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课题研究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元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2期75-76,88,共3页
结合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阐述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锻炼科研能力,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关键词 课题研究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入侵与天敌引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爱良 李彦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防止入侵物种的危害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目前 ,较有效的防治途径是引进入侵  物种原产地的天敌 ,作为其限制因子 ,控制入侵物种的迅速蔓延 ,达到新的平衡。
关键词 防治 生物入侵 天敌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元军 李殿香 《特产研究》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资源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南四湖 大鳞副泥鳅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磺酰基磷酰二胺酯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赖鹏翔 胡树慧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1,共4页
对 1 8种N 烷基 O(或S)烷基 N′ 取代 N′ 取代苯磺酰基磷酰二胺酯化合物做了杀菌(包括海洋病菌 )、杀虫及昆虫谷氨酸电位和谷氨酸受体通道的测试 ,表明 :部分化合物有较强的杀菌、杀虫效果 ;其机制不同于其它有机磷杀菌、杀虫剂 ;而... 对 1 8种N 烷基 O(或S)烷基 N′ 取代 N′ 取代苯磺酰基磷酰二胺酯化合物做了杀菌(包括海洋病菌 )、杀虫及昆虫谷氨酸电位和谷氨酸受体通道的测试 ,表明 :部分化合物有较强的杀菌、杀虫效果 ;其机制不同于其它有机磷杀菌、杀虫剂 ;而且它们的生物活性与结构的QSAR计算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磺酰基磷酰二胺酯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 电子效应 抑菌作用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的绿色能源——生物柴油 被引量:3
5
作者 戎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绿色能源 世纪 能源危机 全球经济 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性 生物能源 绿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生物学功能的新发现
6
作者 戎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共2页
RNA和DNA一样,都是由糖和碱基排列起来的遗传信息载体,但过去一般认为,RNA不过是DNA的配角。自20世纪80年代由Thomas Cech发现某些RNA具催化活性称为核酶后,RNA研究飞速发展,有关RNA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
关键词 RNA 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 生物合成 转运 X染色体 端粒DNA 发育 调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螯虾的习性与科学投喂
7
作者 尹春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4年第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克氏螯虾 生活习性 饲料投喂 摄食习性 生殖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刘赞谟 刘顺湖 +2 位作者 祝恩吉 郝素美 高名时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10-212,240,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了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子生物处理可促进花生幼苗主根和侧根的生长 ,促进前期茎叶生长 ;提早开花 ,前期有效花数量增多 ;显著提高荚果产量 ,电子生物处理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增加...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了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子生物处理可促进花生幼苗主根和侧根的生长 ,促进前期茎叶生长 ;提早开花 ,前期有效花数量增多 ;显著提高荚果产量 ,电子生物处理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单株结果数 ,而对果重影响较少。生产实践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电子生物处理 生育进程 产量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海磊 魏丽莉 李宗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5-488,共4页
利用SBR和优势混合菌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驯化出好氧颗粒污泥,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发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经历了细菌增殖、絮状体形成、絮状体聚合、凝絮体形成和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五个阶段;其形... 利用SBR和优势混合菌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驯化出好氧颗粒污泥,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发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经历了细菌增殖、絮状体形成、絮状体聚合、凝絮体形成和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五个阶段;其形成至少有菌丝缠绕、小块污泥互相联合、吸附和连接四种机制。优势混合菌的加入,是好氧颗粒污泥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造纸废水 优势混合菌 SBR 形成机理 行处理 机制 体形 絮状 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LFY基因导入苹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静 邵建柱 +2 位作者 徐继忠 李湘利 郭文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以M26苹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GUS瞬时表达率,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苹果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含LFY基因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转化苹果叶片,获得了提早开花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以OD600=0.3~0.5农杆菌菌液侵染叶片,25℃条件下共培养,共培养... 以M26苹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GUS瞬时表达率,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苹果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含LFY基因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转化苹果叶片,获得了提早开花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以OD600=0.3~0.5农杆菌菌液侵染叶片,25℃条件下共培养,共培养后的叶片延迟筛选3 d,在附加卡那霉素30 mg/L的再生培养基中选择培养,转化芽再生率可达6.97%.PCR检测初步证明目的LFY基因已整合到苹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农杆菌 遗传转化 LFY G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巧兰 郭刚 林范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9,共6页
综述了分解纤维的重要意义、纤维素酶底物及其复杂结构、纤维素酶作用机理、酶的分类、产酶生物种属的多样性,并对纤维素酶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纤维素酶 作用机理 分类 纤维素 反应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配型因子和细胞质对香菇双核体中两组成型核比例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水明 林范学 徐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7-244,共8页
对造成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后两种交配型单核体比例偏离1∶1分离的遗传背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因子或是与B因子连锁的因子对这种偏离有明显的影响,而A因子对此影响不明显.B因子特异性不同,与之相对应的交配型单核体出现的比例亦不同,特... 对造成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后两种交配型单核体比例偏离1∶1分离的遗传背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因子或是与B因子连锁的因子对这种偏离有明显的影响,而A因子对此影响不明显.B因子特异性不同,与之相对应的交配型单核体出现的比例亦不同,特异性越高,其对应交配型单核体在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将以较大的比例出现.参试的2个香菇菌株中4个B因子特异性顺序为B1>B3>B4>B2.双-单杂交所形成的由受体细胞质和受体、供体细胞核组成的同质异核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裂解后均与受体交配型相同的核居多,表明受体细胞质环境对双-单杂交所得异核体裂解后的核的存活和数量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供体的2个核中只有亲和力强的那个核优先迁移到受体中,形成新的异核体,即存在先导核.先导核与B因子的亲和特异性有关,特异性越高,先导核迁移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配型因子 香菇 原生质体 偏分离 细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枣醋的研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湘利 刘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金丝枣醋在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枣汁含糖量18°Bx,接种量10%,30℃发酵6d,酒精体积分数8.0%;醋酸发酵的含糖量5&#... 以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金丝枣醋在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枣汁含糖量18°Bx,接种量10%,30℃发酵6d,酒精体积分数8.0%;醋酸发酵的含糖量5°Bx,酒精体积分数8.5%,接种量10%,30℃发酵5d,可得醋酸含量7g/100mL,具有浓厚枣香、口感独特的保健型金丝枣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枣醋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元军 李殿香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手段研究南四湖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整体差异不显著,但体长/吻腹长指标差异显著;1龄鱼、3龄鱼雌性个体体长、体重大于雄性个体,2龄鱼则呈相反趋势;t检验表明,仅3龄鱼雌雄个体间...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手段研究南四湖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雌雄个体形态整体差异不显著,但体长/吻腹长指标差异显著;1龄鱼、3龄鱼雌性个体体长、体重大于雄性个体,2龄鱼则呈相反趋势;t检验表明,仅3龄鱼雌雄个体间体长、体重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大鳞副泥鳅 形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LFY基因导入嘎拉苹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静 李湘利 +1 位作者 徐继忠 邵建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5,共3页
以嘎拉苹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GUS瞬时表达率,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苹果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m)选择压在30mg/L时,外植体预培养2—3d后以OD600=0.3~0.5农杆菌菌液浸泡3~5min共培养3d,延迟筛选3d可明显提高M26... 以嘎拉苹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GUS瞬时表达率,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苹果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m)选择压在30mg/L时,外植体预培养2—3d后以OD600=0.3~0.5农杆菌菌液浸泡3~5min共培养3d,延迟筛选3d可明显提高M26叶片转化效率,GUS阳性率达50%。PCR检测初步证明,LFY基因已整合到苹果再生植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LFY GUS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裂果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湘利 刘静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发病原因 裂果病 晋枣 防治 生理性病害 食用价值 金丝小枣 薛城冬枣 阜平大枣 发病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法生产金丝枣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湘利 刘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73,共3页
以金丝小枣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研究了不同乳酸菌在金丝枣发酵基质中的产酸情况以及最佳发酵时间,并将发酵基质调糖后制成乳酸菌饮料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供试5种乳酸菌中,以干酪乳杆菌产酸量最高,30℃发酵24h后,产酸量为0.42%... 以金丝小枣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研究了不同乳酸菌在金丝枣发酵基质中的产酸情况以及最佳发酵时间,并将发酵基质调糖后制成乳酸菌饮料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供试5种乳酸菌中,以干酪乳杆菌产酸量最高,30℃发酵24h后,产酸量为0.42%,且能保持发酵基质原有的色泽;该菌在金丝枣发酵基质中的最佳发酵时间为20h,以发酵基质调制的金丝枣饮料在色、香、味及大众接受性等方面均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枣 乳酸发酵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不同交配型单核体亲本配合力的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范学 程水明 林芳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采用香菇栽培菌株苏香和野生菌株HL7 6各 4种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亲本进行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等 1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单核体在不同性状中具有不同的一般配... 采用香菇栽培菌株苏香和野生菌株HL7 6各 4种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亲本进行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等 1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单核体在不同性状中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 ,不同单核体在同一性状中亦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 ,并且一般配合力较高的单核体的杂交组合在 13个性状中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小。同时发现 ,从整体上看 ,栽培菌株苏香的一般配合力高于野生菌株的一般配合力。在 16个供试杂交组合中 ,A1B2×A4B4在菌丝生长速度性状、有关发育期、产量及子实体形状等性状方面的SCA相对效应值符合育种目标 ,是比较理想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孢子单核体 配合力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鱼类物种多样性衰减原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传印 李殿香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通过近几年来对南四湖鱼类的调查,初步分析了南四湖鱼类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原因主要是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及掠夺性捕捞。要加强研究与保护南四湖鱼类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南四湖 鱼类 生物多样性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梨贮藏期虎皮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湘利 张子德 刘静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研究了包装方式、抗氧化剂和常用防腐保鲜剂防治黄金梨贮藏期虎皮病。结果表明:贮藏210天后,在供试包装材料中以外黄内黑的双层袋包装效果最佳,其虎皮病病情指数为1.55;以含0.2%DPA保鲜纸和0.2%DPA浸果处理效果明显,虎皮病病情指数分别... 研究了包装方式、抗氧化剂和常用防腐保鲜剂防治黄金梨贮藏期虎皮病。结果表明:贮藏210天后,在供试包装材料中以外黄内黑的双层袋包装效果最佳,其虎皮病病情指数为1.55;以含0.2%DPA保鲜纸和0.2%DPA浸果处理效果明显,虎皮病病情指数分别为0.87和1.59,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以1%壳聚糖处理、0.0001%ICC处理及2.5%CaCl2加0.1%TBZ等常用防腐保鲜剂对黄金梨虎皮病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病情指数分别为2.98、4.34、4.80,且好果率高,分别为91.82%、92.26%、9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梨 虎皮病 抗氧化剂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