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什么X”句式溯源补说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复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34,共1页
“X什么X”句式溯源补说徐复岭崔山佳先生在其文章(载本刊1995年第3期)中指出,"X什么X"句式早在明末清初就已产生,并举了了《醒世姻缘传》中"是什么是"(第15回)和"看甚么看"(第72回)两处例证。崔文的观察无... “X什么X”句式溯源补说徐复岭崔山佳先生在其文章(载本刊1995年第3期)中指出,"X什么X"句式早在明末清初就已产生,并举了了《醒世姻缘传》中"是什么是"(第15回)和"看甚么看"(第72回)两处例证。崔文的观察无疑是正确的。笔者想据个人所见,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 山东方言 近代汉语 《醒世姻缘传》 《醉醒石》 明末清初 语法格式 满语 济宁师专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理想的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钦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3,共4页
审美理想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核心的审美范畴,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具象性形式存在的、体现着抽象概括性的理想的特殊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理... 审美理想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核心的审美范畴,是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具象性形式存在的、体现着抽象概括性的理想的特殊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理想具有导引和规范作用,并因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理想 特征 价值 具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设连词连用现象二题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复岭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假设连词 连用现象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言生活 现场直播 重复使用 邢福义 连用形式 假设关系 完全相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怪、力、乱、神:论《水浒传》对《封神演义》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振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中国古典小说并不是沿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人情小说的叙事轨迹平行发展的,而是呈现出彼此之间的混类现象。《水浒传》在怪、力、乱、神方面对《封神演义》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座次表就直接孕育了封神榜。
关键词 《水浒传》 《封神演义》 古典小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音词规范问题琐议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复岭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3-14,共2页
同音词规范问题琐议□徐复岭汉语中有不少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异形同音词),特别是那些意义上有牵连甚至相近或某个义项相通的同音词,在写作中很容易用混或用错。例如“启示”与“启事”、“度过”与“渡过”、“必须”与“必需”... 同音词规范问题琐议□徐复岭汉语中有不少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异形同音词),特别是那些意义上有牵连甚至相近或某个义项相通的同音词,在写作中很容易用混或用错。例如“启示”与“启事”、“度过”与“渡过”、“必须”与“必需”、“以至”与“以致”等的混用,几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音词 规范问题 《汉语大词典》 琐议 《文汇报》 语文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 济宁师专 学业成绩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缀“法”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复岭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13-16,共4页
0 引 言 0.1 汉语里的语素“法”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实语素,如:我自有办法|这个词的用法很多|这是美声唱法,不是民族唱法。这个“法”具有实在的语汇意义,是构成词的词根。实语素“法”读上声。另一个是虚语素,是语缀,其语汇意义已渐... 0 引 言 0.1 汉语里的语素“法”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实语素,如:我自有办法|这个词的用法很多|这是美声唱法,不是民族唱法。这个“法”具有实在的语汇意义,是构成词的词根。实语素“法”读上声。另一个是虚语素,是语缀,其语汇意义已渐趋虚化,主要用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0.2 虚语素或语缀“法”出现在下述语言格式里:围棋怎么个下法|嗬,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怪不得这样贵法|白吃白喝还不算,临走还拿着带着,验收团哪能这么个验收法|我今天倒要看他怎样地厉害法儿。这一格式可以表示为“怎么/这么、那么(+个)+X法”或“怎样/这样、那样(+地)+X法”,其中X代表语缀“法”所直接附着的语言成分,“个”或“地”可用可不用。“法”这时读轻声,在北京话里常常儿化,有些方言说成“法子”。 较早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的是赵元任先生。他在《汉语口语语法》“形态类型”一章中,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缀 “法” 虚语素 语法意义 汉语口语语法 语言现象 语言格式 北京话 语言成分 实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炜小说的民间情怀 被引量:1
7
作者 宗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61,共3页
在张炜的创作心理中潜在着浓重的民间情结 ,创作立场逐渐向民间转移。作品的思想倾向明显受到民间“仁义”观念的影响 ,表现出对民间文化中自由自在与原始生命力的情感认同。
关键词 民间情结 民间文化 仁义 自由自在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个多重句群应该怎么分析?
8
作者 徐复岭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29,共1页
这个多重句群应该怎么分析?徐复岭邢福义先生主编的卫星电视教材《现代汉语》在讲到多重句群时,曾分析了这样一个例子:党内无原则的纠纷,我们是在根本上反对的。①||因为它“无原则”,对党有害无益。②|||因为因果它“无原则... 这个多重句群应该怎么分析?徐复岭邢福义先生主编的卫星电视教材《现代汉语》在讲到多重句群时,曾分析了这样一个例子:党内无原则的纠纷,我们是在根本上反对的。①||因为它“无原则”,对党有害无益。②|||因为因果它“无原则”,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大的“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句群 因果关系 刘少奇 《现代汉语》 分析方法 层次的关系 济宁师专 修订版 层次关系 电视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人格与《水浒传》的创作
9
作者 王振星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儒家文化人格对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作为一对卓显的儒家文化人格符号,对《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李逵这对文学形象的孕育、塑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深层次上,宋江和李逵的形象不是《三国志演义》影响的结... 儒家文化人格对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作为一对卓显的儒家文化人格符号,对《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李逵这对文学形象的孕育、塑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深层次上,宋江和李逵的形象不是《三国志演义》影响的结果,而是儒家文化人格浸润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路 文化人格 《水浒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作文的真实与虚假问题——与吴志平老师商榷
10
作者 彭兴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38,共2页
学生作文虚假的严重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痼疾难愈?主要原因恐怕是语文教学界在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最近读到吴志平老师<正确认识学生作文的"虚假">一文(本刊2001年第7期),笔者感到吴老师的观点有许多可商榷之... 学生作文虚假的严重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痼疾难愈?主要原因恐怕是语文教学界在一些根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最近读到吴志平老师<正确认识学生作文的"虚假">一文(本刊2001年第7期),笔者感到吴老师的观点有许多可商榷之处,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必要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写作指导 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病因在于“发展等级”吗?
11
作者 彭兴奎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7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发展等级” 学生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 病因 长期存在 考试大纲 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 不间断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之际神仙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秦汉之际,神仙观念发生过一系列变化。首先,神仙观念在产生之初的彼世色彩淡化,与长寿愿望合流;其次,神仙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开始走向普及。汉武帝对此影响最大,他重祭祀,好神仙,并把求仙的领域扩大化,这一切助长了民间的神仙信仰。
关键词 秦汉 神仙观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炜、莫言小说中的民间取向之比较
13
作者 冯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9-73,共5页
张炜与莫言都是齐鲁大地的子孙,他们都对哺育了自己成长的齐鲁大地满怀深情,各自以饱蘸激情的笔墨抒写着对故乡大地的体悟、感叹。不过,在对民间世界的探寻、描绘上,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了相当不同的价值取向:张炜采取了更加知识分子化、... 张炜与莫言都是齐鲁大地的子孙,他们都对哺育了自己成长的齐鲁大地满怀深情,各自以饱蘸激情的笔墨抒写着对故乡大地的体悟、感叹。不过,在对民间世界的探寻、描绘上,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了相当不同的价值取向:张炜采取了更加知识分子化、更加理性化的视角,有着更鲜明的形而上色彩的精神性内容的追求;莫言更多的是放纵着人物生命的本能和作家艺术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大地 道德理性 生命野性 精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