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铵存在下碘化物-结晶紫-丙醇双水相体系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
1
作者 左国强 苏小莉 李全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33-1335,共3页
传统的萃取分离法主要采用与水互不相溶的异相进行萃取,多数萃取溶剂有毒、易燃、易挥发,对分析工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双水相萃取是指被分离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间作用和各... 传统的萃取分离法主要采用与水互不相溶的异相进行萃取,多数萃取溶剂有毒、易燃、易挥发,对分析工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双水相萃取是指被分离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间作用和各种作用力(如增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因素的影响,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K)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结晶紫 碘化物 双水相萃取 萃取分离 萃取溶剂 分析工作者 分离物质 异相 离子缔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乙二醇分散体系的分散性及流变行为研究
2
作者 徐素鹏 张玉芳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0,共6页
为了减轻个体防刺装甲质量、增加其穿着舒适性,人们尝试将具有剪切增稠作用的剪切增稠液体(STF)用于改性防护织物.理想的STF取决于流体的分散性与流变行为.本文选用市售国产纳米SiO2、聚乙二醇(PEG)及硅烷偶联剂A1120,采用球磨方法配制... 为了减轻个体防刺装甲质量、增加其穿着舒适性,人们尝试将具有剪切增稠作用的剪切增稠液体(STF)用于改性防护织物.理想的STF取决于流体的分散性与流变行为.本文选用市售国产纳米SiO2、聚乙二醇(PEG)及硅烷偶联剂A1120,采用球磨方法配制分散体系,通过考察球磨时间、分散剂用量等因素考察该体系的分散性和流变性.流体的分散性与流变行为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和增加分散剂含量,可有效防止纳米SiO2团聚,提高其分散性;当分散剂含量较低时,随着球磨时间延长、分散剂含量增加、分散相含量增加,纳米SiO2-聚乙二醇分散体系都具有明显的先剪切变稀后剪切增稠的效果;而当分散剂含量过大时,体系则是先剪切增稠后剪切变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聚乙二醇分散体系 剪切增稠液体 分散性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体系液固分离银的研究
3
作者 左国强 赵亚鹏 崔海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5-170,共6页
本文利用碘化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微晶吸附体系研究了银离子的液固分离行为。分别考察了KI用量、CTMAB用量、溶液酸度、盐和放置时间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碘化钾溶液溶液和2.0×10^(-3) mol·L^(-1) CTMAB溶... 本文利用碘化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微晶吸附体系研究了银离子的液固分离行为。分别考察了KI用量、CTMAB用量、溶液酸度、盐和放置时间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碘化钾溶液溶液和2.0×10^(-3) mol·L^(-1) CTMAB溶液的用量均为1.0 mL时,Ag^(+)、I^(-)、CTMAB^(+)形成的三元缔合物AgI_(2)^(-)·CTMAB^(+)被定量吸附在CTMAB^(+)·I^(-)微晶物质表面,静置60min后,Ag^(+)以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形式共沉淀到溶液底部,而Zn^(2+)、Co^(2+)、Ni^(2+)、Mn^(2+)、Fe^(3+)等离子仍留在水相中,实现了Ag^(+)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方法成功应用于合成水样中Ag^(+)的定量分离,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 分离 微晶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及稀土元素对Fe-C-Si系中的Si元素分布和夹杂物存在的影响
4
作者 姚娜 兴超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43,5,共3页
在工业纯铁中配入石墨并在高温陶瓷纤维马弗炉中制备Fe-C熔体,得到一定碳含量的Fe-C合金,再将Fe-C合金、工业纯铁以及硅铁按照需要的配比称量后放入坩埚中加热并保温,待其完全熔化后加入少量稀土元素继续保温。保温结束后,打开外磁场装... 在工业纯铁中配入石墨并在高温陶瓷纤维马弗炉中制备Fe-C熔体,得到一定碳含量的Fe-C合金,再将Fe-C合金、工业纯铁以及硅铁按照需要的配比称量后放入坩埚中加热并保温,待其完全熔化后加入少量稀土元素继续保温。保温结束后,打开外磁场装置,对金属熔体施加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在施加磁场的同时,控制熔体的冷却速度,随后空冷至室温。试样制备完毕后,对试样进行打磨、粗磨、细磨、抛光处理,最后对试样进行原位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得到Si元素浓度二维分布图和三维分布图、夹杂物形态SEM照片与典型夹杂物的成分情况。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元素偏析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样品表面分布趋于均匀;在稳恒磁场和稀土元素的共同作用下,该合金体系中Si元素的偏析作用得到很好抑制,Si分布均匀,并且随着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增大,作用效果明显;磁场力和稀土元素的共同作用对夹杂物的去除作用明显,0.8 T磁场施加后的试样中已经很难发现大颗粒夹杂物,只有少量直径在10μm左右的金属氮化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施加 元素分布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褐土中磷锌镉相互作用对其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崔海燕 王明娣 +3 位作者 介晓磊 刘芳 化党领 刘世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3,共7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磷、锌、镉相互作用对土壤中磷、锌、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锌共同培养时,施锌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相同锌浓度处理下,土壤中的有效锌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磷、锌、镉相互作用对土壤中磷、锌、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锌共同培养时,施锌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相同锌浓度处理下,土壤中的有效锌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锌浓度处理下,有效锌含量随土壤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2)磷镉共同培养时,施镉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明显;施磷降低了有效镉含量,但效果不显著;且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锌镉共同培养时,在培养的前30d,土壤中有效锌含量随施镉浓度增加而降低,但在30d后,有效锌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中有效镉含量在不同锌-镉处理下随培养时间变化有较大差异:在Cd3处理下,加入高浓度锌后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Cd30处理下,在培养前30d,锌的施入对土壤中有效镉含量影响不明显,但30d以后,土壤有效镉含量随施入锌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说明两者的竞争机制随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且施锌能明显降低镉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土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含锌粉尘中铁资源的富集回收 被引量:7
6
作者 邢相栋 张建良 +2 位作者 曹明明 焦克新 任山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88,91,共4页
以转底炉工艺技术为基础,采用高温焙烧-磁选分离工艺对济钢高炉含锌粉尘脱锌富集铁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及配煤量对含锌粉尘脱锌率、金属化率、磁选精矿产率以及铁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还原... 以转底炉工艺技术为基础,采用高温焙烧-磁选分离工艺对济钢高炉含锌粉尘脱锌富集铁进行了实验室研究,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及配煤量对含锌粉尘脱锌率、金属化率、磁选精矿产率以及铁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还原温度1 350℃,还原时间30 min,配煤量4%。在此条件下的脱锌率和金属化率分别为99.75%和99.46%,精矿产率为45.63%,铁回收率为9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粉尘 磁选 脱锌率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sin Y/Pt/SiO_2催化剂光催化还原水制氢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晓杰 汤长青 +2 位作者 靳治良 吕功煊 李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3-1148,共6页
构建了具有较高可见光还原水制氢性能的Eosin Y/Pt/SiO2催化体系,详细考察了二氧化硅性质、曙红Y与二氧化硅的混合方式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光敏化催化剂制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增大,析氢速率随之提高;光照强... 构建了具有较高可见光还原水制氢性能的Eosin Y/Pt/SiO2催化体系,详细考察了二氧化硅性质、曙红Y与二氧化硅的混合方式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光敏化催化剂制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增大,析氢速率随之提高;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提高光量子效率;与曙红Y浸渍法吸附在二氧化硅表面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原位物理混合制备的催化剂光敏化析氢速率和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曙红Y 光敏化析氢 二氧化硅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增稠液体增强织物防刺性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素鹏 郑伟 张玉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制备出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26%的剪切增稠液体(STF),研究了其流变性能、浸渍UHMWPE织物后所得的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防刺性能和STF增强织物防刺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2种液体均具有先剪切变稀后剪切增稠的流变性能曲线;由于STF具有钝... 制备出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26%的剪切增稠液体(STF),研究了其流变性能、浸渍UHMWPE织物后所得的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防刺性能和STF增强织物防刺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2种液体均具有先剪切变稀后剪切增稠的流变性能曲线;由于STF具有钝化刀具和限制织物纱线或纤维移动的作用,能明显增强UHMWPE织物的防刺性能;STF/UHMWPE无纺布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优于STF/UHMWPE机织布复合材料;随着STF固含量的增大,STF增强织物防刺性能的效果更加显著;STF/UHMWPE复合材料与纯UHMWPE复合铺层的防刺性能优于STF/UHMWPE复合材料单独铺层时的防刺性能,而且STF/UHMWPE复合材料放在最上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液体 流变性能 STF/UHMWPE织物 防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辛硫磷残留量 被引量:6
9
作者 程定玺 左国强 +1 位作者 赵亚鹏 高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29-1131,共3页
在pH 6.6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达旦黄(TY)与一定浓度的吐温-80发生荧光增强反应,当在该体系中加入辛硫磷农药后,在激发波长412 nm,发射波长460 nm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与辛硫磷的加入量呈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 在pH 6.6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达旦黄(TY)与一定浓度的吐温-80发生荧光增强反应,当在该体系中加入辛硫磷农药后,在激发波长412 nm,发射波长460 nm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与辛硫磷的加入量呈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72 mg.L-1以内,检出限(3S/N)为0.031 mg.L-1。据此建立了测定辛硫磷残留量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小米和土壤中辛硫磷残留测定,两者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3.5%和97.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7%和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辛硫磷 达旦黄 吐温-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玫瑰花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溶出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汤长青 范文秀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5-138,共4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玫瑰花茶中K、Ca、Mg、Cu、Fe、Zn和Mn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玫瑰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较好地用对数关系描述,不同浸泡次数时微量元...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玫瑰花茶中K、Ca、Mg、Cu、Fe、Zn和Mn 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玫瑰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较好地用对数关系描述,不同浸泡次数时微量元素的溶出规律可用负指数关系描述;玫瑰花茶浸出液中各元素浸出含量顺序为K>Mg>Ca>Fe>Zn>Cu>Mn,K最易溶出,Fe、Mn和Cu溶出率较低。玫瑰花茶的适宜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10 min^20 min,浸泡次数为1次~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玫瑰花茶 微量元素 溶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F/UHMWPE织物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素鹏 张玉芳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85-288,共4页
为拓宽STF/防刺织物复合材料的种类,寻求更轻、更薄、更软和更经济的防刺材料,用原生粒径20nm的SiO2分散于PEG200中制得不同SiO2含量的STF,通过浸泡的方式制备出STF/UHMWPE织物复合材料.参照GA 68—2003《防刺服》标准,在TLC-30A微处理... 为拓宽STF/防刺织物复合材料的种类,寻求更轻、更薄、更软和更经济的防刺材料,用原生粒径20nm的SiO2分散于PEG200中制得不同SiO2含量的STF,通过浸泡的方式制备出STF/UHMWPE织物复合材料.参照GA 68—2003《防刺服》标准,在TLC-30A微处理器控制落锤式防刺服专用冲击试验机上测定不同条件下STF/UHMWPE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结果表明,STF能明显增强UHMWPE织物的防刺性能,STF/UHMWPE无纺布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优于STF/UHMWPE机织布复合材料;并且随着STF固含量的增大,STF增强织物防刺性能的效果越显著;STF/UHMWPE复合材料与纯UHMWPE复合铺层的防刺性能优于STF/UH-MWPE复合材料单独铺层时,而且STF/UHMWPE复合材料放在最上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液体 STF/UHMWPE织物 复合材料 防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对钢渣矿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娜 李荣 张利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7-13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炼钢过程中添加SiO_2对钢渣矿物相组成的影响,并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测定了矿物相的组成和电子散射图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物相的形成机理。选择CaO(45%)-MgO(18%)-SiO_2(10%)-Fe_2O_3(27%)作为渣系,用0.125%的B_2... 本文研究了在炼钢过程中添加SiO_2对钢渣矿物相组成的影响,并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测定了矿物相的组成和电子散射图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物相的形成机理。选择CaO(45%)-MgO(18%)-SiO_2(10%)-Fe_2O_3(27%)作为渣系,用0.125%的B_2O_3作为稳定剂,研究SiO_2对钢渣矿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渣系中加入2%到4%的SiO_2时,C_3S相逐渐反应生成C_2S相;加入6%~12%的SiO_2时,C_2S相逐渐增多,出现CF和MF相,C_2F相逐渐减少;加入14%以上的SiO_2时,Mg开始溶入C_2S的现象,Mg O和C_2S相减少,生成C3MS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钢渣 矿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铁和碱度对高炉渣皮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江 李荣 牛海云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7,共4页
针对高炉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稳定性下降、脱落的现象,采用试验研究对济钢高炉渣的软熔性和流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度为1时,随着的增加,炉渣稳定性变差;为15%时,弱酸性的高炉渣稳定性较差;/R为10/1.1高炉渣的粘度变化对温度最不明显,... 针对高炉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稳定性下降、脱落的现象,采用试验研究对济钢高炉渣的软熔性和流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度为1时,随着的增加,炉渣稳定性变差;为15%时,弱酸性的高炉渣稳定性较差;/R为10/1.1高炉渣的粘度变化对温度最不明显,稳定性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 碱度 高炉 渣皮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水硅含量预报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荣 郭江 宋玉安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143,共3页
本文以炉料装入情况、高炉综合煤气成分分析和渣铁温度作为基本参数,建立铁水硅含量预报模型,导出生铁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并采集现场生铁硅含量实测数据,计算出的硅含量.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硅含量与实测硅含量一致。该模型可以实现早... 本文以炉料装入情况、高炉综合煤气成分分析和渣铁温度作为基本参数,建立铁水硅含量预报模型,导出生铁硅含量的计算公式,并采集现场生铁硅含量实测数据,计算出的硅含量.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硅含量与实测硅含量一致。该模型可以实现早预报、快预报和准确预报,有助于实现高炉冶炼过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水硅含量 预报 模型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O@Pt-离子液体/玻碳电极传感器检测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鸿燕 李晓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377-9383,共7页
目的通过制备新型的NiO@Pt-AVIMBF_(4)/GCE传感器对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在氧化镍纳米材料(nickel oxide nanomaterials, NiO)基础上合成了NiO@Pt材料,并复合1-乙烯基-3氨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AVIMBF_(4))离子液体,制备... 目的通过制备新型的NiO@Pt-AVIMBF_(4)/GCE传感器对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在氧化镍纳米材料(nickel oxide nanomaterials, NiO)基础上合成了NiO@Pt材料,并复合1-乙烯基-3氨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AVIMBF_(4))离子液体,制备了新型的NiO@Pt-AVIMBF_(4)修饰材料,采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为工作电极构建了新型的NiO@Pt-AVIMBF_(4)/GCE传感器,通过对NiO@Pt-AVIMBF_(4)、静置时间等条件的优化,确定NiO@Pt-AVIMBF_(4)/GCE的最佳检测条件,对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NiO@Pt-AVIMBF_(4)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催化性和生物相容性能,能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亚硝酸盐浓度与其氧化峰电流在0.1~1100.0μ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8,检出限为0.019μmol/L (S/N=3)且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检测结果一致。NiO@Pt-AVIMBF_(4)/GCE重复性、重现性、稳定性良好,而且对常见干扰物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结论制备的Ni O@Pt-AVIMBF_(4)/GCE简便、快捷、实用性强,可应用于亚硝酸盐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亚硝酸盐 纳米材料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荧光在污染水体中轻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鸿燕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2,共3页
受污染水体中很少存在单一的污染源,导致污染水体中混合污染源难以确定与区分。研究一种在多污染源中各种金属离子的确定和检测问题。提出了采用自激荧光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检测,对污染物中混有轻重金属的污染水体分别检测,对重金属污染... 受污染水体中很少存在单一的污染源,导致污染水体中混合污染源难以确定与区分。研究一种在多污染源中各种金属离子的确定和检测问题。提出了采用自激荧光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检测,对污染物中混有轻重金属的污染水体分别检测,对重金属污染物采用紫外光谱吸收与荧光光谱吸收检测,对轻金属污染物自激荧光光谱检测。形成了活泼金属离子的检测与治理方法,通过分析自激荧光在猝灭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光谱特性来进行不同污染物种的金属离子判断,采用紫外光对重金属离子进行二次判断,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污染水体中的各金属离子,对受污染水体的判断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重金属 水污染 自激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对钢渣自粉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娜 兴超 张利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24,128,共3页
选择自粉化效果最好的CaO(45%)-MgO(10%)-SiO_2(18%)-Fe_2O_3(27%)渣系,分别以B_2O_3、P_2O_5、V_2O_5作为稳定剂,研究不同稳定剂以及不同加入量对钢渣自粉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_2O_3、P_2O_5、V_2O_5这三种稳定剂能抑制C_2S相的晶型转... 选择自粉化效果最好的CaO(45%)-MgO(10%)-SiO_2(18%)-Fe_2O_3(27%)渣系,分别以B_2O_3、P_2O_5、V_2O_5作为稳定剂,研究不同稳定剂以及不同加入量对钢渣自粉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_2O_3、P_2O_5、V_2O_5这三种稳定剂能抑制C_2S相的晶型转变,抑制钢渣的粉化,但对C_2S相的形成和析出并无太大的影响,B_2O_3、P_2O_5、V_2O_5对抑制钢渣自粉化的效果为B_2O_3>P_2O_5>V_2O_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稳定剂 自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与评价
18
作者 左国强 郑伟 +1 位作者 崔海燕 张裕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分子印迹(MIP)是合成预定选择性固定相的新兴技术[1-3],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种新型高效微分离技术[4-5],CEC和MIP相结合是当前的前沿课题之一。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在线热聚合制备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研究取得了满意... 分子印迹(MIP)是合成预定选择性固定相的新兴技术[1-3],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种新型高效微分离技术[4-5],CEC和MIP相结合是当前的前沿课题之一。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在线热聚合制备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6-7];以布洛芬为模板分子,以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成功用于分离布洛芬同分异构体[8],以(S)-腺苷蛋氨酸为模板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毛细管电色谱 整体柱 对羟基苯甲酸 模板分子 单体制备 印迹分子 热引发 新兴技术 功能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工业清洁生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10期152-152,共1页
铅酸蓄电池是当前社会中重要的资源循环性能源产品,铅酸蓄电池在应用中安全性能比较高,电性能更加稳定,同时生产成本比较低,因此在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能源经济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随着铅酸蓄... 铅酸蓄电池是当前社会中重要的资源循环性能源产品,铅酸蓄电池在应用中安全性能比较高,电性能更加稳定,同时生产成本比较低,因此在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能源经济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随着铅酸蓄电池的快速发展,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对铅酸蓄电池工业进行清洁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工业清洁生产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对喷射成形GCr15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荣 杜新玲 郭江 《矿产综合利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3,共3页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GCr15轴承钢,研究了热挤压工艺对喷射成形GCr15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成形GCr15轴承钢得到的组织是等轴晶粒和细小的碳化物,基体中不存在枝晶偏析;GCr15沉积坯经过热挤压致密化后,改善了GCr1...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GCr15轴承钢,研究了热挤压工艺对喷射成形GCr15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成形GCr15轴承钢得到的组织是等轴晶粒和细小的碳化物,基体中不存在枝晶偏析;GCr15沉积坯经过热挤压致密化后,改善了GCr15钢的显微疏松的缺陷,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当温度达到650oC时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6520 GPa,表明热挤压工艺可有效消除疏松缺陷,从而充分发挥喷射沉积工艺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成形 GCR15轴承钢 显微组织 热挤压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