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神经源性高血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艳 倪福运 +2 位作者 王海民 赵长地 刘学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神经源性 老年 诊断 外科治疗 随访观察 多发 局麻 入路 舌咽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靳峰 郭守刚 +2 位作者 张长远 种衍军 赵甲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对照分析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 目的:探讨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对照分析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结果:A组(超早期)、B组(急性期)和C组(亚急性期)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C组,A、B两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C组,而死亡率低于C组,A、B两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C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在24h内行脑室微创血肿清除并脑脊液置换手术,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室出血 手术时机 微创手术 早期康复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国伟 王宜花 刘学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 ,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 :发病年龄 5 0~ 60岁 2 0例 (5 9% )。右侧 2 1例 (62 % )。累及三叉神经I支 2 4例 (71% )。并发角膜溃疡 12例 ,角膜炎 10例。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2 4例的病理所见 ,三叉神经感觉根肿胀、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神经纤维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三叉神经感觉根急、慢性炎症所致。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右侧I支较多 ,易并发角膜溃疡及角膜炎。Dandy氏手术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三叉神经痛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端木建华 段德义 +1 位作者 种衍军 刘晓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1412例随访12~144个月(平均74个月)的资料。结果疼痛消失1228例(87%),疼痛减轻140例(9.9%),术后复发44例(3.1%)。疼痛减轻和术后复发者再手术时发...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分析1412例随访12~144个月(平均74个月)的资料。结果疼痛消失1228例(87%),疼痛减轻140例(9.9%),术后复发44例(3.1%)。疼痛减轻和术后复发者再手术时发现遗漏压迫血管、减压材料移动是造成手术失败及复发的原因。结论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遗漏三叉神经感觉根附近的责任血管,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220例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学宽 刘国伟 倪福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报告自1984年以来,对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者1220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入路行桥小脑角探查术。根据术中发现的不同病因,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均找到了病因,包括1210例血管压迫... 本文报告自1984年以来,对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者1220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入路行桥小脑角探查术。根据术中发现的不同病因,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均找到了病因,包括1210例血管压迫,肿瘤压迫或蛛网膜囊肿和粘连所致,仅有10例未发现病因。术后疼痛立即消失者为96.7%,疼痛减轻者3%,近期总有效率为99.7%。本文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术式的选择、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手术入路 显微血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及功能变异:附834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春海 郑桂奇 +1 位作者 冯雷 菅凤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69-674,共6页
目的 回顾分析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V3段)危险解剖变异和功能变异发生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DSA及3D-DSA检查的834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椎动脉开窗、低... 目的 回顾分析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V3段)危险解剖变异和功能变异发生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DSA及3D-DSA检查的834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椎动脉开窗、低位起源小脑后下动脉,以及优势椎动脉、终末于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和功能变异发生率。结果 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发生率为5.52%(46/834),单侧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占1.92%(16/834)、单侧稚动脉开窗占1.80%(15/834)、单侧低位起源小脑后下动脉占1.68%(14/834);双侧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占0.12%(1/834,为一侧椎动脉开窗合并对侧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椎动脉V3段危险功能变异发生率为16.91%(141/834),优势椎动脉占13.19%(110/834),以左侧优势椎动脉更常见,共87例(79.09%,87/110),右侧优势椎动脉23例(20.91%,23/110);终末于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31例占3.72%(31/834),右侧26例(83.87%,26/31)、左侧5例(16.13%,5/31)。结论 椎动脉V3段危险变异发生率较高,建议行颅颈交界区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以筛查椎动脉危险解剖变异或功能变异病例,从而降低术中椎动脉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颈椎 解剖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云杰 薛健 +1 位作者 王翀 种衍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103-1105,共3页
回顾分析30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感觉支部分切断术疗效。其结果显示,临床治愈率达98.66%(2863例)、有效0.55%(16例)、无效0.45%(13例)、复发0.35%(10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颅压综合征(1215例占40.50%),以及... 回顾分析30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或三叉神经感觉支部分切断术疗效。其结果显示,临床治愈率达98.66%(2863例)、有效0.55%(16例)、无效0.45%(13例)、复发0.35%(10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颅压综合征(1215例占40.50%),以及脑水肿(42例占1.40%)、脑出血(6例占0.20%)和缺血性卒中(2例占0.07%)。微血管减压术仍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且安全的首选手术方式,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可消除或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乳突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舌下神经管区硬脊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军 张鸿祺 +1 位作者 支兴龙 谌燕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患者男,48岁。因尿不尽感约5个门、双下肢无力约9d,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并入院前有时尿失禁,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按前列腺肥大治疗后症状减轻,未行进一步的诊治。9d前患者上厕所所时,突发双下肢支无力,小能白行站起,肢... 患者男,48岁。因尿不尽感约5个门、双下肢无力约9d,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并入院前有时尿失禁,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按前列腺肥大治疗后症状减轻,未行进一步的诊治。9d前患者上厕所所时,突发双下肢支无力,小能白行站起,肢体无力左侧重于右侧,并感颈部疼痛向双肩部及双上肢放射,尿失禁加重。到当地省级医院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神经管 咽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学宽 邵彤 +11 位作者 种衍军 聂振明 程启龙 段德义 刘国伟 邵启节 赵长地 朱广庭 秦德慈 张志张 吕志新 倪福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本文报告自1984年1月至1993年4月,对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者1100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入路行桥小脑角探查术。据术中发现不同病因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本组死亡2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 本文报告自1984年1月至1993年4月,对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久治不愈者1100例,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入路行桥小脑角探查术。据术中发现不同病因采用神经血管减压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本组死亡2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5%。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术式的选择、并发症和副反应的防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局麻 显微血管减压 临床分析
全文增补中
岩静脉贯穿型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一例
10
作者 曹伟 马辉 +3 位作者 刘斌 范高阳 段德义 朱广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69-170,共2页
患者女性,45岁。主因右侧面部发作性疼痛8年、加重6个月,于2014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右侧面部疼痛,呈电击样,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三叉神经痛"。予卡马西平0.10 g(3次/d)口服,治疗初期疼痛症状缓解,... 患者女性,45岁。主因右侧面部发作性疼痛8年、加重6个月,于2014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出现右侧面部疼痛,呈电击样,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三叉神经痛"。予卡马西平0.10 g(3次/d)口服,治疗初期疼痛症状缓解,但后期效果渐差,口服药物不能控制发作且疼痛症状剧烈,说话、进食、洗漱时可诱发,为求手术治疗收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脑静脉 显微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超选介入化疗联合系统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剑 胡庆雷 +4 位作者 孙彦春 冯雷 刘运振 刘菊 孔瑞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超选择介入化疗联合系统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方法 2006年至2009年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46例脑胶质瘤的患者,据患者自愿入组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患者手术后先行常规放疗,然后行超选介入化疗,同期... 目的探讨术后超选择介入化疗联合系统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方法 2006年至2009年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46例脑胶质瘤的患者,据患者自愿入组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患者手术后先行常规放疗,然后行超选介入化疗,同期进行系统化疗。对照组:21例患者手术后先行常规放疗,然后只进行系统化疗。定期随访,复查颅脑CT,测量肿瘤的体积,并进行Karnofsky预后评分。比较肿瘤体积变化及两组间Karnofsky预后评分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2.3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化疗前两组肿瘤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年后介入化疗联合系统化疗组肿瘤缩小率为67.11%,系统化疗组肿瘤缩小率为45.79%,两组肿瘤体积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化疗期间出现癫痫3例,眼痛5例,头痛9例,恶心呕吐8例,血小板下降1例。对照组出现癫痫1例,头痛7例,血小板下降3例,恶心呕吐6例。Wilcoxon秩和检验Karnofsky预后评分显示介入化疗结合系统化疗组的预后优于单纯系统化疗组。(P<0.05)。结论术后放疗结合介入化疗联合系统化疗的治疗方法,与术后放疗结合系统化疗的治疗方法相比,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化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超选介入化疗 系统化疗 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内小肉芽肿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振明 朱广廷 +7 位作者 段德义 赵长地 程启龙 张志强 李洛 刘学宽 郝明珠 赵公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3-303,共1页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内小肉芽肿聂振明*朱广廷*段德义△赵长地*程启龙*张志强*李洛*刘学宽*郝明珠**赵公明感染性肉芽肿是颅内少见的占位性病变[1]。我院1985~1995年收治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微小脑肉芽肿9例,现...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内小肉芽肿聂振明*朱广廷*段德义△赵长地*程启龙*张志强*李洛*刘学宽*郝明珠**赵公明感染性肉芽肿是颅内少见的占位性病变[1]。我院1985~1995年收治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微小脑肉芽肿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 肉芽肿 脑内小肉芽肿 症状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启节 种衍军 +2 位作者 段德义 张志强 程启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分析 2 5 3例随访 13~ 144个月 (平均 73个月 )的资料。结果 痉挛消失 2 32例 (91 7% ) ,痉挛部分缓解 10例 (4 % ) ,痉挛复发 11例 (4 3% )。痉挛复... 目的 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分析 2 5 3例随访 13~ 144个月 (平均 73个月 )的资料。结果 痉挛消失 2 32例 (91 7% ) ,痉挛部分缓解 10例 (4 % ) ,痉挛复发 11例 (4 3% )。痉挛复发者再手术时发现遗漏压迫血管、减压材料移动是造成手术失败及复发的原因。结论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不遗漏面神经根附近的责任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随访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合并颅内畸胎瘤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德义 陈剑 +2 位作者 王羽中 朱广庭 刘学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9-249,共1页
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2例垂体腺瘤合并畸胎瘤。两种性质不同的原发性肿瘤同时发生在鞍区极为少见[1],特报告如下。例1男,25岁。3年前左眼视物模糊,2个月后右眼视物不清,半年来饮水增多(3L/d),口渴多尿,乏力,... 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2例垂体腺瘤合并畸胎瘤。两种性质不同的原发性肿瘤同时发生在鞍区极为少见[1],特报告如下。例1男,25岁。3年前左眼视物模糊,2个月后右眼视物不清,半年来饮水增多(3L/d),口渴多尿,乏力,视物范围变窄。头痛、恶心1个月,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合并症 颅内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长地 陈鹤秀 +5 位作者 聂振明 刘学宽 马志冲 邵彤 邵启节 吕志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3-85,共3页
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痉挛9例及面肌痉挛33,例完全缓解者分别为6例及31例,明显缓解者分别为3例及2例,所有病例均有效,总有效期分别为4~20周(平均14周)及16~34周(平均22周)。局部副反应轻... 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痉挛9例及面肌痉挛33,例完全缓解者分别为6例及31例,明显缓解者分别为3例及2例,所有病例均有效,总有效期分别为4~20周(平均14周)及16~34周(平均22周)。局部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且操作简单。认为A型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剂,该方法可作为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眼睑痉挛 面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素芹 赵长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2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眼睑痉挛 面肌痉挛 药物疗法 肉毒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孔钻颅抽吸血肿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17
作者 程素芹 蔡英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抢救成活率,根据CT图象,采用细孔钻项拍吸血肿注入尿激防引流治疗65例.有效率达81.5%。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功能变化,及时发现脑疝先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保持情绪稳定... 为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抢救成活率,根据CT图象,采用细孔钻项拍吸血肿注入尿激防引流治疗65例.有效率达81.5%。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功能变化,及时发现脑疝先兆;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保持情绪稳定及大便通畅,预防再出血;④控制中枢住高热;⑤加强营养,防止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孔钻颅 抽吸术 尿激酶 引流 脑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登彬 王猛 郭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对住院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2653例颅内感染患者2733份脑脊液标本,分别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获得致病性病原菌207株,阳性检出率7.57%... 目的对住院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2653例颅内感染患者2733份脑脊液标本,分别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获得致病性病原菌207株,阳性检出率7.57%(207/273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5株占57.21%(115/207),包括鲍曼不动杆菌51株、大肠埃希菌23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阴沟肠杆菌7株、其他5例;革兰阳性球菌86株占41.55%(86/207),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肺炎链球菌19株、肠球菌16株、其他3株;革兰阳性杆菌1株;真菌5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率>30%,革兰阳性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40%。结论颅内感染致病菌分布广泛、耐药率较高,应严密监测住院病例细菌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液 细菌 交叉感染 药物耐受性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旭 梁君 桑奔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0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4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和3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比较...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4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和30例大面积脑梗死后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对生存者中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变化进行随访(12个月),评价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的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变化。结果手术治疗组与内科保守对照组相比较,死亡率明显降低(χ2=4.522,P=0.02)。手术治疗组中6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明显比60岁以下患者要高(χ2=5.634,P=0.04)。根据GOS进行临床评分,手术治疗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随访结果,较内科保守对照组发病3个月和12个月随访结果,患者死亡率降低,且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χ2=6.437,P=0.03)。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组比保守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且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术 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