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记忆的影像书写与互文形塑: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创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范高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讲述了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故事。该片采用行旅叙事,由两位当代纪录片导演作为主要叙述者,沿着伊文思当年的拍摄路线展开历史寻访,通过时空对照的影像修辞手法,在细致... 纪录片《伊文思看中国》讲述了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20世纪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故事。该片采用行旅叙事,由两位当代纪录片导演作为主要叙述者,沿着伊文思当年的拍摄路线展开历史寻访,通过时空对照的影像修辞手法,在细致解构和重新解读历史影像的过程中,不仅追溯了20世纪中国形象的历史变迁,而且完成了民族记忆的互文形塑。本文通过聚焦《伊文思看中国》的创作实践,挖掘其蕴含的叙事艺术与人文内涵,以期为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 行旅叙事 民族记忆 互文形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习拟合、日常生成与时空重构:乡村题材综艺与Z世代青年的国家认同构建
2
作者 张淦 俞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8,共10页
进入新时代,乡村题材综艺节目在Z世代青年国家认同的构建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从传媒艺术的媒介性出发,乡村题材综艺与Z世代媒介消费惯习在材料、形式和传播三个维度上逐渐呈现出拟合状态。作为文化材料,其通过“超文化”世代... 进入新时代,乡村题材综艺节目在Z世代青年国家认同的构建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从传媒艺术的媒介性出发,乡村题材综艺与Z世代媒介消费惯习在材料、形式和传播三个维度上逐渐呈现出拟合状态。作为文化材料,其通过“超文化”世代的媒介在场性重构实现跨代际传播;作为内容形式,以“光滑”世代叙事策略回应重塑生活节奏需求;作为传播机制,依托“流动”世代的媒介实践完成共同体意识的数字化再造。借助乡村景观的空间隐喻、田野表演的惯习凝结、物质文化的历史唤醒及群体意识的情感建构,这类节目有效联结了青年受众的乡土情感与国家发展脉动。在视听媒介的时空重构中,日常美学将国家叙事转化为微观政治实践,地方性知识的媒介转译推动文化他者向主体性建构的范式迁移,最终形成文化传播与国家认同生成的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题材综艺 Z世代 国家认同 视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