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南地区厚皮甜瓜秋延高效栽培技术
1
作者 水德聚 吴海涛 +2 位作者 孙继 叶利勇 权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89-91,共3页
立足浙南温州地区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播期安排、播前准备、育苗、苗期管理、整地施肥、适时移栽、水肥管理、温湿度管控、整枝打杈、授粉吊瓜、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出来一套适宜浙南地区设施大棚厚皮甜... 立足浙南温州地区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播期安排、播前准备、育苗、苗期管理、整地施肥、适时移栽、水肥管理、温湿度管控、整枝打杈、授粉吊瓜、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出来一套适宜浙南地区设施大棚厚皮甜瓜秋延栽培技术,以供农业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 厚皮甜瓜 秋延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地区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岳高红 程保山 +4 位作者 潘彬荣 刘永安 梅喜雪 罗立军 许立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为了明确浙南地区小麦育种亲本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48份小麦品种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显示:其中有27对引物在48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59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2... 为了明确浙南地区小麦育种亲本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48份小麦品种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显示:其中有27对引物在48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59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2~9个,平均为5.89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7~0.850,平均为0.652。48份小麦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68~1.00,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5处,可将48份小麦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浙南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苏世闻 付存念 +3 位作者 史建磊 王克磊 陈先知 宰文珊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031-1036,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浙南地区番茄壮苗培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不同浓度的YELVSU P2-37、多效唑、矮壮素、壮苗1号处理番茄砧木品种浙砧7号和接穗品种红樱1号,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种... 为筛选出适宜浙南地区番茄壮苗培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不同浓度的YELVSU P2-37、多效唑、矮壮素、壮苗1号处理番茄砧木品种浙砧7号和接穗品种红樱1号,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种番茄的处理效应不同,除对红樱1号茎粗、地下部干重和展叶宽无显著影响外,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樱1号和浙砧7号的其他指标都有显著影响。所有生长调节剂对番茄株高都有抑制作用,但对其他指标不同生长调节剂作用不同。对于红樱1号,0.2 g·L^(-1)YELVSU P2-37处理的各生物量指标最高,同时种苗质量也最佳,为该品种壮苗培育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浙砧7号,0.13 g·L^(-1)YELVSU P2-37处理植株形态和种苗质量均为最佳,为该品种的推荐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适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植物生长调节剂 穴盘育苗 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永安 潘彬荣 +4 位作者 岳高红 梅喜雪 许立奎 张宗宸 周志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1-2006,共6页
为了解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的品质遗传基础,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28份核心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在Glu-A1位点具有Null(57. 14%)和1(42. 86%) 2种类型;在Glu... 为了解浙南小麦核心育种亲本的品质遗传基础,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28份核心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在Glu-A1位点具有Null(57. 14%)和1(42. 86%) 2种类型;在Glu-B1位点具有7+8(67. 86%)、7+9(25. 00%)、17+18(3. 57%)和13+16(3. 57%) 4种类型;在Glu-D1位点具有2+12(96. 43%)和5+10(3. 57%) 2种类型。另外,各供试品种(系)共有5种亚基组合,依次为1/7+8/2+12(39. 29%)、Null/7+8/2+12(28. 57%)、Null/7+9/2+12(25. 00%)、1/17+18/5+10(3. 57%)和Null/13+16/2+12(3. 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浙南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地区不同糯性小麦品系青麦仁收割时间
5
作者 刘永安 邓立章 +3 位作者 高锡腾 黄业昌 岳高红 潘彬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547-2551,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浙南地区栽培的鲜食小麦品系并确定较佳的收割时间,该研究以糯品鉴1、糯品鉴5、糯品鉴21、糯品鉴25、糯品鉴27和糯品鉴31共6个糯性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分别于4月21日、4月23日、4月25日、4月27日和4月29日分5期收割,并对其... 为筛选出适宜浙南地区栽培的鲜食小麦品系并确定较佳的收割时间,该研究以糯品鉴1、糯品鉴5、糯品鉴21、糯品鉴25、糯品鉴27和糯品鉴31共6个糯性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分别于4月21日、4月23日、4月25日、4月27日和4月29日分5期收割,并对其青麦仁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糯性小麦品系青麦仁适宜收割时间总体上在4月25日(含4月25日)之前。其中,糯品鉴27的青麦仁综合品质在前3期表现较优,糯品鉴25和糯品鉴31青麦仁适宜采收期较长,可延迟到4月2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麦仁 糯性小麦 浙南地区 鲜食小麦 收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群和 苏凤贤 +1 位作者 邹盈 周妍孜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89-1495,共7页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栀子中的栀子黄色素工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栀子黄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以脉冲电场强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脉冲数为考察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根据... 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栀子中的栀子黄色素工艺。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栀子黄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以脉冲电场强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脉冲数为考察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根据回归方程优化,栀子黄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电场强度25 kV·cm^(-1),乙醇体积分数28%,料液比1∶18 g·mL^(-1),8个脉冲数,在此工艺下栀子黄色素提取率为(9.13±0.53)%,由回归方程得出的理论预测数值为9.18%,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在栀子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中运用经响应面法优化的高压脉冲提取工艺,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为栀子黄色素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色素 高压脉冲电场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重鉴定及抗逆相关基因筛选
7
作者 史建磊 黄少勇 +2 位作者 陈先知 宰文珊 熊自立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目的】探明番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 AP2/ERF)的组学特征及生物胁迫响应机制,促进其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新版公共数据进行AP2/ERF鉴定,结合番茄自交系在青枯菌(Ralstonia sol... 【目的】探明番茄APETALA2乙烯响应因子(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 AP2/ERF)的组学特征及生物胁迫响应机制,促进其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新版公共数据进行AP2/ERF鉴定,结合番茄自交系在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下的转录测序数据,挖掘青枯病抗性相关AP2/ERF。【结果】173个番茄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被鉴定,主要成簇分布在染色体端部,50.3%的AP2/ERF具有共线性,尤其是3号和8号染色体。基于系统进化关系,AP2亚家族包含22个(12.7%)成员,主要分为2类;ERF亚家族包含93个(53.8%)成员,可进一步分为6类;DREB亚家族包含49个(28.3%)成员,可进一步分为2类;RAV亚家族仅有3个成员。71对AP2/ERF同源基因的Ka/Ks值均小于1。26.8%的AP2/ERF主要在根中表达,几种生物胁迫下,ERF_4-6和DREB_2基因转录表达水平较高,尤其是Solyc03g005500.1(ERF_6)和Solyc08g078170.1(ERF_5)。青枯菌侵染下,在抗、感材料间筛选到10个差异表达AP2/ERF(分属AP2和ERF),其中Solyc06g068570.4(AP2)为正调控基因,其他9个为负调控基因。50.9%的AP2/ERF形成193对互作关系,Solyc01g096860.3(AP2_2)与Solyc08g078190.2(ERF_5)互作可信度最大,而Solyc06g068570.4(AP2)与Solyc03g093560.1(ERF_5)正负互作在番茄青枯病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综合基因组分析和转录表达鉴定了番茄AP2/ERF转录因子,获得若干青枯病响应基因,丰富了番茄抗病育种基础理论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AP2/ERF转录因子 基因组特征 生物胁迫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成糯山药多糖纯化与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8
作者 张百刚 杨善德 +2 位作者 李燕 许方程 苏凤贤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13-121,共9页
目的:探究糯山药多糖调节糖脂代谢的潜力。方法:利用DEAE-52纤维素色谱纯化得到糯山药多糖(WCYP1),并评价其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能力。结果:WCYP1总糖含量为96.90%,蛋白质含量为2.78%;红外扫描具有多糖典型... 目的:探究糯山药多糖调节糖脂代谢的潜力。方法:利用DEAE-52纤维素色谱纯化得到糯山药多糖(WCYP1),并评价其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能力。结果:WCYP1总糖含量为96.90%,蛋白质含量为2.78%;红外扫描具有多糖典型特征吸收峰;重均分子量为145.693 kDa、数均分子量为45.628 kDa;WCYP1由岩藻糖1.41%、鼠李糖5.89%、阿拉伯糖1.90%、半乳糖5.47%、葡萄糖13.49%、木糖2.79%、甘露糖67.89%、葡萄糖醛酸1.17%组成;WCYP1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41%±0.47%和81.14%±1.97%;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84.21%±5.26%和36.67%±1.15%。当WCYP1浓度达到4 mg/mL时,对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的结合率分别为98.07%±0.02%和98.03%±0.06%。200、500、800µg/mL WCYP1均能显著提高IR-HepG2的葡萄糖消耗量(P<0.05),且与浓度呈正相关,200、500µg/mL WCYP1给药24 h不影响IR-HepG2细胞活性。结论:WCYP1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能够有效改善IR状态,可为WCYP1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山药 多糖 纯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叶绿素分子光能吸收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华靖 李进省 +4 位作者 王复标 彭春菊 牛正文 段世华 叶子飘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4-1463,共10页
明确叶绿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深入了解植物光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定量且全面探讨光合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光强的响应,以大豆(Glycine max)为例,设置全日照和遮荫两种光强处理,首先测量CO_(2)浓度分别为300、400、500μmo... 明确叶绿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深入了解植物光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定量且全面探讨光合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对光强的响应,以大豆(Glycine max)为例,设置全日照和遮荫两种光强处理,首先测量CO_(2)浓度分别为300、400、500μmol/mol和600μmol/mol时叶片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J/I曲线);测量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然后结合光合机理模型计算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_(ik))、有效光能吸收截面(σ′_(ik))和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_(min))等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光合机理模型可很好地拟合两种光强条件下不同CO_(2)浓度下大豆叶片的J/I曲线,其决定系数均大于0.99;不同CO_(2)浓度下,遮荫和全日照下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范围分别为126.03-164.34μmol m^(-2) s^(-1)和273.33-326.92μmol m^(-2) s^(-1),τ_(min)值范围分别为16.15-22.93 ms和3.65-4.64 ms。与全日照相比,遮荫条件下大豆叶片捕光色素分子的光能吸收能力明显较低,而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数则明显较大。相同光照处理下,不同CO_(2)浓度对大豆叶片的σ_(ik)和τ_(min)值无显著影响,而σ′_(ik)值随着CO_(2)浓度增加而整体呈减小趋势。以400μmol/mol CO_(2)浓度时的相关光合参数为例,结合电子传递速率计算公式,首次从叶绿素分子光能吸收特性角度定量解释了全日照条件下大豆叶片具较高J_(max)的原因。这为定量研究叶绿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吸收 本征光能吸收截面 有效光能吸收截面 光合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菜区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方程 吴永汉 +2 位作者 李芳芳 陈文华 刘福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4,130,共4页
通过两年调查,明确了浙南菜区越冬番茄曲叶病毒病的主要侵染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番茄苗龄20~30d。温州近郊常年蔬菜生产基地,番茄曲叶病毒病的侵染循环主要通过携毒烟粉虱在越冬番茄和早春番茄间传播完成。苍南、瑞安等季节性... 通过两年调查,明确了浙南菜区越冬番茄曲叶病毒病的主要侵染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番茄苗龄20~30d。温州近郊常年蔬菜生产基地,番茄曲叶病毒病的侵染循环主要通过携毒烟粉虱在越冬番茄和早春番茄间传播完成。苍南、瑞安等季节性番茄生产基地,该病的侵染循环主要通过携毒烟粉虱在越冬番茄、大田番茄苗和夏季南瓜等中间寄主传播完成。随着播种期推迟,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轻,目前浙南菜区生产上‘托马雷斯'、‘好韦斯特’、‘合作903’等主栽番茄品种均表现感病。田间调查还表明,通过50目防虫网覆盖育苗栽培可以有效控制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曲叶病毒病 发生规律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包装在食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子聪 胡春 周晨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8-139,共12页
目的探讨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射频识别(RFID)标签、指示器型及传感器型智能包装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运保鲜和新鲜度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技术瓶颈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RFID标签... 目的探讨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射频识别(RFID)标签、指示器型及传感器型智能包装的工作原理、功能特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运保鲜和新鲜度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并针对技术瓶颈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RFID标签可实时监测食品包装内的温度、湿度、pH及气体成分,结合区块链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供应链的追溯效率;指示器型包装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氧气、二氧化碳、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其中气体指示器、新鲜度指示器和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分别针对不同变质机制提供实时监测;传感器型包装利用天然色素(如姜黄素、花色苷)的pH敏感性或气体传感器的化学电阻/电位特性,实现对食品新鲜度的无损监测。此外,生物传感器通过检测微生物污染及农药残留,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结论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质量监测中显著展现出应用潜力,但我国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开发高精度、低成本传感器,推动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并研发环保可降解材料,以提升可持续性。通过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协作,智能包装有望构建智能化、信息化的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减少食品浪费,并保障消费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贮运保鲜 新鲜度监测 包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产量和两栖动物发育对增效肥料及水分管理的响应
12
作者 杨锌 陈玥勤 +2 位作者 汪勤 魏平慧 楼珏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8215-8221,共7页
由于受各种威胁,包括施肥和水管理等农业活动,全球两栖动物的多样性正在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为水稻种植开发了环保友好型的栽培方法。以蝌蚪为模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淹水栽培和增效氮肥对泽陆蛙蝌蚪发育和早稻生长的影响。... 由于受各种威胁,包括施肥和水管理等农业活动,全球两栖动物的多样性正在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为水稻种植开发了环保友好型的栽培方法。以蝌蚪为模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淹水栽培和增效氮肥对泽陆蛙蝌蚪发育和早稻生长的影响。蝌蚪与水稻共培养一个月,直到发育出前肢。结果表明,使用普通尿素对蝌蚪的存活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成活率仅为12.5%,而不施氮肥处理的成活率为90%,包膜尿素处理的成活率为70%。淹水深度对蝌蚪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与5cm淹水处理(51.7%)相比,3cm深度的淹水栽培存活率更高(63.3%)。普通尿素增加了田面水的pH值和硝态氮浓度。施氮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但不同施氮处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包膜尿素是一种生态友好型肥料,可有效维持水稻产量和蝌蚪生长,有助于减轻农业活动对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种植 树脂包膜尿素 蝌蚪 产量构成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地区高山大棚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征 荆赞革 +4 位作者 张小玲 罗天宽 刘庆 朱世杨 叶珍 《长江蔬菜》 2011年第22期32-34,共3页
为解决浙南地区高山大棚茄子产量不稳、商品性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问题,对引进的4个茄子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引茄1号植株生长势强,耐寒性强,早熟,果大,商品性好,产量高,其产量比对照杭茄1号高11.5%,且果皮紫红色,光泽度好,... 为解决浙南地区高山大棚茄子产量不稳、商品性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问题,对引进的4个茄子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引茄1号植株生长势强,耐寒性强,早熟,果大,商品性好,产量高,其产量比对照杭茄1号高11.5%,且果皮紫红色,光泽度好,肉质细嫩,风味上等,符合当地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适合在浙南地区作高山冬春大棚早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地区 茄子 引种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表高芸·赤·吲乙浸种对瓠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项秉晗 何杰 +7 位作者 蔡新仪 潘苏峰 闫成进 高柳肖 陈佳佳 余扬波 张振 余海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871-1876,共6页
为明确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瓠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测定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瓠瓜种子萌发率。塑料大棚生产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28-表高芸·赤·吲乙、赤霉酸、... 为明确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瓠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测定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瓠瓜种子萌发率。塑料大棚生产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浓度28-表高芸·赤·吲乙、赤霉酸、清水浸种16 h对瓠瓜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并测量地上部鲜重、根重、株高、根长及茎基宽。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0.4、4.0 mg·L^(-1)赤霉酸与1.0 mg·L-128-表高芸·赤·吲乙能促进瓠瓜种子的萌发。塑料大棚生产条件下,0.5、1.0 mg·L^(-1)28-表高芸·赤·吲乙能提高瓠瓜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且0.5、1.0 mg·L^(-1)28-表高芸·赤·吲乙促进瓠瓜种皮脱落,促进真叶及时舒展。此外,0.5、1.0 mg·L^(-1)28-表高芸·赤·吲乙促进瓠瓜幼苗生长,地上部鲜重、根重、株高、根长及茎基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综上,采用0.5、1.0 mg·L^(-1)28-表高芸·赤·吲乙浸种16 h后播种能促进瓠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瓠瓜种子 萌发率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甜瓜耐高温和低温的砧木种质筛选
15
作者 李婧天 吴早贵 +2 位作者 金炳胜 陈小央 王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388-2394,共7页
极端高温和低温天气严重制约了西瓜、甜瓜产业发展,采用抗性砧木嫁接是应对高温和低温灾害、实现抗逆稳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浙江省西瓜、甜瓜产业应用广泛的砧木种质为试验材料,以25℃常温为对照,分别设置15℃低温和35℃高温处理,测... 极端高温和低温天气严重制约了西瓜、甜瓜产业发展,采用抗性砧木嫁接是应对高温和低温灾害、实现抗逆稳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浙江省西瓜、甜瓜产业应用广泛的砧木种质为试验材料,以25℃常温为对照,分别设置15℃低温和35℃高温处理,测定了各砧木种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芽指标、幼苗质量和相对值。结果表明,15℃低温处理降低了各砧木种质的发芽指标和幼苗质量,但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P<0.05),筛选出耐低温的西瓜和甜瓜砧木种质分别为思壮9号和思壮8号。35℃高温处理降低了甜瓜砧木种质的发芽指标和幼苗质量,但思壮8号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等均较高,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性,因此,思壮8号也是耐高温甜瓜砧木种质。高温胁迫仅对西瓜砧木绿壮士的发芽指标影响较大,综合实际发芽指标和幼苗质量以及相对值,筛选出耐高温西瓜砧木种质为思壮9号和思壮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砧木 高温 低温 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糯玉米新品种温科糯1号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16
作者 辛双双 岳高红 +4 位作者 刘永安 高锡腾 黄业昌 邓力章 潘彬荣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1-215,共5页
温科糯1号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粮育种团队以自交系N310为母本、自交系TN274为父本选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种,甜糯籽粒比为1∶3;该品种于202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科糯1号株型半紧凑,株高和穗位中等,产量高,品质好... 温科糯1号是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旱粮育种团队以自交系N310为母本、自交系TN274为父本选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种,甜糯籽粒比为1∶3;该品种于202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科糯1号株型半紧凑,株高和穗位中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且食用方式多样,可蒸煮、烧烤或微波炉加热食用。为促进温科糯1号在浙江省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温科糯1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劣变与保鲜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子聪 舒畅 +3 位作者 朱鸿杰 胡超凡 苏凤贤 蒋巧俊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目的为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深入研究病害防治策略和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对杨梅资源的深入研究与杨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讨论杨梅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系统梳理品质劣变的内在因素,包括水... 目的为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深入研究病害防治策略和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对杨梅资源的深入研究与杨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讨论杨梅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系统梳理品质劣变的内在因素,包括水分流失、硬度变化、色泽变化、糖酸含量变化和香气成分变化等,分析各种物理和化学保鲜技术,包括低温冷藏、气调包装、减压处理、1-甲基环丙烯等化学处理方法的研究成果。结果绿色木霉、桔青霉是导致杨梅果实出现白腐病和绿霉病等侵染性病害的重要因素,显著缩短了杨梅果实的货架期。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劣变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果实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应用低温冷藏、气调包装、减压处理和1-甲基环丙烯等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果实生理代谢,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维持果实品质,从而延长杨梅的保鲜期。结论综合应用多种保鲜技术对提升杨梅果实品质和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杨梅病害防治策略,加强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实现杨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果实 采后 保鲜 品质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份核心水稻材料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感病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18
作者 周慧 林祯芃 +4 位作者 周海平 王成豹 徐秀如 钟林平 马国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13-818,共6页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为高效组配抗病新组合,利用17个稻瘟病和6个白叶枯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23份水稻核心材料进行抗/感病基因检测。稻瘟病抗/感病基因检测显示,抗病基因Pid2、Pi 40和Ptr在检测材料中出现频次较高...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为高效组配抗病新组合,利用17个稻瘟病和6个白叶枯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对23份水稻核心材料进行抗/感病基因检测。稻瘟病抗/感病基因检测显示,抗病基因Pid2、Pi 40和Ptr在检测材料中出现频次较高,分别为23、15和23份材料;抗病基因Pi64、Pib、Pi2、Pigm、Pi5、Pi 1和Pikm的出现频次中等,分别为10、10、11、10、8、10和8份材料;抗病基因Pit、Pi36、Pikh、Pia和Pita仅存在于个别材料中,出现频次较少,分别为2、1、3、1和1份材料;抗病基因Pi z和Pi 25未在23份材料中检出。而感病基因pi2、piz、pi25、pikh、pikm、pia和pita在检测材料中高频次出现,分别为23、23、23、15、15、22和22份,pi64、pigm、pi 36和pi 5的检出频次中等,分别为9、13、13和13份。白叶枯病抗/感病基因检测表明,除5份材料中含Xa 27抗病基因外,xa5、Xa7、xa13、Xa 21和Xa 23等抗病基因均未检测到;但Xa5、xa7、Xa13、xa21、xa 23和xa 27等感病基因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是23、22、23、23、23和14。该研究利用23个已报道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23份水稻材料,初步确定了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感病基因的分布情况,为后续水稻材料的筛选、改良和测配组合提供了良好的遗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不同发育阶段miRNA表达谱分析
19
作者 朱宇 刘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79-985,共7页
该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稻纵卷叶螟五龄幼虫和蛹中miRNA的表达情况,并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了靶基因的预测和功能富集分析。在稻纵卷叶螟的五龄幼虫和蛹的miRNA文库中,存在44个miRNAs。五龄幼虫和蛹文库之间差异表达显著的m... 该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稻纵卷叶螟五龄幼虫和蛹中miRNA的表达情况,并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了靶基因的预测和功能富集分析。在稻纵卷叶螟的五龄幼虫和蛹的miRNA文库中,存在44个miRNAs。五龄幼虫和蛹文库之间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s有11个,对应的靶基因有756个。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显著富集到14个GO条目。该研究不仅提供了稻纵卷叶螟五龄幼虫和蛹发育过程中miRNA表达谱和差异表达信息,也为miRNA调控昆虫发育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MIRNA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析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高红 潘彬荣 +4 位作者 刘永安 梅喜雪 许立奎 张宗宸 周志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9-1036,共8页
为评价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指导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7份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7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209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65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 为评价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指导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37份浙南地区甜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7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209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5.65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62~0.95,平均为0.82。自交系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12~0.94,平均为0.40,说明这些甜玉米自交系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将37份甜玉米自交系划分为3个类群,划分结果与其系谱及地理分布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地区 甜玉米 自交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