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3年恙虫病159例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马骅 王水 +4 位作者 张球 李志平 彭银芝 肖水灵 刘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7,共7页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恙虫病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表现特征,为恙虫病临床诊疗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59例确诊的恙虫病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验结果、胸部CT影像结...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恙虫病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表现特征,为恙虫病临床诊疗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59例确诊的恙虫病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验结果、胸部CT影像结果、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共收集恙虫病病例159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3.8±11.9)岁,年龄范围18~82岁。发病的高峰时间集中在7—9月(87.42%)。高发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97.48%)、头痛(41.51%)、乏力(23.90%),最常见的体征是焦痂(92.45%),以下肢(25.16%)、阴囊(15.72%)和臀部(11.32%)最为常见,其次是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入院实验室检测结果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水平下降(64.15%),肌酐升高(38.36%),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0.57%)、丙氨酸转氨酶(ALT)(80.50%)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90.57%)。肺部影像学结果以肺部炎症(22.64%)、胸腔积液(13.21%)、心包积液(6.29%)最为常见。常见并发症为肝功能损害(69.81%)、血小板水平降低(50.94%),其他并发症包括肾功能损害、心肌损伤、脓毒症、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给予多西环素抗立克次体及其他治疗后治愈率为98.11%(156/159),3例患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结论每年的7—9月是湖南省浏阳市恙虫病高发时间段,焦痂是目前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恙虫病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产生多系统并发症,给予多西环素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少数患者因送医不及时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年龄相关的腰椎骨量与骨骼大小的关系及对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钟如意 伍贤平 +4 位作者 廖二元 张红 罗湘杭 彭依群 张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骨量(面积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与年龄和骨骼骨面积(BA)大小之间的关系,及腰椎骨骼大小对评价骨量和诊断骨质疏松(OP)的影响。方法采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5585例年龄5~96岁的女性正位腰椎BA、骨... 目的探讨腰椎骨量(面积骨密度和体积骨密度)与年龄和骨骼骨面积(BA)大小之间的关系,及腰椎骨骼大小对评价骨量和诊断骨质疏松(OP)的影响。方法采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量5585例年龄5~96岁的女性正位腰椎BA、骨矿含量(BMC)、面积骨密度(aBMD)及估算体积骨密度(vBMD)。结果腰椎aBMD和vBMD的峰值BMD(x珋±s)分别为0.9884±0.1064g/cm2和0.1310±0.0128g/cm3。在所有年龄阶段aBMD随年龄的变化率显著大于vBMD。腰椎BA与BMC、aBMD和vBMD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BA与BMC的相关系数最大(r=0.706,P=0.000),与aBMD的相关系数次之(r=0.394,P=0.000),与vBMD的相关系数最小(r=0.141,P=0.000)。年龄≥40岁(平均52.7±9.58岁)的受试者(n=4012)腰椎BA按四分位数分成Q1、Q2、Q3和Q4组,4个组之间的BA、BMC和aBMD的平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采用aBMD诊断OP,4个组的OP检出率分别为Q1=33.6%、Q2=17.9%、Q3=13.3%和Q4=8.39%,呈显著性梯次降低;与总体组比较,Q1组的患病风险增加126%,Q2、Q3和Q4组的患病风险分别降低3%、31%和59%。采用vBMD诊断OP,4个组的OP检出率分别为Q1=27.4%、Q2=18.3%、Q3=15.9%和Q4=14.0%,其梯次差异显著低于aBMD;与总体组比较,Q1组的患病风险增加62%,Q2、Q3和Q4组的患病风险分别降低4%、19%和30%。Q1组aBMD的OP检出率显著高于vBMD,Q4组aBMD的OP检出率显著低于vBMD。在椎体最小的Q1组,aBMD(OR=2.26)的患病风险比vBMD(OR=1.62)大约高64%,在椎体最大的Q4组,aBMD(OR=0.41)的患病风险比vBMD(OR=0.70)大约低29%。结论该研究揭示腰椎vBMD并不能完全消除骨骼大小对评价骨量和诊断OP的影响。在腰椎椎体较小的受试者,aBMD诊断OP的敏感性高于vBMD;在椎体较大的受试者,vBMD诊断OP的敏感性则高于a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骨面积 面积骨密度 体积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嘉 寻英 +2 位作者 黄松 罗佐杰 秦映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方丹参滴丸干预12周后,检测FBG、TC、TG及Insulin,胰腺匀浆检测MDA、SOD、GSH-Px,胰腺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nsulin、α-SMA、C...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SD大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复方丹参滴丸干预12周后,检测FBG、TC、TG及Insulin,胰腺匀浆检测MDA、SOD、GSH-Px,胰腺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Insulin、α-SMA、CD31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计算胰岛β细胞凋亡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干预组MDA、SOD、GSH-Px含有量,α-SMA、CD31、Insulin表达水平,β细胞凋亡及糖、脂代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抑制胰岛氧化应激,减轻胰岛纤维化、改善胰岛微循环,减少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葛燕 阳璧玲 +3 位作者 许素清 谢希 李芬 田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3-461,共9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微RNA已被证实在RA中起重要作用。微RNA-124a(microRNA-124a,miR-124a)在RA滑膜细胞中具有抗增殖及抗炎作用。本研究探讨过表达miR-124a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微RNA已被证实在RA中起重要作用。微RNA-124a(microRNA-124a,miR-124a)在RA滑膜细胞中具有抗增殖及抗炎作用。本研究探讨过表达miR-124a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关节炎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牛源性II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DBA/1小鼠CIA模型。初次免疫后第28天(D28),将CIA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miR-124a治疗组和阴性对照(NC)组,分别在小鼠尾根部皮内注射生理盐水、miR-124a agomir、miR-124a agomir阴性对照,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4次。观察并评估小鼠关节肿胀程度及关节炎指数。初次免疫后第63天(D63),处死小鼠获取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滑膜细胞增殖、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骨质侵蚀情况;TUNEL染色检测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滑膜组织中miR-124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基因及下游基因Bcl-2、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滑膜组织中PIK3CA、Bcl-2、Bax蛋白质的表达。结果:D28时,DBA/1小鼠足爪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表明CIA模型构建成功。初次免疫后第48天(D48),miR-124a治疗组小鼠的足爪仅有轻微红肿,而模型组、NC组足爪红肿明显。初次免疫后第51、53、59、62天(D51、D53、D59、D62),miR-124a治疗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较NC组明显下降(均P<0.05)。D63时,miR-124a治疗组小鼠的滑膜细胞增殖、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及骨质侵蚀评分均较模型组和NC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增加(P<0.01或P<0.001),滑膜组织中miR-124a、Bax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PIK3CA、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或P<0.001),Bcl-2/Bax值明显下降(P<0.01或P<0.001)。结论:过表达miR-124a可减轻CIA小鼠关节炎,其机制可能是miR-124a靶向调控PIK3CA及其下游通路,促进滑膜细胞凋亡,抑制滑膜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关节炎 微RNA-124a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护骨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对骨转换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钟如意 伍西羽 +3 位作者 陈胜 李妙 伍贤平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了解女性护骨素(OPG)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长沙地区691名健康女性(年龄20~80岁)的血清OPG、TGF-β1和TGF-β2,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血清I型胶原N... 目的了解女性护骨素(OPG)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长沙地区691名健康女性(年龄20~80岁)的血清OPG、TGF-β1和TGF-β2,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血清I型胶原N-末端肽(sNTX)、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X)、尿NTX(uNTX)、尿CTX(uCTX)和尿脱氧吡啶酚(uDPD),并分析这些细胞因子与各种骨转换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OPG和TGF-β2与血清BAP、OC、uNTX、uCTX和uDPD呈显著正相关(r=0.145~0.397,P均=0.000),血清TGF-β1与BAP、OC、sCTX、uNTX和uCTX呈显著负相关(r=-0.114^-0.286,P均=0.004~0.000)。调整年龄和BMI之后,它们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多数仍然有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PG和TGF-β2对BAP、uNTX和uCTX是一个正性决定因素,可分别解释这些指标0.6%~16.6%的变异。TGF-β1对BAP、OC、和uCTX是一个负性决定因素,可以分别解释这些指标变异的0.7%~7.3%。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女性OPG和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提示循环中的OPG和TGF-β是骨转换速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骨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骨转换指标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izzi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万仞 毛志群 +1 位作者 贺李毅 陈家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为M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资料。结果Ⅱ~Ⅳ型患者中Ⅱ型21例,Ⅲ型10例,Ⅳ型1例,根据图像显示可评估瘘口28例;Ⅴ型患者中Ⅴa型7例,Ⅴb...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术前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为MS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资料。结果Ⅱ~Ⅳ型患者中Ⅱ型21例,Ⅲ型10例,Ⅳ型1例,根据图像显示可评估瘘口28例;Ⅴ型患者中Ⅴa型7例,Ⅴb型1例,均可直接评估瘘口。25例胆囊萎缩,38例胆囊管或胆囊管-肝总管汇合部结石>1 cm,36例肝内外胆管扩张。40例患者中,MRI显示瘘口29例,结石29例,术前漏诊12例。MSCT显示瘘口26例,结石16例,术前漏诊16例。MSCT与MRI显示结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胆总管瘘、胆肠瘘为MS的直接征象;胆囊萎缩、胆囊管或胆囊管-肝总管汇合部结石>1 cm、肝内外胆管扩张为MS的间接征象。在结石的显示上,MRI较MSCT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瘘 肠瘘 MIRIZZI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肿瘤中IGF-2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灿 邹琼 +1 位作者 粟占三 刘保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IGF-2R)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浆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IGF-2R表达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5例良性浆液性卵巢...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receptor,IGF-2R)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浆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IGF-2R表达对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5例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15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4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IGF-2R的表达。结果 IGF-2R在100%(10/10)的正常卵巢上皮、93.3%(14/15)的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86.7%(13/15)的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47.8%(22/46)的浆液性卵巢癌中呈阳性。IGF-2R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与良性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P=0.405),IGF-2R在浆液性卵巢癌与交界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P=0.008;P=0.002,P=0.003),IGF-2R表达与卵巢浆液癌临床分期、转移情况有关(P=0.003,P=0.032),与患者年龄、病理学分级、生存状态无关(P=0.181,P=0.180,P=0.118)。结论IGF-2R在卵巢表面上皮、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浆液性癌中表达呈逐步下调趋势。IGF-2R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肿瘤辅助诊断及临床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浆液性肿瘤 IGF-2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红丽 刘文恩 +2 位作者 陈振华 简子娟 李艳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某院产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5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9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ER基因并测序,肠杆菌科基... 目的探讨某院产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5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9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ER基因并测序,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8株鲍曼不动杆菌携带PER-1型基因,阳性率60.47%(78/129)。PER-1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6.15%、44.87%、38.46%、10.26%和8.97%,对其余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PER-1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ER-1阴性菌株(均P<0.05)。78株PER-1阳性菌株包括7型,分别为A型(1株)、B型(1株)、C型(55株)、D型(18株)、E型(1株)、F型(1株)、G型(1株),C和D型为主要克隆型。结论 C和D型PER-1阳性鲍曼不动杆菌为该院最主要的流行株。产PER-1型ESBLs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最佳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PER-1基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微生物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并发症及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志 汤淼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双胎妊娠和5364例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单胎和双胎妊娠新生儿及孕妇的临床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早产率。结果: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双胎妊娠和5364例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单胎和双胎妊娠新生儿及孕妇的临床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宫颈长度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早产率。结果:5469例孕妇中,单胎妊娠5364例(98.08%),双胎妊娠105例(1.9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78.1%)、低体重儿出生率(42.9%)、围产死亡率(10.5%)及新生儿死亡率(2.9%)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分别为30.1%、4.0%、3.9%、0.2%)(P均〈0.05),双胎妊娠早产率(42.9%)、产后出血率(22.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21.9%)、胎膜早破(20.9%)、妊娠合并贫血(18.1%)亦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分别为4.6%、1.9%、9.2%、10.1%、8.1%)(P均〈0.05)。38例双胎孕妇22~24周宫颈长度为(3.48±0.64)cm,孕34周前自发早产率为13.2%,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发早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3.9%、66.7%和97.0%。结论:双胎妊娠早产率高,并发症多,对母体影响较大;孕22-24周宫颈长度可以作为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早产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临床并发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维军 曾淑金 +1 位作者 张祖健 刘凌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0-426,共7页
目的:研究美金刚(MEM)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给药组(SAH+MEM),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SAH大鼠模型。SAH+MEM组... 目的:研究美金刚(MEM)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组(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给药组(SAH+MEM),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SAH大鼠模型。SAH+MEM组在手术3 h以及后续每天静脉给予一次美金刚,连续给药7 d。根据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检测SAH大鼠的神经功能;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皮层、海马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HE染色评估大鼠基底动脉痉挛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基底动脉p⁃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结果:美金刚可以促进大鼠SAH后神经功能恢复(P<0.05),减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变性(P<0.05)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聚集(P<0.05),减轻脑组织损伤;与SAH组相比,美金刚治疗组大鼠基底动脉管腔增大(P<0.05),管壁变薄(P<0.05),改善血管痉挛;同SAH组相比,SAH+MEM组大鼠基底动脉p⁃Akt和eNOS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美金刚可能通过上调基底动脉p⁃Akt和eNOS蛋白表达,缓解SAH后血管痉挛,也具有改善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美金刚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瑞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5期345-346,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左心形态、功能的特点。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0例老年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L VDHF)病例及 36例老年左心室收缩性心力衰竭 (L VSHF)病例进行超声检测 ,以2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左心形态、功能的特点。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0例老年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L VDHF)病例及 36例老年左心室收缩性心力衰竭 (L VSHF)病例进行超声检测 ,以2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1与 L VSHF组比较 ,L VDHF组左心房内径 (L AD)、左心室内径 (L VD)扩大程度小 ,但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增加。 2与对照组比较 ,L VDHF组 L AD、IVST、PWT增加 ,但L VD无显著性差异 ,L VSHF组 L VD显著性扩大。 3L VDH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心脏指数 (C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 L VSHF组 L VEF、CI减低。4与对照组比较 ,L VDHF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PFV)、二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比 (E/ A )、舒张早期减速度 (DC)减低 ,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 ((APFV )、等容舒张时间 (IRT)增高。L VDHF组上述指标与 L VSHF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难以单纯从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判断有无 L VDHF的存在 ,应综合分析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收缩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心脏功能 老年人 LVDHF LVS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延迟雄性小鼠骨折愈合
12
作者 袁亮 黎新宪 +3 位作者 孟越 林振 江建明 杨德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2-926,共5页
目的观察去势雄性小鼠骨折愈合的情况,探讨男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方法 40只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其中8只作为基线组,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去势组,小鼠去势后1周建立右股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2周和4周,测量血清睾酮浓度,骨折端骨... 目的观察去势雄性小鼠骨折愈合的情况,探讨男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方法 40只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其中8只作为基线组,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去势组,小鼠去势后1周建立右股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2周和4周,测量血清睾酮浓度,骨折端骨密度(BMD)。骨折愈合情况通过显微CT和组织学切片显示。结果去势后小鼠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下降;术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组BMD明显降低。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去势组骨痂改建差于对照组。病理切片可见去势组初级骨小梁少于对照组,骨痂重建差于对照组。结论去势延迟的骨折的愈合,表现在骨折区骨量减少以及骨改建延迟,本研究为男性骨质疏松骨折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雄性 小鼠 睾酮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唐灿 刘保安 +1 位作者 陈晓艳 陈大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primary thyroid angiosarcoma,PT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PTA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vimentin、CD31、ERG、CK(AE1/AE3)、p5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血管肉瘤(primary thyroid angiosarcoma,PT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PTA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vimentin、CD31、ERG、CK(AE1/AE3)、p5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以颈部包块就诊,镜下瘤细胞核大,空泡状,胞质嗜伊红色或透明,可见核仁,呈实性巢状、窦隙状、脉管样及乳头状排列,核分裂象显著,可见血管侵犯,区域淋巴结有转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ERG、vimentin均阳性,TTF-l、TG、S-100、HMB-45均阴性。随访时间2~5个月,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结论PTA属于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检测,需与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癌等鉴别,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肉瘤 原发性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潘立酮致药物超敏综合征1例
14
作者 刘齐 陆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14-3914,共1页
患者男,18岁。患者就诊前16d因恶心、腹胀而口服“多潘立酮”等胃动力药,4d后于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粟粒大小鲜红斑,渐增多并融合成片,偶有微痒。曾在当地皮肤科就诊,查血常规:WBC7.89×10^9/L.N 0.55,L 0.25,M 0.13.... 患者男,18岁。患者就诊前16d因恶心、腹胀而口服“多潘立酮”等胃动力药,4d后于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粟粒大小鲜红斑,渐增多并融合成片,偶有微痒。曾在当地皮肤科就诊,查血常规:WBC7.89×10^9/L.N 0.55,L 0.25,M 0.13.E 0.1.异型淋巴细胞0.07,EOS1.2×10^9/L,尿常规Pro(+),BIL(+++),NIL(+),疑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药物过敏史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药物超敏综合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型淋巴细胞 药物过敏史 胃动力药 就诊前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阑尾炎23例误诊分析
15
作者 周飞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诊断 急性病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谭景初 陈江 +2 位作者 谢军 肖筱武 刘丛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9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患儿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矫形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评估149例患儿中优119例,良21例,差9例。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9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患儿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矫形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评估149例患儿中优119例,良21例,差9例。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闭式穿针内固定+矫形石膏外固定能有效的防止肘内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肘关节/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竹节参中7种皂苷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思敏 张也 +4 位作者 伍红年 刘隆基 申佩瑶 严建业 杨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0,79,共7页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竹节参中7种皂苷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淋洗;流速0.4 mL/min,温度30℃,进样体积1μL,检测波...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竹节参中7种皂苷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淋洗;流速0.4 mL/min,温度30℃,进样体积1μL,检测波长203 nm。应用化学计量学中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质量波动分析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识别,以分析不同产地竹节参药材间相似性及差异性。结果:7种皂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竹节参皂苷Ⅴ、竹节参皂苷Ⅳ、竹节参皂苷Ⅳa与假人参皂苷RT_(1))在核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00%~104.37%;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竹节参皂苷Ⅴ、竹节参皂苷Ⅳ、竹节参皂苷Ⅳa与假人参皂苷RT_(1)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1~18.85,0.59~2.82,1.25~8.12,59.14~97.16,22.21~47.19,15.97~32.66,0.07~34.09 mg/g。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9批竹节参样品分为3类,竹节参样品S6为Ⅰ类,S3、S7和S8为Ⅱ类,S1、S2、S4、S5和S9为Ⅲ类;通过质量波动分析发现人参皂苷Rg_(1)与假人参皂苷RT_(1)含量波动大。结论:竹节参中7种皂苷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UPLC法及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可用于竹节参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产地 UPLC 皂苷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景初 吕国华 +4 位作者 肖筱武 黎新宪 谢军 刘从清 付开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不稳 后路手术治疗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螺钉内固定治疗 前路椎间融合 后路椎板减压 腰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合并肾、肺、心和肝等多脏器损害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辉亮 李开龙 左洪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93-1993,1997,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多脏器损害 糖皮质激素 来氟米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可疑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一例
20
作者 贺婷 袁旭明 何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9-1161,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血压升高20余年,头昏、头痛1个月”于2022年3月19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收缩压>19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前规律口服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及比索洛尔(5 mg,每日1次)降压,血压控...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血压升高20余年,头昏、头痛1个月”于2022年3月19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收缩压>19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前规律口服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及比索洛尔(5 mg,每日1次)降压,血压控制在150/80 mm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血栓通注射液 冠状动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