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ZL2基因突变致耳聋1例
1
作者 杨静静 曹俊彪 +2 位作者 郭玲 孙磊 臧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3-70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无耳聋家族史,母亲怀孕期间未感染病毒,出生3 d听力筛查双耳未通过,出生42 d复筛双耳仍未通过,于2017年7月4日来我院进行听力诊断。体检: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耳科检查:双耳廓无畸形,外耳道畅洁,鼓膜完整,标志清楚。
关键词 Myelin Protein Zero Like 2(MPZL2) 基因突变 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联合DCE-MRI对乳腺癌Nottingham指数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美芹 刘莹 +3 位作者 赵凡 冯海霞 王婷 王唯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8-1553,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Nottingham指数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有完整的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Nottingham指数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有完整的免疫组化检查资料,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同时获取Nottingham指数(NPI)值,根据NPI值,将患者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NPI<3.4为)和预后不良组(NPI≥3.4)。所有病例术前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分别获得病灶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以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共6项定量参数值。比较ER阴性组与阳性组、PR阴性组与阳性组、HER-2阴性组与阳性组、Ki-67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6项定量参数值的差异。将NPI不同表达状态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的IVIM-DWI及DCE-MRI定量参数分别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对预后有鉴别诊断价值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分别构建IVIM-DWI、DCE-MRI及IVIM-DWI+DCE-MRI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模型对NPI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AUC的差异。结果:ER阴性组的D^(*)、f和Ktrans值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PR阴性组的D^(*)值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HER-2阳性组的Ktrans和Ve值大于阴性组(P<0.05);Ki-67高表达组的D^(*)及Ktrans、Kep值大于低表达组,而D值小于低表达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D^(*)及Ktrans、Kep值大于预后良好组,而D值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D、Ktrans及Kep为鉴别NPI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D值的AUC较大,为0.852。将上述独立影响因素建模,其中IVIM-DWI模型中仅有D值,而DCE-MRI模型为Ktrans+Kep;将IVIM-DWI和DCE-MRI模型联合后,AUC为0.888,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模型(Z=1.963,P=0.049;Z=3.418,P=0.006),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7.3%、符合率为82.5%。结论:IVIM-DWI联合DCE-MRI可用于乳腺癌NPI的预测,有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宋海瑞 王超 +1 位作者 郭振玉 王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应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某院全体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开始采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并比较2016年(采... 目的应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某院全体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开始采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并比较2016年(采用纸质调查表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2017年、2018年1—10月的手卫生依从率差异。结果 2016、2017年、2018年1—10月分别调查医护人员1 201、1 237、1 234名,调查手卫生指征6 539、22 708、17 509次。2016年采用纸质调查表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率为89.45%,2017年应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率为60.76%,2018年1—10月手卫生依从率提高至69.06%。不同年份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感控工作间APP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较纸质调查表辅助隐蔽式现场观察法可获取更准确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数据,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隐蔽式 现场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一次性鞋套对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海瑞 王超 李竹耸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目的了解使用一次性鞋套对重症医学科(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的方法,连续15 d对ICU使用一次性鞋套和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的空气细菌菌... 目的了解使用一次性鞋套对重症医学科(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的方法,连续15 d对ICU使用一次性鞋套和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一次性鞋套与未使用一次性鞋套ICU患者数量、探视人员数量及温/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一次性鞋套时ICU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20±2.20)CFU/15 min·Φ9 cm平皿],高于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0.60±1.10)CFU/15 min·Φ9 cm平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高于使用一次性鞋套时(96.67%vs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鞋套不能改善ICU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一次性鞋套 空气 细菌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