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昊 杜伟锋 +3 位作者 曹岗 蔡宝昌 丛晓东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9-822,共4页
近些年,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譬如中药不同炮制品之间的鉴别,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以及炮制机理的探讨,中药炮制过程控制等方面。本文着重针对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红外光谱应... 近些年,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譬如中药不同炮制品之间的鉴别,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以及炮制机理的探讨,中药炮制过程控制等方面。本文着重针对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红外光谱应用于中药炮制生产实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中药炮制 鉴别 快速测定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薏苡仁炮制前后G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国清 曹岗 夏云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建立薏苡仁药材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探讨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并利用GC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 目的:建立薏苡仁药材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探讨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并利用GC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薏苡仁GC指纹图谱。结论:用本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薏苡仁挥发性的化学成分,为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炮制前后 指纹图谱 气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MS法分析山茱萸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伟锋 张云 +1 位作者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方法,分析比较山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641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联用;正、负离子检...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方法,分析比较山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641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联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通过质谱中的主要碎片,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山茱萸生品中检测出了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裂苷,制品中检测出了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和山茱萸裂苷;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山茱萸生、制品中均检测出了没食子酸、7-O-没食子酰基景天庚酮糖、莫诺苷、山茱萸裂苷。结论:在质谱正、负离子检出模式下,主要化学成分响应均较好,这为分析山茱萸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及控制饮片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SI-MS 山茱萸 炮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昊 曹岗 +2 位作者 丛晓东 蔡皓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优选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为规范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两种生物碱的总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甘草用量、烘干温度、烘干时间3因素对指标成分的影响,最终确定甘草制吴... 目的:优选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为规范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两种生物碱的总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甘草用量、烘干温度、烘干时间3因素对指标成分的影响,最终确定甘草制吴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甘草汁用量对吴茱萸中生物碱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甘草汁用量6.5%,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8 h。结论:本研究为规范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法 甘草 吴茱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炙吴茱萸炮制前后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萌 郭昊 +3 位作者 单琪媛 曹岗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26-2427,共2页
目的:测定并考察吴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机理。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甘草炙吴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生品总糖含量为39.30%,得率为5.01%;制品总糖含量为48.37%,得率为6.19%,较生品多糖得率... 目的:测定并考察吴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机理。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甘草炙吴茱萸炮制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生品总糖含量为39.30%,得率为5.01%;制品总糖含量为48.37%,得率为6.19%,较生品多糖得率上升了23.54%。结论:吴茱萸经甘草炙后,多糖得率显著上升。实验结果为探讨吴茱萸炮制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甘草炙 多糖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鲍雯雯 钟佳丽 +2 位作者 丛晓东 张云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应用HPLC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炮制前后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炮制对牛蒡子的HPLC指纹... 目的:应用HPLC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炮制前后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炮制对牛蒡子的HPLC指纹图谱模式有影响:生品共有峰有12个,指认了3个峰,炮制品共有峰有19个,指认了3个峰,本实验建立了牛蒡子药材及其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结论:各产地牛蒡子药材HPLC色谱图中各成分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牛蒡子药材生品及制品,可作为牛蒡子药材的专属性指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炮制前后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芍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成 夏云华 曹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白芍是常用中药,制定科学可靠的质量标准意义重大。概述了白芍药材及饮片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为白芍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白芍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多维谱效研究中药产地加工“发汗” 被引量:9
8
作者 杜伟锋 姜东京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77-2380,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中药材"发汗"与否,采用多维谱效关系阐明药材"发汗"的物质基础,为中药产地加工——"发汗"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制定规范合理的药材产地加工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产地加工 发汗 近红外光谱 多维谱效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测定醋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华一卉 邓秀珍 +2 位作者 邓星顺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69-1871,I0004,共4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测定醋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结果:所建立预测方程样品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512,该法的建立证明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应...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测定醋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结果:所建立预测方程样品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512,该法的建立证明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应用于中药中化学成分的测定的可行性。结论:与其他测定方法相比,该法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无污染、费用低、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可以直接对大量未知样品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延胡索炮制过程中色度值与生物碱含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伟锋 赵明方 +4 位作者 汤璐璐 洪浩 葛卫红 李昌煜 张叶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27-3334,共8页
目的研究醋延胡索炮制过程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含量与色度值的相关性。方法该药物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Extend-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6%乙... 目的研究醋延胡索炮制过程中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含量与色度值的相关性。方法该药物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Extend-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6%乙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以不同炮制时间点醋延胡索为研究对象,比较色度值(L、a、b、E ab)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结果7种生物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81),平均加样回收率98.35%~101.24%,RSD小于2%。炮制时间为0~15 min时,L、b、E ab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炮制时间为15~30 min时,L、b、E ab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a与生物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醋延胡索在炮制过程中颜色由黄转黑时,生物碱含量升高;由黑转红时,生物碱含量降低,炮制时间为15 min时最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快速实现不同炮制时间点醋延胡索质量客观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延胡索 炮制 生物碱 色度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三叶青微粉粒度测定的研究
11
作者 罗素菜 曹岗 +2 位作者 朱承伟 葛卫红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28-329,I0009,I0010,共4页
目的:建立三叶青微粉细胞破壁率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粒度比较法,将参考样品图片与试样图片进行比较,估计试样粉末的大致破壁程度。结果:三叶青粉末破壁率<50%,破壁程度属于4级(++++)。结论:细胞破壁率与粒径值具有相关性,可采用粒... 目的:建立三叶青微粉细胞破壁率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粒度比较法,将参考样品图片与试样图片进行比较,估计试样粉末的大致破壁程度。结果:三叶青粉末破壁率<50%,破壁程度属于4级(++++)。结论:细胞破壁率与粒径值具有相关性,可采用粒度半定量分析粉末的破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粒度 破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浙产山药(参薯)炮制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函钰 杨培培 +2 位作者 华一卉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7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确定浙产山药(参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参薯多糖含量和饮片性状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浙产山药(参薯)炒制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参薯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温度155℃,炒11 min,蜜麸量为10%,... 目的:确定浙产山药(参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参薯多糖含量和饮片性状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浙产山药(参薯)炒制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参薯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温度155℃,炒11 min,蜜麸量为10%,转速为20 r/min;结论:通过验证结果表明,选择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可以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薯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中试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麸炒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亚飞 汤璐璐 +7 位作者 唐瑞 赵明方 方可儿 张海瑞 李昌煜 葛卫红 杜伟锋 张叶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74-2781,共8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考察麸炒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ZORBAX-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电喷雾... 目的基于UPLC-Q-TOF-MS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考察麸炒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ZORBAX-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根据一级质谱精确的质荷比与二级质谱碎片离子特征,结合Scifinder和Reaxys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炮制前后成分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技术对化学成分差异性聚类,并筛选出麸炒白术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得到37种共有化学成分,初步确认11种潜在差异性化学成分,分别为茉莉酸、4(R),15-环氧-8b-羟基白术内酯Ⅱ、亚甲基八氢萘-2-亚基-丙酸、4,6-二甲基二苯并呋喃、6-羟基白术内酯Ⅰ、异苍术内酯A、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芫荽酸、白术内酯Ⅰ、苍术酮。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白术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差异,通过比较化学成分差异可为临床疗效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炮制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差异性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杭白芍中3个有效成分的考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杜伟锋 胡淑珍 +2 位作者 吴芳 来平凡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8-36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等级杭白芍药材中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3个有效成分的量。方法参照《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将所收集的杭白芍分为六个等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杭白芍中3个有效成分的量。结果不同等级的杭白芍药材中3个成分... 目的比较不同等级杭白芍药材中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3个有效成分的量。方法参照《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将所收集的杭白芍分为六个等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杭白芍中3个有效成分的量。结果不同等级的杭白芍药材中3个成分的量没有规律性,以芍药苷为例,六等品样品(2-6)中芍药苷的量最高,远高于一等品(2-1)样品中的芍药苷的量。结论目前,杭白芍的等级划分标准不能全面的反映杭白芍的自身品质,也不符合按质论价的商业需求,应该结合药材中成分含有量来制定药材规格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 杭白芍 儿茶素 芍药内酯苷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季金玉 张云 +1 位作者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07-2510,共4页
参考阅读近几年来国内外与玄参研究相关的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芳香糖苷类等;目前主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有多指标性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为深入研究玄参提供... 参考阅读近几年来国内外与玄参研究相关的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芳香糖苷类等;目前主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有多指标性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为深入研究玄参提供进一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杜伟锋 徐珊珊 +2 位作者 王胜波 丛晓东 张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8-569,共2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天麻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天麻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天麻素校正模型的相...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天麻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天麻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天麻素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90 6、0.043 2、0.032 4。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0.996 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天麻 天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汗”对续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金奇 来平凡 +2 位作者 杜伟锋 吴芳 徐姗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36-2638,共3页
目的:研究续断产地加工"发汗"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续断"发汗"前后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变化的比较进行研究。结果:续断"发汗"后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皂苷... 目的:研究续断产地加工"发汗"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续断"发汗"前后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变化的比较进行研究。结果:续断"发汗"后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皂苷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发汗"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升高了。结论:本研究表明续断产地加工"发汗"有一定的合理性,建议续断的产地加工坚持发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发汗 质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钱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宋锐 张云 +1 位作者 丛晓东 蔡宝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11-2515,共5页
中药连钱草(Herba Glechomae)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e longituba(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有活血化瘀、活血调经之功效。本文对连钱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连钱草的生物活性作用,对其今... 中药连钱草(Herba Glechomae)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e longituba(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有活血化瘀、活血调经之功效。本文对连钱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连钱草的生物活性作用,对其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岳显可 朱涛 +4 位作者 顾超 吴瑶 凌珏 杜伟锋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68-2874,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质量进行研究。方法:对延胡索药材等级分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 目的:建立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不同等级延胡索药材质量进行研究。方法:对延胡索药材等级分类,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μm×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 H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对10批3个等级延胡索药材进行测定,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评价,并对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含量测定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线性关系、准确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建立了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论:该法所建立的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6个生物碱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延胡索等级分类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等级 生物碱 相似度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发汗”对续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莹 杜伟锋 +3 位作者 岳显可 朱涛 来平凡 葛卫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通过GC-MS法分析"发汗"对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续断乙醚萃取物挥发油后,GC-MS法鉴定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续断在"发汗"前后均鉴定出28种成分,其... 目的通过GC-MS法分析"发汗"对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续断乙醚萃取物挥发油后,GC-MS法鉴定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续断在"发汗"前后均鉴定出28种成分,其中26种为共有成分。"发汗"前未检测出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和9-亚甲基-9H-芴,而"发汗"后未检测出顺-13-十八碳烯酸和十七烷醇。结论 "发汗"后续断中共有成分的含有量均有明显变化,变化范围为30.81%-9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 “发汗”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