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为探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受高硫化物环境的分子机理,利用RNA-seq技术开展395μmol/L硫化物胁迫0 h、6 h和96 h缢蛏鳃转录组动态变化的研究,构建9个转录组文库,获得27.09 Gb有效数据,组装得到65747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971.46 bp,N50达到1434 bp,注释得到22921条Unigenes。按照FPKM值获得基因表达丰度后,采用DEGseq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分别在6 h vs.0 h、96 h vs.0 h和96 h vs.6 h组中获得61138、60912和62824条DEGs。按照DEGs筛选阈值,分别在6 h vs.0 h、96 h vs.0 h和96 h vs.6 h组中获得17、10和12个高表达DEGs。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DEGs)显著富集到硫代谢通路,发现高表达的硫醌氧化还原酶基因(SQR),推测线粒体硫化物氧化是其解毒的关键。GO、KEGG分析发现DEGs分别富集到呼吸电子传递链(ETC)及氧化磷酸化通路,细胞色素b的表达显著下调,可能引发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受阻,从而产生过量ROS,以激活机体的应激反应。DEGs还富集到转移含磷基团的转移酶活性、核小体组装等GO类别,推测ROS造成DNA氧化损伤后,机体通过DNA复制、组装新染色体以维持遗传物质稳定。采用qRT-PCR进行差异基因组蛋白(H2B)、漆酶(LAC)的响应研究,结果呈时间依赖性的表达模式,推测H2B通过修复受损DNA并增强免疫能力、LAC通过清除ROS以提高机体硫化物抗性。研究结果系统解析了缢蛏耐硫的分子调控机理,为缢蛏耐硫新品种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