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成体肝源性干细胞对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毕研贞 张秋生 +10 位作者 樊增 杨永红 张小蓓 王全全 王全义 王一波 段钟平 陈煜 舒振锋 司传平 洪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2-595,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肝源性干细胞腹腔移植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以及肝干细胞移植组(S组)。N组以基础饲料喂养,M组和S组以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S组每... 目的 探讨人肝源性干细胞腹腔移植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以及肝干细胞移植组(S组)。N组以基础饲料喂养,M组和S组以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S组每周进行2次腹腔肝干细胞移植。干预6周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检测血清ALT、AST、TBil、TC、TG、HDL-C、LDL-C,检测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并做肝脏病理学检查和肝组织油红O染色。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3组间比较,小鼠血清ALT、AST、TG、TC、HDL-C水平和肝组织TG、NEF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6.94、7.15、8.02、18.64、3.86、23.14、30.49,P值均<0.05)。与N组对比,M组小鼠的血清中ALT、AST、TG和肝组织中TG、NEFA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组小鼠的血清ALT、AST、TG和肝组织TG、NEFA都明显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均显示S组小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M组明显减轻。结论 腹腔肝源性干细胞移植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 干细胞移植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免疫小鼠新型人源肝癌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唐慧昕 李珊珊 +7 位作者 洪丰 毕研贞 王全义 张小蓓 程姝敏 段钟平 舒振锋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84-2588,共5页
目的基于新型微载体microcarrier 6复合人原代肝癌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小鼠,以期建立新型肝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方法从5例新鲜的人源肝癌组织中分离提取出原代肝癌细胞,分别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共培养,体外构建... 目的基于新型微载体microcarrier 6复合人原代肝癌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小鼠,以期建立新型肝癌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方法从5例新鲜的人源肝癌组织中分离提取出原代肝癌细胞,分别与微载体microcarrier 6共培养,体外构建三维肿瘤细胞培养模型。将75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移植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细胞对照组、微载体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例患者对应3组,共15组,每组5只)。采用皮下接种法将肝癌细胞-微载体复合体植入小鼠体内,观察小鼠成瘤时间、成瘤率、病理组织学表现等。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5例患者的肝癌细胞接种小鼠后有3例对应的小鼠出现成瘤;此3例实验中,对照组均没有小鼠成瘤,仅实验组出现成瘤,实验组15只小鼠中有12只成功成瘤,成瘤率高达80%,与细胞对照组、微载体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成瘤时间为5~7 d,移植瘤生长速度快,HE染色可见排列呈巢状或片状、异形性明显的细胞,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K8/18、Hep、Gpc-3均为阳性,符合人源肝癌细胞特点。结论本实验成功基于microcarrier 6复合人原代肝癌细胞在正常免疫小鼠体内建立了新型人源肝癌PDX模型,此模型可以更好地研究肝癌在免疫功能正常机体中发生、发展机制,同时也为肝癌精准医疗提供了较以往更有价值的新型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遗传载体 移植 异种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