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的改善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燕 郑爱玲 张海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探讨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和弱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01/2011-05期间收治的混合性散光弱视儿童163例289眼,所有患者均采用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随访5a并观察患者5a内的弱... 目的:探讨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屈光状态变化和弱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01/2011-05期间收治的混合性散光弱视儿童163例289眼,所有患者均采用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随访5a并观察患者5a内的弱视疗效和屈光状态变化。结果:5a内患儿远视主径线屈光度逐年降低,其中第1a平均降幅为0.55DS,第2a平均降幅为0.56DS,第3a平均降幅为0.72DS,第4a平均降幅为0.95DS,第5a平均降幅为1.89DS;患儿的等效球镜平均由远视1.12DS向近视0.78DS转变。所有患儿的初诊矫正视力均0.2~0.8,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弱视。经过5a的戴镜治疗配合弱视训练后,有268眼(92.7%)有效,其中165眼(57.1%)进步,103眼(35.6%)基本痊愈,戴镜时间越长视力恢复效果越好。1.50~2.50DC组有36眼(37.5%)进步,60眼(62.5%)基本痊愈;2.50~3.50DC组118眼(74.2%)进步,41眼(25.8%)基本痊愈;>3.50DC组11眼(32.3%)进步,2眼(5.9%)基本痊愈,21眼(61.8%)无效。各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确的配镜是临床上治疗弱视的基础,散瞳验光配镜联合弱视治疗对大多数混合性散光弱视患儿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混合型散光 儿童 散瞳验光 屈光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叶永强 郭祥峰 +2 位作者 徐权斌 王戈 王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2期1079-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胆囊炎手术的治疗时机。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8月103例急性胆囊炎,以发病时间分为3组:发病3 d内为A组42例,3~7 d为B组37例,7~13 d为C组24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B、... 目的探讨急性期胆囊炎手术的治疗时机。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8月103例急性胆囊炎,以发病时间分为3组:发病3 d内为A组42例,3~7 d为B组37例,7~13 d为C组24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3±7.0)、(46.5±19.4)、(93.1±21.5)min,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A、B、C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5±12.0)、(72.2±17.0)、(102.4±22.3)ml,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住院时间A、B、C组分别为(3.2±1.3)、(4.5±1.5)、(6.4±2.7)d,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A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均为0,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无统计学差异[2.7%(1/37)vs.12.5%(3/24),P=0.290;2.7%(1/37)vs.16.7%(4/24),P=0.073]。结论对发病7 d内的病人,严格适应证的选择,积极实施LC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B超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权斌 叶永强 +4 位作者 王戈 王磊 孙文德 郭祥峰 刘继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12月30例临床病例诊治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术后胰漏、胆漏等... 目的探讨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12月30例临床病例诊治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术后胰漏、胆漏等并发症处理6例。结果30例全部成功置管,其中经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13例,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7例,置中心静脉双腔管10例。无死亡,2例PTBD管因导管滑脱行二次置管成功。结论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具有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在肝胆胰外科危急症临床处理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B超 肝胆疾病 急腹症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4
作者 周斌 刘传彬 +1 位作者 王家富 安术祥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90例根据入院病案单双号将其分为单孔切除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0例...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90例根据入院病案单双号将其分为单孔切除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50例与三孔切除组(采用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4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孔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切除组,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短于或低于三孔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切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6%(8/50),三孔切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5%(14/40),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临床效果基本相当,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稍微延长,但其可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切除术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复杂性胆囊切除术治疗体会(附647例报道) 被引量:16
5
作者 叶永强 陈贝健 +1 位作者 王戈 徐权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363-364,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但面对复杂性胆囊疾病的腹腔镜切除手术。即使是熟练的肝胆外科腔镜医生。也颇感头痛。因而总结复杂、疑难胆囊腹腔镜下切除的经验.对降低术中中转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现实意义。回顾性...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但面对复杂性胆囊疾病的腹腔镜切除手术。即使是熟练的肝胆外科腔镜医生。也颇感头痛。因而总结复杂、疑难胆囊腹腔镜下切除的经验.对降低术中中转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现实意义。回顾性分析行复杂、疑难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647例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治疗COPD慢性呼衰合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建新 单长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51-52,共2页
选择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5个月无创通气(CPAP)治疗后,用胰岛素抵抗(IR)稳态模式评估法检测其治疗前后IR指数(HOMA-IR)变化,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CPAP治疗5个月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 选择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吸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5个月无创通气(CPAP)治疗后,用胰岛素抵抗(IR)稳态模式评估法检测其治疗前后IR指数(HOMA-IR)变化,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CPAP治疗5个月后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均<0.01);空腹血糖、HOMA-IR明显降低(P<0.01)。提示CPAP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东立 丁建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及不典型MRI表现及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共40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MRI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2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在T1WI呈等或...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及不典型MRI表现及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共40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MRI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2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1个病灶(94%)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稍高或等信号;1例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强化;1例动脉期边缘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强化。12个病灶(30%)中心可见纤维瘢痕,11个延迟期强化,1个未见明显强化。3个病灶(8%)边缘见假包膜,延迟期可见强化。结论:MRI能较好地反映FNH内部组织学情况及血供特点,充分认识FNH的典型征象及不典型表现能帮助我们准备地做出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付杰 陈山成 +2 位作者 邓亦奇 聂文波 汪明星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 目的 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影像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71.29±9.86)ml少于对照组的(210.63±23.15)ml,住院时间(8.64±1.22)d短于对照组的(12.16±1.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术后恢复,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综合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微创手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 开放性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存漏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单长波 陶文静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哮喘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并发症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激性心肌病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贝健 叶永强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6期5-6,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以防范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结果:3例均为中老年女性,均在强烈的躯体应激情况下发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经动态观察心电图... 目的:提高临床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以防范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要点。结果:3例均为中老年女性,均在强烈的躯体应激情况下发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经动态观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变化,符合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预后均良好。结论:应激性心肌病临床发病率不高,对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应激性心肌病的可能,以免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应激 误诊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龄胆石症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祥峰 王戈 +3 位作者 刘敏 徐权斌 郭洪春 叶永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2期976-978,共3页
探讨超高龄胆石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对200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岁以上胆石症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高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该类患者多合并心脑肺等慢性疾病,病情重,进展快,处理棘手,并发症发生率... 探讨超高龄胆石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对200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岁以上胆石症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高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该类患者多合并心脑肺等慢性疾病,病情重,进展快,处理棘手,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此类患者实施手术虽有较高的风险,但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超高龄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昌学 宋艳苹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讨论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本院应用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7例,淋巴结结核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应用胸腔镜胸部小切口手术完成,无进一步... 目的讨论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本院应用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7例,淋巴结结核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应用胸腔镜胸部小切口手术完成,无进一步扩大切口,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病理除1例为淋巴结结核外,其余7例均为食管平滑肌瘤。随访时间3~48个月,无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符合小手术,小切口的要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食管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皮治疗方法在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疗效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开通 徐淑娟 白东乾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47-47,49,共2页
目的:分析利用不同植皮治疗方法对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分为两组,各25例,均予常规创面换药包扎,输液、预防感染、防治休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实行邮票植皮手术;试验组实... 目的:分析利用不同植皮治疗方法对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分为两组,各25例,均予常规创面换药包扎,输液、预防感染、防治休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实行邮票植皮手术;试验组实行微粒皮移植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恢复愈合效果。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植皮成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邮票植皮技术相比,微粒皮移植技术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有效提升植皮存活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邮票植皮术 微粒皮移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扩张幽门加捆绑式胰肠吻合预防保留幽门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14
作者 栗洪升 房巨波 +2 位作者 张洪宇 朱爱华 朱建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预防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及胰漏防治方法与机理。方法 应用自制所囊 ,扩张幽门环肌 ,使其暂时麻痹 ,处于开放状态。用单层胰肠套入捆绑吻合 ,胰腺断缘的浆膜化处理、吻合周围放置自制双套管被动冲洗引流。... 目的 探讨预防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及胰漏防治方法与机理。方法 应用自制所囊 ,扩张幽门环肌 ,使其暂时麻痹 ,处于开放状态。用单层胰肠套入捆绑吻合 ,胰腺断缘的浆膜化处理、吻合周围放置自制双套管被动冲洗引流。结果  5 1例患者术后 3 d开始测定引流量及引流液淀粉酶含量 ,无一例胰漏 ,术后 3 -7d胃肠功能恢复 ,正常拔除胃管 ,分别于术后 2周、4周、8周钡透检查胃排空正常。结论 球囊扩张幽门和良好的断端处理及冲洗引流 ,是预防 PPPD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有效方法。良好的胰断端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保留幽门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Castleman病1例
15
作者 王玫 毛玉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8-728,共1页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胸、腹部,发生于咽旁的Castleman病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复习有关... 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多发于胸、腹部,发生于咽旁的Castleman病目前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复习有关文献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 咽旁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增生性疾病 原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肺切除治疗大咯血伴急性肺不张(附6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献华 孙昌军 黄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8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咯血伴急性肺不张病人的定位价值。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根据镜下所见确定出血部位,进行肺叶切除术。结果6例大咯血伴急性肺不张病人均抢救成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大咯血伴急性肺不张病人明确出血部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咯血伴急性肺不张病人的定位价值。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根据镜下所见确定出血部位,进行肺叶切除术。结果6例大咯血伴急性肺不张病人均抢救成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大咯血伴急性肺不张病人明确出血部位、指导手术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大咯血 急性肺不张 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皮瓣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法与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对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广远 冷向锋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扩张技术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法与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94例,手术方式分为扩张法组61例(64耳)和改良Brent法组33例(37耳),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对比分析扩张技术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法与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94例,手术方式分为扩张法组61例(64耳)和改良Brent法组33例(37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时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扩张法组血肿发生率显著高于改良Brent法组(χ^2=4.050,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扩张法组临床疗效显著低于改良Brent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0,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扩张法组满意度显著低于改良Brent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0,P<0.05).结论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易于操作,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疾病 畸形 耳外科手术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气管异物低剂量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诊断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慧 任庆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15-1317,1320,共4页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并与支气管内窥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获得满意的后处理图像,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7.9%,异物定位与支气管镜检相符97.9%。其中MPR(包括CPR)及MinIP在显示异物本身和局限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最好。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可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但不能用单一的后处理技术,应该将轴位和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本病的直接征象是显示异物本身,而局限性支气管阻塞需结合其他征象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后处理图像 异物 气管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静 任晓芳 周敏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64-64,共1页
肝叶切除术后、重症胰腺炎、腹腔脓肿、消化道漏等疾病的治疗中,通畅充分的引流十分重要.由于单管被动引流存在管道易堵塞的缺点,而传统的双套管引流又需要电动负压吸引器等特殊设备,操作护理很不方便.鉴此,我科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负压... 肝叶切除术后、重症胰腺炎、腹腔脓肿、消化道漏等疾病的治疗中,通畅充分的引流十分重要.由于单管被动引流存在管道易堵塞的缺点,而传统的双套管引流又需要电动负压吸引器等特殊设备,操作护理很不方便.鉴此,我科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应用于64例腹腔引流病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套管 腹腔 引流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金属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南 崔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不锈钢CZES型(Z型)支架和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不锈钢Z型支架置入组13例,置入3个月取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组13例,置入支架3、4周取出。分析比较2组支架取出... 目的探讨新型不锈钢CZES型(Z型)支架和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不锈钢Z型支架置入组13例,置入3个月取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组13例,置入支架3、4周取出。分析比较2组支架取出后3个月及6个月能正常进食者、吻合口直径及并发症。结果2组支架均成功放置和取出,2组支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锈钢Z型支架组取出支架后3个月和6个月仍能正常进食者分别为:92.31%和84.61%;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组取出支架后3个月和6个月能正常进食者分别为69.23%和46.15%。不锈钢Z型支架组取出后3个月和6个月吻合口平均直径分别为:(13.54±2.60)mm和(12.42±1.93)mm;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组取出后3个月和6个月吻合口平均直径分别为:(10.69±3.47)mm和(9.78±2.22)mm,2组3个月和6个月吻合口直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锈钢Z型支架和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在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上是有效且安全的,不锈钢Z型支架置入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支架 吻合口狭窄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