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癫痫模型小鼠神经元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影 吴兴饶 +2 位作者 许志峰 夏敏 孔庆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癫痫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元和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匹罗卡品诱导小鼠TLE模型。小鼠分成对照组(n=8),匹罗卡品组(P组,n=8),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癫痫小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元和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匹罗卡品诱导小鼠TLE模型。小鼠分成对照组(n=8),匹罗卡品组(P组,n=8),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的匹罗卡品组(P+G组, n=9)。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G-CSF在脑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GFAP、IL-1β、IL-6、G-CSF的表达;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G-CSF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组G-CS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低于P+G组;P+G组GFAP、IL-1β、IL-6较P组明显减少;尼氏染色示:P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元明显减少;P+G组神经元较P组增多,且形态较P组规则。结论小鼠癫痫后海马中G-CSF表达升高,注射G-CSF可能能够抑制癫痫小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异常增生,改善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减少神经炎症反应,刺激海马区分泌G-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NA甲基化修饰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同虓 吕占云 +2 位作者 李燕新 李维 郝延磊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上存在着大量的转录后修饰,对tRNA行使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鉴定出100多种tRNA转录后修饰,其中以tRNA甲基转移酶(transfer RNA methyltransferases,Trms)介导的甲基化修饰最为常见。近年... 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上存在着大量的转录后修饰,对tRNA行使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鉴定出100多种tRNA转录后修饰,其中以tRNA甲基转移酶(transfer RNA methyltransferases,Trms)介导的甲基化修饰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tRNA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tRNA甲基化修饰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tR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大量的研究空白,希望本综述能为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及临床方向的生物学标志物、发病机制以及治疗靶点等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NA 甲基化修饰 甲基转移酶 测序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温丽民 李冉 +2 位作者 郝延磊 孔庆霞 夏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85-1888,共4页
MELAS综合征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约80%的病例是由m.3243A>G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当细胞中同时存在正常和突变的mtDNA,即为异质性,其与MELAS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关系复... MELAS综合征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约80%的病例是由m.3243A>G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当细胞中同时存在正常和突变的mtDNA,即为异质性,其与MELAS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关系复杂。本文将系统阐述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mtDNA异质性的研究,以期为MELAS综合征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线粒体DNA 异质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暂时性方形脱发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震 周树虎 高明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1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年半就诊。既往脑外伤病史10年余,曾行手术治疗,头部遗留金属固定物,吸烟史30余年。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左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失明。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1年半就诊。既往脑外伤病史10年余,曾行手术治疗,头部遗留金属固定物,吸烟史30余年。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言语流利。左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失明。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感觉、共济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对称存在。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鞍区左旁见椭圆形略高密度影,截面约17 mm×12 mm,边缘见多发致密影,动脉瘤与颅内肿瘤性病变待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放射性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髂动脉瘤6例临床诊疗分析
5
作者 杜柏林 刘鹏 宋民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s,IIAA)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IIAA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3±5.3)岁(64~79岁... 目的探讨孤立性骼动脉瘤(isolated iliac artery aneurysms,IIAA)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IIAA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72.3±5.3)岁(64~79岁)。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成功完成手术,其中介入治疗5例,开放手术1例。5例患侧髂内动脉获栓塞,1例经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重建髂内动脉,均未出现Ⅰ、Ⅱ型内漏。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点出血、臀肌跛行、结肠缺血、脊髓缺血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IIAA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髂动脉瘤 覆膜支架血管内隔绝术 髂动脉分支支架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顾克金 李相元 +2 位作者 杨燕 田文静 孙祖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不同病变部位对各认知域的影响。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84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腔梗组轻度认知功能障...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不同病变部位对各认知域的影响。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84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腔梗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83%,对照组为26.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腔梗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评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能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额叶深部、基底节区、颞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各认知域功能均有影响,但对空间及执行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影响更明显,执行功能障碍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因素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孔庆霞 吴昭英 +2 位作者 钟士江 李宪章 顾克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6 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工具为DSMⅢR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及Barthel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统计方法为方差分析法。结果 心理应激程度越重 ,脑卒...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6 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工具为DSMⅢR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及Barthel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统计方法为方差分析法。结果 心理应激程度越重 ,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越慢。结论 心理社会应激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有负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心理社会因素 A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囊虫病患者的智力、记忆力和情感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庆勇 葛凌云 +1 位作者 阮喜云 宋爱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对93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情感测验,其中43例进行了记忆测验,40例进行了智力测验。分别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脑囊虫病可造成患者的记忆、智力水平明显下降(P<0.001:P<0.05);并给患者造成了明显的焦虑和抑... 本文对93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情感测验,其中43例进行了记忆测验,40例进行了智力测验。分别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脑囊虫病可造成患者的记忆、智力水平明显下降(P<0.001:P<0.05);并给患者造成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感(P<0.001),女性病人的情感更易受影响,男性病人中伴发癫痫或高颅压者的焦虑成绩均明显高于无相应指标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智力 焦虑 抑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活动与社会交往和用脑习惯对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昶 高然 +1 位作者 张丽丽 刘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61-2566,共6页
目的分析健身活动、社会交往和用脑习惯对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首次发病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6例为调查对象。患者发病后3个月... 目的分析健身活动、社会交往和用脑习惯对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7月,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首次发病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16例为调查对象。患者发病后3个月,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身活动参与情况(剧烈健身活动、中等强度健身活动、轻度休闲健身活动)、社会交往情况(与子女、朋友交流次数)和用脑习惯(阅读、下棋)]、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病变部位[脑卒中位置(左/右、前/后)、脑卒中部位]、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916份,回收有效问卷764份,有效回收率为83.4%。764例脑卒中患者中有抑郁症状70例(9.2%),无抑郁症状694例(9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度休闲健身活动[OR=0.451,95%CI(0.253,0.805)]、与朋友交流次数[OR=0.176,95%CI(0.103,0.301)]、脑卒中位置(前/后)[OR=2.359,95%CI(1.510,3.562)]、NIHSS评分[OR=1.817,95%CI(1.166,3.358)]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轻度休闲健身活动[OR=0.503,95%CI(0.277,0.915)]、与朋友交流次数[OR=0.189,95%CI(0.110,0.326)]、脑卒中位置(前/后)[OR=2.487,95%CI(1.497,4.134)]、NIHSS评分[OR=1.901,95%CI(1.154,3.130)]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参加轻度休闲健身活动、多与朋友交流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而脑卒中位置位于前部及NIHSS评分≥5分是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用脑习惯与老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运动活动 信息交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庆霞 安孔君 +2 位作者 吴昭英 李继锋 蔡高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中青年脑卒中病因追查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方法收集2006—2009年我院20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DSA检查结果,分析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结果 20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在中青年脑卒中病因追查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方法收集2006—2009年我院20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DSA检查结果,分析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结果 202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的阳性率为66.3%(134/202),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狭窄,其次为烟雾病;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静脉畸形;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瘤;一些少见的病因包括肌纤维发育不良等。结论 DSA检查在中青年脑卒中病因追查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卒中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燕 李宪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0,234,共4页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多发性脑梗死(M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记忆力减退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62例,均已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以上。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停用阿司匹林,改为口服西洛他唑,规范治疗6个月。治疗...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多发性脑梗死(M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入选记忆力减退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62例,均已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以上。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停用阿司匹林,改为口服西洛他唑,规范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临床疗效,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MMSE总评分有显著改善;P300潜伏期缩短;TCD示平均血流速度(Vm)提高,阻力指数(RI)降低;超声检查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无明显变化,血流量增加;脑SPECT示血流灌注增加。结论西洛他唑可改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西洛他唑 认知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成像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树虎 乔保俊 孔庆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患者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参数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患者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参数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SIVD患者60例(SIVD组),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测定感兴趣区弥散张量参数的方法,计算平均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2组纤维束完整性及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胼胝体膝部ADC明显升高(1.081±0.210 vs 0.966±0.080,P=0.036),FA明显降低(0.636±0.079 vs 0.713±0.067,P=0.003),而2组胼胝体压部ADC和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VD组左右侧扣带回ADC明显升高,F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胼胝体膝部、左侧扣带回及右侧扣带回FA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11,r=0.469,r=0.457,P<0.05),而胼胝体压部FA与MMSE评分不相关(r=0.364,P>0.05)。结论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改变有助于SI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胼胝体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冯勋刚 郑俊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20-1921,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不同病因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检出率。方法对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为自发性SAH的180例患者行DSA检查,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经DSA检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142例,脑动静脉畸形8例,...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不同病因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检出率。方法对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为自发性SAH的180例患者行DSA检查,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经DSA检查诊断为颅内动脉瘤142例,脑动静脉畸形8例,烟雾病3例,动静脉瘘3例,其中2例位于颅颈交界区,总检出率为86.67%,阴性24例。结论 DSA可以作为SAH患者病因诊断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与CT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宪章 孙新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40-242,共3页
自1987年4月至1989年4月,我科临床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21例,均做CT扫描,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脑损害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军 董为伟 钟世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3-385,共3页
目的 :研究电刺小脑顶核 (FNS)改善脑损害引起的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 ,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例不同病因所致脑损害意识障碍患者 ,经常规治疗加用FNS ,观察其对意识状况 (GCS评分 )、脑电图 (EEG)改善情况。结果 :FNS... 目的 :研究电刺小脑顶核 (FNS)改善脑损害引起的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 ,结合文献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例不同病因所致脑损害意识障碍患者 ,经常规治疗加用FNS ,观察其对意识状况 (GCS评分 )、脑电图 (EEG)改善情况。结果 :FNS治疗后患者意识水平明显改善。结论 :FNS能够改善脑损害导致的意识障碍 ,提示该方法可能有神经保护和促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小脑顶核 意识障碍 脑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电压门控型钠通道Na(v)1.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丽 王玉凯 方燕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648-652,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电压门控型钠通道Na(v)1.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脑缺血组(45只)和电针治疗组(45只)。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电针治疗组在大鼠清醒后...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电压门控型钠通道Na(v)1.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脑缺血组(45只)和电针治疗组(45只)。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电针治疗组在大鼠清醒后,选取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行针刺治疗,留针时间30min,1次/d。在缺血后6h,1、2、3 d及7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纹状体区Na(v)1.6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①缺血组和电针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在缺血后2 d最严重;相同时间点,缺血组比电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P<0.05)。②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缺血组和电针治疗组Na(v)1.6的表达均在缺血后1 d达高峰,随后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缺血组6 h~1 d表达上调,1 d表达最强,2~7 d表达呈下调趋势;电针治疗组从缺血6 h开始至缺血7d,Na(v)1.6表达呈下调趋势。上述2种方法均显示,相同时间点,电针治疗组较缺血组Na(v)1.6表达下调(P<0.05)。③缺血组和电针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均在缺血3 d最大。相同时间点电针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比缺血组小(P<0.05)。结论 Na(v)1.6可能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电针治疗可能通过下调Na(v)1.6表达发挥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钠通道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开放式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丽平 李遵清 李留芝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开放式护理管理,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 目的探讨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开放式护理管理,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训练3 个月后,观察组SDSS、NOSIE及社会功能各因子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开放式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训练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患者的震颤特征及多巴反应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迪 伊新艳 张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0-525,共6页
目的研究伴与不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震颤特征及多巴反应性。方法根据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RBD的临床最低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RBD筛... 目的研究伴与不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的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震颤特征及多巴反应性。方法根据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RBD的临床最低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RBD筛查问卷(RBD screening questionnaire,RBDSQ)量表来诊断临床很可能RBD(clinically probable RBD,cpRBD),将PD患者分为伴有cpRBD的PD(PD+cpRBD)与不伴有cpRBD的PD(PD-cpRBD)两组。对入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采用修订的H-Y分级、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3.0版运动检查部分(UPDRS-Ⅲ)、MDS-UPDRS震颤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且分别对两组患者首发侧肢体姿势性震颤、动作性震颤及静止性震颤的幅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震颤特征的差异性。对所有患者行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将两组患者UPDRS-Ⅲ及MDS-UPDRS震颤量表评分最大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42例伴有震颤的PD患者,PD+cpRBD组19例,PD-cpRBD组共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关期UPDRS-Ⅲ评分及H-Y分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PD-cpRBD组相比,PD+cpRBD组关期震颤评分明显增高(t=2.379,P=0.022),震颤症状由首发侧肢体进展至对侧肢体的时间短(u=-2.133,P=0.033),首发侧肢体静止性震颤幅度大(u=-2.956,P=0.003),动作性震颤幅度大(u=-2.657,P=0.008)。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200/50 mg)后,PD-cpRBD组的UPDRS-Ⅲ及震颤评分最大改善率均明显高于PD+cpRBD组(UPDRS-Ⅲ最大改善率u=-3.134,P=0.002;震颤评分最大改善率t=-3.189,P=0.003)。结论本研究表明,伴有cpRBD的PD患者震颤程度相对较重,以静止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为主,由首发侧肢体进展至对侧肢体的时间相对较短,对左旋多巴的反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震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桂兰 王海霞 李岚岚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38例)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1组(37例)头部抬高15°-20°;观... 目的探讨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予以脑血管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38例)予以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1组(37例)头部抬高15°-20°;观察2组(37例)头部抬高25°-30°,治疗护理72 h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2组生命体征变化及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25)。结论头部抬高25°-30°有利于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分泌物排出,以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急性期 床头抬高 生命体征 体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丽 孔庆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1-1515,共5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癫痫发作"是其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发病早期常被误诊。本文介绍了7例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癫痫发作"是其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发病早期常被误诊。本文介绍了7例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肌肉活检可见破碎红纤维,均可检测到线粒体DNA(mt DNA)A3243G突变,以期为以"癫痫发作"起病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癫痫 肌肉活检 mtDNAA3243G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