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和济宁两所医院1370例肾活检疾病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谷翠芝 李清初 +3 位作者 梁卫东 毕慧欣 谢敏慧 吴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74-982,共9页
目的:分析桂林、济宁两所医院近5年来肾疾病的构成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日至2018年8月15日桂林、济宁两所医院住院患者肾活检病理结果,共纳入1370例肾活检患者,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为济医)706例,桂林医... 目的:分析桂林、济宁两所医院近5年来肾疾病的构成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日至2018年8月15日桂林、济宁两所医院住院患者肾活检病理结果,共纳入1370例肾活检患者,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为济医)706例,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为桂医)664例。结果:济医和桂医在性别、年龄、季节分布、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济医和桂医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18和0.98。14~30岁患者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为主,40~50岁患者以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最常见。两院相同疾病为15种,而差异疾病为10种。其中肥胖相关性肾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妊娠高血压肾损害共3例,仅在济医出现;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foc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FGN)、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proliferative sclerosing glomerulonephritis,PSG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EPGN)、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嗜酸细胞瘤肾损害、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损害共55例,只在桂医出现。两院原发性肾病(济医为82%,桂医为79%)均高于继发性肾病,活检率前两位疾病均为MN与IgAN。济医的发病率比桂医高的疾病有MN(分别为48.87%和31.78%)、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nephrosis,MCD)(分别为11.47%和2.7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分别为3.97%和1.51%)、高血压性肾损害(分别为3.12%和0.15%)、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分别为2.97%和1.36%);而桂医高于济医的疾病有IgAN(分别为22.59%和19.1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分别为11.45%和0.99%)、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分别为8.58%和4.67%)、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nephritis,HBVGN)(分别为7.53%和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济医和桂医两院肾活检患者的疾病分布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主体疾病,MN均已超过IgAN跃居首位,MN高发年龄为40~50岁,IgAN高发于14~30岁。MN、MCD、HSPN、高血压性肾损害、DN等与空气质量、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的活检检出率,济医高于桂医;而IgAN、MsPGN、LN、HBVGN等与感染、肿瘤因素相关疾病的活检发病率,桂医高于济医。两地区的防治策略需因地制宜,华东地区需更多关注环境与生活方式对肾健康的影响,华南地区需重视感染性疾病对肾的损害,特别要关注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理 疾病谱 流行病学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璐 刘雷 +1 位作者 张南 李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3803-3806,共4页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10例,其中23例患者并发窦性心动过缓作为试验组,余8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未并发...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10例,其中23例患者并发窦性心动过缓作为试验组,余8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未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试验组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前及对照组的血常规、心肌酶谱、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试验组血小板计数、HCO_3^-低于对照组,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2.4±13.0)岁。2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肾综合征出血热轻型17例,中型5例,重型1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18例(78.3%),少尿期2例(8.7%),发热期2例(8.7%),低血压休克期1例(4.3%);窦性心动过缓常发生在发热后(8.2±2.0)d,对症治疗(6.2±2.2)d后心率恢复至参考范围。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常发生血小板计数、HCO_3^-、血糖异常,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后,随着原发疾病的缓解,心率即可恢复至参考范围,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心动过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直肌鞘血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璐 刘雷 李新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分析腹直肌鞘血肿(RS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对RSH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33例RSH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 目的分析腹直肌鞘血肿(RS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对RSH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33例RSH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结果 17例患者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生RSH,其中接受抗凝治疗13例、抗血小板治疗7例。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腹部疼痛。30例患者体格检查发现腹壁固定肿物且伴有局部触痛,其余3例仅有局部触痛,并未发现腹壁固定肿物。33例RSH患者中29例患者在腹部疼痛出现48 h内行腹部CT检查(其中18例患者CT检查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正确诊断15例)。33例RSH患者中,3例患者保守治疗血肿液化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血肿完全吸收;26例RSH患者保守治疗后血肿完全吸收;1例因出血过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时,患者家属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RSH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突发腹痛并腹壁包块,CT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大多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避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腹直肌鞘血肿 抗凝药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抑制剂对心肺转流中心肌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尹光明 喻田 +1 位作者 刘兴奎 梁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心肺转流(CPB)中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活化的影响。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PDTC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只。P组于CPB转机前静脉注入PDTC 30 mg/kg,... 目的探讨核因子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心肺转流(CPB)中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活化的影响。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PDTC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只。P组于CPB转机前静脉注入PDTC 30 mg/kg,C组静脉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全心缺血60 min,恢复灌注60 min。于CPB 5 min、阻断60 min及开放60 min时,用自制电钻取心肌组织,一部分置于30%甲醛溶液固定,制成石蜡切片,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置于液氮中保存,用于测定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在CPB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NF-κB p65及ICAM-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MPO的含量逐渐增多,而PDTC能减少其表达和组织中MPO的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PDTC能抑制CPB过程中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抑制剂 心肺转流 细胞间粘附分子-1 MPO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