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株新型寄生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许丽娜
程凯
+4 位作者
许敏
赵以军
杨季芳
陈吉刚
吴庆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8-661,665,共5页
从宁波象山港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XD-G.该菌株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1115)的溶藻效果较好,感染1 d后,藻细胞基本裂解,叶绿素a减少达66.5%.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株XD-G感染9 h后的中肋骨条藻切片,发...
从宁波象山港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XD-G.该菌株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1115)的溶藻效果较好,感染1 d后,藻细胞基本裂解,叶绿素a减少达66.5%.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株XD-G感染9 h后的中肋骨条藻切片,发现藻细胞内有大量细菌出现,由此推测,菌株XD-G是1种寄生性溶藻细菌.菌株XD-G不但能裂解中肋骨条藻及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 troicum),而且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 wo)也有一定的溶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溶藻细菌
中肋骨条藻
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株海洋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庆喜
程凯
+3 位作者
杨季芳
陈吉刚
赵以军
许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459,共5页
以海洋赤潮藻为材料,从宁波市象山港附近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浓缩处理后,用其对培养的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到了一株能裂解牟勒氏角毛藻的病毒,经反复的液体感染,建立了稳定的藻病毒-宿主藻系统,命名为牟勒氏角毛藻...
以海洋赤潮藻为材料,从宁波市象山港附近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浓缩处理后,用其对培养的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到了一株能裂解牟勒氏角毛藻的病毒,经反复的液体感染,建立了稳定的藻病毒-宿主藻系统,命名为牟勒氏角毛藻病毒。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稀释108倍以后仍然具有明显的感染效果。病毒纯化后,电镜观察显示此株病毒为球形多面体结构,直径约为58nm;电镜切片观察显示,感染后的藻细胞中充满了大量的游离的和组装好尚未释放的病毒粒子。经宿主范围鉴定,此株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3kb。此株病毒尚未有报道,是一种新发现的海洋藻类病毒,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勒氏角毛藻
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株高效溶赤潮异湾藻放线菌的鉴定及溶藻特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风娟
徐玲玲
+4 位作者
程凯
吴刚
杨季芳
陈吉刚
赵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命名为B-10和G-11.研究了2株菌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
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命名为B-10和G-11.研究了2株菌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果及溶藻方式,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株放线菌对赤潮异湾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都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对微小原甲藻和金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且在传代5次后能够保持稳定的溶藻效果,按1%的体积比接种5d后B-10和G-11对异湾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99.44%.通过溶藻方式研究,发现2菌株都是通过释放胞外代谢物溶藻,且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00℃时会使2种溶藻物质失活.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初步判断,B-1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类群,菌株G-11属于链霉菌属的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湾藻
溶藻放线菌
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
42
4
作者
王建平
陈吉刚
+2 位作者
斯烈钢
陈琳
吴雄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92-196,200,共6页
结合水产动物的能量生态学、食物链及营养级等原理分析了目前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水产养殖实际,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防治的前景及其...
结合水产动物的能量生态学、食物链及营养级等原理分析了目前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水产养殖实际,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防治的前景及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生态学
水产养殖
自身污染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新型寄生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
4
1
作者
许丽娜
程凯
许敏
赵以军
杨季芳
陈吉刚
吴庆喜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
环境
生态学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8-661,665,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项目(20070501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27105-00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CDA101)
文摘
从宁波象山港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XD-G.该菌株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1115)的溶藻效果较好,感染1 d后,藻细胞基本裂解,叶绿素a减少达66.5%.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株XD-G感染9 h后的中肋骨条藻切片,发现藻细胞内有大量细菌出现,由此推测,菌株XD-G是1种寄生性溶藻细菌.菌株XD-G不但能裂解中肋骨条藻及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 troicum),而且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 wo)也有一定的溶藻效果.
关键词
赤潮
溶藻细菌
中肋骨条藻
寄生
Keywords
red tide
algicidal Bacteria
Skeletonema costatum 1115
parasitic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株海洋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
3
2
作者
吴庆喜
程凯
杨季芳
陈吉刚
赵以军
许敏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
环境
生态学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459,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5014号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浙海渔计(2009)214号
文摘
以海洋赤潮藻为材料,从宁波市象山港附近海域采取水样,经反冲超滤法对水样进行浓缩处理后,用其对培养的赤潮藻细胞进行感染,分离到了一株能裂解牟勒氏角毛藻的病毒,经反复的液体感染,建立了稳定的藻病毒-宿主藻系统,命名为牟勒氏角毛藻病毒。该病毒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稀释108倍以后仍然具有明显的感染效果。病毒纯化后,电镜观察显示此株病毒为球形多面体结构,直径约为58nm;电镜切片观察显示,感染后的藻细胞中充满了大量的游离的和组装好尚未释放的病毒粒子。经宿主范围鉴定,此株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3kb。此株病毒尚未有报道,是一种新发现的海洋藻类病毒,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牟勒氏角毛藻
病毒
分离
鉴定
Keywords
Chaetoceros muelleri, Virus,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Q939.46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株高效溶赤潮异湾藻放线菌的鉴定及溶藻特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于风娟
徐玲玲
程凯
吴刚
杨季芳
陈吉刚
赵进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
环境
生态学湖北省
重点
实验室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项目(20070501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CDA101)
文摘
从武汉周边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具有强溶藻能力的放线菌,命名为B-10和G-11.研究了2株菌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金藻(Golden algae)的溶藻效果及溶藻方式,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株放线菌对赤潮异湾藻和锥状斯克里普藻都有较好的溶藻效果,对微小原甲藻和金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且在传代5次后能够保持稳定的溶藻效果,按1%的体积比接种5d后B-10和G-11对异湾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99.44%.通过溶藻方式研究,发现2菌株都是通过释放胞外代谢物溶藻,且胞外代谢产物对温度敏感,当温度达到100℃时会使2种溶藻物质失活.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初步判断,B-10菌株属于链霉菌属的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类群,菌株G-11属于链霉菌属的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类群.
关键词
赤潮异湾藻
溶藻放线菌
链霉菌
Keywords
Heterosigma akashiwo
algae-lysing actinomycetes
Streptomyce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
42
4
作者
王建平
陈吉刚
斯烈钢
陈琳
吴雄飞
机构
宁波市
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92-196,200,共6页
文摘
结合水产动物的能量生态学、食物链及营养级等原理分析了目前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水产养殖实际,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探讨了我国水产养殖自身污染防治的前景及其展望。
关键词
能量生态学
水产养殖
自身污染
应对措施
Keywords
ecology study of energy
aquaculture
self-pollution
handle measures
分类号
S942.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株新型寄生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许丽娜
程凯
许敏
赵以军
杨季芳
陈吉刚
吴庆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株海洋牟勒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吴庆喜
程凯
杨季芳
陈吉刚
赵以军
许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株高效溶赤潮异湾藻放线菌的鉴定及溶藻特性
于风娟
徐玲玲
程凯
吴刚
杨季芳
陈吉刚
赵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防治的探讨
王建平
陈吉刚
斯烈钢
陈琳
吴雄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