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半月板形态观察及盘状软骨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志强 张金平 王凤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文观察了329例胎儿的1316个内、外侧半月板的形态,测量了其中280个半月板侧份宽度的发育情况,未见盘状畸形及盘状畸形的发生迹象,不支持盘状软骨的先天形成学说。作者设想,盘状软骨是在小儿生后至1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因可能与小儿膝... 本文观察了329例胎儿的1316个内、外侧半月板的形态,测量了其中280个半月板侧份宽度的发育情况,未见盘状畸形及盘状畸形的发生迹象,不支持盘状软骨的先天形成学说。作者设想,盘状软骨是在小儿生后至1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因可能与小儿膝关节运动方式的变换或受负重影响及某种损伤有关;胎儿外侧半月板侧份宽度较内侧为宽,可能是盘状软骨外侧多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膝关节 关月板 形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A-1对甲型溶血链球菌所致兔实验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作用
2
作者 张春芬 王清 +6 位作者 张金萍 董海新 李建美 辛勤 伦学庆 姚雷 刘善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的新有效成分TAA_1对甲型溶血链球菌所致兔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自兔右颈总动脉插入聚乙烯管 ,其前端至左心室腔内 ,24h后静脉注射109CFU的甲型溶血链球菌 ,建立兔实验性心内膜炎模型。感染24h后分... 目的观察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的新有效成分TAA_1对甲型溶血链球菌所致兔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自兔右颈总动脉插入聚乙烯管 ,其前端至左心室腔内 ,24h后静脉注射109CFU的甲型溶血链球菌 ,建立兔实验性心内膜炎模型。感染24h后分为2组 :Ⅰ为对照组 ,给予NS0.4ml·kg-1;Ⅱ为TAA_1治疗组 ,给予TAA_10.25mmol·kg-1。ip ,每天1次 ,共治疗7d。最后一次给药后24h取动脉血测菌落计数后 ,将动物处死。部分心脏作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测 ;部分心脏用于取主动脉瓣赘生物和壁性赘生物 ,称重后行菌落计数。结果对照组主动脉瓣赘生物和壁性赘生物的重量、赘生物菌落计数和血液菌落计数均高于治疗组 ;治疗组心内膜及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TAA_1对细菌性心内膜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A-1 甲型溶血链球菌 细菌性心内膜炎 治疗 香茶菜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3
作者 孙瑜婉 管英俊 +1 位作者 于丽 袁丽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为了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人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水浴处理后... 为了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人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水浴处理后8、16、24、40、64 h(相当于胚龄第8、8.5、9、9.5、10.5 d)处死孕鼠,剖腹取鼠胚,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NTDs发生过程中HMGB1在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孕鼠在水浴处理后8、16、24h,HMGB1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和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水浴后40、64 h,HMGB1表达部位出现了由胞浆向胞核的转移;高温处理后,HMGB1在实验组各期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上述结果提示,HMGB1的表达变化与神经管发育密切相关,其表达降低是高温致神经管畸形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神经管畸形 高温 金黄地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