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符号学的儿童友好通学街道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宁波市大榭第二小学最美放学路项目为例
1
作者 张倩茜 王志蓉 罗芷妮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通学街道是校园文化外溢与城市文化内涵表达的重要场所,也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类型。该文旨在探索符号学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型通学街道文化景观设计方法,以实现“以文化人”的街景文化重塑与环境育人功能。研究结合符号学的语义... 通学街道是校园文化外溢与城市文化内涵表达的重要场所,也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类型。该文旨在探索符号学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型通学街道文化景观设计方法,以实现“以文化人”的街景文化重塑与环境育人功能。研究结合符号学的语义、语用、语构理论,以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最美放学路项目为例,依照信息源搜集、符号转化、组织编排、设计应用四个步骤,为通学街道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表达构建了一个基于符号学的设计框架,可为儿童友好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景观实践提供设计参考与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通学街道 文化街景设计 儿童友好 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梁疲劳致力磁效应及数值模拟方法
2
作者 金伟良 刘振东 张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9,共9页
根据铁磁材料的力磁效应机制,分析了四种典型力磁模型的特点。通过对比受弯混凝土梁在静力加载阶段的力磁效应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使用表征宏观磁学属性的应力-矫顽力关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基于高应力阶段磁效应衰减机理,建立了混凝土梁... 根据铁磁材料的力磁效应机制,分析了四种典型力磁模型的特点。通过对比受弯混凝土梁在静力加载阶段的力磁效应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使用表征宏观磁学属性的应力-矫顽力关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基于高应力阶段磁效应衰减机理,建立了混凝土梁疲劳阶段的力磁模型,并进行了受弯混凝土梁疲劳致力磁效应的数值模拟,探究特征磁信号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力磁模型在静力加载阶段呈三阶段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且模拟误差在8%左右;疲劳阶段模拟力磁的时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变化规律相一致,误差在15%以内;建立了混凝土梁疲劳寿命与特征磁信号的映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以作为受弯混凝土梁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疲劳损伤 磁效应 力磁模型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3
作者 张军 崔政新 +1 位作者 裘松立 宋冰泉 《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复杂,收集国内外权威文献试验数据建立了162组机制砂抗压强度的数据库,利用BP神经网络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采用多层反向传播算法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复杂,收集国内外权威文献试验数据建立了162组机制砂抗压强度的数据库,利用BP神经网络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预测。采用多层反向传播算法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预测,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高度吻合;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的影响,发现石粉含量约10%时达到最大值,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8%以内。深度学习方法可有效提高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效率,降低材料和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混凝土 抗压强度 BP神经网络 石粉含量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iO_(2)@B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热性能研究
4
作者 贾怡颖 张畅 +2 位作者 赵锦博 傅馗桁 张艳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是一种高效、可持续性的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方法,在缓解淡水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Na BH_(4)为还原剂,将纳米TiO_(2)高温还原为还原态(黑色)TiO_(2),并负载于碳化玉米芯。研...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是一种高效、可持续性的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方法,在缓解淡水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Na BH_(4)为还原剂,将纳米TiO_(2)高温还原为还原态(黑色)TiO_(2),并负载于碳化玉米芯。研究了玉米芯不同碳化温度与还原态TiO_(2)负载量对复合材料光热蒸发能力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等对r-TiO_(2)@BCC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光吸收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将含有氧空位的还原态TiO_(2)负载于丰富孔道结构的碳化玉米芯,可获得显著的光热转换及水蒸发性能。在1k W/m^(2)模拟太阳光照射1 h的条件下,玉米芯碳化温度为700℃、还原态TiO_(2)的负载量为0.18 g时,r-TiO_(2)@BCC复合材料水蒸发速率为2.18 kg/(m^(2)·h),光热转换效率为8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转换 生物质碳 还原态TiO_(2) 太阳能界面水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制备高性能银栅格上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5
作者 李泽榕 毛晨雨 +5 位作者 孙涛 林煌 王佳明 陈步超 汤世伟 王维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银栅格透明电极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然而,卤素离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扩散会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对制备高性能柔性器件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聚氨酯(PU)聚合物添加剂... 基于银栅格透明电极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然而,卤素离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扩散会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对制备高性能柔性器件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聚氨酯(PU)聚合物添加剂钝化钙钛矿薄膜晶界,结合界面阻隔层的策略制备柔性钙钛矿电池。Pb^(2+)与C=O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改善了钙钛矿薄膜的结晶特性,降低了薄膜的缺陷态密度。因此,基于银栅格电极的柔性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提高到20.21%,是迄今为止非ITO柔性电极上钙钛矿电池最高效率之一。由于聚氨酯填充晶界和界面阻隔层的双重作用阻碍了卤素和金属的相互扩散,柔性钙钛矿电池还表现出较高的湿度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器件在30%的相对湿度下暴露150 h后仍能保持92.1%的初始PCE值,在最大功率点下工作1000 h后仍能保持95%的初始PCE值。最后,柔性钙钛矿电池显示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在4 mm的曲率半径下弯曲1000次后,还保持了86%的初始PCE。此研究可为高性能柔性钙钛矿光电器件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银栅格透明电极 聚氨酯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修正的能源桩力学响应研究
6
作者 刘铠宁 王忠瑾 谢新宇 《地基处理》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基于有限长圆柱热源模型,对能源桩的荷载传递算法进行温度修正。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下的桩土界面温度与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将得到的径向附加应力代入荷载传递参数的经验公式中,从而实现荷载传递曲... 本文基于有限长圆柱热源模型,对能源桩的荷载传递算法进行温度修正。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能源桩在温度荷载下的桩土界面温度与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将得到的径向附加应力代入荷载传递参数的经验公式中,从而实现荷载传递曲线的温度修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温度修正对能源桩力学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加热时间下,桩土界面的温度规律大致相同,除桩顶和桩底外,桩身的温度分布较为均匀;随着深度增加,温度变化量先增加,在桩身中部达到最大值并保持一段距离不变,而在桩底附近又逐渐减小。(2)桩土界面的径向附加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形状与温度变化量的分布大致相同。(3)温度修正对能源桩的位移发展影响很小,而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较大。具体来说,在桩顶处,温度应力的修正值小于原计算值,在中性点处,温度应力的修正值大于原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荷载传递法 热力学响应 热源模型 桩土界面温度分布 径向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地层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研究
7
作者 梅宇 张红亚 +2 位作者 朱大勇 曹广勇 林键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针对实际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时隧道上方土层大多是不均匀的问题,以合肥地铁S1线某盾构区间为背景,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双线隧道盾构施工模型,研究了在不均匀地层下,双线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不同施工参数对其产生的影... 针对实际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时隧道上方土层大多是不均匀的问题,以合肥地铁S1线某盾构区间为背景,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双线隧道盾构施工模型,研究了在不均匀地层下,双线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不同施工参数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左线开挖时,地表沉降最大值位置位于左线隧道正上方,右线跟进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位置逐渐向曲线隧道外侧移动;盾构施工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土仓压力能减小地表沉降,但当土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地表最大沉降值随递增的土仓压力而减小的幅度也在逐渐减小;在0.10~0.30 MPa区间内,注浆压力与千斤顶推力对地表沉降值影响不大,其对地表沉降影响敏感度比较低。该研究成果可以优化施工参数的设置和监测点的布设,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地层 双线隧道 数值模拟 施工参数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传统聚落文化空间感知研究--以浙江省前童古镇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璟璟 华晨 +1 位作者 夏秀敏 吴珊珊 《华中建筑》 2022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视角,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传统聚落的文化感知及其文化空间规划实践。选取前童古镇作为案例地,通过网络文本爬取、内容分析编码及归纳汇总等研究步骤,构建前童古镇文化感知维度及内容要素,其中感知维度包括文... 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视角,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传统聚落的文化感知及其文化空间规划实践。选取前童古镇作为案例地,通过网络文本爬取、内容分析编码及归纳汇总等研究步骤,构建前童古镇文化感知维度及内容要素,其中感知维度包括文化载体感知和文化内涵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析前童古镇文化载体、文化内涵及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内涵可感性提升为目标的文化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从而提升传统聚落文化可感性,促进传统聚落及其文化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空间 文化感知 网络文本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知识图谱的河姆渡文化资源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宋振英 卢焕达 +3 位作者 李天杰 王华健 杨焕勇 于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以河姆渡遗址群考古报告为数据源,通过信息提取、实体链接等方法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管理和检索。参考学术论文及考古研究,设计一种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的本体知识体系,并提出一种从考古... 以河姆渡遗址群考古报告为数据源,通过信息提取、实体链接等方法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并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管理和检索。参考学术论文及考古研究,设计一种河姆渡文化知识图谱的本体知识体系,并提出一种从考古报告中提取图像与知识图谱实体进行对齐的算法,实现了多模态文化资源与实体节点的精准匹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河姆渡文化资源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多模态检索、图谱化展示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式、可视化的数据浏览和分析工具,有助于用户更深入地理解和利用河姆渡文化遗产资源;也可为研究人员、文化机构和公众提供便捷的工具,以更好地探索和理解河姆渡文化,为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知识图谱 河姆渡文化 资源管理 本体知识 实体链接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氏距离累积量的斜拉桥索力退化后结构刚度辨识方法
10
作者 鄢俊雄 朱建朝 +2 位作者 王维国 杨海挺 陈闯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19-124,157,共7页
斜拉桥索力退化将引起全桥结构的刚度变化,为了准确辨识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M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斜拉桥刚度和马氏距离累积量(MDC)的关系式,以马氏距... 斜拉桥索力退化将引起全桥结构的刚度变化,为了准确辨识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M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辨识方法。首先,推导了斜拉桥刚度和马氏距离累积量(MDC)的关系式,以马氏距离累积量作为结构刚度退化的特征向量,结合监测数据EMD分解得到的多阶本征模态函数(IMF)对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状态进行评估。此外,采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EMD分解能有效消除原始信号中的噪声干扰;马氏距离累积量能够作为表征斜拉桥结构刚度退化的指标;基于马氏距离累积量和EMD分解可以实现对斜拉桥索力退化后结构刚度的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索力退化 结构刚度辨识 马氏距离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用户语音域适应网络的抑郁症检测
11
作者 吴伟 马龙华 赵祥红 《电子科技》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由于抑郁症的检测方式主观性较强,因此使用用户语音诊断抑郁症已成为一种较具有潜力的辅助方式,但不同用户的语音信号存在差异。文中提出了一个跨用户语音域适应网络(Cross User Audio Domain Adaptation Network,CUADAN)来检测抑郁症... 由于抑郁症的检测方式主观性较强,因此使用用户语音诊断抑郁症已成为一种较具有潜力的辅助方式,但不同用户的语音信号存在差异。文中提出了一个跨用户语音域适应网络(Cross User Audio Domain Adaptation Network,CUADAN)来检测抑郁症。从语音中提取可视化的梅尔频谱,利用CUADAN模型的特征提取器从梅尔频谱中获取更深层次的抑郁特征。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中包含不同健康用户和抑郁用户的语音特征,因此利用CUADAN模型的域分类器在不同用户数据之间进行域适应,从而通过已有分类器对未知用户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UADAN模型的抑郁症检测准确率更高,其平均准确率达到81.0±2.4%。因此,CUADAN模型可以有效削弱不同用户语音之间的差异性,提高跨用户抑郁症检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适应 抑郁症检测 CUADAN 语音 跨用户 梅尔频谱 特征提取 削弱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数据与模型的高大模板支撑结构监测预警阈值确定及更新方法
12
作者 李强 王佩璇 +2 位作者 马海鹏 张营营 卢璐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针对工程实践中高大模板支撑结构(高支模)安全监测缺少科学、合理预警阈值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数据与模型的监测预警阈值确定及更新方法。以某实际高支模工程为例,根据专项设计资料和施工现场边界设置条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屈曲破坏分析... 针对工程实践中高大模板支撑结构(高支模)安全监测缺少科学、合理预警阈值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数据与模型的监测预警阈值确定及更新方法。以某实际高支模工程为例,根据专项设计资料和施工现场边界设置条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屈曲破坏分析,确定初始预警阈值,用于指导现场监测。搭建视觉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高支模结构位移,感知数据并进行超限预警;反馈实测数据,更新有限元模型,将更新后的模型屈曲破坏位移和初始预警阈值进行对比,并分析阈值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积累,高支模结构水平偏移和竖向沉降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提出的监测预警阈值确定及更新方法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迭代改进,更新后的模型屈曲破坏位移大于初始报警阈值,说明初始预警阈值偏于安全,取值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支模 屈曲破坏 视觉监测系统 位移 有限元分析 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倩茜作品
13
作者 张倩茜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86-18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台风全路径模拟的宁波地区台风极值风速估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陆军 王炎铭 +2 位作者 李强 毛江鸿 郏鸿韬 《建筑施工》 2021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运用台风全路径模拟技术和极值理论统计方法对宁波地区台风极值风速进行精确估计。首先,基于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并采用Vickery经验回归模型进行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全路径模拟,生成了600年台风路径及强度数据,采用Yan Meng... 运用台风全路径模拟技术和极值理论统计方法对宁波地区台风极值风速进行精确估计。首先,基于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并采用Vickery经验回归模型进行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全路径模拟,生成了600年台风路径及强度数据,采用Yan Meng风场模型确定了影响宁波地区的台风风速序列。然后,使用weibull分布函数描述了台风各风向下的极值风速边缘分布,并利用t-Copula函数构造各风向极值风速的联合分布模型,得到了台风考虑风向相关性的多风向极值风速估计值。最后,与台风不考虑风向相关性的极值风速以及规范设计风速对比,结果表明,宁波地区台风极值风速估计应考虑风向相关性,不考虑风向相关性的极值风速及规范设计风速都给出了偏风险的极值风速估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风速 台风 全路径模拟 风向相关性 联合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老城区道路开放研究——以宁波海曙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萧颖琦 贾涵迪 +3 位作者 吴怡哲 尹亚妮 张秋善 张旭峰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为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文章基于空间句法,进行老旧住区开放对城市路网交通效率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法,提出住区开放道路的评价。同时,充分考虑居民意愿,进行道路权重分析计算,挑选最佳开放道路,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空间句法 住区开放 交通效率 居民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文旅融合的乡村研学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以宁波梅山青少年研学基地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璟璟 夏秀敏 吴珊珊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2期77-80,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及研学旅游政策的推动,促进了乡村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研学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和拓展的有效途径,并对城乡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宁波梅山青少年研学基地为例,在分... 乡村振兴战略及研学旅游政策的推动,促进了乡村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研学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和拓展的有效途径,并对城乡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宁波梅山青少年研学基地为例,在分析梅山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基于产业互融、文化互动、空间共享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从主题策划、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研学线路等方面着手,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研学基地规划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文旅融合 乡村研学 研学基地规划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地区沥青路面主导病害调研及病害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远彪 张建飞 +1 位作者 夏仁北 徐亦冬 《城市建筑》 2020年第23期132-134,164,共4页
本文首先对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做了简单的分类,分析了不同病害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病害防治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各类养护方法适用的条件;进而对宁波地区市政道路现有病害进行调研,针对宁波地区主要的几种道路病害,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 本文首先对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做了简单的分类,分析了不同病害产生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病害防治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各类养护方法适用的条件;进而对宁波地区市政道路现有病害进行调研,针对宁波地区主要的几种道路病害,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为道路养护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沥青道路 道路病害 养护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间黏滑机制的桩基沉降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新宇 龚涛 +4 位作者 许纯泰 王忠瑾 娄扬 刘开富 张日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2,共9页
基于桩基运动控制方程,对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考虑桩土间黏滞与滑动两种接触状态,建立了一种考虑侧阻软化及侧阻恢复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然后采用该模型及修正三折线模型分别模拟桩与桩侧土以及桩端土间的相... 基于桩基运动控制方程,对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考虑桩土间黏滞与滑动两种接触状态,建立了一种考虑侧阻软化及侧阻恢复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然后采用该模型及修正三折线模型分别模拟桩与桩侧土以及桩端土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有限差分法建立了考虑桩土间黏滑机制的桩基沉降分析方法;最后,基于建立的桩基受荷沉降分析方法,研究了桩基沉降的黏滑动态特性以及桩身的力学特性,并讨论了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中的参数对桩基沉降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桩顶荷载接近桩基单级加载极限值,桩基沉降表现出黏滞位移与快速滑动位移交替的动态特性;桩身力学响应表现出加载路径相关性,与单级加载相比,分级加载时桩侧摩阻力能得到更好发挥,桩基极限承载力更高;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桩基静载试验沉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滑 侧阻软化 侧阻恢复 有限差分 沉降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征 郑志辉 毛荣一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1期191-194,共4页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教学方法较单一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关键问题,结合OBE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不同维度下的土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体系,与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相关联,实现道德素养与...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教学方法较单一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关键问题,结合OBE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不同维度下的土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体系,与工程专业认证通用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相关联,实现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融合;探寻土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选择恰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成果评价方法;针对土木工程不同类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特色课以及专业实践课,区分设计思政教学目标、差异化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面向新工科背景下土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操作层面提出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思政元素融合 工程师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浙江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论乡村设计的发展路径
20
作者 张腾月 杨昱洲 张倩茜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5期77-79,共3页
不同的乡村建设主体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视角与方式介入乡村,对乡村发展的方向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乡村设计带来了不同的导向。因此论乡村设计问题,不应从设计者单一维度去探讨。文章从浙江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来认识乡村发展中的因果关... 不同的乡村建设主体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视角与方式介入乡村,对乡村发展的方向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乡村设计带来了不同的导向。因此论乡村设计问题,不应从设计者单一维度去探讨。文章从浙江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来认识乡村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及多方群体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现代性笼罩下的乡村设计何去何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乡村设计 建设主体 乡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