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智能预测模型设计
1
作者 于皓皓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受到材料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外部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测模型精准设计的难度增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随机森林的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利用水泥基料与减水剂、... 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受到材料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外部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测模型精准设计的难度增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随机森林的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利用水泥基料与减水剂、河砂细骨料、石子颗粒粗骨料和水制备建筑混凝土试件,测量并确定混凝土试件的剥落损伤度、孔隙率、弹性模量损伤等冻融循环损伤参数。根据损伤参数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损伤状态识别。结合材料的损伤状态,筛选出关键的疲劳特征。搭建深度随机森林模型,将选取的关键疲劳特征输入至该模型中进行训练。经过多次迭代运算,模型可以逐渐学习特征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建筑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混凝土损伤状态识别准确率均值为96.55%,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效果好,时间短,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随机森林 建筑混凝土 疲劳寿命预测 混凝土试件 损伤参数 损伤状态 关键疲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高温后冷却方式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银芳 《混凝土》 2025年第7期115-118,共4页
采用聚乙烯醇纤维,在火灾高温之后,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经浸水、自然和喷水冷却后,力学性能均下降。浸水冷却通过水化硅酸钙填补孔隙,但长时间浸水加剧裂纹扩展;自然冷却则使试样在炉内自然降温;喷水冷却则因内外温差大,导致温度应力增加... 采用聚乙烯醇纤维,在火灾高温之后,聚乙烯醇纤维混凝土经浸水、自然和喷水冷却后,力学性能均下降。浸水冷却通过水化硅酸钙填补孔隙,但长时间浸水加剧裂纹扩展;自然冷却则使试样在炉内自然降温;喷水冷却则因内外温差大,导致温度应力增加,抗压强度显著下降。特别是抗压强度,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且纤维掺量的变化同样会影响此趋势。在受火温度为450℃时,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为93.45~98.85 MPa,在250℃时,抗压强度出现小幅降低,450℃时有小幅增加,受火温度达650℃时,Ca(OH)_(2)受热分解,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下降;当温度升至850℃时,可以确定抗压强度为67.53~74.10 MPa。若处于250~450℃受热区间,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经浸水或自然冷却后,抗压强度均有所增强;对于喷水冷却方式进行观察,其抗压强度却继续下降,在受热温度450℃后,喷水冷却的抗压强度有降低幅度较大。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聚乙烯醇纤维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剩余率与温度之间呈现稳定的数学关系,这一关系在不同纤维掺量和冷却方式下均得到了精确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冷却方式 火灾 高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