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音乐文化中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淑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6,共3页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外延,是人类为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结晶。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但中西音乐审美意识的深层次上中西方之间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对中西音乐的审美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中西方音乐彼...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外延,是人类为文化孕育出来的艺术结晶。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但中西音乐审美意识的深层次上中西方之间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对中西音乐的审美比较,其目的是为了中西方音乐彼此取长补短,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中西比较 音乐艺术 文化特征 美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朝的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仙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民族音乐是张朝音乐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对张朝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作品背景分析、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布局、音色空间布局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可... 民族音乐是张朝音乐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对张朝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作品背景分析、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布局、音色空间布局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创作的角度而言,这部作品结构布局严谨、发展脉络清晰、织体写法丰富、音色音响布局合理,具有十分严密的逻辑性,音乐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的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朝 美学思想 民族性 作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实践的哲学性思考与启示——论《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I0012-I0012,共1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埋解能力与审关水平。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长期存在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导致音乐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音...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埋解能力与审关水平。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长期存在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导致音乐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哲学性思考 审美需求 日常生活 中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望《京剧瞬间》——兼谈陈其钢的音乐语言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09,共3页
2000年,陈其钢应法国"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委约,创作了钢琴作品《京剧瞬间》(Instants d'un Opera de Pekin),此曲作为当年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受到广泛瞩目。2004年,陈其钢对这部作品又作了修改与扩充,比初版更具结构力... 2000年,陈其钢应法国"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委约,创作了钢琴作品《京剧瞬间》(Instants d'un Opera de Pekin),此曲作为当年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受到广泛瞩目。2004年,陈其钢对这部作品又作了修改与扩充,比初版更具结构力和色彩感。如今距这部钢琴作品问世已过去十年有余,当我们回头看这部作品,其中对于作曲家本人和中国近十年来的音乐创作的意义更为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其钢 《京剧瞬间》 音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音乐创作无意识心理现象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洪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音乐创作无意识心理问题的探究,对进一步全面了解音乐创作心理的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批评的态度汲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可用之处,阐明音乐创作中无意识的潜意识与梦的心理现象及其在音乐创作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创作 无意识心理现象 潜意识 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音乐研究视野下音乐类“非遗”项目整体保护的可行性分析——围绕“非遗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江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361-364,共4页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非遗"生态保护区的成立说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音乐类"非遗"项目而言,在项目数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可开发的种...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非遗"生态保护区的成立说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音乐类"非遗"项目而言,在项目数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可开发的种类基本上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抓住"非遗"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把一定区域内的"非遗"项目资源进行整合,突出特色,形成群体性的优势,以此可以打开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新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区域音乐研究势必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区域音乐研究也是继音乐类"非遗"项目研究之后对相关理论工作进一步的深入。区域音乐研究运用的技术性手段,强调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与方法,必将推动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生态保护区 区域音乐 传统音乐 音乐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六朝《筝赋》音乐审美特征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郝晓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以汉魏六朝时期的八篇《筝赋》作为研究对象,试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当时的音乐审美风尚,从筝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筝乐中崇雅爱俗、尚"悲"以及审美主体的自觉等几个方面,梳理其中的审美问题,以推进当代古筝审美... 本文以汉魏六朝时期的八篇《筝赋》作为研究对象,试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当时的音乐审美风尚,从筝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筝乐中崇雅爱俗、尚"悲"以及审美主体的自觉等几个方面,梳理其中的审美问题,以推进当代古筝审美文化的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筝赋 音乐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就与反思——论中西交流中的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艺术
8
作者 张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在中西音乐交流中,钢琴音乐艺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近代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中国在钢琴教学、演奏方面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钢琴创作的脚步仍嫌缓慢,时代呼唤着更多中国风格的、有国际... 在中西音乐交流中,钢琴音乐艺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近代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有值得反思之处。中国在钢琴教学、演奏方面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钢琴创作的脚步仍嫌缓慢,时代呼唤着更多中国风格的、有国际影响的中国钢琴曲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音乐艺术 中西钢琴音乐交流 钢琴音乐创作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音乐创作中“复体裁”艺术现象的探析及启示
9
作者 江静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复体裁"主要是指西方音乐体裁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对于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引入"复体裁"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进而通过具体作品来分析和归纳"复体裁"的出现在音乐创新... "复体裁"主要是指西方音乐体裁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对于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引入"复体裁"的概念及其演变过程,进而通过具体作品来分析和归纳"复体裁"的出现在音乐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音乐创作 复体裁 体裁与创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筝曲《西域随想》中的技法与审美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晓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现代筝乐《西域随想》中,通过对新疆民间素材、现代音乐技法的运用,展现出了对人工音阶、复合节拍、拱形结构等技法的交融特点,创作出这首富有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的作品。本文认为,作品通过进行核心音调、核心音程、核心和弦的扩张,来... 现代筝乐《西域随想》中,通过对新疆民间素材、现代音乐技法的运用,展现出了对人工音阶、复合节拍、拱形结构等技法的交融特点,创作出这首富有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的作品。本文认为,作品通过进行核心音调、核心音程、核心和弦的扩张,来实现主题音调的衍生与变化,展现出"中和"美、"韵味"美、"简约"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音调 拱形结构 简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非遗项目鲁西南鼓吹乐的文化特点——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0-261,共2页
鲁西南鼓吹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文章通过对其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的采访,探究鲁西南鼓吹乐生存的现状流派,记录鲁西南地区的完整的丧葬仪式,研究传承艺人的传承方式,对伊双来的艺术成就进行总结。针对鲁西南鼓吹乐... 鲁西南鼓吹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文章通过对其代表性传承人伊双来的采访,探究鲁西南鼓吹乐生存的现状流派,记录鲁西南地区的完整的丧葬仪式,研究传承艺人的传承方式,对伊双来的艺术成就进行总结。针对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不容乐观的现状,对如何抢救保护鲁西南鼓吹乐、改善传承艺人的生存现状等提出具体措施,让鲁西南鼓吹乐这个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西南鼓吹乐 伊双来 唢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岱庙、东岳庙祭祀用乐研究综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逯凤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79,共6页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传统社会重视祭祀,继而形成礼制与礼俗仪式,属吉礼范畴。礼乐作为中国人仪式性诉求的情感表达,体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多类型性和多层级性。文史学界的研究侧重于"礼"的层面,未有把&qu...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传统社会重视祭祀,继而形成礼制与礼俗仪式,属吉礼范畴。礼乐作为中国人仪式性诉求的情感表达,体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多类型性和多层级性。文史学界的研究侧重于"礼"的层面,未有把"乐"上升到与"礼"相对等的地位。对于礼制仪式及用乐的研究多强调前者,忽略了礼制类型与礼制类型的对应性,缺少从乐的视角整体认知,这就造成了一些研究弱化了乐在仪式中的作用,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考量。泰山、岱庙历史上曾是国家祭祀皇家祭祀范畴,同时岱庙、东岳庙历史上又曾是地方官府祭祀场所,且明清时期东岳庙祭祀乃是国家小祀之群祀,封建制度解体以后,国家礼制转化为民间礼俗,东岳庙祭祀也随之转为民间礼俗,由此泰山、岱庙、东岳庙祭祀用乐包含了国家礼制仪式用乐的多层级、多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仪式 仪式用乐 宣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于民歌的两首艺术歌曲精品——《想亲娘》与《在银色的月光下》的创作
13
作者 胥国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艺术歌曲《想亲娘》和《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上世纪中期改编完成的两首优秀艺术歌曲作品。它们源于民歌,以相对短小的篇幅、严谨的逻辑、考究的技法、精美别致的钢琴伴奏以及强烈的情感抒发,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从原民歌的分析入... 艺术歌曲《想亲娘》和《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上世纪中期改编完成的两首优秀艺术歌曲作品。它们源于民歌,以相对短小的篇幅、严谨的逻辑、考究的技法、精美别致的钢琴伴奏以及强烈的情感抒发,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从原民歌的分析入手,对两首改编曲的技术手法作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想亲娘 在银色的月光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唱中的语言艺术
14
作者 胥国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6-177,共2页
本文以语言艺术在歌唱中的运用为主线,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运用既科学又艺术的语音方法为声乐演唱技巧而服务,从而较为准确地表达音乐内容。
关键词 歌唱 语言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