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
1
作者 姚树兰 杨纯丽 +2 位作者 李岩 田中华 卢彬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报告1例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患儿男,5个月龄。出生后6 d全身出现散在结节并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数个类圆形红色结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质硬。外院颅脑CT及胸部X射线检查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皮损组织病... 报告1例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患儿男,5个月龄。出生后6 d全身出现散在结节并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数个类圆形红色结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质硬。外院颅脑CT及胸部X射线检查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肿瘤位于真皮中下部,由2类细胞构成,一类为梭形细胞呈结节状及漩涡状排列,胞质嗜酸性,具有细长或泡状核;一类为圆形或小多边形的原始间叶细胞,呈实性片状分布或围绕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未见坏死和细胞异形性。免疫组化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诊断: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随访3个月,部分结节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瘤病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镜辅助诊断毛囊瘤
2
作者 姚树兰 卢彬 +2 位作者 谢莉利 田中华 成志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16-517,共2页
患者男,16岁。主诉:左侧头顶部丘疹伴白色棉线样毛发2年。现病史:患者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头顶部出现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丘疹中央穿出一簇白色棉线样毛发,拔出后两三个月又复发,无疼痛、瘙痒等不适,于2020年7月3日至我科就诊。既... 患者男,16岁。主诉:左侧头顶部丘疹伴白色棉线样毛发2年。现病史:患者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头顶部出现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丘疹中央穿出一簇白色棉线样毛发,拔出后两三个月又复发,无疼痛、瘙痒等不适,于2020年7月3日至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瘤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3
作者 姚树兰 闫汝 卢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
患者男,54岁。主诉:头部、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结节1个月。现病史:患者因腹部不适,于2020年3月2日来我院肿瘤科就诊,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肺转移、肝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2020年3月11日予静脉滴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 患者男,54岁。主诉:头部、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结节1个月。现病史:患者因腹部不适,于2020年3月2日来我院肿瘤科就诊,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肺转移、肝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2020年3月11日予静脉滴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1次)治疗。患者首次应用卡瑞利珠单抗第17天面部、颈部、躯干及上肢均出现红色丘疹、结节,皮损逐渐增大、增多。遂于2020年4月29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村网状肢端色素沉着症一家系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田中华 谭兴友 +4 位作者 牛长秀 辛莉 王养岭 孙心君 张仁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色素沉着症 肢端 网状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心君 鲁楠 +4 位作者 牛李莉 刘香 姚树兰 闫建军 徐西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6,共2页
报告1例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患者女,57岁。因全身皮损2年余、腹痛伴恶心、呕吐2 d入院。体格检查:全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躯干、四肢可见多数散在丘疹,中央萎缩呈脐状,瓷白色,周围绕以红色环状隆起,少数皮疹呈淡红色米粒大... 报告1例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患者女,57岁。因全身皮损2年余、腹痛伴恶心、呕吐2 d入院。体格检查:全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躯干、四肢可见多数散在丘疹,中央萎缩呈脐状,瓷白色,周围绕以红色环状隆起,少数皮疹呈淡红色米粒大的原顶状丘疹。入院后行急诊手术探查并完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后诊断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给予止血、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皮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性包皮龟头炎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兴友 牛长秀 +2 位作者 成志明 田中华 王养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253,共2页
患者男.57岁,阴茎、龟头反复出现红斑5年,加重3d,于2006年3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阴茎、包皮反复出现红斑,可自行缓解,但不能痊愈,且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并波及龟头,有时瘙痒。自行用多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 患者男.57岁,阴茎、龟头反复出现红斑5年,加重3d,于2006年3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阴茎、包皮反复出现红斑,可自行缓解,但不能痊愈,且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并波及龟头,有时瘙痒。自行用多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无明显效果.3d前洗蒸汽浴后皮损加重。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外伤史,5年前有非婚性生活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头炎 包皮 浆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鳞样小汗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7
作者 成志明 张仁亚 +1 位作者 刘明生 宋化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鳞样小汗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鳞样小汗腺导管癌,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肿瘤位于头皮,实性真皮结节,组织学表现为小汗腺分化合并鳞状上皮成分,后者呈显著的... 目的探讨头皮鳞样小汗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鳞样小汗腺导管癌,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肿瘤位于头皮,实性真皮结节,组织学表现为小汗腺分化合并鳞状上皮成分,后者呈显著的不典型增生伴角质囊肿形成和鳞状旋涡。免疫表型:CK7、GCDFP-15阳性,34βE12、CD10阴性。结论鳞样小汗腺导管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局部切除后可复发,未见转移报道。组织学上主要应与具有鳞状上皮或导管分化的皮肤附属器肿瘤相鉴别。肿瘤广泛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鳞样小汗腺导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