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被引量:18
1
作者 唐绪军 周传凯 +1 位作者 王晓梅 王晓光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外髁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7年3月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外髁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9~48岁,平均37岁;全部病例均...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外髁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7年3月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外髁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9~48岁,平均37岁;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AO肱骨髁间骨折分型:C1型12例,C2型20例,C3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14d,平均7d。结果: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2年,平均12个月。1例切口愈合欠佳,经换药治疗后愈合。骨折均已愈合,无骨不连发生,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5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价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15例,良17例,可5例,差1例。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骨折充分,肱骨内、外髁双钢板固定肱骨髁间骨折牢固可靠,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树民 王晓梅 +1 位作者 周传凯 王晓光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6期469-470,共2页
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是指同侧的锁骨干和肩胛颈同时骨折而造成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结构(superior suspensory shoulder complex,SSSC)双重破坏的一种少见的肩部严重损伤。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随着社会发... 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是指同侧的锁骨干和肩胛颈同时骨折而造成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结构(superior suspensory shoulder complex,SSSC)双重破坏的一种少见的肩部严重损伤。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交通事业的发达,浮肩损伤的发生也逐渐增多。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浮肩损伤1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锁骨 骨折固定术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正骨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石连科 刘树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常见骨折,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逐步增加,但是多数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中医正骨是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常见骨折,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逐步增加,但是多数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结果。中医正骨是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案,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创复位、快速康复、易于接受等优点。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正骨治疗进展予以综述,包括正骨手法、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康复锻炼等方面,旨在为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传承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骨折的及时诊断与早期救治 被引量:2
4
作者 薛政民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多处创伤 骨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腓骨症并肢体多发性韧带纤维瘤1例报告
5
作者 李健 王涛 王允彦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3期43-43,共1页
韧带样纤维瘤临床较少见,由同一肢体不同部位的肌群先后发病目前尚未见报导,本例同时并有少见的先天性巨腓骨畸形,现报导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 肢体 多发性 韧带样纤维瘤 不同部位 腓骨畸形 报导
全文增补中
“中医正骨仿真系统”在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石连科 李楠 刘树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仿真系统”在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治疗时进行“中医正骨仿真系统”训...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仿真系统”在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治疗时进行“中医正骨仿真系统”训练,对照组则不进行相关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掌倾角(12.22±1.76)°、尺偏角(21.86±2.41)°、桡骨短缩高度(0.97±0.91)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79±2.24)°、(19.90±2.55)°、(1.42±1.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2.77±5.8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5.85±5.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仿真系统”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治疗中可达到更好的复位效果,加速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仿真系统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