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产业化应用示范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秦昆明 蔡皓 +7 位作者 李伟东 陆兔林 金俊杰 刘晓 李保明 朱志国 杜伟锋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3-389,共7页
中药饮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质量情况直接关系着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成药等产品的质量。当前,中药饮片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打造可溯源优质中... 中药饮片产业是现代中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质量情况直接关系着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成药等产品的质量。当前,中药饮片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打造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产品是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课题组基于产业链和可追溯的理念,开展了优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在多个环节开展了集成创新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药材来源基地化、炮制工艺规范化、炮制设备智能化、质量控制客观化、饮片质量标准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形成了可溯源优质中药饮片的产业化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质量控制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
作者 徐志伟 李季文 +3 位作者 马新换 杜伟锋 边娜 毕映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其以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起源于唐代,形成于金元,兴盛于明清;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逐渐确立了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的作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挥发油、有机酸、无机...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其以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起源于唐代,形成于金元,兴盛于明清;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逐渐确立了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的作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挥发油、有机酸、无机盐等药效部位及阿魏酸、绿原酸、欧前胡素、藁本内酯等药效成分;在当归头、当归身及当归尾等不同药用部位中,上述药效物质基础的种类分布均匀、区别不大,但含量及相关比例差异明显;多数学者认为,含量、比例差异可能是导致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存在较大药理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基础分布情况及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从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基础的种类分布和含量差异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药效物质基础对应的药理作用研究,找寻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间存在的“成分-效用”关系,以期为历代医家将当归按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分别入药提供更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为当归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当归头 当归身 当归尾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炮制品特征性成分与色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方莹洁 杨柳 +5 位作者 叶佩 杜伟锋 葛卫红 李昌煜 张光霁 张叶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探究山茱萸炮制品特征性成分与色度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评价山茱萸炮制程度的色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分光测色计测定L^(*)、a^(*)、b^(*)值,SPSS软件对含量和色度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目的探究山茱萸炮制品特征性成分与色度的相关性,建立快速评价山茱萸炮制程度的色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种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分光测色计测定L^(*)、a^(*)、b^(*)值,SPSS软件对含量和色度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獐牙菜苷含量与L^(*)、a^(*)、b^(*)值呈显著负相关,莫诺苷、山茱萸新苷含量与L^(*)、a^(*)、b^(*)值呈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獐牙菜苷、山茱萸新苷含量与L^(*)、a^(*)、b^(*)值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差异,呈残差正态分布。结论色度分析方法可快速客观地评价山茱萸炮制程度,可为规范相关工艺提供一种更便捷、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炮制 色度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岳显可 朱涛 +4 位作者 顾超 吴瑶 凌珏 杜伟锋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68-2874,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质量进行研究。方法:对延胡索药材等级分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 目的:建立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质量进行研究。方法:对延胡索药材等级分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μm×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 H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对10批3个等级延胡索药材进行测定,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评价,并对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含量测定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线性关系、准确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建立了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论:该法所建立的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6个生物碱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延胡索等级分类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等级 生物碱 相似度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地海拔等对前胡中白花前胡甲、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柳 康显杰 +4 位作者 杜伟锋 洪浩 葛卫红 汪力刚 李昌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8,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前胡含量较难合格的问题,对不同产地前胡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等... 目的针对目前前胡含量较难合格的问题,对不同产地前胡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1 nm,洗脱时间为30 min。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 24批不同产地的前胡,白花前胡甲素含量范围在0.83%-1.52%;白花前胡乙素含量范围在0.10%-0.44%,两者均符合规定的占比为45.45%。24批不同产地的前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根据海拔可将其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评分较高的是四川、安徽、重庆、湖北、贵州等高海拔地区。结论由于各地栽培前胡海拔、气候等差异,不同产地高海拔地区前胡的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普遍高于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前胡合格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白花前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4
6
作者 杜伟锋 顾超 +3 位作者 康显杰 石森林 李昌煜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89-1893,共5页
目的研究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行为。方法通过实时测定延胡索干燥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计算得到其水分比(MR)的变化曲线。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模型参数,建立并优化模型,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及活化... 目的研究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行为。方法通过实时测定延胡索干燥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计算得到其水分比(MR)的变化曲线。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模型参数,建立并优化模型,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及活化能(Ea)。结果 Modified Page模型拟合的方程与实测值差异较小,在50~90℃时,Deff范围为3.972×10^-10~1.362×10^-9m^2/s,Ea为30.17 kJ/mol。结论建立的模型精确度较高,可为延胡索热风干燥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热风干燥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麸炒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亚飞 汤璐璐 +7 位作者 唐瑞 赵明方 方可儿 张海瑞 李昌煜 葛卫红 杜伟锋 张叶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74-2781,共8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考察麸炒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ZORBAX-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电喷雾... 目的基于UPLC-Q-TOF-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考察麸炒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ZORBAX-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根据一级质谱精确的质荷比与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特征,结合Scifinder和Reaxys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炮制前后成分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技术对化学成分差异性聚类,并筛选出麸炒白术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得到37种共有化学成分,初步确认11种潜在差异性化学成分,分别为茉莉酸、4(R),15-环氧-8b-羟基白术内酯Ⅱ、亚甲基八氢萘-2-亚基-丙酸、4,6-二甲基二苯并呋喃、6-羟基白术内酯Ⅰ、异苍术内酯A、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芫荽酸、白术内酯Ⅰ、苍术酮。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白术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差异,通过比较化学成分差异可为临床疗效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炮制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差异性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的杜仲盐炙前后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杭莎 吕悦 +5 位作者 韦飞扬 杜伟锋 李昌煜 张叶峰 张光霁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72-4076,共5页
目的建立杜仲及盐杜仲的HPLC指纹图谱,利用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判别生杜仲和盐杜仲,寻找杜仲盐炙前后差异性特征成分。方法对杜仲及盐杜仲采用Agilent ZORBAX-Extend-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杜仲及盐杜仲的HPLC指纹图谱,利用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判别生杜仲和盐杜仲,寻找杜仲盐炙前后差异性特征成分。方法对杜仲及盐杜仲采用Agilent ZORBAX-Extend-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通过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杜仲和盐杜仲进行比较与识别。结果建立了10批生杜仲及10批盐杜仲的HPLC-DAD指纹图谱,共标定23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比对,指认出10个成分,分别为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咖啡酸、紫丁香苷、京尼平苷、京尼平、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中脂素二葡萄糖苷、金丝桃苷和芦丁。通过HCA、PCA、OPLS-DA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可明显将杜仲生品和盐炙品分为2类,筛选出京尼平苷酸、咖啡酸、京尼平、金丝桃苷等7个成分可能是杜仲盐炙前后的差异性特征成分。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杜仲盐炙前后差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盐炙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浙贝母质量 被引量:8
9
作者 唐瑞 杜伟锋 +6 位作者 孙贝贝 赵明方 李亚飞 方可儿 张海瑞 李昌煜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17-2322,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浙贝母质量。方法采用UV-Vis、HPLC-ELSD、HPLC-DAD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总含量,水溶性成分(尿嘧啶、胞苷、尿苷、2-脱氧尿苷、肌苷、腺嘌呤、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总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偏最...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浙贝母质量。方法采用UV-Vis、HPLC-ELSD、HPLC-DAD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总含量,水溶性成分(尿嘧啶、胞苷、尿苷、2-脱氧尿苷、肌苷、腺嘌呤、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总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评价质量。结果浙江产浙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总含量,9种水溶性成分总含量均高于湖南安化、湖北宜昌产,其中舟山产样品中9种水溶性成分总含量、总生物碱含量,象山产样品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浙江产地样品中。结论浙江产浙贝母质量较好,以舟山、象山产更明显。本实验可为该药材采购产地选择及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产地 总生物碱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水溶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指标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建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吕悦 吴杭莎 +4 位作者 韦飞扬 葛卫红 杜伟锋 李昌煜 张叶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78-2884,共7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黄精多指标成分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38批黄精多糖、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含量;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近红外光谱图;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黄精多指标成分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38批黄精多糖、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含量;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近红外光谱图;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校正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对定量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黄精多糖、皂苷、5-羟甲基糠醛近红外定量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0.9843、0.9839;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6、0.122、0.004;预测均方根分别为0.198、0.075、0.006。验证集样品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2%。结论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黄精饮片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皂苷 5-羟甲基糠醛 近红外光谱 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