅滞经久不祛则易蕴生瘀毒;胃土壅滞反侮肝木则肝木郁滞,肝木郁滞又会妨碍胃土的疏泄,从而加剧胃土的壅滞,最终造成胃癌瘀毒郁互结的恶性循环。长期的瘀毒郁互结不仅可以导致胃癌患者出现伴抑郁状态,甚者致使胃部瘀毒发生向肝部转移的情况。因此从土壅木郁的角度对胃癌瘀毒郁互结病机进行探讨,以期多角度阐释胃癌瘀毒郁病机理论,并为其指导临床实践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壅木郁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