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缢蛏钙调蛋白基因鉴定及其与贝壳碳酸钙沉积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罗晓琦 徐洪强 +2 位作者 朱杰 姚韩韩 董迎辉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154,共10页
碳酸钙(CaCO_(3))作为贝壳的主要成分,与有机质框架相互作用形成贝壳,为贝类提供保护作用。Ca^(2+)是CaCO_(3)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贝类体内的获取、转运、沉淀过程均会显著影响CaCO_(3)沉积。然而,目前关于贝壳中碳酸钙沉积过程以及相... 碳酸钙(CaCO_(3))作为贝壳的主要成分,与有机质框架相互作用形成贝壳,为贝类提供保护作用。Ca^(2+)是CaCO_(3)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贝类体内的获取、转运、沉淀过程均会显著影响CaCO_(3)沉积。然而,目前关于贝壳中碳酸钙沉积过程以及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仍不明晰。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并与Ca^(2+)特异性结合的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信号转导、靶酶活性调控和Ca^(2+)稳态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为研究CaM基因与贝壳碳酸钙沉积的关系,本研究对缢蛏CaM基因(ScCaM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和表达特征分析,并研究了ScCaM重组蛋白的Ca^(2+)结合活性及其在CaCO_(3)沉积中的作用。结果显示,ScCaM基因共编码149个氨基酸,含有4个连续EFhand结构域;ScCaM在各组织中均能表达,其中在鳃和外套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足、水管、闭壳肌和肝胰腺等组织(P<0.05);缢蛏壳碳酸钙含量与其壳重呈正比,并且贝壳重量较大的个体,其ScCaM基因表达水平较高。ScCaM重组蛋白具有钙离子结合活性,可加快碳酸钙沉淀速率,并且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蛋白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ScCaM基因/蛋白表达与贝壳碳酸钙含量密切相关,即ScCaM基因/蛋白表达量升高,可增强Ca^(2+)运输效率,促进壳碳酸钙沉积,从而提高贝壳重量。本研究初步探讨了ScCaM基因在贝壳碳酸钙沉积中的作用,为解析缢蛏贝壳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钙调蛋白(CaM) 壳重 碳酸钙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硫化物胁迫下转录组分析及关键基因表达
2
作者 裘梦璐 陈彩芳 +4 位作者 杨建 沈瑶瑶 陈佳琪 沈伟良 林志华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4-1244,共11页
为探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受高硫化物环境的分子机理,利用RNA-seq技术开展395μmol/L硫化物胁迫0 h、6 h和96 h缢蛏鳃转录组动态变化的研究,构建9个转录组文库,获得27.09 Gb有效数据,组装得到65747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97... 为探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受高硫化物环境的分子机理,利用RNA-seq技术开展395μmol/L硫化物胁迫0 h、6 h和96 h缢蛏鳃转录组动态变化的研究,构建9个转录组文库,获得27.09 Gb有效数据,组装得到65747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971.46 bp,N50达到1434 bp,注释得到22921条Unigenes。按照FPKM值获得基因表达丰度后,采用DEGseq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分别在6 h vs.0 h、96 h vs.0 h和96 h vs.6 h组中获得61138、60912和62824条DEGs。按照DEGs筛选阈值,分别在6 h vs.0 h、96 h vs.0 h和96 h vs.6 h组中获得17、10和12个高表达DEGs。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DEGs)显著富集到硫代谢通路,发现高表达的硫醌氧化还原酶基因(SQR),推测线粒体硫化物氧化是其解毒的关键。GO、KEGG分析发现DEGs分别富集到呼吸电子传递链(ETC)及氧化磷酸化通路,细胞色素b的表达显著下调,可能引发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受阻,从而产生过量ROS,以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DEGs还富集到转移含磷基团的转移酶活性、核小体组装等GO类别,推测ROS造成DNA氧化损伤后,机体通过DNA复制、组装新染色体以维持遗传物质稳定。采用qRT-PCR进行差异基因组蛋白(H2B)、漆酶(LAC)的响应研究,结果呈时间依赖性的表达模式,推测H2B通过修复受损DNA并增强免疫能力、LAC通过清除ROS以提高机体硫化物抗性。研究结果系统解析了缢蛏耐硫的分子调控机理,为缢蛏耐硫新品种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硫化物耐受 转录组 H2B L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缢蛏2个Dmrt5基因鉴定及其在性腺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3
作者 孙妍 王铭泽 +2 位作者 谷泽丰 董迎辉 姚韩韩 《渔业科学进展》 2025年第6期177-189,共13页
Dmrt5是Dmrt基因家族的重要一员,是与动物性别决定、性腺发育、器官功能维持等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为探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Dmrt5基因(ScDmrt5)在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鉴定了2个ScDmrt5基因,并研究了其在性腺不... Dmrt5是Dmrt基因家族的重要一员,是与动物性别决定、性腺发育、器官功能维持等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为探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Dmrt5基因(ScDmrt5)在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鉴定了2个ScDmrt5基因,并研究了其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ScDmrt5-1和ScDmrt5-2分别编码389、374个氨基酸,均具备DM结构域(Dmrt homology domain)和DMA结构域(Dmrt-associated domain);在性成熟期,ScDmrt5-1和ScDmrt5-2在鳃、外套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P<0.05);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随着精巢不断发育成熟,ScDmrt5-1基因的表达量逐步升高,在成熟期表达量最高(P<0.05),而在卵巢中的表达趋势与之相反;ScDmrt5-2基因表达量也随着精巢的不断发育成熟而逐步升高,而在卵巢各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均较低且无显著差异。ScDmrt5-1和ScDmrt5-2蛋白均主要定位在精巢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及卵巢的卵原细胞、卵母细胞和成熟卵细胞中。综上表明,ScDmrt5-1和ScDmrt5-2可能主要参与缢蛏精巢的发育及功能维持,并可能在呼吸和神经感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ScDmrt5-1 ScDmrt5-2 性腺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