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机责任模糊情境下中国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网络舆情回应策略的效果研究——基于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的探讨
1
作者 宋娜 郭晴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处于复杂的舆论场,网络舆情成为社交媒介时代赛事组委会面临的一种潜在危机形态,因此,科学、有效地回应网络舆情是赛事组委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以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为基础,运用实验法,通过2(... 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处于复杂的舆论场,网络舆情成为社交媒介时代赛事组委会面临的一种潜在危机形态,因此,科学、有效地回应网络舆情是赛事组委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以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为基础,运用实验法,通过2(危机历史:有vs无)×5(回应策略:否认/否认+支持/否认+道歉/道歉+否认+支持/沉默)的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危机责任模糊情境下,道歉、否认、支持以及源自中国危机应对实践的沉默策略的有效性,检验了SCCT的跨文化适用问题。研究发现:赛事组委会要积极回应网络舆情,保持沉默是最糟糕的回应策略;道歉不会增加组织的危机责任;包含多种成分的道歉能够更好地修复组织声誉;在中国办赛的情境下,危机历史不影响危机责任和组织声誉;在组织声誉得到较好修复的情况下,公众会产生支持的行为意图。研究基于社交媒介危机应对实践补充了危机责任模糊的情境,对SCCT中危机回应策略进行本土化理论建构,也为中国赛事组委会危机应对的实务操作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网络舆情 危机责任 组织声誉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物人格化:蓝牙耳机命名的青年媒介实践研究
2
作者 周小丁 郭晴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3,共9页
蓝牙耳机的界面化命名深度介入用户的感官体验与社交互动。青年用户在命名的动机、过程与内容中展现出五类技术物人格化策略:实用功能型、情感投射型、感官延伸型、社交功能型与自我表达型。命名行为在情感诉求和主体构建的具体过程中... 蓝牙耳机的界面化命名深度介入用户的感官体验与社交互动。青年用户在命名的动机、过程与内容中展现出五类技术物人格化策略:实用功能型、情感投射型、感官延伸型、社交功能型与自我表达型。命名行为在情感诉求和主体构建的具体过程中得以呈现,重构新型主客体关系,在具身媒介实践中实现意义再生产。耳机由此从中性设备转化为具有人格特质的媒介,成为用户认同、社交身份与情感互动的表达接口,反映出青年群体在智能媒介环境中日常交往与自我建构的独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牙耳机 技术物人格化 人机共生 媒介物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定义体育健康传播——基于后社会发展理论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晴 黄敬意 +1 位作者 黄黎新 王宏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从全球化背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论述后社会发展理论对理解体育健康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社会健康发展趋势提出由体育健康代替运动健康的观点。认为:体育健康的高情感、低成本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使“传递观”的传播不适合解释体育... 从全球化背景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论述后社会发展理论对理解体育健康的方法论意义,基于社会健康发展趋势提出由体育健康代替运动健康的观点。认为:体育健康的高情感、低成本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使“传递观”的传播不适合解释体育健康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去媒介中心主义”的影响下,建立在“媒介中心主义”和“知-信-行”认知框架上的健康传播观念与体育健康传播的属性不适配。从传播的仪式观重新定义体育健康传播:个体通过体育健康知识、经验、情感和意义的分享,实现体育健康文化建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传播 体育健康传播 后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健康 去媒介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吕晶晶 宋娜 郭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的竞技场,也是多元利益主体话语争夺的舆论空间。研究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公众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测量了网民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传播行为及概率,以此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的竞技场,也是多元利益主体话语争夺的舆论空间。研究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公众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测量了网民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传播行为及概率,以此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网民对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各类风险事件会无差别进行二次传播。研究认为:(1)元风险事件、媒介事件、焦点事件的风险传播路径为赛事风险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化路径;(2)在一些可预测的元风险事件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开展培训工作,避免此类风险发生;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风险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不同预案设定来避免风险事件演变为焦点事件;(3)赛事组委会在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将公众的风险传播行为、心理和传播情境等要素纳入风险管理全过程,并将科学系统性知识、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与直觉性知识纳入风险沟通模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风险传播 评估模型 网民行为 元风险事件 媒介事件 焦点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与策略——以韩国全民阅读推广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宗滨 吴赟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9,共6页
建设书香中国,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考察韩国全民阅读推广体系的构成及发展,分析数字化时代韩国全民阅读的现状,指出韩国在推广全民阅读过程中注重利用数字技术增强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可访问性,倡导终身阅读... 建设书香中国,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考察韩国全民阅读推广体系的构成及发展,分析数字化时代韩国全民阅读的现状,指出韩国在推广全民阅读过程中注重利用数字技术增强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可访问性,倡导终身阅读、“均等化”阅读观念,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这些策略反映了韩国在全民阅读推广上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阅读 韩国 数字化 《阅读文化振兴法》 阅读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视角:北京冬奥媒介消费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梅 唐雨晴 郭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1,共11页
文章基于个体视角,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受众北京冬奥会媒介消费行为与动机。结果发现:(1)审美动机是国内受众进行媒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新媒体技术成为了使用与满足的可供性来源;(2... 文章基于个体视角,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受众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受众北京冬奥会媒介消费行为与动机。结果发现:(1)审美动机是国内受众进行媒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新媒体技术成为了使用与满足的可供性来源;(2)在冬奥会的媒介消费上受众是自己的“媒介经理”,受众的选择主动性和媒介消费方式的组合性和多样性凸显;(3)媒介技术发展、迷身份和对报道客体的态度极大影响了冬奥媒介消费,奥运迷独立于体育迷;(4)受众在北京冬奥会的媒介消费行为与平昌冬奥会有较大差异,但是电视依然是使用量最大的媒体。本研究的发现不仅对理解大型体育赛事的受众具有一定启发,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提示国际奥委会及其相关机构应重视受众在媒介消费上的自主行为,在细分不同迷身份的基础上制定差异性的营销和内容开发策略,并继续重视电视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媒介消费 使用与满足 受众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饭圈”的现实审思与认知更新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晴 曾文莉 +2 位作者 陈梦怡 张明媚 鲁知先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42,共12页
体育“饭圈”是与娱乐“饭圈”、传统体育迷交叉杂糅,并吸纳新成员重组而成的新型亚文化社群。通过混合研究,聚焦身份、心理、行为、组织特征,从个体和群体角度对体育“饭圈”进行深描。发现:当前体育“饭圈”正处于充满焦虑与冲突的身... 体育“饭圈”是与娱乐“饭圈”、传统体育迷交叉杂糅,并吸纳新成员重组而成的新型亚文化社群。通过混合研究,聚焦身份、心理、行为、组织特征,从个体和群体角度对体育“饭圈”进行深描。发现:当前体育“饭圈”正处于充满焦虑与冲突的身份认知调整过渡期,会采用专业性崇拜、重新定义与向下比较的方式进行“饭圈”身份的切割,且群体内认同正在不断衰减;慕强、崇高感和拯救者心理会赋予其身份正当性自信;其行动受到情感、价值、利益的三重驱动,但利益驱动性显著弱于娱乐“饭圈”;体育“饭圈”组织强度呈“强弱交替”特征,群体凝聚力多源自信息生产活动,当偶像失利时,易产生组织化归因与负面的组织想象。体育“饭圈”的形成与发展是数字化时代个体生存方式与社会之投射,是体育产业化发展趋势、运动员退役转型的“双重脱嵌”困局、后发性的中国现代体育文化与社交媒体平台技术机制推动下的必然产物。研究者、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应具备与体育“饭圈”共存的思想准备,构建与体育产业发展配套的多元丰富的体育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饭圈” 粉丝文化 身份认同 组织行为 社交媒体 数字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赛事志愿者组织社会化阶段与策略研究
8
作者 杨茜 郭晴 +1 位作者 王宏江 刘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9,共8页
赛事志愿者是保障大型赛事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深度访谈法,以近年我国举办的三项大型赛事的志愿者及其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和策略。研究发现,大型赛事志愿者组织社会化包括报名、培训与选拔、... 赛事志愿者是保障大型赛事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深度访谈法,以近年我国举办的三项大型赛事的志愿者及其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赛事志愿者的组织社会化过程和策略。研究发现,大型赛事志愿者组织社会化包括报名、培训与选拔、明确身份与职责、反思4个阶段。大型赛事志愿者组织社会化策略涵盖制度化策略和个体化策略,其中,制度化策略包括价值观传递、指导、正式沟通与奖惩;个体化策略包括非正式沟通、多元认同、非正式合作、轻微逾矩、冲突回避。制度化策略主要用于完成岗位工作,而个体化策略主要用于维护人际关系;在志愿者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制度化策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随着社会化深入,个体化策略的重要性显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大型赛事 志愿者 赛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民族志作为体育研究方法的价值回应、适用确证与实践反思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晨 郭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32,共8页
伴随数字技术与虚拟社区的兴起,网络民族志在革新传统民族志的基础上以一种新形态出现。作为一种“整体情景化”的质性研究范式,网络民族志是通过研究者的沉浸体验、互文对话与透视反思探索网络文化实践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已经进入国... 伴随数字技术与虚拟社区的兴起,网络民族志在革新传统民族志的基础上以一种新形态出现。作为一种“整体情景化”的质性研究范式,网络民族志是通过研究者的沉浸体验、互文对话与透视反思探索网络文化实践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已经进入国内外体育学研究者的视野并逐步得到应用。该方法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崛起释放出无限的活力,但在互联网时代数字体育研究实践中却遭遇了混用、误用与乱用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体育学研究中网络民族志实践的现存问题与现实效用的探讨,对其适用情境和使用边界进行厘清与反思,为合理、有效使用该方法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体育研究的新境遇、新问题与新现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族志 移动互联时代 体育研究方法 线上体育交往实践 数字体育行为 网络体育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未来电影的技术革新、主体重构与伦理反思
10
作者 范静涵 范志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45-57,共13页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电影的制作、传播与接受方式,推动着电影艺术迈向数智时代。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未来电影呈现出数字化、生成化与交互化的显著特征与发展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构并赋能传统电影产业化创制流...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电影的制作、传播与接受方式,推动着电影艺术迈向数智时代。在数智技术的驱动下,未来电影呈现出数字化、生成化与交互化的显著特征与发展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构并赋能传统电影产业化创制流程,催生人机协同创作的新模式。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版权争议、算法消解主体性、拟真影像引发认知异化等问题,凸显了技术理性与主体性价值间的冲突。未来电影需立足“人机共生”,以伦理规约平衡效率与艺术性,实现技术革新与人文精神的协同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技术革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