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抗自由基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陈芬英 孙保亮 +1 位作者 张璇 胡长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经鼻腔给药对SAH后的抗自由基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复... 目的: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经鼻腔给药对SAH后的抗自由基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复制大鼠SAH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SAH术后经鼻给NS组,SAH术后经鼻给rhGCSF组。二次注血后24h观察皮层和海马CA1区形态学变化,测定脑组织匀浆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H组和SAH+NS组皮层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排列紊乱且形态异常。rhGCSF治疗组皮层及海马损伤明显减轻。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SOD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SAH组和SAH+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SAH组和SAH+NS组相比,术后经鼻给rhGCSF组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结论:经鼻靶向中枢给予rhGCSF通过增强脑组织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氧自由基介导的脑损伤,对SAH早期脑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鼻腔给药 自由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